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426章 熊巫的見聞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426章 熊巫的見聞二)

    熊巫自然不會客氣,這代表著部落巫師之間的認可,也代表著野羊部落對熊部落的尊敬。熊巫從腰間拔出小刀,鋒利的刀刃將鹿肉切割成一個個小塊,然後夾起其中一塊,在潔白的細鹽上沾了一下,放到口中咀嚼著。

    看到熊巫吃著肉塊,野羊部落的族長們也放下心來,這意味著對方是抱著和善的態度過來的,不會有什麼沖突。接回托盤後,野羊部落的巫師也用筷子夾起一塊,放入口中。

    兩個部落共同食用同一塊食物,就代表著雙方在這一刻達成了某種默契。這些食物不僅僅是款待,更是一種象征——象征著兩個部落未來可能建立的合作關系。

    熊巫在野羊等人的陪同下,走入到野羊部落正在建設的營地里,身後的一隊護衛,也始終緊握著武器,保證大巫師的安全——在熊部落,不僅是熊洪這個族長需要護衛,凡是代表熊部落去其他部落會見其他人的,都會有相應的護衛。

    對這些部落來說,十來個衣甲鮮明、挎刀持斧的壯漢,完全可以輕易地將這些部落的青壯給正面擊潰。

    野羊部落的營地建設,跟熊部落所有的營地類似,都是先從最外側的圍牆開始。去年熊洪來的時候,這些部落就已經在準備修建圍牆的材料了。

    只不過不是每個部落都是熊部落這樣的財大氣粗,可以雇佣其他部落的族人來幫忙,像野羊這樣的小部落,只能依靠狩獵、采集和耕種的間隙,收集一些石頭、木材和泥土。

    以至于到目前為止,這些部落依舊沒有收集齊修建圍牆所需的材料,只能簡單一些,用木柵欄代替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段,所以就形成了眼前這種,一段是土石結構、一段是木柵欄、另一段又是土磚壘起來的結構,看起來很是不協調。

    彘鬃剛來時所鄙夷的,就是這種很奇怪的圍牆結構。

    不過彘鬃再鄙夷,對野羊部落來說,這種簡單的構造,也能幫忙抵御一些野獸的襲擾,給部落提供一個安全的活動區域,讓族人們有地方可以活動,不用擠在本就狹窄陰暗的山洞里面。

    有了這堵還在建設的圍牆保護,野羊部落里的族人,趁著今天天氣都好,便在族長的帶領下,都走出山洞,在圍牆里幾處陰涼的樹蔭下,干著手上的事情。

    熊巫並沒有跟隨野羊去所謂的部落“會客堂”休息,圍牆里只有這一棟建築稱得上是完全竣工,不過即便跟熊部落村級的“議事堂”相比,都差了一大截,熊巫自然沒有什麼興趣進去。

    反而是圍牆里這些族人手中在做的事情,吸引了熊巫的注意。

    “這些東西,都是羽落隊長教會我們的,每個月都會從我們這里收回去,換一些粟籽、麻布。”

    族人手上正在剝一種黑乎乎的果實,看到熊巫對剝這些桐籽感興趣,野羊笑了笑,指著正在處理的族人說道︰

    “羽落隊長給我們的交換比例,是一斤桐籽換五斤粟籽,正好我們部落周圍的山上有不少油桐樹,去年從樹上摘下來很多,現在還有一大堆堆在山洞里,趁著最近沒什麼事情,就讓他們剝一些。”

    雖然不知道野羊部落還有多少油桐樹果實,但他們現在所剝的,都是為熊部落所準備的,熊巫自然沒有什麼意見,事實上,他的確對這種果實十分感興趣。

    他可沒有忘記,去年流灰的船只沉到水里的事情,就因為沒有合適的縫材料,才讓部落造出來的船只,三天下水兩天晾曬。

    不過自從有了這種果實所提煉出來的桐油,縫的材料經過熊洪熊木等人的改進,部落的造船技術有了重大突破,現在造出來的船只,能夠在水面行駛大半個月,都不用擔心漏水的問題。

    “這些倒是個好東西,我們部落周圍也沒有發現這種東西,你們部落運氣真不錯。”

    熊巫感慨地說著,事實上,類似油桐樹這些對熊部落非常重要的原材料,都沒有在熊部落的領地範圍內出現,讓熊巫和一些隊長們心里有些不平衡。

    過熊洪卻明白,熊部落周圍不可能什麼都有,能有一處鐵礦和煤礦,再加上鹽礦和銅礦,已經算是昊天和後土相當眷顧了。

    “熊部落既然想要這個,那我們部落定會全力采集,在熊部落領地或是我們的部落,都沒有什麼區別。”野羊非常清楚,要不是熊部落需要,這些油桐果實每年收獲的時候都會掉在地上,根本不會有人去看上一眼。

