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502章 夜談(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502章 夜談(一)

    依靠這幾條道路上的運輸,是部落物資輸送的最主要方式。

    “熊雨前段時間跟我說過,從本部出發去水村,如果帶十輛車的話,就得多準備一輛到兩輛車,還要多配一些輪子,否則顛簸的路面,很有可能讓車輛壞在半路。”

    熊洪想了想,把熊雨他們遇到的困難也說了出來,“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熊欣身上,這就說明我們的道路,現在的確需要重新加固了。”

    在早些時候,熊部落一開始並沒有這麼多車輛和牲口,原本的道路,主要是供族人行走的,物資的運送,也都是依靠人背。

    後來有了驢子,物資就靠著驢來背,道路的修建很簡單,也就是把雜草一除,大塊的石頭和樹根給清理一下,路面用石塊夯實一下,最多就是再鋪上一些碎石子。

    不過隨著部落領地範圍的增加,道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有了車輛之後,原本狹窄的道路,都擴建成了至少“兩車道”,大大提高了運輸的速度。

    現在熊部落的道路最普遍的鋪法,就是先往下鏟出深二十厘米左右的泥土,然後再鋪上石子、礦渣、石灰這些材料,接著再進行覆土,最後用石 子滾或者用石塊夯實。

    現在部落的幾條道路,都是用這種辦法來進行鋪設的。

    這種道路在天氣晴好的時候還是很好用的,偶爾下上一兩天雨倒也可以接受,但最怕的就是連綿的降水,雖然道路要比兩側高上一些,但如果踫到這種天氣,也很容易泡爛。

    當然,部分地段也有用石板鋪路的,這樣一來,就不用害怕降雨了。不過石板路整體長度太短,而且多用在各個村子門口,大規模鋪設的話,成本太高,不是熊部落現階段能承受的。

    “上次土塵在制作蜂窩煤的時候,听熊山說起過,之前部落燒制磚瓦的時候,偶爾會有一些石灰石被燒出來,這些石頭燒過之後,磨成粉末跟沙土混在一起,會很牢固,現在冶煉坊那邊的房屋和圍牆,幾乎都用上了這種材料。”

    這個時代可沒有後世那種水泥和混凝土,就算熊洪清楚水泥怎麼做出來的,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來說,用處也並不是太大,而且成本會非常高,用在建築或者修路上,也不劃算。

    那能用來代替的東西,熊洪恰好知道一種,那就是三合土。

    三合土,在古代的華夏歷史中,從普遍意義上說,是指三種不同的材料,有一種說法,認為是石灰、黃土和沙子混合而成的。

    而熊洪當初在修建部分建築的地基時,就用到了這種三合土。

    黃土和沙子倒是好弄,從磚窯那邊的山坡上,隨便往下挖,就是一塊塊的黃土,而沙子則更好弄,凌河岸邊,就有不少灘涂,挖一些泥巴上來,里面就含有部分的沙子。

    石灰則需要煆燒,熊山周圍的山包,是有石灰礦存在的,不過當初部落實力弱小,沒有足夠多的人力和技術去開采。現在只要有需要,部落隨時可以調集一支上百人的開礦隊伍,去開采石灰礦。

    “這種材料,雖然要經過煆燒,還要按照一定的數量混合,修建起來難度也不算低,但只要修好,部落現在的八百斤車輛,完全可以行駛在上面,不用擔心損壞道路。”

    熊洪對這種材料頗有信心,不過熊巫考慮的是,這種材料要想大規模制備,最關鍵的就是石灰礦的處理。

    “修這麼長的道路,需要多少石灰礦啊?”

    熊巫看了看熊洪手中的地圖,眼神在黑色的線條上停留了很久,“你剛剛說還要經過煆燒,那不是還要準備更多的煤炭嗎?”

    一提起這些材料的消耗,熊巫就有些心疼,這不是部落圍牆內部的道路,這是溝通部落所有村落的道路,距離很長,要是按照這種修法的話,部落一兩年內什麼也不要干,大家一起開礦,才有可能完成這些道路的鋪設。

    “是啊,消耗很大,但修好之後的效果卻大不一樣,”熊洪指著地圖上的黑色線條,“現在的道路,幾乎每隔一個月,就得重新派人再修補一下,而且以後部落物資的運送會越來越多,這種道路已經不太適合部落使用了。”

    熊洪當然清楚這條路修建起來會耗資巨大,不過他跟熊巫的視角不太一樣,雖然要考慮部落的承受能力,不過也要看到未來的方向。

    當然了,熊洪今天也不是為了勸說熊巫去修路的,在路線還沒確定前,還有很多事情要準備,修路,也只是熊部落各項工作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內容。

    “當然了,就算現在物資充足了,也不是修路的好時機,我們現在討論修路的問題,也只能是先做準備,具體怎麼修,還要等明年春耕之後再看。”

    熊洪將地圖掛起,笑著說道,“路線還沒有確定,修路前,肯定要花時間去查探一下路線的,也不急于一時。”

    “不錯,石灰石煆燒太費煤炭,但搞不好熊山他們,明年發現更好的煆燒方法呢?要是有的話,那什麼三合土,不就好解決了嗎?”

