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提醒我了,等這次回去,就帶著他們去鑿冰捕魚,多準備點腌咸魚。”有一個村長若有所思。
“嘿嘿,我們一個月前就已經開始捕魚了,這次來,還帶了一千多條的魚干,給部落的族人們吃。”
“我們也捕魚了,就是沒那麼多……”
“我們村子養的雞比較多,帶了一些過來……”
眾人彼此間也比較熟悉,互相開著玩笑,爬犁上的東西,自然會由族人運送到倉庫里。
“諸位,走,先跟我去見一下族長和大巫師。”
“好,走!”
……
“大家辛苦了,本部這里給大家準備了住處和飯食,這些爬犁和物資,就交給我們來處理吧,你們先跟著我們的人,去住所住下。”
黑手招呼著遠道而來的族人們,跟里面認識的一些族人打著招呼。熊大給他安排的任務,就是把剩下的這些人和物資,尤其是爬犁和牲口給照顧好。
“黑手哥,那這里就拜托你了,這一路快凍死了,我得趕緊去屋里暖和一下。”
“不錯,能不能洗澡啊,我想去澡堂里泡一泡,有沒有一起的?”
“我去,話說我還沒有在澡堂里泡過呢。”
“行,不管泡澡還是吃飯,都要先去找到住處,住的地方不算遠,沿著這條路往前走,再左轉,就能看到宿舍區‘十八棟’,那里是登記的地方,到那里登記一下之後,按他們的分配,就能住下了。”
為了準備冬季的部落集議,熊洪和熊巫早早地便讓熊大對圍牆內部的房屋進行了建造和清理。
整個部落集議,除了路途遙遠的臨海營地、白骨洞營地及以東的營地,還有南方營地的五個營地,能夠到來的,差不多有41個。整個部落目前也不過有55個營地而已。
到來的族人,自然會統一住宿在準備好的居住區。
“我帶著他們去居住區,然後去澡堂和飯堂,你們小隊,今天就負責把這些爬犁和牲口給搞好,仔細一點,有些爬犁要修補的,你們都記下來,回頭讓木工坊來看一看。”
黑手跟底下的兩個隊長叮囑道,“還有,這些爬犁上面的旗子別弄丟了,也不要去踫他們。”
“是,隊長。”
“為什麼不讓我們踫這個旗子?”
灰舌手上牽著兩頭牛的韁繩,跟走在旁邊的狄葉悄悄地問著。
“你才來沒多久,估計還弄不清楚,這些旗子,可是有大用的。”狄葉葉牽著兩頭牛,沿著道路往圍牆外面的廄棚處走去,“每個村子,都有一面代表他們村子的旗幟,這個你是知道的。”
“嗯,听說只有靠自己供應食物,不需要部落支援的村子或者居住點,才能得到這面旗子,是不是這樣?”
“不錯,有旗子的村子,就意味著,這一年他們的收成,都已經超過了部落支援的物資,甚至壓根就不需要部落支援了。而且這些旗子每個村子上面的圖案都不一樣的,也是各個村子的族人一起商量才畫成的。”
“這樣啊,那我們看到的這有20個了吧?”
“才20個,這只不過是東邊的那些村子,熊部落還有大概20多個村子還沒來呢。”
狄葉撇了撇嘴,“當時我覺得我們部落就夠大的了,沒想到跟熊部落相比,還不如人家一個村子。這些村子至少不用擔心挨餓。”
“是啊,原來的部落,飯都吃不飽,住的地方也是擋不住風,哪有在熊部落舒服。”
“就是,對了,你還沒見過部落的除夕吧?再過一段時間,你就能體會到了。”
“除夕啊!”灰舌感慨地嘆了一句,搖了搖頭,“沒見過,狄葉哥你跟我講一講吧。”
“行,要說這除夕……”
“隊長,這些村子送來的東西,都清點過了,跟這些村長提供的清單幾乎沒什麼差別。”
負責物資清點的小隊長,將手中記滿數字的清單,交到黑手手中,“那些牲口和爬犁,也都安置好了。”
“好,辛苦了,你們回去休息吧,我等會把這個交給族長就行了。”
黑手打開手中的清單,仔細地看著,他要記住這些大概的數據,不然等會去見族長的時候,總不好掏出清單一個個讀吧,那還不如直接給族長看。
“嗯?這些村子今年好東西不少嗎?”黑手拿著清單,走進房間里暖和一下,順便從煤爐上倒了一碗溫熱的松針水,“這些收獲加起來,都要比本部收成高了。”
正如黑手看到的那樣,熊族一年,東部各個村子在耕種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每個村子的耕地面積要比去年都增加了很多,因為清單上,每個村子去年和今年的耕地面積,也都寫在上面。
最少的也有五成的增長,而總數最多的水村營地,都已經達到了一萬多畝的面積。
“20個村子,今年共收獲粟籽260萬斤,差不多畝產在95斤左右。”熊洪看著手中的清單,輕輕地點了點頭,“算是不錯的了,收成要比前兩年好上太多。”
“不錯,前幾年能達到60斤,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熊巫也不得不感慨,這兩年隨著部落種植技術的進步和經驗的積累,土地上面的產出也越來越多,大量的糧食如同河流中的水一般,流到了本部的幾座糧倉里。
