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454章 預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454章 預研

    “熊山,你們還是要想辦法提高滾軸的成品比例,改進制造工藝,爭取到明年開春前,制造出不同型號的滾軸,別的我不管,水車所用的大好滾軸和車輛使用的小號滾軸,至少給我準備50個和300個。”

    熊洪把玩著手中的滾軸,雖然看起來很是粗糙,但總體上來看,已經達到了他的要求,基本上能滿足車輛和水車的要求了。

    “是,族長,只要材料、人手足夠,今年冬天就能完成。”

    熊山信心十足,連同身旁的熊木、牙黑和土塵這些工匠,眼神中也很是熱切。

    這種高昂的士氣讓熊洪很是滿意,滾軸這個東西,雖然看起來很是簡單,但是熊洪知道的歷史進程中,無論東西方文明,這個發明甚至一直到西方工業革命後才出現。

    而最早使用滾動軸承的,也是用在車輛的軸承上。

    對于滾軸的制作,這些天熊山帶著工匠們,和明觀院的“技術人員”,在一起研究,還真摸索出了一套經驗和流程,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但至少能夠穩定地造出滾軸,這就很值得高興了。

    有了滾軸,不僅僅是車輛、水車這些地方可以廣泛使用,甚至一些重要的工具,也能通過滾軸改進。

    比如滑輪,現在部落使用的都是木頭的輪子,阻力很大,如果換成滾軸,那提升重物的效率就會有很大的提升,一些利用滑輪組的工作,就能節省大量的勞動力。

    “好,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們了,熊木,你們明觀院記得把相應的資料都記錄好,全力協助他們。”

    “是,族長!”

    “那麼,接下來,我來說說對各種工具的要求吧。”

    熊洪示意熊木等人坐下,白茅從旁邊推過來一個木架,上面掛著一塊黑板。

    “我們在使用各種工具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覺得有些地方需要更加精細,但是卻沒有辦法去測量?”

    熊山等人立馬點頭,“沒錯,就拿這次制作滾珠來說,每做出來一盤滾珠,還要一個個測,要是大小不一樣,那滾軸就沒辦法正常使用了。但這個測量太費時間了,滾珠個頭太小,就算用現在的尺子,也不好比較。”

    一句話總結,就是測量工具的精度不夠。

    熊洪點點頭,他當然知道熊山他們的想法和訴求。

    在熊部落,對于長一點的物品或者更遠一點的距離,倒是很好測量,比如“里、米、丈”這些大一點的單位,因為不用那麼精細,差一點也無所謂。

    但是對于某些生產工序或產品來說,就需要非常精密的測量工具了。

    這次滾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熊山他們在制作的時候,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雖然之前有過制作出來的尺子,但畢竟精度還達不到,而且直尺也不容易測量圓球狀的物品是否合格,總有一些誤差。

    最終還是熊木提供了一個刻度和辦法,讓他們用多把尺子配合使用,最終才按照這種方式,勉強從一堆尺寸不一的鋼珠中,找到了所需要的滾珠。

    “關于測量工具的精度問題——我把這個稱為精度,就需要你們想辦法來制定一個標準,再看一看能不能做出這樣的一個工具。”

    熊洪在黑板上貼了一張紙,上面用細炭筆勾勒出來一幅圖案,眾人都沒有見過。

    “這東西,我叫他銅卡尺。”

    說起青銅卡尺,最為有名的就是華夏古代兩漢之間的“新王朝”,也就是王莽——這個疑似穿越者——的時代,所制作出來的卡尺,它跟後世的游標卡尺非常相似,還被一些人稱為“現代游標卡尺的鼻祖”。

    當然熊部落即便離王莽那個時代,少說也有好幾萬年的時間,所以熊洪並不介意,“早一點”把這些工具給發明出來。

    熊洪明白,要想提升部落的工具制作水平,必須要解決測量的精度問題,尤其是在測量圓管或者圓柱體的外徑和內徑的時候,這種卡尺就非常有用了。

    不管是剛剛讓大家對水力工具的思考,還是解決精度問題,都是熊洪的目的,他需要讓部落開始一些重要工具、甚至不屬于這個時代工具的預研,其中就包括蒸汽機。

    當然,之所以說是預研,因為就連熊洪也沒有把握,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部落手搓出蒸汽機出來。

    但不代表熊部落在很久遠的未來,可以制造出來。反正思路甚至原理都能流傳下去,至于能不能做到,做到什麼程度,熊洪只能保證,在他的這個時代,盡量讓部落少走彎路。

    考慮到這里大部分都是工匠,熊洪還是給這些人畫了一個大餅,順便將畫了很多遍、改了很多次的圖紙貼到了黑板上︰

    “此物只要制作出來,不需要畜力,就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力量,帶動車輛行走、帶動鍛錘敲打,甚至可以從地下抽出水上來,放到船上,根本就不用劃槳……”