    熊巫思考後,也明白了熊洪的想法,笑著附和道,“現在的道路是要修,不過我覺得可以分段修補,先把部落通往碼頭的這段修好,一點點來,每年我們可以用三合土修上一段。”

    熊洪點點頭,這也是目前無奈的選擇,原材料不足,生產成本過高,其他事情也要去做,這幾個因素,都影響著部落的修路計劃,當然,其他的工作,也有這幾個因素的影響。

    “除了道路的問題,還有車輛的毀損率居高不下的問題。路面我們現在沒辦法根本性解決,那就需要對車輛再進行改進。”

    熊洪掛好地圖後,又取出一卷竹簡,這份竹簡看起來比較陳舊,外表都被磨的發亮了。

    “這是這幾年部落車輛的毀損情況,巫,你看一看。”

    熊巫接過竹簡,仔細地看著上面記錄的內容,漸漸地,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想必你也看出來了,雖然部落這幾年每年的車輛都在增加,但相應的,損毀的數量也在增加,而且損毀的車輛和部落擁有的車輛,他們之間的比值,一年比一年高!”

    熊巫點點頭,這正是他發現的問題所在。以去年和今年為例,去年部落共有車輛200輛,其中熊雨熊欣各80輛,本部庫存有40輛,到去年除夕為止,損毀了30多輛;

    而今年部落的車輛經過改進,生產成本雖然有所提升,但生產起來卻快了不少,到現在為止,熊雨熊欣的車隊各有100輛車,本部庫存50輛,到現在為止,已經損毀了50多輛。

    按照損毀率,去年只有一成五,而今年,達到了兩成。

    這些損毀的車輛,並不是報廢了,比如在運輸過程中,輪轂斷裂、車輪破損、車身散架……只要是無法行動了,就會被認為是損毀,有些是可以被修補好的。

    “看起來不太妙啊,按照這樣的勢頭,難道熊族二年的損毀,要達到三成?”

    熊巫感覺頭疼了起來,事情真是一個接著一個,難題也是一個又一個,才回來沒多久,很多事情就已經找了上來。

    “那應該也不至于損毀這麼高,車輛正常的損壞也很正常,這可能跟道路的情況、生產的質量以及車輛的使用方法有關,不能單單只認為是道路的問題。”

    熊洪看到熊巫面露難色,連忙安慰道,“再說了,這段時間,我已經給熊木、熊雨他們幾個人提了一些建議,就是改進車輛的。”

    “哦?車輛現在還需要怎麼改進?”

    “目前有幾個方向,其中之一是輪子。”

    熊洪站起身,在宗廟里踱步,邊走邊說。

    “現在的車輪,光禿禿的或者就釘了一圈熟牛皮,和路面之間的相互磨損也大。”

    車輛的問題,熊雨熊欣他們很早之前就向熊洪反映過了,不過熊洪一直也沒有時間關注,畢竟從今年夏天開始,部落的事情就是一個接一個。

    好在,冬天快來了,部落該解決的事情也都解決的差不多了,熊洪有充足的時間,跟熊雨他們共同解決這個問題。在熊巫回來之前,熊洪就已經召集了運輸隊、明觀院和均輸院的隊長們,商量車輛該怎樣去改進的問題。

    “不錯,路不好就要修,車不好,也要想辦法改進,”熊巫點點頭,說起車輛的改進,他有一肚子話要說。

    這一路上,乘坐的牛車也好、驢車也罷,都非常顛簸,坐在上面,有時候半天都坐不住,還有族人問熊巫為什麼喜歡騎馬。

    他那是喜歡騎馬嗎?騎術不精的巫,在馬背上也很煎熬,但好歹比乘車舒適一些。

    乘車的顛簸,一開始可能感覺不到,但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渾身酸痛才能體會到。而乘坐牛車的族人,也被要求半天的時間換上一批人,不然真的受不了。

    而熊巫乘坐的,還是經過改進之後的,車廂里面鋪上了厚厚的獸皮,就這樣也抵擋不住車輛的顛簸,可想而知,熊洪所說的“旅途勞累”,那是真的勞累。

    “車輛的改進問題,已經交給明觀院去想辦法研究了,熊雨和熊欣他們這次回來之後,也會去明觀院幫忙,畢竟他們跑的多,對車輛的要求也更實際一些。”

    熊洪解釋到,車輛的改進工作,熊部落其實一直在進行,只不過對熊部落來說,算是到了一個瓶頸,無論是車架、還是輪軸,亦或者是車輪,都在之前改進過不少次,但生產力就限制在這里,其他的工坊跟不上,材料和技術不達標,就沒辦法對車輛進行改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502章 夜談(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502章 夜談(一)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