“嗯,明年就可以逐步推進壟作法了,既然在本部這里被證明是有效的,那推廣到其他村子,應該也不會太差。”熊洪站起身,來到掛著部落地圖的牆壁處,看著上面標記的密密麻麻的線條和圖案,“本部這里的土地開發的差不多了,要想再去開發新的土地,那就只能往凌河南岸去。”
“南岸嗎?南岸附近已經有兩個開墾土地的村子了,不過樹林比較多,靠近部落的林間空地,也已經開發出來幾個了,如果要擴大,那還要尋找其他的空地。”
“嗯,這里,這里,還有這里,這三處地方,相距並不算遠,而且已經有一條簡易的道路可以通行了,明年在這里再設一個營地,專門負責這三個地方的開墾。”
水草他們見過熊洪之後,寒暄了幾句,便在熊洪的安排下,去飯堂吃過飯之後,又到澡堂洗浴去了,今天時間也不早了,為了保證接下來的工作有充足的精力去做,這些村長,也不得不在熊洪的強制要求下,回到房間里休息。
而宗廟里,依舊只有熊洪、大巫師等寥寥幾人。
“不錯,本部現在還是有不少人的,不管怎麼講,種地是我們部落的根本,不種地,從哪來這麼多食物養活大家?”
熊巫對熊洪的提議很是贊同,他最喜歡看到的,就是成片成片的莊稼地,上面長滿了部落的各種莊稼。
“嗯,來自各個部落的人口雖然越來越少,不過現在我們部落自己的出生人口也不在少數,還有更多的熊孩子們也開始成年,接下來的十來年里,部落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熊洪將視線從地圖上移開,
“這些村子,也要鼓勵他們多生孩子,不用擔心部落有沒有這麼多土地給他們,只要人手夠,這天地間能夠種地的地方可多了去了,我們現在種植的這點土地,就像是樹林里面的一棵樹。”
人口多的好處,開始逐漸在部落里得到了驗證。
首先就是各個村子,原本在部落時代,這些部落大大小小很不均衡,但人數都差不多,在5090人之間,再多的話,光靠狩獵和采集,就不足以養活這麼多的人口,必須要分裂開來,讓其中的一部分族人離開,尋找新的居住點。
而自從熊部落將這些小部落全部納入到自己的治理體系中,這些村子的人口便不用擔心這種情況的發生,種地和養殖源源不斷而且穩定地提供食物,解決了這些村子發展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食物的來源問題。
而人口多了,生產的數量也就多,從今年這些村子上報的糧食收獲數據上就能看到,人口的增加,帶來了糧食產量的提升。
其次,人口的增長,讓部落各個工坊有了充足的人手。
如果只靠種田和養殖,部落最多就是食物充足,一些生活必需品還是不足的。就像現在的白河諸部一樣,雖然跟在熊部落後面,開墾了很多耕地,糧食收獲的也不少,但是他們這些部落,還是缺一些東西的。比如熊部落里面大家經常用到的陶器和麻布,在這些部落看來,就是一些很緊缺的物資。
而熊部落能夠習以為常地用這些看來很“寶貴”的東西,究其原因,也是因為部落有初步完備的生產部門。
從最早的陶器坊到制鹽坊,一直到現在的紡織坊、冶煉坊等等,這些工坊可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由族人帶著大家一點點建設起來的。而要是沒有充足的人手,別說能夠生產了,能建設起來,就已經算不錯了。
就像白河諸部以及鹿山諸部中一些比較有眼光的部落,這些部落學著熊部落,也搞了一些工坊出來,但他們一沒技術,二沒人手,三沒經驗,故而即便有所謂的“工坊”,那也只是對原料的粗加工。
比如幫助熊部落績線、紡紗,采集油桐籽等等,都是簡單且相對廉價的產業。但即便如此,對這些部落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處,因為這幫人除了種點土地,也沒有別的物資來源。
但在熊部落,這些工坊,現在規模越來越大,甚至已經出現了職業的生產部門,不然光靠族人手工去做,熊部落也達不到現在的規模。
還有,人口的增長,讓部落族人的信心也越來越好了。
在這種原始社會的環境中生存,除了有充足的實力,還需要有面對未知困難的信心。而人口的增加,對周圍領地的探索,對各種動物、猛獸的壓制,讓部落的族人,從中樹立了信心。
而這個信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事實存在的,要是沒有信心,部落的各個村子,包括熊洪自己,也沒有探索的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