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羽飛將受傷的牛蹄子清洗干淨,又敷上調配的草藥,還用一卷細麻布輕輕地包裹住創口,狄葉不禁地調侃道,“部落對受傷族人的照顧,也不過如此了吧?”
“那倒不是。”
羽飛搖了搖頭,一本正經地說道,“事實上,你可比不上這頭牛,甚至那頭驢子跟你一起受傷,我肯定先去救驢子。再說,要是你像他這樣腳底板受傷,最多給你劃上一刀,剩下的就自己養就行了。”
狄葉哈哈大笑,笑聲讓周圍的族人都看了過來,旁邊听到羽飛開玩笑的,也都笑了起來。
“別亂看了,快點把牲口都檢查好,趁著醫師在這里,牲口要是有病的,讓羽飛他們好好治一治。”
狄葉笑罵道,“不行讓羽飛也給你們的腳治一治。”
“這大半個月里,部落的廄棚里共有三四百頭牲口,總有一些生病的,這些生病的就不能跟各個村長走了,而是要留下來,養好傷之後,直接到春天幫助本部耕種。”
羽飛搖了搖頭,似乎是在可惜這些受傷不能行動的牲口。
“要不是各個村長明天就走,這些牲口應該要趕到熊山牧場那邊休息的,今晚也不會放在這里過夜,不僅吵,照顧起來還麻煩。”
狄葉搖了搖頭,這些事情不是他能解決的,于是便招呼起周圍的族人,分配好任務後,就準備往木工坊那邊趕去。
灰舌那邊還不知道有沒有把所有的爬犁都準備好,要去跟他在對一下,防止爬犁和牲口數量對不上。
“羽飛,你幫忙再看看還有哪些牲口要治療的,我現在去一下木工坊和車輛存放的地方。”
“行,你去吧,這里交給我們了。”
羽飛明日也要跟隨石岩行動,對牲口的關注自然也更上心一些。
行動安排是先去九十里鋪營地,等到春耕之後——任何人都要參與春耕,他要帶著人先對九十里鋪營地的山川、樹林進行探索,看看是否有一些草藥或者不認識的植株可以做藥的。
尤其是去研究一下,那些漆樹,是不是有用藥的可能。
等到夏天的時候,他還要跟隨運輸物資的隊伍,去更東邊的朝陽營地,那邊的密林里,有族長需要的山參——這些山參的確是好東西,羽飛他們不喜歡喝松針水,但將這些山參曬干切片,然後泡水服用,讓他們感覺每天都充滿了力氣。
只不過部落里面現有的山參數量太少,即便是族長,也只拿到了兩根手掌長的山參,還給大巫師分了一根。這讓羽飛暗自下定了決心,此次去朝陽營地,一定要多采集一些山參回來,
況且,部落里很多身體虛弱的族人,服用經過熊姜處理過的山參片之後,明顯變得更精神、身體更好,是熊姜以及巫師院的巫們都認可的草藥。所以對羽飛來說,這次去探索,最重要的還是尋找這些山參,尤其是那些個大的山參。
另外听族長說,那里還有一些其他不亞于山參的藥草,這次去,可不僅僅是去采集這些藥草,還要想辦法去尋找這些藥草是如何種植的,它們的生長習性是什麼,方便以後的族人去采集和人工種植。
這次去朝陽營地,至少要待上一年了。
不過羽飛倒也沒有說什麼,跟他一起去的傷病坊的成員,男男女女差不多有個二十人,幾乎將整個部落傷病坊的成員帶走一半。不過熊姜依舊留在本部,今年他還會再挑選一些族人加入進來的。
各個村子也有不少適齡的孩童,讓他們跟在熊姜、熊木等人後面學習,總要比那些成年的族人學起來更快。
另外,這些治療的方法和藥物,熊姜等人一直在撰寫,供族人學習。
就像現在手上治療的牛蹄子,部落的傷病坊現在還不需要學多少藥物的知識以及病痛的治療,只要按照族人的病痛部位來開一些內服或者外敷的藥,就可以了,最多再找巫師院的巫禱告一番。
……
“族長,村長們回去要帶的物資,運載物資的爬犁,這些都清點清楚了,明日便可以出發。”
松針拿著一份清單,上面記錄著各個村子要帶走的物資,後面密密麻麻地簽著各個村長的簽字。這份清單,需要熊洪簽字用印之後,明日一早,才能從倉庫里領取。
夜已深了,不過宗廟里還是燈火通明。畢竟之前從廄棚和車棚里傳來的消息,牲口和爬犁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這讓熊洪有些擔心。
這也怪不得別人,只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
原本只是多拉些物資回去,可一不留神,部落今年發明、生產出來的好東西太多,每個村子都要補充一些新玩意回去,像什麼銅幣、肉干這些,都是每個村子都歡迎的。
故而對爬犁的需求就增加了不少,這一點是熊洪他們也沒有料到的。
