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前兩天到傷病坊的時候,正好踫到羽飛在拿一根像蘿卜一樣、長滿“胡須”的根塊,出于好奇,便問了一句。沒想到從羽飛口中,才知曉這個被族長稱之為“人參”的東西,具有非常高的藥用作用。
當然對于熊部落來說,放到鍋里煮也是可以的。
了解完這個之後,水草對熊皮的做法非常贊同,認為這也是水村可以去嘗試做的事情,就是發掘自己營地周圍特殊的東西,這個東西不管是吃的、用的還是什麼,只要對部落有用,那就可以成為區別于其他營地的地方。
“哦,我明白了,水草哥的意思,就是讓我去看看我們營地周圍有哪些東西可以用的上,不一定非要跟其他村子後面去學。”
木風豁然開朗,困擾他許久的問題,在這一刻感覺消弭于無形。
正如水草說的,渡南營地要想不同,就得想辦法。
“不錯,意思就是這個,每個村子的情況都不一樣,除了種地和養殖這些基本的東西,我們村子能夠有什麼,要發展什麼,還是要去多想一想,這也是為什麼熊洪族長讓大家來參與集議的原因。”
木風點了點頭,正如水草所說的那樣,要不是參與集議,他還不是待在村子里,忙著種植養殖,不知道其他村子的經驗和做法。
更別說能得到水草的指點,理清自己的營地要怎麼去做,才能達到熊洪族長的期待了。
所以說,與其他村子的交流非常重要。
一刻的時間听起來挺長,但在交談中卻過的很快,木風感覺沒一會兒,便又要回到議事堂里,繼續上午的匯報。
“諸位,接下來是熊部落本部的匯報,先從本部的農田種植開始吧,”熊黑大聲地說著,將有些喧鬧的聲音給壓了下來,一邊示意台下的石雪,“石雪隊長,從你這邊開始吧。”
石雪點了點頭,站起身向熊洪所在的台上以及周圍的村長們行了一禮,然後坐下。
“諸位村長,本部今年的農業種植,都是由我們負責的,接下來,我來把今年我們做的事情,跟大家說一下。”
“本部今年共種植粟田兩萬五千畝,其中一萬五千畝,采用了壟作法,因為播種耬車和起壟車的幫助,這一萬五千畝土地,我們提前半個月就完成了播種,故而在請示族長之後,又將原本打算休耕的一萬畝土地,采用條播法種上了粟籽。”
“此外,我們還在新開墾的土地上,種植了五千余畝的黍,休耕的土地上種了菽,以及油菜、蘿卜、蔥蒜等。”
“到今年秋收,共收獲粟籽320萬斤,黍籽21萬斤,菽30萬斤,油菜籽18萬斤,要是再加上去年的存糧,光是粟籽,現在就有近400萬斤,目前部落的五座糧倉,基本上都被這些糧食給填滿了。”
“這些粟籽,還只是本部收獲的,如果再算上其他村子交上來的,那這個數量,至少還要再加80萬斤左右。”
熊洪點點頭,糧食安全是他一直關注的,自然對部落的農業發展,也最為上心。
今年整個部落的糧食收獲,粟籽差不多在550萬斤到600萬斤之間,黍籽少一點,差不多能達到50萬斤,這600多萬斤的谷物,如果均分給部落的6500號人,每個人都能分到差不多一千來斤。
听起來很多,但部落消耗粟籽的地方也同樣很多。
除了日常的食用,還要喂一些牲口,還要去換給其他部落,甚至一些用工的地方,也是要用粟籽去充當報酬的。
“我們的種植隊除了耕種部落周圍的土地之外,今年春天和秋天,分別派了幾支農業指導隊,去幫助有需要的村子種植和收割,這些大家應該也清楚。”
“除此之外,我們今年在族長的指導下,總結了壟作法的耕種流程,準備明天大力推廣——它的畝產可以達到125斤,比現在我們條播法的收成,高了10斤左右。”
听完這個,倍受震撼的各村村長們紛紛議論起來,對他們而言,目前各個村子里面的畝產量,普遍在100斤到110斤左右,別說壟耕法的125斤了,光是條播法的115斤,他們大多數都達不到。
“什麼?我們種的土地,一畝地就比本部少十幾斤?”
“這差的有點多,我們有些地方的土地,還沒能到一百斤一畝呢。”
“就是,石雪隊長你說的是真的?”
