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嚴重的,由于時間緊急,勞動量比平時大了不少,熊部落催促的也比較急,導致不少部落對開墾荒地產生了抵觸情緒。
除了幾個與熊部落關系較好、對熊部落了解比較多的部落,其他人都有些懈怠的感覺。
不過不管熊部落如何趕時間,冬季降雪還是來了,雪一下,所有的耕地工作,也只能停止。而在下雪前,原本朝陽營地計劃在5個方向上共開墾2萬畝土地的目標,事實上只完成了1萬5千畝。
這讓熊皮很是惱火,但又無可奈何,只能不斷地向這些部落去宣傳種地的好處,再制定一些鼓勵種地的規定,比如一個部落超過開墾畝數後,剩下的畝數繳納的粟籽降低一成。
此外,還讓一些與熊部落關系好的部落族人,去到處宣傳熊部落對土地的要求和各種規定,宣傳種地的收獲和好處,只不過目前看起來收效甚微。
甚至為了鼓勵這些部落在春耕時賣力,熊皮與幾個隊長商議後,決定將營地一部分耕牛給“租”出去,讓這些部落借用。
不過讓熊皮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部落似乎是想明白了,畢竟他們的族長和族人,都期盼著他們能多開一些土地,等到明年春耕的時候,這些部落都會再派一些人過來幫忙。
總不能到時候過來,發現自己部落沒有幾畝地吧?
所以從這兩天開始,陸陸續續有很多部落找到骨語,表達了明年開墾土地的決心,順便來借幾頭牛。
“的確是好事,我都在想,要不要我們把我們自己開墾的2500畝土地也借給他們種算了。”
鹿皮開著玩笑說道,“秋收的時候,就收他們六成的收獲就行了。”
“這太高了,他們可不會同意的,現在這些部落一個個都學會計算了,自己開墾自己種和種我們的土地,是不一樣的,不然我們的借牛計劃也不可能成功,”
熊皮聞言也笑著說道,“自己種一塊地,哪怕借牛去耕種,最多也就只要交六成的收獲,租借我們的耕地,可就不止六成了。而且這些地越耕越熟,況且我們也跟他們約定好了,只要是他們不搬走,這些土地上的收獲,就歸他們所有。”
“不錯,這些土地明年收一半的收成,後面就是四成、三成了,對他們來說,土地只會越種越多,而交給熊部落的糧食,卻會越來越少。我在想,我們明年,是不是也要再多開一些新的土地出來。”
骨語附和了一下幾個隊長,便開始說起自己的想法,“熊洪族長既然想讓朝陽營地成為探索東北方向的出發營地,那對各種物資的需求肯定是要很多,從部落運過來路途遙遠,而且時間又長,很不劃算。”
“嗯,你說的有道理,我也想過這個問題,這也是我今天要說的。”
熊皮伸手從爐子上拿了一壺溫水,給每個隊長都倒了一杯,“我在想,除了種地畝數要擴大之外,朝陽營地,還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幫助部落減輕物資供應的壓力。”
眾人聞言,也都思索了起來。從熊巫決定要打造這處墾荒營地,到現在,時間總共也就過去了三四個月,事實上,能夠在降雪之前將整個營地的雛形給搭建起來,在其他部落看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讓他們對熊部落的崇敬,更上一個台階。
不過相應的,這其中除了熊皮等人沒日沒夜的努力外,來自熊部落的支援,是最大的保障。
粟籽,從臨近的幾個營地就運過來幾十萬斤,差點將烏村營地、三族營地、白骨洞營地以及灰村營地的儲備糧食全部給運了過來,這些部落的糧食,最終還是由熊部落本部予以補齊的,為此,水魚等人的船隊,一直忙到前兩天開始下雪。
除了食物之外,燃料、衣物、獸皮、被褥、食鹽、陶器、工具……這些物資,也都是成車成車地往這里運,其中的難度和消耗,即便是熊部落,也都有些難以承擔。
但沒辦法,熊部落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營地,也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族人,既然決定了要在這里立足,那這些消耗,部落咬牙也要供應過來。
事實上,很多了解熊部落的部落,都對熊部落的這種做法非常欽佩,尤其是那四個舉族投奔過來的部落,看到熊部落的重視,也都非常感動。
這些物資,自然也不能亂用,但更不能不用。不過怎麼用,就是這幾個隊長要考慮的事情了。
