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齒部落這邊人數要比水部落營地還要多,達到了422人,不過圍牆里面倒看不出來有這麼多人,因為有一部分青壯被熊奇帶著,去牛馬谷那邊建設養殖點,順便再捕捉一些野馬和野牛回來。
在規劃中,從明年開始,牛馬谷這邊將作為黑齒營地以及部落馴化的馬匹、耕牛的地點,跟蘆葦原有著差不多的功能,一方面可以緩解蘆葦原馴化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就近馴化捕捉到的牲口,尤其是未成年的牲口們。
牛馬谷的面積並不算很大,主要是因為有一處天然的山谷,減少了族人們建設的時間和成本。不過這種情況不能一直這樣,在熊洪的計劃里,這里也要進行擴展,牛馬谷西北方向就有很多的草場,雖然沒有蘆葦原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勝在更加遼闊,野生的牲口也多。
在牛馬谷養殖處建設好之後,從這邊捕捉到的一些成年的牲口,將會留下一些優良的作為繁殖的種苗,在這里進行人工繁育,挑選出優良的品種。剩下的則通過牛馬谷北方的草原,直接運回到蘆葦原那邊,或者在附近飼養馴化後,提供給周圍的居住點使用。
除了要建設牛馬谷,通往牛馬谷和黑齒營地的道路,也有很多族人在周圍的山上開采石頭,並用驢子一筐筐地往道路兩側運送,為明年鋪設這條道路準備各種材料。
“啊,熊大,是你過來了啊,”原本是羊部落的族長羊角看到熊大過來,很是開心,畢竟熊巫和熊木分別與他們部落的羊喜和羊美結成配偶,羊角也與熊大見過很多次面,可以說很是熟悉,“怎麼?部落的會議這兩天就要開始了嗎?”
“羊角隊長,會議還是按照原來的時間,我這次是熊洪族長安排探索凌河沿岸的任務,”熊大跟羊角行了一禮,微微點頭,“听聞熊奇去捕捉野馬,羽落帶人在收集石頭,那他們什麼時候回來?”
“熊奇隊長出去了五六天了,上午才傳回的消息,說是捕捉到一小群牲口,今明兩年就會回來,”羊角拉著熊大,往圍牆里面走,“羽落今晚就能回來,目前收集到的石頭差不多夠鋪一半長的道路了。”
“剩下的族人,我們正帶著他們在舂米和鞣制獸皮,畢竟這里人數更多,食物消耗也很多,每天都至少要舂個五六百斤出來,不然飯都不一定夠吃。”
“肉干呢?另外不是送來不少牲口嗎?”
“那些牲口都活得好好的,我們跟族人們商量了一下,這些牲口還能再喂養一兩年,現在光靠肉干和魚干也差不多夠撐到明年;而且這次熊奇他們回來,肯定也會帶不少鮮肉。”
熊大也無奈地笑了,要是他是這里的負責人,他應該也會跟大家一樣,舍不得將活著的牲口給宰殺掉吃肉,因為擁有不少的粟米和肉干、咸魚干,部落現在的食物很充足,而認識到養殖的作用之後,現在族人們都形成了一個共識,盡量不吃這些活著的牲口。
所謂過猶不及正是如此,牲口一直養著反而會浪費不少飼料和谷物,需要這些族人來適當的宰殺一些,但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真正讓這些餓怕了的族人去做,反而有些下不去手。
“不過也不能不吃鮮肉啊,這樣身體怎麼更快的恢復?族長說必須要讓大家吃肉,”熊大只能拿出熊洪交給他的“命令”,“再說了,這些牲口養起來就是為了吃,冬天不宰殺掉一些,讓他它們白白地掉膘,不也是很浪費麼。”
黑齒營地這邊,今年共開闢出土地3500多畝,養殖的牲口和家禽也差不多在400和800只左右,草料、糧食、燃料等過冬的物資很是充足,黑齒部落今年主要是為了捕捉野馬野牛這種大型的牲口,由于場地的建設問題,暫時還沒有能力進行馴化和繁育,所以之前對于牲口的養殖,熊洪並不太在意。
不過隨著牛馬谷建設的日益完善,這里也將成為另外一個蘆葦原,對于這些牲口的養殖,也需要提到日程上來。
黑齒部落除了比較方便地捕捉野馬野牛,還有周圍生長的野生的黍,自從熊洪從白河部落那邊回來之後,光這片土地上,就為熊部落提供了不少黍的種子。
黍這種農作物,產量也很高,甚至耕種好了比粟還要高,而且還可以用來釀酒,這對于急需酒精的熊洪來說,可謂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正好讓他看到了解決的希望。
熊大還是極力勸說羊角等人宰殺了一些牲口來吃,像一些大型的牲口,比如捕捉到的野生或者不能干活的牛、馬、驢子等,養在這里還是很浪費的,在蘆葦原、熊山北坡那邊養殖一些也就算了,那邊好歹有專人進行馴化。
而在這些居住點飼養,反而會讓這些營地和居住點分心,需要族人準備飼料、管理和照料養,效率也沒有在部落那邊集中養殖好。
不過對于羊、豬、狗以及家禽,還是可以適當養殖一些,畢竟它們需要的飼料更少,也更溫順,照顧起來也不算麻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族長,你這就要走了嗎?”水草站在宗廟門前,看著熊洪等人整理好裝備,騎上馬往凌河那邊走去,不舍地問道,“我還想在你身邊多學一些東西呢,沒想到一天的時間過得這麼快。”
“等過幾天我們回來,去部落再教你,”熊洪騎在紫風身上,呵呵一笑,“別忘了,準備好木材,回來的時候我們一起帶到石部落居住點那邊。”
“好的族長,已經安排下去了,抽調100名族人去砍伐木材了,要不了幾天就能砍下來500根木頭。”
“嗯,可以多準備一些,等部落各隊長集會之後再說吧。我們得出發了。”
“一路順風!”