“肯定是真的啊,部落的糧倉,你們又不是沒去看過。”
……
壟作法取得的成果,自然讓每個村長都有些難以置信,尤其是那些很少關注部落事務的,只知道部落本部有壟作法,但對于其中的成效,還真不清楚。
自然,他們現在對什麼壟作法更加感興趣,要不是看石雪還在上面發言,這些快按捺不住的村長們,早就想拉住她,問清原因了。
“當然,壟作法的收成高,也不僅僅因為是種植的方式變化,還有是著糞肥肥田和優良的種子,以及合理的田間管理。這些東西,等會後,族長會跟大家說清楚的,大家也不用著急。”
石雪微微一笑,此時台上的熊洪也出聲贊同地說道,“不錯,諸位不用這麼著急,等上午的集議結束,下午,我也會讓這些隊長分別介紹一下各自的工作,這其中需要你們配合。”
“石雪,你繼續說。”
“是,族長。”
石雪對著熊洪感激地行了一禮,繼續說道,“今年我們種植粟田四萬五千畝,共用掉種子20萬斤,這些種子,也都是部落的種田收獲,經過這兩年的不斷改良,粟籽結出來的果實也越來越多。”
“另外,田間管理也很重要,今年我們本部農耕隊的近800號人,除了休息之外,剩下的日子,幾乎都用在了土地上,大家以後種植作物,一定要小心一些。”
……
石雪講完,就是熊石做補充了。
農業隊取得的成效其實非常亮眼,不論是整個部落六百萬的糧食收入,還是四五萬畝的土地,這些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需要族人的辛勤付出。
“諸位,今年我們引水灌溉有三千余畝,熊部落本部有些地勢高的地方,要不是熊杰他們發明的水車,幫我們把低處的水源送到高處,那這三千畝土地,差不多就只能放棄耕種了……”
水車技術的運用,在熊部落其實已經非常普遍了,灌溉了三千余畝土地,也只是其作用的一個方面,畢竟對熊部落來說,有很多發明創造,並不單單只用在一個地方。
“……另外就是堆肥,農業隊全年共派出六支指導小隊,專門到各個村子和營地去協助堆肥,到現在為止,還有兩支小隊沒有回來,打算協助所在的村子做好來年春耕的準備……”
熊洪听著石雪和熊石的匯報,認真地點了點頭。
對熊部落來說,種田,不斷地種田,種更多的田,就是部落發展的核心目標。圍繞這個目標,不管是對外探索、尋找部落,還是對內技術創新、工具革新,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讓部落更好地種田。
而熊石和石雪,以及農業隊的成員,甚至各個村子種田的族人,都是部落發展農業文明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就是今年我們農業種植上所做的事情,至于明年的計劃,也跟大家說過,需要各個村子一起配合。”
熊族二年,凌河附近的熊部落村落、營地們,耕地面積至少要比今年增加三成。也就是說,光是種植粟的粟田,在去年畝的基礎上,還要再開墾至少一萬三千多畝,最終要達到畝的要求。
“這畝粟田,本部這里會承擔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2萬畝,水村、黑齒村各承擔6000、5000畝,剩余的粟田就不算太多,你們每個村子現在的耕地,差不多就能達到要求。”
石雪看了一眼熊石,接著說道,“當然每個村子可能都不止五百畝粟田,不過要是能多一些,那自然最好,這畝粟田,是熊族二年的最低要求……具體每個村子種多少,這是我們擬定的計劃……”
熊石配合著把寫滿各個村子需要種植多少土地的紙張傳給眾人,眾人看到後,便開始竊竊私語起來,整個會場如同進入了一大群蜜蜂,正在嗡嗡作響。
“我們村子只要完成500畝粟田的種植?這有點少啊!”
“族長和石雪隊長不是說了嗎,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你們要是有余力,自然可以種更多。”
“不錯,我們羊村今年光種植的粟田就不止1000畝,秋耕的時候,我們又開墾了三四百畝的土地……這單子上只要我們種滿1000畝就行了,我們肯定會超過一些。”
“多種一些,總要比少種一些要好,族長肯定是知道我們每個村子今年種多少土地的,既然族長知道,又同意了這個清單,那肯定還有其他安排,你們別著急啊……”
正如有些村長的分析,石雪和熊洪指定這些村子的種植數量,也是有一定的思考。
“首先,給大家指定這些耕種畝數,是需要你們按照壟作法的要求來耕種的,而不是采用原來那種條播法甚至是撒種種植的辦法。”
石雪站起身,跟停止竊竊私語的村長們說著,“壟作法的優勢和結果,我想諸位都清楚,但想要達到最後的收成,堆壟就很重要,所耗費的時間也會久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