“既然有鹽,我們還用怕鴉部落嗎?”
中午吃過飯,討論了一個上午的族長們都有些疲憊,熊洪安排眾人休息一個時辰,自己也回到明堂里睡覺,而這些族長們回到住宿的地方,一時之間睡不著,便互相談論起來。
其中提及鴉部落,梧生便說出了這樣的想法。
說起鴉部落,這幫人很有理由憤恨。
最早發現牲口過冬的秘密,就是下河谷諸部,當初與上河谷關系還很是融洽的時候,下河谷主動將這個“秘密”告知了上河谷,雙方關系很是親密,一同在這里狩獵,把這里當成了食物的來源點。
其實嚴格來說,上下河谷諸部落,有著一定的血緣關系,交往也還算正常,前幾年互相婚配的情況也很常見,即便到現在,下河谷諸部中,也有不少從上河谷相親過來的族人。
豈料遠方的鴉部落,從上河谷那里得知了這個消息,也介入了進來,甚至一連遷徙過來十幾個部落,這就跟下河谷諸部產生了矛盾。雖然第三方的介入讓上下河谷都產生警惕,但一開始遷移過來的牲口實在是多,三個部落即便放開了肚子吃,也沒有什麼太大影響。
那幾年的美好時光,是每個部落都特別懷念的。
但無節制的捕獵,總歸是後患無窮。草場遷移過來的牲口數量急劇減少,一年不如一年,為了爭搶越來越少的獵物,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搶奪、爭斗等矛盾急劇增多,甚至鴉部落發動突然襲擊,消滅掉下河谷的一個部落。
而當這些部落發現搶掠要比辛苦狩獵采集來的更快時,所有部落都處于被狩獵的範圍內。
從這個時候開始,這些部落就相互提防,尤其是需要注意在秋季,有些部落食物不足,就會向周圍的部落發動襲擊,掠奪這些部落的糧食和女性。
而很多部落,比如杏部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消失的。
“為什麼不怕?難道我們有打敗他們的能力嗎?”
下河谷西南方向的鴉部落,是十幾個與楓部落差不多大小的部落組成的,頗喜歡搶掠別人。當初獵物還豐富的時候,就頻頻騷擾河谷諸部。只不過當初獵物豐富,這種情況還算收斂。
當獵物不足的時候,鴉部落就開始展現出他們狡詐、凶橫的一面——表面上去下河谷的一個部落“相親”,實際上早就準備了眾多的獵手和青壯,趁著這個部落不注意,在晚間突然襲擊,滅亡這個部落,將整個部落里面的食物、獸皮、工具、武器等劫掠一空,老幼全部殺死,青壯則被他們各個部落分了下去。
一連擊破了三個部落,才在榆部落和椿部落的反擊下退走,但他們兩個部落的損失也十分嚴重——兩個族長全部戰死,青壯損失三分之一,要不是下河谷諸部這些族長知曉了情況,支援了一些物資和武器,恐怕過不了幾年,榆部落和椿部落,也要跟杏部落一樣,在崇山峻嶺中四處游蕩。
而對鴉部落的反擊,效果卻並不理想,這也讓眾族長非常忌憚鴉部落。再加上上河谷諸部的牽制,下河谷諸部只能被動防守。
“對面是鴉部落,去年我們反擊的情況,你不是不知道,耗費了那麼多的食物,還死了十幾個獵手,最終也沒有給他們造成傷害。”
椿木當即反對道,“我們部落已經無力再派出獵手去攻擊他們,你們要去便去,我椿部落不會參與。”
“你這是什麼話?鴉部落來打你們,你們就讓他們打?”
“鴉部落是厲害,可我們這麼多部落都在幫忙,怕什麼?”
“我覺得椿木說的對,只要防止鴉部落過來,問題就不算大。”
“那為什麼不去打鴉部落?搶他們的食物?”
“好了,都不要吵了。”
梧生一拍炕上的小桌子,眾人總算安靜了下來。
“你們忘記了熊部落他們是怎麼做的?熊大昨天晚上才講過,用鹽腌過的肉,可以保存很久,而且熊部落現在運送過來的食物中,這些腌肉還有很多,我們可以把這些肉換下來,這樣就不用我們去辛苦捕獵,就可以召集更多的獵手。”
“這又怎樣?”
一個族長還沒反應過來,今天他們經歷的熊部落祭祀儀式,見到聲勢浩大、規格隆重的祭天儀式,又看到熊部落威嚴無比、氣勢驚人的武備隊伍,原本有叫囂的部落,現在全都緘默起來。
轉而對熊部落開始崇拜起來,今天上午的商談,熊部落提出什麼要求和規則,他們幾乎是未做任何修改,直接接受,哪怕是兌換比例有些不適合的,他們也沒有說什麼。
“我說了,熊部落既然可以腌咸肉,那我們也可以,你們想一想,這些咸肉,難道就只是好吃嗎?”
