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189章 冬季的規劃(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189章 冬季的規劃(六)

    當然,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族人們的口糧,衛生和健康問題也要想辦法進行改善。

    其實對于這方面的預防工作,熊洪一向很是重視,他剛剛擔任族長,就規定了不得在崖壁里面及附近隨意排便,必須去指定的地點;在院落建成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廁所給建造起來,並制定了飯前便後洗手的規定;

    而圍牆建好以後,不僅僅是這些預防措施,還規定了不得飲用生水、定期洗澡、理發等衛生措施,而且還收集相關的疾病預防知識,讓巫和熊姜等人對各種植物進行研究,尋找能夠治療或者預防疾病的草藥。在這些措施的嚴格執行下,現在圍牆里的環境整潔,族人們生病的情況也很少發生,這兩年死亡的族人大多數是因為陳年暗疾或者壽限已至,並沒有因為環境衛生惡劣引發的疾病導致死亡。

    不過人口一下聚集了這麼多,讓熊洪等人在感覺部落強大的同時,也都感覺到一些緊張和壓力。

    “目前圍牆里已經擠了900多人,現在是冬季,一切還好,可我害怕到了春夏季節,就容易發生大規模的疾病,”等大家都走後,宗廟里只剩下熊巫,熊洪才表達了人口集中的另一個危機,“要是處理不好,那就麻煩大了。”

    事實上在當初人口集中到熊部落的時候,比如部落集會,熊洪就有些擔心會發生疾病。為此只要來到熊部落的族人,不管是誰,必須嚴格按照熊部落的規定,在搭建的廁所里進行排便、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而且不能沿著水源便溺、扔廢棄物,還有就是不得飲用未經過煮沸的生水。

    通過這些禁令的執行,圍牆里面的環境衛生依舊保持著很好的水平,不像在其他部落,到處都是排泄物。就像是在白河流域那邊的部落里,甚至連自己族人居住的山洞里面,都有不少便便,當初熊洪等人更是從白骨洞里面清理出來不少風干的便便。

    另外,熊洪和熊巫也在持續加強對各種植物、礦石的藥用研究,尤其是諸部融合之後,熊巫將各個部落原先的巫們都給集中到一起,共同學習和生活,將這些部落日常治療疾病的植物給整理出來,通過熊部落記錄、分析等更加先進的方式,做資料的收集。

    這些部落的巫們,或多或少都掌握著一些預防、治療疾病、處理傷口的經驗和“偏方”,而熊洪要做的,就是用後世的經驗,規範這個過程。

    其實部落融合後,熊洪最看重的就是這些巫,甚至比那些原本的族長還要重視,就是看重他們的經驗和學習能力。除去一些協助各個居住點文化教育、知識教授的巫外,剩下的,都在熊姜這里進行研究和記錄,將原本各個部落的“偏方”給記錄下來,解決一些族人頭疼腦熱等簡單的疾病。

    事實上,熊部落竹簡發明的初衷,就是為了記錄熊部落認識的各種植物草藥和在此基礎上誕生的“藥方”,經過熊洪的指導和這些巫們的努力,目前部落在止血、處理外傷、對付發熱等領域頗有成效。

    而這些巫和熊姜一起,熊部落給他們在宗廟旁邊蓋了一棟建築,稱為“傷病坊”,專門用來救治受傷的族人或者牲口,還有就是研究對各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另外就是從部落里挑選聰明一些的孩童,從小開始培養。

    傷病坊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對人體里的寄生蟲進行治療,自從熊洪當上族長以來,一直要求族人喝熱水,不得飲用生水尤其是湖泊、河流里面的生水,也不能食用生肉等,雖然控制住了寄生蟲的傳播,但防不勝防,總會有些圖省事,或者之前已經感染寄生蟲的族人,更何況還有很多的孩子以及其他部落的族人才接觸到熊部落的這些規定,所以熊洪讓這個傷病坊最先開始研究的,就是對于寄生蟲的預防和治療,尤其是驅蟲。

    提到寄生蟲,後世的大部分人感覺用一個詞形容,恐怕就是“嫌惡”,但其實人的身體里都或多或少會存在寄生蟲,不必太過害怕,一般情況下倒也不用太在意,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構不成威脅,比如皮膚上的 蟲。

    但也有一些寄生蟲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會致命,尤其是這個原始社會,寄生蟲的危害更要比後世要嚴重。

    其實對于常見感染寄生蟲的治療,一般自然界都有很多合適的材料,前世熊洪的一個親戚對中藥頗有研究,閑暇之余,熊洪也問過一些問題,比如古代怎麼給人驅蟲。

    雖然沒有什麼文獻能顯示原始人曾經患什麼樣的寄生蟲,但更遲一點的古代,卻有很多資料記載。

    古代遭遇最多的,就是蛔蟲、絛蟲、蟯蟲、血吸蟲、婦女滴蟲原蟲)等寄生蟲及引發的疾病,當初那個親戚跟他說這些的時候,還特意跟他介紹了中藥的源遠流長及神奇的功效,其他的沒記住多少,但如何對付這些寄生蟲,卻學到不少知識。