其實這段時間,他們每天聚到一起,除了處理營地遇到的一些事情之外,也都會對朝陽營地的任務和未來發展去進行思考。
光靠從部落運送物資過來,總有會用完的一天,要想物資時刻保持充足,甚至反哺部落,那朝陽營地,就需要想辦法進行各種物資的生產,逐漸減少從部落運送物資的數量。
正如骨語所說,朝陽營地的位置很不錯,除了西邊和西北邊有一些山阻擋之外,剩下的幾個方向,幾乎都是草場,最近的樹林,距離營地也有個五里左右。
所以這處營地,周圍的空地非常多,發展的潛力巨大。按照貊巫的探索,到各個方向上的森林邊緣,南北方向有20多里,東西方向,則更為寬廣,有30多里地。
幾條不算大的河流和湖泊,也為這里提供了不少水源,一條最大的河流,就挨著營地流向東南方向,是營地主要的取水地。
要是只從種地的角度來說,這麼大的一片區域,能夠開發成耕地至少都是幾十上百萬畝的,足夠整個營地的未來幾十年的開墾了。
不過目前倒也不需要種這麼多地出來,畢竟按照部落的算法,一個幾十人的小部落,每個人照顧十畝土地,就夠一年的吃食;照顧二十畝,就能保證部落有一年的糧食儲備;照顧三十畝,則已經達到了整個部落族人的照顧極限——並不是種的越多越好。
所以正常情況下,這些幾十人的小部落,平均到每個族人頭上,只要有二十畝土地就行。這也是朝陽營地給他們定下的最低的要求。
而像熊部落這樣的大部落,由于生產力水平要高,技術也要更先進,自然要求會更高一些,對耕地的需求也就更大。
按照目前石雪所計算的方法,除去族人的口糧,外加牲口、家禽的飼料,還有一些日常損耗,熊部落需要種植的土地,差不多是族人總數的三十倍。
也就是說,現在熊部落擁有的6500個族人,至少需要近20萬畝的土地,才能保證部落的糧食安全。
但熊部落現在有多少耕地呢?
本部目前有5萬畝,到明年,還應該再增加1萬畝;水村營地差不多有畝,黑齒村差不多畝,白骨洞營地1萬畝,剩下的四十多個村子、居住點或者營地,多的有一兩千畝,少的只有七八百畝,加一起,差不多也就只有12萬畝左右。
要不是熊部落還能從其他部落收一些糧食回來,自己的糧食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所以在別的部落看來,熊部落已經有這麼多土地了,為什麼還要開墾這麼多,但從熊部落自己看來,還遠遠沒有達到讓自己部落保證糧食安全的程度。
“地是肯定要種的,數量也不會減少,這是族長給我們的硬性任務,不管怎麼說,我們都要完成。甚至可以說,我們要超額完成朝陽營地的耕種任務。”
看到眾人對他的說法表示支持,熊皮點點頭,也同意了骨語的說法,對于這個任務,他也有自己堅持的地方,就是必須要超額完成,“到明年春耕結束,我們自己在這里的土地,至少要達到6000畝。”
這個數量是熊皮根據此地族人的人數來確定的,目前在朝陽營地的熊部落族人,差不多有300多人,按照20畝一人的標準,6000畝土地剛剛好。
況且熊皮和這幾個隊長也清楚,熊部落要想保持在這些部落中的優勢,必不可少的土地數量,也是最基本的一項。
因為朝陽營地的潛力,這些隊長都是能夠看出來的,整個熊部落,再也找不到一個像這里一樣,適合耕種的地方。
所以熊洪來信的時候,讓熊皮將這些土地分成幾個方向,自己部落向東北,跟熊部落關系好的白河諸部和鹿山諸部的部分部落,分別去東邊和東南,就是為了盡可能地多佔一些土地。
說句不好听的,熊部落制定的營地規定,就是鼓勵大家去開墾土地——哪個方向上開墾的多,他們佔有的耕地數量就多。
而作為這個規定制定者的熊部落,自然也不會閑在那里。
“除了耕地,我們也要多去種一些麻。”骨語建議到,“這些東西,種起來並不麻煩,甚至比種粟要簡單的多,只要地耕好,種子一撒,出苗後幾乎就不用管了。”
麻的重要作用,已經不用族人去解釋了,明年營地的種植計劃中,就有一千畝的麻田種植任務。
甚至骨語也跟這些部落商量過,鼓勵他們拿出一部分土地來種植麻,到時候熊部落會按照一斤麻皮換兩斤粟籽的標準,來跟他們換。
在得知一畝地可以產出八九十斤的麻皮後,這些部落欣然同意,這些麻雖然也要交一半給熊部落,但哪怕剩下一半,換成粟的話也有個近一百斤,就相當于這塊地沒有繳納粟籽。
所以熊部落推出借牛的計劃,得到了一些部落的熱烈歡迎,就是因為這些部落明白了,熊部落這些種地的規定,能夠給他們部落帶來很多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