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巫點點頭以示理解,當初的部落條件有限,對女性和孩童缺乏足夠的照護,為此熊洪特意為孕期婦女和哺乳期兒童制定了相應的照護規定,後面又增加了孩童的看管規定,雖然消耗了一些物資,但現在被證明是非常正確且有效的。
這些規定,讓懷孕或者哺乳期的女性可以安心休養,調養好身體後可以正常狩獵、采集、繁衍後代,並且減輕了這些女性“家屬”的負擔,讓這些部落男性們,干活更有精神,打消了他們的顧慮。
這兩年,熊部落里出生的熊孩子們,數量要比往常多很多,去年一年,整個部落就誕生五十多個嬰兒,要是放在以前,至少需要五六年才能出生這麼多。
每想到此,熊巫就開心的合不攏嘴。
“那就好,盡快把那邊的事情處理完畢,早點回來。”熊洪看著車上正打著瞌睡的彘鬃,呵呵一笑,“讓大家都加快點速度,今晚到山村休息!”
“好!”
……
“好久沒到這里來了,你們最近在琢磨什麼?”
從臨海營地回來的那天,熊洪便在造船坊周圍迎接的人群中,發現了熊木和熊杰這兩個師徒,不過當天時間太緊,他也沒來得及跟這兩個人寒暄,沒想到一直忙了五六天,才有空來到宗廟旁邊,新建好的“明觀院”來。
“族長你終于來了,听說你在那邊滅掉了六個部落,真是太厲害了!”熊木和熊杰兩人正圍著桌子討論著什麼,看到熊洪過來,立馬站起身,高興地說道,“有沒有聰明一些的族人,讓他們加入到我們明觀院來?”
“熊木叔你想什麼呢,這些人連我們的話都還不會說,搞不好連數字都不認識,再聰明也要花好幾個月才能帶出來,現在讓他們加入到明觀院,肯定是來不及的。”
熊杰上個月從白骨洞營地那邊趕回來,一回來就被熊巫和熊木委以重任,讓他協助熊木將明觀院給組建起來,還要解決部落各個工坊、器械上的技術問題,這段時間,可沒怎麼好好休息過。
熊木就更不用說了,原以為明觀院只是一個類似農業隊或者木工隊,琢磨那些新技術的地方,沒想到很多方面都需要明觀院來解決,讓他感到很是措手不及。
最主要的,他和熊杰兩人,都不清楚明觀院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熊洪族長要做成什麼樣子。
不過熊洪族長回來了,這種一團糟的情況肯定會有所緩解。
“呵呵,熊杰這小子說的不錯,就算我現在把那些人都給你,你也挑不出來有用的,最多幫你們干干重活。”
熊杰拽出來一把椅子,讓熊洪坐下,熊洪贊許地看了看熊杰,這小家伙,眼色是要比熊木好多了,孺子可教啊。
“那怎麼辦?現在各個工坊和村子倒是不怎麼缺人了,但我們這里卻是缺的厲害。”
經過熊木的訴說,熊洪才知道熊木面臨著怎樣尷尬的境地。
要只是找一批能寫會算的族人,部落里倒是不缺,畢竟熊洪推行了這麼長時間的基礎教育,哪怕是抓個猴子過來,也會寫上幾個字。況且去年考核結束後,有不少“人才”涌現出來,這些人,掌握了部落現有的最高水平的知識。
但熊木組建的明觀院,對人才的要求更高,以至于到目前為止,偌大的明觀院,只有稀稀拉拉的不到二十人,其中還有一半,分散到各個工坊里,實地去解決問題了。
怪不得熊洪一路走來,發現院子里冷冷清清的。
“這樣吧,你先說說這兩個多月來,你們做了哪些準備。”熊洪沉思片刻,便對著熊木說道,“有什麼想法和困難,也可以都說出來。”
熊木和熊杰互相對視一眼,似有難色,但族長在這里都說了,這也是解決眼下問題的關鍵,想到這里,熊木便不再猶豫。
“族長你離開之前,便跟大巫師和我提了組建明觀院的想法,但接著就出發了,原本還以為你能一個月內回來的,沒想到耽誤了這麼久……”
熊洪頓時有些尷尬,感情明觀院毫無動靜是自己的鍋?這個問題倒不是他想拖,只不過意外情況太多了,讓他應接不暇。
“嗯,這的確是個問題,我當初沒有跟你們說清楚。”
熊洪很清楚,這個明觀院,即便是由熊木來組建,還是差點意思,因為除了熊洪自己,別人都不知道這個新的機構,到底要做哪些事情,應該怎麼去做。
事實上,熊洪是想參考後世的一些科研機構,進行學術研究和技術創新,並將研究出來的理論或者技術,落實到部落的生產和生活中去,以此達到生產力的進步。
當然,依靠現在熊部落的生產力,是肯定達不到後世的研究成果和效率的,熊洪也沒指望設立了這個明觀院,限制部落發展的各種科技樹就能被點亮。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科研機構”這個思路,當初跟熊木他們提過,只是僅限于提過,還沒等他們弄明白什麼意思,熊洪就出去了,熊木和熊巫只能大眼瞪小眼,先按照計劃,把人手先給召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熊杰,現在明觀院的人員,大部分都來自紡織、木工、冶煉和制陶、農業這五個工坊或隊伍,尤其是冶煉,由于大部分工具和物品都需要金屬制品,所以熊山所負責的礦石開采和冶煉,提供掌握冶煉技術的人員是最多的。
