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水產包括各種魚干最主要的來源,還是旁邊的凌河,現在又多了一條白河,而臨海營地那邊,在樹皮的帶領下,也想嘗試著從海里捕捉魚類,只不過由于技術和經驗的缺乏,常用的小船,根本無法靠近更深的海域。
即便如此,根據彘巫的計算,冬天之前光是這兩條河里撈上來的魚,至少能做一兩萬的咸魚。
“唔,到結冰前,我們都可以來捕撈,不用這麼著急吧?”
骨余擦了擦手上被濺到的泥點,“還有好幾個池塘,夠我們抓的了。”
“那不一樣。”
彘巫搖了搖頭,“這些池塘里面的魚,算是我們部落飼養的,到秋天收獲就像是收獲粟籽一樣,而凌河里面的魚,就是自己生長的,又不用部落的糧食,多在凌河捕撈一些,不是更好?”
“……也對,那池塘我們就少撈一點,多在凌河上捕撈。”
“對,這樣冬天在池塘里鑿冰捕魚不是更方便嗎……”
池塘旁邊,通常會設有家禽家畜的飼養點,這些牲口的糞便,有一些用于肥田,而有一些則被扔到水塘里,用來喂魚。
當然,不僅僅是喂糞便,偶爾,部落里也會往水里扔一些得病死去的動物尸體和一些釀酒或者榨油剩下來的殘渣。
即便如此,池塘里的魚也沒有凌河里面的多,每畝池塘,也就能捕撈八九百斤的魚。
所以部落魚肉最重要的來源,還是落在凌河這些大河身上。
熊部落的各個村子,在秋耕的間隙,也在儲備著過冬的食物。
“今年不知道本部那里會送多少肉干過來,反正粟籽我們倉庫里還有好多,足夠吃到明年春耕了。”
草部落的明堂里,忙碌了一天的草根和熊雨正喝著溫水,談論今年發生的一些趣事。
由于今年推廣了條播技術,部分村子還采用了更先進的壟作法,粟籽的產量又增加了不少,每個村子的收獲要比去年多很多。
而收獲的粟籽,按照部落的要求,是需要運送大半到部落里儲存的,這些運送的任務,就交給了水魚和熊雨他們。
熊雨自從部落秋收之後,就一直在外面進行運送工作。
“肯定還要運一些肉過來的,雖然你們自己也養了不少,但族長太清楚你們這些人了,養的牲口一個個又都不舍得殺,白白掉膘。”
熊雨將杯中的溫水一飲而盡,又伸手倒過一杯,“該吃就吃,現在可不是以前了,部落可不缺這些肉干。”
“沒錯,我也算是想明白了,既然族長都發話了,那我們也不用太節省,”
草根笑著說道,“你說的對,那些牲口冬天又不怎麼長肉,一不小心還要掉膘,白白浪費糧食,不如殺了吃肉。”
“沒錯,多腌一點咸肉,就算吃不完,回頭可以運到部落里,那里有足夠大的糧倉。”
為了更好地儲存食物,每個村子都建有自己的儲糧處,大多數都很簡單,差不多就是幾間稍加改造的房屋,跟部落那種高大的糧倉完全不一樣。
這種“糧倉”,所儲存的糧食,只有四五萬斤,還有一些肉干什麼的,差不多只能滿足整個村子大半年所需。
而現在大部分村子,都能收獲十萬斤以上的粟籽。
按照熊部落之前的安排,每個村子在秋收之後,都至少得運一半的糧食到部落存放,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因儲存不當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也是減少這些村子的壓力。
集中存放集中看管,肯定要比這些村子單獨建立糧倉要節省很多。
當然,隨著各個村子人口的增加,耕種的面積也在不斷增加,現在凌河沿岸的近三十個村子、居住點或者營地,幾乎都開墾出來很多土地,今年秋收,收獲的粟籽非常喜人。
在部落種植隊伍的幫助下,各個村子收獲的糧食,都開始陸續存放到倉庫里,剩下的部分,則是交給熊雨熊欣,運送到本部存放起來。
這種方式雖然減少糧食的浪費,但對于運輸來說,壓力頗大。
即便現在用上裝有滾軸、青銅車架的牛車,運輸的速度和重量也只是比以前提高了一些,整體的運輸量擺在這里,讓熊雨他們很是頭疼。
“周圍幾個村子的糧食和要交給部落的肉干、各種物資都存放在我這里呢,也不知道水魚他們什麼時候來運。”
草根頗有些抱怨,周圍四個村子加上草村自己,今年共種植了6000畝粟田,差不多有50多萬斤的糧食,就算要運一半到本部去,光粟籽也要運25萬斤,用車至少也要運300多次。
熊部落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運力的,所以當初秋收的時候,熊洪便指定了幾個臨近凌河的村子,修建碼頭,周圍村子的糧食全部集中到這里,再由船只運送到部落里。
“水魚啊,他們現在還在下游的幾個部落里運送著呢,估計還要十來天。”
熊雨放下手中的水杯,抹了抹嘴角殘留的水滴,“我明天回去,還能騰十輛車出來,你的麻皮呢?正好讓我一起帶回去。”
“行,正好十天前熊角說麻皮又快不夠了,這次早點給她送過去,省的到年底的時候,又說我們跟不上了。”
“哈哈,不僅僅是她,石雪不也經常說我們運輸隊耽誤他們去幫助秋收嘛……”
草灰走到草根旁邊,遞給他一疊紙,上面寫滿了文字和數字。
“村長,這是我們還有其他村子要運到部落的物資,清單都在這里,現在我們村子都快放不下了,院子里都堆滿了。”
草根接過去一看,被這麼多的物資給嚇了一跳。
“我的昊天啊!這麼多?”