    去年熊洪來到這里,便從這些部落手中發現了這些油桐果實,在發現能夠榨出桐油後,熊洪便開始大量的“收購”這些東西。

    不過當時交換的價格,是每斤油桐果實換半斤粟籽,因為這玩意在這附近的山頭上為數不少,產量也多,各個部落隨便摘一些就是上百斤,而且對于熊部落來說,這些果實還要處理。

    油桐果實外面有一層殼,去掉殼之後,里面會有幾粒種子,榨油就只用到里面的種子。不過靠熊部落自己去殼,費時費力不說,一斤鮮果實的外殼,差不多就佔整個果實三分之二的重量,最終只能得到三四兩的鮮籽粒,而這些籽粒還有外殼和水分,晾曬干後,差不多只剩下二三兩的重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剝這些新鮮的或者存放許久的果實,只能一個個地剝,落還沒有發明相應的器械出來,導致大量的油桐果實運到白骨洞營地或者熊部落本部後,需要很多族人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取得一些桐籽。

    這些桐籽要想出油率高,需要經過處理、晾曬,基本上要等到來年夏天,才能出產最多的油出來。正因為如此的費時費力,在第一批桐油果實運送回去之後,熊洪便听取了族人的建議,改運去了殼的桐籽回去。

    但剝殼這個活總要有人干的,羽落被逼的沒辦法,白骨洞營地就這麼些人,要干的事情也很多,既然熊部落自己干不了,那就讓白河諸部的這些部落甚至是鹿山、貊林這些部落的族人們干。

    沒想到這個方法一經推出,立刻得到了這些部落的熱烈歡迎,一開始是接近八斤粟籽換一斤油桐籽的,沒想到差點把白骨洞營地一個月的粟籽給換完,後面收購的比例越來越低,但這些部落依舊能提供大量的籽粒。

    為此,羽落根據實際情況,與熊皮、草晨、鹿尾這幾個人商量了一下,規定了統一的收購“價格”,並且每個月會由白河運輸隊去集中收集,並將相應的粟米兌換給他們。

    而熊部落,在發現了幾處油桐樹生長較多的山頭據為己有後,就補充制定了一個規矩︰以後除了熊部落自己從山上收集的鮮果外,一概不再接受其他部落交換過來的新鮮桐油果實。

    甚至羽落都在想,當今年油桐樹收獲後,可以將這些果實送到這些部落,由這些部落進行加工。

    “要是熊部落有其他能夠換粟米的事情,我們野羊部落定當全力相助,”野羊捋著長長的胡須,額頭上用一條獸皮捆住頭發,讓頭發甩在腦後,呵呵一笑,“沒有熊部落,我們搞不好還在餓著肚子呢。”

    “野羊族長不用感謝我們,只不過互相幫助罷了,”熊巫听出了野羊語氣里面的意思,不過他剛到這里,自然不好給出什麼承諾。

    羽落的規定在這些部落里反響熱烈,原本只有一兩個部落在幫助大量收集油桐果,但這個規定一出,瞬間就吸引了幾乎所有部落的響應,而上山尋找油桐樹,也成了這些部落的重要日常工作。

    雖然不能直接用鮮桐油果實換粟米有些可惜,但這些部落卻發現,要是將這些鮮果去殼後再交換,其實收益更大。

    按照三分之一的產出比,十斤鮮果,只能換五六斤粟籽,但剝殼晾曬後,能得到三斤多的果實,即便按照五斤粟米的標準,都能換到十五斤,如果曬得干一些,得到熊部落的認可,一斤干燥的果實,甚至可以換到七八斤!

    這無疑讓這些部落發現了新的“財路”,每年秋季,山上、樹林里就會結出很多果實,每棵大一點的油桐樹,都能結一兩百斤的鮮果。去年得知熊部落需要這玩意之後,很多部落都在這些樹上采摘了很多下來,除了第一批還給熊部落,剩下的都堆放在自己的山洞周圍,一個冬天幾乎都在剝著。

    這些剝殼的族人,不能參與狩獵,只能干一些簡單的活,一度讓這些部落很是頭疼,但有了熊部落的需求,這些人每天的產量,兌換成粟籽的話,差不多足夠養活兩個自己了。

    這些人將桐油果實夾在兩塊石頭或者木棍中間,用石刀或者尖銳的木頭插進果實里,然後稍微用勁就分開了,接著有族人會拿過去,把里面三五顆的籽粒給收集起來。

    油桐籽顆粒很大,兩百多顆就差不多有一斤重量,而一個部落一天下來,差不多能處理五六十斤的果實,能得到二十多斤籽粒,換成粟的話,差不多有個一百斤。

    一個月下來,就能得到三千斤的粟籽,而提供桐油籽的時間,從六月份開始,一直能持續到十月份,就是四五個月的時間。

    這些收獲,要比在外面采集食物穩定的多,也安全的多。

    “這倒沒有什麼,畢竟熊部落也是需要這些東西的,野羊部落能幫我們收集這些籽粒,我們非常感激。”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426章 熊巫的見聞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426章 熊巫的見聞二)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