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通過這些物資的交流,這些隊長們突然發現,用部落的物資來換取其他部落的人口和原材料,要比之前以物換物的交換方式輕松太多。
甚至在有些地方,比搶來的還快。
“陶器和食鹽,這兩樣東西雖然在部落非常常見和普遍,但對于其他部落來說,它們的用處仍舊很大。”
熊洪看著工坊的幾個負責人,微笑著說道,雖然他不準備在部落推廣商業貿易的行為,但正常的物資交流還是可以的。並且,對于熊部落來說,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換取更多的人口、原材料。
“食鹽每個月差不多能產出101novel.com00斤,陶器的話,一般的陶鍋、陶缸,開窯一次,就有幾十上百件。”
熊木對這兩個工坊都有很深的感情,畢竟熊部落最早一批的工坊,就是制陶和煮鹽,而且是在他手上成立的。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以及明觀院的指導,無論是制陶還是煮鹽,都有一套成熟的流程,所產出的產品質量也越來越高。
“陶器生產起來很簡單,食鹽的提煉雖然復雜了一些,但只要原材料夠,數量也不會少,而這兩樣東西,可以讓他們的飲食發生變化,讓河谷諸部節約更多的糧食,我想他們肯定會喜歡的。”
“不錯,這兩樣肯定要帶的,而且我還有個想法。”
熊杰作為熊木的徒弟,發明了不少好東西,在部落里也算是“德高望重”,他對熊木的提議自然是贊同的,“可以在三號營地再建造一處制陶坊,就地生產陶器,這樣就不用浪費運力,來運送這些笨重的陶器了。”
“而且,也能避免在運送過程中,這些陶器被顛壞、弄破。”
熊洪等人對此表示贊同,當初在吸收完凌河諸部後,陶器的運送的確很成問題,因為陶器畢竟不如金屬結實,一個運送不當,就會破損。而且還需要經常更換新的——尤其是沒有上釉的陶器,用于裝水的時候,使用壽命普遍都不長。
而且陶器使用久了,會越用越脆,一不小心就會破損,所以到現在為止,除了一些裝糧食的大缸,煮飯用的陶鍋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換一下。
熊部落現在倒是已經開始用青銅鼎或者鍋來烹煮食物,但這些陶器,在各個村子和部落里依舊是最常用的生活器具。
而新建制陶坊也不是沒有先例,比如白骨洞營地,當初就在山谷里建造了一處,到現在還源源不斷地為白河、貊林、鹿山諸部以及朝陽營地等陶器。
“這個想法不錯,本部這邊的制陶坊,培養了一批制陶匠人,讓他們去三號營地,也能就地解決陶器的供應難題,節省下來的運力,可以運送更多的食鹽和麻布。”
眾人都表示同意,畢竟新建一處制陶工坊,對部落來說好處還是有很多的,最主要就能節省部落的運力。
拿最簡單的陶碗來說,運輸一百件陶碗,就需要在每個陶碗之間,用粟桿或者干草給隔開,並用麻繩捆緊,防止它們之間互相踫撞,相應的,運送所需要的空間就會增加。
要是運送更大件的東西,不僅要考慮捆扎的方式,還要注意不能顛簸,運輸的速度也不能快,非常影響運輸的效率。
熊洪拍板之後,新建制陶工坊這件事就定了下來。
“草村緊挨著凌河,也有一座橋梁通往凌河南岸,經過南岸的一處營地之後,再走十幾里,就是一號營地,所以草村的位置,現在也變得很重要。”
看過地圖後,熊祀也開口說道,“而且草村目前是整個部落麻皮最多的村子,既然發現了河谷部落,那麻布、麻繩這些麻制品,也會需要很多。”
“我的想法是,是否可以將本部部分的麻布紡織轉移到草村這里,比如說粗麻布的生產,這樣一來,生產出來的麻布就可以直接送往三號營地了。”
“唔,這也是一個辦法……”
熊洪皺著眉頭思考了一下,熊祀的想法很是不錯,也符合熊洪讓各個村子和營地發展自己特產的要求,但部落的紡織工坊,涉及到的工序很多,要在這里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生產流程,那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不比探索隊差。
況且,在熊洪的規劃中,這幾年,草村還是以原材料麻皮為主,在其他村子大量種植麻皮之前,他並不準備在草村重新建立一個紡織坊出來。
“熊角,你怎麼看?”