好在,在大概凌晨的時候,灰舌和狄葉他們,終于傳來了好消息。
“好,松針你跟每個村長都說一下,明天吃過早飯,大家就可以按照預定的計劃,回到各自的村子里了。”
跟熊洪熊巫一樣,沒有入睡的的,還有各個村子的村長。
從本部倉庫整理、清點肉干、食鹽、麻布、獸皮等物資,就耗費了他們很長的時間,畢竟這些物資雖然熊大等人準備好了,但無論是重新核對還是裝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相比于來時,回去的路上,這些村子所帶著的爬犁,都會多出一兩部,這上面就是本部提供的各種物資,需要這些村長們給帶回去。
除了這些吃的用的,熊洪還給這些村子準備了一些銅幣、紙張、書冊等物品,也佔了小半個爬犁。
“既然大家都準備好了,那就讓他們好好休息吧,明日一早,就讓他們出發。”熊巫看著松針,又看了看在旁邊忙碌的彘鬃。“你們也去休息吧,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事情要做了。”
熊洪點點頭,正如熊巫所說,只要爬犁、牲口以及各種物資都準備充分了,那就可以出發,不用耽誤時間。而此時宗廟的桌子上,密密麻麻地擺放著各個村子的“村旗”。
這些旗子,就是部落結合每個村長之前的繪畫,所重新繪制出來的,比之前的旗子更大,樣式也更加好看。
“明天出發前,把這些旗子都給他們帶上,也算是除夕給他們的一些額外的東西了。”
每一面旗子,就代表了熊部落的一個村子或者營地,而且是可以自給自足、能夠穩定提供粟籽的村子。故而有些新成立的營地,對這個旗幟很是羨慕,但沒辦法,才成立的營地,基本上都不會滿足自給自足的條件。
想要拿到這種旗子,還要等上一兩年。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按照行動的計劃安排,東邊、西邊各自在一名村長的帶領下,從廄棚里牽出牲口,套在爬犁的挽肩上,走出南門和東門,開始往自己部落的方向開去。
熊洪輪流跟這些村長們打著招呼,一輛輛滿載物資和族人的爬犁,依次通過圍牆門,消失在了風雪中。
熊族一年的事務,隨著這些村長們漸行漸遠的背影,也消弭于風雪中。
……
沿著部落修建的道路,到達第一處落腳點之後,白茅便將自己帶過來的幾十名族人給安頓好,然後來到這個村子的房間內,與西邊諸村的村長們說笑著。
這處村子距離熊部落本部也已經達到了40里路的程度,這一截道路靠近熊部落本部,道路質量算是最好的一部分,所以白茅等人才在第一天出發,傍晚就到達了這處營地。
這里是一個標準的部落村子,到了這里之後,自然由本村的村長給每名族人都安排好。可一下子涌進來這麼多人,這個村子無論是住房還是食物供給,都滿足不了。
好在各個村長也了解這個村子的情況,除了極少數身體虛弱的族人進入房間里休息,剩下的族人,都搭好了帳篷——還有一部分族人願意先餓著,也要把牲口給先照顧好。
而村子里的一處房間,正好讓這些村長們聚在一起,談論著在本部發生的一些趣事。
“听說明年,黍米酒就能成桶地運送到我們這些村子里來了,要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
羊部落的村長羊角開心地說著,在本部喝了幾杯新釀造出來的黍米酒之後,他便對這種美味的飲品贊不絕口,要不是部落規定不能喝太多,他都想用這個代替飲用水了。
“這些運送過來也不方便吧,一桶黍米酒,至少有個一兩百斤,一車也就只能拉上三四桶的。”
另一個村長想了一會,搖了搖頭,他覺得部落不一定會讓寶貴的運輸力量來專門運送這些黍米酒。
“再說了,今年雖然收獲了十幾萬斤的黍米,但大部分都是給族人食用的糧食,用來釀酒的,好像也就上萬斤。”
“所以族長讓我們多開些荒地,多種些黍米啊。”
另外一個村長隨口說道,“黍米的產量太低了,要不是它種下去不怎麼需要打理,還能養一養地,我們都不打算去種了。”
他說的話引來眾人的附和,相比于粟籽,黍米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粟籽產量,讓這些村子都有些不太願意種植,尤其是在種植、打理了一兩年的熟田上,更不願種上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