“這……一下子怎麼變這麼多的?會不會算錯了?”草根有些懷疑,這些物資要比去年多出近一倍,如果只是一兩成的增長那也就算了,沒想到會有這麼多。
怪不得他覺得最近院子里越來越擠了,有些糧食,都被族人裝到麻袋里,放在院子外面的草棚里堆放著。
“沒有錯的,村長,我也問了每個送物資過來的村子,這些都是他們算好送來的,不會有錯的。”
村子與村子之間,有了道路連接之後,互相之間交往也密切了很多,雖然交通工具還是以徒步為主,但沿著道路走,十幾個人成群結隊,也不懼怕什麼野獸。
每年秋收和春耕的時候,耕牛都要在地里干活。運送大量物資,就只能依靠人力平板車或者驢車。
雖然運載的重量沒有牛車多,但平板車勝在不需要畜力,驢車速度慢一些,跟人力一起搭配,就可拉動兩三百斤的東西,每個村子大部分時間,去相鄰村子運送物資,都是依靠這些平板車和驢車,反正兩個村子之間的距離,按照驢車的速度,差不多就在一兩天的路程。
“這些物資肯定不會算錯的,你信不過自己,還信不過別的村長嗎?還有那些‘教授’們,每個村子都有一兩個,有他們在,錯不了的。”
熊雨也從身旁的包里掏出釘成一冊的紙張,“你看,每一個村子的每一筆物資,我都做了記錄,跟他們的數量都是對得上的,的確是比去年要高很多。”
熊雨雖然記不住去年具體的數字,但還是能肯定今年多出來不少,原因就在于他出車的頻率和次數,明顯要比去年多多了,整個部落現在有兩百多輛牛車,他和熊欣各帶著一半,正跟著石雪的秋收隊伍,在村之間瘋狂轉運物資呢。
累不累,他自己能不知道麼。
“你們自己可能感覺不到,但我們卻很清楚,”熊雨苦笑著搖搖頭,“今年年底的部落集議,我得跟族長好好提一提,運輸隊得給我們加人加車加牲口了。”
“哈哈,那倒也是,我也要提一下,能不能讓每個村子多增加幾輛牛車,驢車也行,不然這些東西運送來運送去,有些太麻煩了。”
熊雨的運輸隊,各個村子間、與部落間的人員物資往來運送,的確是熊部落目前遇到的一個大問題。
部落雖然有熊雨熊欣這兩支運輸隊伍,分別負責凌河區域和白骨洞營地的運送工作,但現在人手不足、車輛不足,牲口也不足,運輸隊原本一個月只要運送大半個月的物資就夠了,但現在隨著物資的增多,各個村子的規模不斷增加,運輸的壓力也變得更大。
運輸隊每個月幾乎就沒有休息的時間,而且搞不好還要抽調一些運輸力量,用來應對突發的情況。
“我想族長應該也已經注意到這個情況了,不然,他讓牛馬谷和蘆葦原那邊送回來這麼多牲口干什麼。”
熊雨頗有信心地說道,“估計到年底,一切都忙完,族長就會有新的命令傳下來,我們再等兩個月吧。”
“嗯,只能如此了,這次有八千斤的麻皮,你能一次性帶完嗎?”
草根听到族長已經有所行動了,也放下心來,只要是自己遇到問題,告訴族長,族長總會有辦法的。
“應該可以,實在不行我再騰兩輛車出來,有些糧食什麼的,就先放在你這里,等水魚過來,一起拉走就行,反正千把斤糧食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
“也好,這次麻皮運完,差不多要等到部落集議,我們才能剝出來這麼多麻了,”草根想了一下,“要不是周圍幾個村子幫我們剝了不少,光是靠我們村子這八十幾號人,還要耕種、學習,肯定沒辦法滿足熊角他們的要求。”
“是啊,自從換了新的織布機,消耗麻皮的速度太快了,據我所知,族長老早就讓水魚他們運送麻皮到白河諸部,讓他們幫忙紡線,不然的話,根本沒辦法滿足織布機的需要。”
“放在以前,你敢信一個族人一天就能織出一匹布?還是那種四丈的。”熊雨呵呵一笑。
“真是……怪不得我們每個村子都拿到了不少部落送來的麻布和衣服,看起來,部落越來越好了。”
“不錯,不過還是要再繼續干下去啊,以往坐在山洞里,昊天也不會給你這麼多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