離開了水部落,將大部分的物資都給留下來之後,熊洪等人的前進速度也加快了不少,對凌河沿岸的探查就沒有那麼精細了,不過這次熊洪的目的很明確,出了水部落營地,就是為了探索凌河最終流向何方。
冰面很厚,每天在出發前,都會有45名騎手提前去探路,防止冰面破裂或者出現什麼危險,好在這一路上倒也沒有意外發生,讓族人們能夠集中精力全速前進。
“族長,前方有情況,”草苗打馬趕回,“熊二發現北邊有一條跟凌河差不多寬的河流匯聚在一起。”
熊洪點點頭,立馬讓大家加快了速度,一路疾行,很快就到了熊二所在的地方,發現這條被冰凍的南北走向的河流,跟腳下的凌河並不屬于同一條。
凌河與這條河流匯合之後,就沒有其他河道了,而凌河向東還有很長的河道往前方蜿蜒著,也就是說這條河流在這里,與凌河並成了一條,奪凌河的河道繼續往東前進。
不過現在兩條河流完全冰封住了,從厚實的冰面下看不出來有什麼區別,熊洪也只是根據河流兩岸的地形特點來確定,不過他也想出了一個測試的驗證辦法。
“在這里鑿一個冰窟窿,要大一點,”熊洪指揮著草苗和熊二等人,在這個交匯點上游的地方指定了一個地點,“然後在凌河那邊也鑿個冰窟窿。”
雖然河流表面被冰封住了,但冰面以下,還是有緩慢的河水流動,一般流動的水面結的冰都不太厚實,所以熊洪每天都會提前派人去查看前進路上的冰層厚度,防止行進過程中發生危險。
鑿開冰窟窿之後,熊洪將一塊木頭綁上顏色鮮紅的麻布和小石子,放到冰窟窿里,讓它沉在冰面以下,這塊木頭在水流的作用下逐漸往下游流去,透過透明的冰面,能夠清楚地看到它運動的方向。最終,這塊木頭流到交匯點之後,一改北向南的流向,變成了自西向東,順著凌河蜿蜒的方向流走了。
而凌河那邊也用了這個辦法,唯一不同的,就是凌河這邊流向是直接自西向東,中途沒有偏轉。
雖然在冰面上耽誤了大半天的時間,但通過觀察,熊洪還是能確定,這兩條河並不是一條,至少在這個交匯點以前不是同一條。
最重要的確定下來,那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只要沿著這條河流從南往北探索就行。算算時間和圖上的距離,這里應該離白河部落那邊不遠,甚至有可能,這條河流的上游,就是白河部落。
基于這個判斷,熊洪權衡了一下,看是否要繼續往前探索。
“族長?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熊二走到熊洪身邊,看到他臉色不對,頓時感覺不妙,難道又出現了什麼問題?“下午我們要去哪個方向?”
熊洪並沒有立馬回答熊二的問題,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現在有三個選擇,第一,沿著凌河繼續往前探索,但這條河通往哪里、還要走多久,這些都不清楚;第二,順著另外一條疑似白河的河流溯流而上,看一看是不是熊洪他們曾經來過的白河部落;第三,立馬調頭,準備返回部落。
選擇繼續探索凌河和溯游而上,時間很趕,要花多長時間並不清楚,能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也不知道,而且隨著時間的增加,隊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畢竟本身就攜帶了不多的物資,沒打算在這種天氣里待上很久。
而且繼續探索凌河下游,雖然能了解到整個凌河的終點,但對于熊部落目前的發展計劃來說,並沒有太明顯的意義,畢竟明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將融入的這些部落、族人給充分運用起來,再溝通白河諸部,給熊部落未來幾年的發展打好基礎。對于凌河沿岸的開發,也只限于幾個關鍵的地點。
而現在原路返回的話,熊洪更覺得遺憾,畢竟已經到這里了,也發現了疑似白河的河流,那不往前再看看,實在有些可惜。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