梧生看著眾人,低著聲音神秘地說道,“據我所知,熊部落每年秋冬季節,都會準備很多很多咸肉,就是因為它方便攜帶,存放起來也簡單,一兩年都不用擔心放壞。”
“還有,熊部落行動的時候,都帶著陶鍋,這些陶鍋你們都是知道的,煮肉湯很是方便,還能多加水加草籽,讓更多族人吃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曉的,而且是親自得到熊洪族長的承認。
“不過這跟我們去打鴉部落有什麼關系?”
“那你們再想一想,現在我們和鴉部落,都沒有足夠多的食物去互相攻擊,只能等到秋天,但如果我們現在有了這些咸肉干,鴉部落沒有。那吃食的問題就沒有了,鴉部落肯定沒有防備。”
“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去打鴉部落,他們肯定沒有準備,到時候我們不就可以打回來了?”
梧生的話,讓眾族長立馬反應過來,紛紛低頭思考或者與旁邊的族長低聲討論起來。
正如梧生分析的那樣,部落與部落間的沖突,通常都是曠日持久的,除非一方突襲,或者雙方實力相差實在太大,否則雙方最終都會陷入僵持的狀態——因為食物獲取的難度太大,要是短時間內不能掠奪到對方的物資,基本上都是進攻方吃虧,只能退走。
而這段時間,雙方肯定都無法去捕獵和采集,只能守著部落的存糧,互相對峙。
所以在夏秋季節,獵物出沒頻繁的時候,相對更好狩獵,一般而言,這些部落之間也會形成“默契”,不去挑動矛盾。但夏秋捕獵到的獵物,還是要擔心腐爛的結果,要是沒辦法存儲肉食,捕獵再多也沒有用,總不能一路趕著這些活物去襲擊別人吧?至于沿途進行狩獵,那更加不現實。
所以部落間的互相攻擊,也都是趁著秋冬季節,天氣不是太冷的情況下進行的,不過這個時候對方也有了防備,進攻的部落自然很難取得有效的成果。
但熊部落有鹽,有腌肉的技術。這就給了下河谷諸部一個機會,這些獵物,只要是鹽充足,都可以被制成咸肉,而只要咸肉充足,這些部落擔心的食物問題就能輕松解決,不用再去考慮打擊途中的狩獵問題,主打一個出其不意。
也就是說,有了咸肉和陶器,他們隨時可以向鴉部落攻擊。
“這是個好辦法,鴉部落欺負了我們這麼多年,前前後後滅掉了我們三四個部落,是時候讓他們也疼一下了。”
果然,梧生的話讓這些族長們頗有意動,眾人在衡量過其中的利弊之後,也都轉變過來,大部分都同意對鴉部落發動報復性的打擊。
而有了決定之後,就是怎麼做的問題了,眾人對此激烈討論,一幫人認為換取足夠多的鹽就開始腌肉,準備打擊;另一部分的族長,則覺得直接去換熊部落的腌肉腌菜和粟籽,不需要準備太長的時間。
而在梧生和幾名年輕族長的贊同和指揮下,對付鴉部落的計劃,逐漸完善。換取的物資,也更多偏向于肉干和食鹽。
“對付鴉部落還有一個好處。”
梧生突然想到了什麼,連忙說道︰
“熊部落不是需要很多族人幫他們種什麼地、養什麼牲口嗎?我們完全可以在對付鴉部落的時候,盡量將他們的族人活捉,不管男女老幼,全部送到熊部落。”
“都送過來,怕是不好吧?”
有族長感覺不妥,“這些人也不是我們部落的,送到熊部落,短時間也不會听話,這不是給熊洪族長找麻煩嗎?”
“不會,熊部落需要人手,這對他們來說不算是負擔,甚至比很多其他部落都希望有更多的人手加入。再說熊洪族長還用你擔心嗎?這些人正好不是我們部落的族人,用他們交換,大家也都不用心疼自己的人手。”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突然發覺梧生的話居然很有道理。
用鴉部落的族人,換取熊部落的物資,再用熊部落的物資,增強自己的實力,再去攻擊鴉部落。
“這個辦法不錯,我覺得可以試一試。”
“不錯,雖然很大膽,但收獲會很多。”
“可是,要是鴉部落有準備呢?夏秋季狩獵的已經過去一半,要是再打不過他們,我們可沒有這麼多食物讓部落過冬。”
“我們提前做好準備,怎麼會失敗呢?再說,就算失敗了,我們大不了找熊部落再換一些過冬,他們不是有這麼多物資嗎?”
椿木無所謂地搖了搖頭,“實在不行,干脆加入熊部落,一起生活吧。”
想到熊部落的物資,這些人可沒有那麼冷靜。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