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156章 釉(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156章 釉(上)

    熊木一直覺得這種會議很是無趣,故而沒有參與這次的討論,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自從陶器被熊洪發明出來以來,已經過去好幾年的時間了,它和鹽、鐵、麻等並列,可以稱得上是熊部落最重要的幾個“拳頭產品”。

    但最近熊木有些煩。

    之前做好的陶器,可能時間久了,有些開始變得容易潮濕,也不怎麼防水了。

    這讓他很是苦惱,每天都有不少族人來找他,不是“存放粟米的罐子受潮了”,就是“水果罐頭的罐子漏水”這樣的問題,可經過檢查,這些罐子或者大缸,都好好的,並沒有在表面發現什麼裂紋或者破洞。

    這就很奇怪了,找不到原因,就沒辦法給予針對性的辦法,而且族長又不在,更沒有人能夠給他提供建議,這就讓他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在想著陶器漏水的事情。

    連續幾天睡不好覺,讓他又煩又累,每天早上頂著個大黑眼圈干活,晚上睡覺又夢到制陶,這滋味他可是受夠了。

    再加上配偶和即將出生的孩子,這種壓力第一次讓他感覺頭皮發癢,居然開始掉頭發了。

    可問題總是要解決的啊!

    熊木這些天一直為這個事情煩惱,甚至連制作陶胚這樣的工作,也只是叮囑手下的徒弟們來干。

    熊杰是熊木的徒弟之一,但因為年紀小,很少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即便是他用陶輪做出了很多高質量的陶坯,也被熊木和熊土等人認為是運氣好,而且本身陶輪也經過改進,制作出來的泥胚既輕便又美觀,沒辦法跟熊杰扯上關系。

    直到在秋收工作中,熊杰用幾根短木棍和獸皮,制作了一個遮擋在脫粒機上面的擋板,大量減少了粟米的飛濺,節省下來不少糧食,而且還讓脫粒機能夠搬運到田間地頭,節省了不少時間。

    從這件事上,他看出熊杰在這個方面,的確像熊洪族長說的那樣“有點天賦”。

    熊部落最早的陶器,是熊洪用盤繞法制作的,每圈泥條之間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縫隙,由于被後面抹平,燒制前無法發現,燒制後有時候也看不到,所以有的時候罐子滲水找不到原因,也跟制作的工藝有關。

    隨著陶器的大量制作,再使用盤繞法制作陶器,就有些滿足不了要求了。陶器要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可盤繞法制作的結構比較脆弱,很容易在脫坯的時候就碎開。這一方面是因為泥坯太大,還有就是這種方法粘性不能充分地發揮。

    經過熊洪等人的改進,部落前兩年發明了簡易的陶輪,就是用腳踢或者腳踏的辦法,把陶盤下面的連接結構給轉動起來,讓離心力來讓陶罐的泥坯更加均勻,同時陶器的厚度也在不斷地減小。

    熊木也是參考了這樣的結構,才有思路把脫粒機改成腳踏的。現在的陶輪,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一個就是上面制作泥胚的托盤,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制作出來的泥胚可以是很圓潤的形狀,而且壁厚均勻,燒制起來的成功率也高;還有一個部分是下面的圓盤結構,就是類似一個大的車輪躺在地上,通過中心的木軸跟上部分連在一起,制作陶器時,雙腳在下面踢動圓盤,上面的托盤就旋轉起來,帶動泥胚也一起旋轉,雙手只要稍微用力,就可以給陶胚塑形。

    這個陶輪結構已經達到了部落現在的最高水平,而且這是從制坯開始的,一切流程都沒有什麼問題,但對防止陶器漏水,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你怎麼還在睡覺,快起來……”熊木來到制陶作坊,推開門發現熊杰居然在這里睡覺,頓時有些不快,“這都什麼時辰了,你還在睡覺。”

    熊杰從夢中醒來,睡眼惺忪地看著熊木,大腦反應了一會,突然發現,眼前這個人是自己的老師。

    “師傅!”熊杰一骨碌爬起來,不小心把腳邊陰干的陶坯踫倒,陶坯在地上翻滾著,骨碌碌地滾到了一堆燃燒完的灰燼里。

    “對不起師傅,我,我昨晚做了幾個陶坯,想著今早早點來的,沒想到睡著了……”

    這里是存放陶坯的地方,為了保證這里的干燥,需要經常在這里燒一些粟桿,用來減少房屋里面的潮氣,而且這里完全是用磚瓦蓋起來的新房子,里面可以當做燃燒物的東西很少,所以可以直接在這里燒粟桿,只要不是火勢太大即可。

    “你要專心一些,該休息的時候也要休息,”熊木彎腰把陶坯從草木灰里撿起來,遞給熊杰,“這個變形了,扔掉吧。”