    對于蛔蟲病,熊洪記憶尤深,因為小時候農村都會給大家發那種“寶塔糖”,吃過之後,那場面……讓人記一輩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古代,驅蛔蟲藥多選用蕪荑、貫眾、雷丸、使君子、干漆、鶴虱、蒺藜子等草藥或者植物或者草藥,這些植物大部分他都不認識,但只有兩種他稍微熟悉一點,因為名字的特殊,熊洪還特意去查過相關的資料。

    對于熊部落來說,使君子在溫暖濕潤的南方,現在是沒有機會去尋找的,但另外一種蕪荑,卻很好找到,尤其是在熊部落北部的樹林里,就有這樣一種樹木。

    這種樹木跟部落這里生長的榆樹很像,但在後世稱為蕪荑或者大果榆。樹木高達20米,樹皮暗灰或灰黑色,小枝有時兩側具對生扁平木栓翅,葉厚革質,寬倒卵形、倒卵狀圓形、倒卵狀菱形或倒卵形,花自花芽或混合芽抽出,翅果寬倒卵狀圓形、近圓形或寬橢圓形,花果期45月。

    後世這種植物廣泛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省區,生于海拔7001800米地帶之山坡、谷地、台地、黃土等環境中,耐干旱,能適應堿性、中性及微酸性土壤。

    木材可供車輛、農具、家具、器具等地用材,翅果含油量高,是醫藥和輕、化工業的重要原料。種子發酵後與榆樹皮、紅土、菊花末等加工成荑糊,藥用殺蟲、消積,以及抗皮膚真菌等作用。

    自從去年就發現了這個植物之後,熊洪便命熊姜在今年五月帶人去采集過一些果實和種子回來,雖然不知道具體的處理過程,但大致的方向熊洪還是知道的。

    具體的有兩個辦法︰在夏季果實成熟後采下,曬干,搓去膜翅取出種子。取種子浸入溫水中,待發酵幾天後,加入榆樹皮磨成的粉末、樹下的一些紅土、野菊花末,加適量溫開水混合均勻,如糊狀,攤平約12厘米厚,切成5厘米左右的方塊,曬干,即為成品。或者在5∼6月間采果取仁,用種子60,異葉敗醬一種草藥,俗稱追風箭、腳汗草、銅班道、虎牙草、擺子草)20,加榆樹皮10,混合制成扁平方形,曬干。

    使用時,將這些方塊放在鍋中蒸熟,搗碎後混合一些水,搓成一個個直徑半厘米的小丸子,每天服用個20丸,過幾天就能滅殺腹中的蛔蟲了。

    除了打蛔蟲,對付其他寄生蟲的辦法,熊洪也都有一些了解,比如對付絛蟲,尤其是豬肉和牛肉的絛蟲,後世有一種植物叫南瓜,成熟之後的南瓜子,對付蛔蟲和絛蟲效果極佳,但在這個時代,南瓜還在遙遠的美洲,熊部落根本沒有,只能暫時擱置。

    而對于血吸蟲,前世有一種草藥名叫檳榔,煎服之後,有很好殺蟲效果,但熊部落所處的地域卻不適合檳榔生長,但熊洪卻沒有放棄,命令熊姜等人加大尋找的力度,同時也將向南方探索的計劃提上日程,爭取早日找到這種植物。

    除了這些,對付蟯蟲、婦女滴蟲等寄生蟲,熊洪也都讓熊姜他們加大研究的力度,爭取早日找到治療的辦法。

    畢竟寄生蟲的危害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對孩子,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還會造成營養不良,甚至會導致一些嚴重的疾病。

    熊洪可不想看到部落的孩子們受到寄生蟲的困擾,他希望部落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因此,熊洪對傷病坊的工作非常重視,這段時間經常去查看他們的研究進展,並給予他們一些指導和建議。熊洪相信只要不斷地對傷病坊進行投入,加強研究和制藥,部落的族人們將不再受到寄生蟲的困擾,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也不會太遠。

    當然,熊部落周圍能夠用來驅蟲的植物應該還有很多,可熊洪也沒有辦法每種植物都有時間去認識,更別提如何去炮制藥材,他也不是很懂,只能依靠這些巫的努力和傷病坊的實驗,來進行不斷地嘗試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做好資料的整理和經驗的總結,這就是傷病坊現在以及未來主要要做的事情。

    听了熊洪的分析,熊巫也深以為然,他從熊洪這邊了解到這些疾病的危害之後,也是毛骨悚然,這900多人聚集的地方,在他眼里看來像個放在火上隨時會爆開的爆竹,說不定哪一天就會爆開,讓他不安了好幾天。不過隨著熊洪對傷病坊的指導和一些藥物的研究後,尤其是熊姜制作出了驅蟲藥之後,他的不安情緒也就減輕了許多。

    “今年冬天只能這樣,等幾天熊姜那邊所有的驅蟲藥給做好之後,讓一小部分人先試用一下,看看效果,”熊洪攤了攤手,試藥這件事,得先從一些身體強壯的族人開始,“只能分批試用,這樣即便有什麼問題,對我們的影響也比較小,畢竟傷病坊那邊的經驗還不夠,這種驅蟲藥有沒有什麼毒副作用,誰也不敢保證。”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189章 冬季的規劃(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189章 冬季的規劃(六)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