看到坐在一旁的熊角,熊洪立馬點了她的名,讓她來說一說紡織坊的安排。
“族長,紡織坊現在的人手雖然看起來很多,但要處理很多道工序,而且這些紡織工具,制作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
“熊祀說的辦法,听起來倒是可以,節省不少時日,可是從紡織坊現在的情況來看,怕是無法完成。”
熊角面露難色,她倒是想將紡織坊壯大起來,但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在于兩點人手和原料。要是想要在草村新建紡織坊,那勢必會影響本部的生產,因為這兩點,整個部落都沒有多余的,甚至有些工序還缺一些人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不過熊祀說的也是我們接下來想要做的,我覺得,可以不用把所有的工序一次性搬過去,可以一點一點地來。”
熊角略一思考,便想了一個新的辦法,既然麻皮處理、梳麻、紡紗、織布、成衣制作這些流程這麼麻煩,紡織坊可以先將最基本的材料工序處理給轉移過去,就像當初把績線這個流程,交給東部諸部一樣,紡織坊也可以將一些原料處理給分出去。
草村生產出來的麻皮數量很多,意味著原料充足,此地的空間也夠大,在這里進行原材料的處理,肯定是非常劃算的事情。
比如漚麻、剝麻以及對麻縴維的預先處理,在這里進行準備,自然要比運送到本部再處理要更節省時間。
另外,部落新制成的梳麻機,大大提高了麻縴維變成麻紗的速度,節省下來的人力和時間,就可以在水村進行紗錠的紡織。況且,水村靠近凌河,可以充分利用此地的水流,用水力驅動相關的工具。
等再過兩年,本部周圍的麻田產出足夠數量的麻皮,另外部落的紡織技術更進一步之後,就可以考慮在草村設立麻布紡織坊了。
“你們說的辦法的確可行,不過這件事不用太急,畢竟河谷部落是什麼情況,我們還不清楚,另外,草村以及部落生產的麻皮數量,還是需要擴大生產,今年的重點不能搞混了。”
熊洪算是駁回了熊祀和熊角的想法,不過也沒有說的太絕對,只要能夠有充足的勞動力,那也不是不能將部分簡單的工序轉移出去。
“熊角你可以先挑選一些麻皮處理、梳麻和紡紗的族人,提前培訓一下,而熊木你們這邊,就需要再制作一些工具。”
“是,族長。”
“還有,你們紡織坊,一個月能生產多少麻布?”
熊祀立馬回到,“只要是原料充足,一個月至少能生產出1500匹麻布。”
“好,這些差不多夠了。”
熊洪很是滿意,想來也是,現在有了梳麻機,又有了水力紡紗車,還有斜織機,布料生產完全不是什麼難事。可以說,現階段的熊部落,在紡織上,基本上達到了最高效。
甚至明觀院已經在跟紡織坊共同配合,研究提花機的制作了。
麻布的事情也算解決了,接著,就是牲口的問題。
“對了,熊角,部落現在飼養的羊群也有不少數量了,那些能夠產毛的羊,你們有沒有在想辦法用羊毛來制衣服?”
光是去年,熊巫從草場谷就帶回來圍獵到的上萬頭牲口,其中有很多種類的羊群,其中有一部分,毛發很長,在熊洪看來,應該是可以用于羊毛的紡織所用。
在很早之前,熊洪就想過用這些動物的毛發、羽毛等材料,來制作服裝和保暖的物品。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成功的如麻布、獸皮衣服、羊毛氈等,失敗的就有羽絨服,當然也有羊毛線織成的衣服。
究其原因,這個時代的羊,並不是後世那種具有長長毛發的羊,即便有些羊毛挺長,但還是達不到紡織的條件。
現在最多就是用于制造毛氈,用于帳篷夾層之中保暖。
“現在還沒有什麼成果。”
熊角有些不好意思,羊毛太短了,而且處理起來太過麻煩,更沒有相應的處理工具和器械。
最重要的,是他們經過嘗試,無法有效地把這些剪下來處理過的羊毛,跟麻縴維一樣,捻成一根根細細的羊毛線。
“沒關系,讓熊材他們繼續喂養,從這些羊中,挑選毛比較長的來馴化繁殖,我覺得羊毛以後總能派上用場。”
熊洪非常篤定,這些羊毛雖然還沒辦法直接變成衣服穿在身上,但部落的被褥、冬衣、帳篷等填充物,都可以用上,而且隨著對羊群的不斷培育和馴化,產出的羊毛肯定會越來越長,總有一天,會達到可以紡織衣服的標準。
“那正好說說牲口吧。”
熊洪看過石雪提交的牲口養殖及分布書冊,目前部落擁有的各類牲口中,去掉宰殺掉的,大大小小的加一起差不多有個兩萬頭。這些牲口絕大部分是豬、羊、鹿這些取皮取肉的,只有大概三千五百多頭馬、牛、驢子這些可以畜力的牲口。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前部落生存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