但明觀院究竟是個什麼部門?他們這些人能夠做哪些事情?需要做到哪些事情?這些問題都模糊不清,以至于熊木和熊杰商議了近一個月,還是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先開始。
而當初被選到這里的各個“熊部落教授”,早就失去了一開始來的積極性,現在也只是上午的時候在這里待著,翻看一些熊洪撰寫的“科技”理論和知識,下午的時候,再回到原來的部門,去解決實際問題——畢竟,自己所屬的工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明白了,這些問題的確很重要,這樣,今晚我先回去想一想,你們也按照我提的要求,想一想有什麼好的建議。”
熊洪听完他們的困難之後,知道這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而且他現在也只是有一個簡單的思路,還需要認真思考看看是否可行,“明天,明天上午我再過來。”
或許在有些族人看來,設立這樣的“科研機構”有些過于超前,部落現在的發展情況,似乎並不需要這樣的機構,就算需要加強部落的“科技水平”,也只要集中在農業或者幾個重點工坊上即可。
但熊洪不這樣認為,設立明觀院,不僅僅是為了生產工藝的創新和改進,也不止是為了解決幾個產業未來發展遇到的技術難題,更應該是形成一套規範化、有效率的流程,在實踐中總結各種經驗、探尋原理,從而指導各種工藝、技術的再次革新。
說白了,就是要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推動部落的技術進步。
這注定是個相當漫長的流程,可能在很多領域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研究,以及海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但為了長遠考慮,這件事也要堅持做下去。直到熊洪不在了,部落也能按照這樣的思路繼續走下去,這樣的機構才是熊洪需要的。
“首先要明確一點,明觀院要干什麼?”
第二天,苦思冥想一夜的熊洪,帶著記錄滿想法的紙張,跟熊木等人說著自己對明觀院的要求。
“有一點你們做的很不錯,知道從部落的各個工坊召集有生產經驗、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比較強的族人。我們明觀院絕不是一個只會待在屋子里翻看各種資料、不知道去實踐的部門。最終目標,是利用明觀院總結出的方法,指導部落技術的全面進步。”
雖然有些話听的不是太懂,但熊木熊杰大概也知道族長的意思,對于這個問題,他們也是有些認識的。
“關于明觀院要干什麼,其實我們早就已經在做了,比如木工坊對武器裝具的制備、農業隊對耕種工具和方法的改進、冶煉坊從礦石開采到冶煉的流程規範改進……其實很多工坊,都有這樣的做法。”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零散的、各自研究的方式,集中到一起,這樣才有可能在互相影響和探索下,發現新的技術和方法。”
熊杰和熊木點點頭,族長所說的很有見地,給他們很大啟發。事實上,部落的確有不少工坊和部門在自行研究、探索新的生產工具和方法。比如農業部門,就對這種新技術、新工具非常重視,但凡是能夠節省人力物力,提高種地效率的,石雪都非常歡迎。比如之前的播種耬車、起壟車,幫他們節省了大量時間。
石雪給人的印象,就是非常勤勞,但實際上,她可是經常派人往木工坊、冶煉坊跑,將農耕工具要改進的地方提出來,近兩年很多農用工具,都是在他們生產中創造、改進出來的。
甚至他們自己都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種子、水土環境和觀察播種與季節關系的小隊,有人專門負責種子的篩選,有人照顧試驗田,還有的改進堆肥方法和技藝……農業隊每年的付出,別人不知道,但熊木卻非常清楚。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