    台下的工匠們紛紛意動,都站起身走到黑板旁邊,仔細觀察著上面的圖紙。

    熊洪並不清楚蒸汽機的結構,哪怕是最早的蒸汽機,憑他知道的這點知識也很難復刻下來,更別說制作了。

    不過他知道蒸汽機的大致原理,本質上就是燒開水,利用燒開的水產生的蒸汽,通過各種部件,向外輸出動力。

    圖紙上畫著很多部件,可能有所缺失,但將基本的機構給拼到一起,雖然不保證會不會有遺漏,但至少能保證思路是對的。

    穿越過來不研究一下“燒開水”,那還穿越個什麼勁,跟部落外面掛著的咸魚有什麼區別?即便是在原始社會,提出這種“劃時代”的思路本身,都是一項創舉。

    “這個東西,光靠我們這代人可不一定能制作出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很多,甚至是解決一個問題,又會出來十個問題,有些問題即便是我,也沒有辦法解決。”

    眾人听到這話,原本激動的心情,瞬間如同被潑了一盆水,也都冷靜了下來。族長都沒有把握做成的事情,他們真的能做成?或者說以後的部落族人能做成?

    熊部落才發展幾年?

    說句不好听的,連農業社會都還沒有完全進入,就開始準備“躍進”到工業社會了,這當然是不符合發展規律的。

    因為蒸汽機這個東西出現的原因,本身就跟生產力的需求掛鉤,在原始社會,光靠人力、畜力甚至現在的水力就能滿足生產生活中的動力需求了,制作這個東西真無必要。

    但熊洪還是讓大家先期預研,並對此很有信心,因為研究這個機器的每一個過程,都會產生相應的理論和經驗,從中衍生出更多的技術和成果,運用到其他生產生活的過程中。

    正如之前所說,技術可以無限構成新的組合。

    而在這個過程中,族人們不僅需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和分析,還需要從中進行總結,才能從中得到一些其他的收獲。

    熊洪正是想通過這一點,來給大家樹立個目標,並順勢將一些他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論、原理告訴大家,並且可以在其他的領域,得到有效的運用。

    就像是他要求熊木等人制作出來銅卡尺一樣,不僅僅可以用于這種蒸汽機的設計和制作,也能用在需要更高精度的測量上。

    眾人面面相覷,熊洪的說法讓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接話,宗廟里的氛圍也冷了下來。

    熊二站起身,大聲說道︰“想這麼多干嘛?族長你都說了,可能要部落好多代人才能做成的事情,那我們還擔心什麼?把我們這些人的事情做好不就行了,以後的事情,自然以後再說。”

    雖然熊二對技術方面的事情一竅不通,但這句話倒是沒錯,也讓熊山、熊木這些人從失落的情緒中清醒過來。

    沒錯,考慮這麼多有什麼用?熊洪族長也不是要求他們必須給做出來,而且自己就算做不出來,完全可以把走過的彎路或者錯誤給後人排除掉,這樣後人成功的可能不就更大了嗎?

    “沒錯,熊二說的很對,我這次來就是讓你們看看,我們部落未來的目標是什麼,並不是讓你們現在就拿出來成果。”

    熊洪滿意地看了一眼熊二,有時候“武夫”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加直接,“另外還有一些工具、器械,難度應該不算太大,需要大家想辦法制作出來。”

    熊洪對各種工具追求很高,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好的工具,很多事情是很難做成的。

    比如一些基本的、常用的工具,例如鑽頭。

    熊部落現在使用的鑽頭,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個尖尖的錐形尖頭,材料一開始是木頭、石塊,最近兩年才廣泛使用金屬,來制作木弓鑽的鑽頭。

    熊部落在某些方面還秉持著“能用就行”的想法,導致弓鑽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形態,也就是這兩年,才有所改變。但距離更高等級的提升,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給各種材料打孔的過程中,弓鑽的用途很是廣泛,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給石料、木料打孔,都離不開這種工具。

    “這種東西,你們可以用金屬去做,尤其是鍛打過後的鐵,硬度要比青銅高許多。”熊洪這兩天手工制作了一個木質的鑽頭模型,遞給熊山,“尤其注意,尖端的地方需要開刃,大體上跟這個差不多,你們去試一試。”

    熊山接過鑽頭模型,在周圍族人熱切的目光中,小心地查看著這個跟帶有一圈圈螺旋凹槽的奇怪物品。

    “現在我們在鑽石料、堅硬的木材時都比較吃力,速度也慢,這就是鑽孔技術不足的表現,”熊洪環視眾人,語氣頗有些沉重,“這些看起來很小的東西,如果大家都不重視,那就會影響生產。”

    熊洪接著又開始其他的布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454章 預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454章 預研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