    熊木平時不是一個很嚴厲的人,熊土、熊杰等人對他雖然敬畏,但並不是害怕,而且熊木雖然看起來一臉胡子,但實際年齡,差不多就比熊杰大上個四五歲。

    “對不起師傅,我看你這幾天一直在看著陶坯,我也想幫點忙,”熊杰鼓起勇氣,捏著下擺處的衣角,“熊土和我們一直在做陶坯,就是想看是什麼原因,族長曾經說,只有自己嘗試過,才會更好去理解。我們也想做些不漏水的陶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熊木看著眼前這個半大的小子,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經在熊洪面前也是這樣的表情,思緒有些發散,“好,那你做吧,有什麼問題來找我就行。”

    得到允許的熊杰十分開心,等熊木走後,在房間里興奮地跳了起來。

    平靜下來之後,就要看看這些陶坯了。

    正在陰干的陶坯,有些表面很是柔軟,挪動的時候,都是小心地托著下面的托盤。倒下的幾個陶坯,都變形了,不過好像沒有破損。

    正好沾上了一些草木灰,熊杰突發奇想,現在做出來的陶器都是灰黃色的,能不能換個顏色?索性就用草木灰沾水,把陶坯的里里外外再涂抹一遍,這樣可能燒出來的難看一些,不過能用就行。

    說干就干,熊杰立馬跑到外面,拿進來一個木盆,然後把草木灰用雙手捧到盆里,加上水使勁攪拌,等到盆中變成渾濁的一盆水之後,他取過摔變形的陶器,從洞口伸進去手指,小心地把陶器給復原。

    緊接著,用刷子蘸上草木灰水,仔細地涂抹在陶器的里外側,里面由于刷子不好伸進去,熊杰就用水瓢舀了一點草木灰水,倒入陶坯里,再將陶坯小心地拿在手上,口朝自己一點點地旋轉,這樣里面的水就會均勻地浸滿內壁。

    外側就好刷多了,只要草木灰水足夠,就能刷上好幾遍。

    經過一個上午,熊杰總算把這幾個陶坯都用草木灰水刷了好幾遍,然後放置在這里陰干,他還要去幫熊木踩陶器專用的黃泥。

    這幾個被用草木灰水刷過的陶坯很快被忘在腦後,熊杰連續幾天,都被熊木叫上,跟在他後面學習一些制作陶器的技巧。

    這不是每個制陶的族人都能學會的,也不是每個族人都有資格來學習的,為了保持對其他部落的技術“壟斷”,熊洪對于制陶、煉鐵等高度保密,不會讓信不過的人來參與,雖然他們也知道就算教給其他人,他們也不一定能學會。

    熊木曾經教過十幾個族人,雖然都會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但能學會他這種技巧的,只有寥寥幾人。

    好在對于熊杰來說,雖然有些困難,但還是順利地通過了熊木的考驗,以後就跟在熊木後邊,幫忙處理一些稍微復雜的東西。

    熊木不僅僅是需要制作陶器,還要處理一些木工上面的難題,這里陶器坊,主要還是由熊土來負責的。

    “熊杰,你小子又跑哪里去了?”熊土看著從門外回來的熊杰,沒好氣地說道,“快去看看陶坯干了沒?族里今天正好要燒一窯陶器。”

    陶器現在在部落里已經變得很常見了︰裝水的大缸、裝粟米的陶甕、腌菜的陶罐、陶碗陶鍋等等,可以說沒有陶器,部落的生活水平就得降低很大一截。

    當然由于熊木熊土等人的不斷改進,制作流程不斷的規範,技術器材的不斷更新,陶器的生產成本也越來越低,其他部落能夠用上充足的陶器,也是由于不斷改進的原因。

    “行,我立刻去,”熊杰放下手中的工具,轉身向存放陶坯的房間里跑去。

    “咦?這幾個怎麼不一樣?”熊杰來來回回地搬運了好幾趟,將陶坯小心地堆放在窯里,又在空隙里面填滿木炭,看到幾個外表呈現黑灰色的陶坯,“哦,想起來了,是那幾個啊。”

    眼前的幾個顏色發黑的陶器,就是他用草木灰水刷了好幾遍的陶坯,干燥之後,上面還粘著一些細小的顆粒,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影響,熊杰小聲嘀咕著,還是老老實實地把陶器放到窯里。

    “好了嗎?”熊土從窯的一側探出頭來,“東西都準備好了吧?四周再檢查一下,別把什麼東西遺漏了,這個窯燒起來得要一整天。”

    “都檢查過了,都已經收拾好,可以點火了。”

    “好。”

    現在部落燒制陶器,再也不用像熊洪當初一樣,挖個坑填上木炭,就要守一夜。現在由于煉鐵、燒磚、制陶都用得上窯,燒制不同物品的溫度和時間也不一樣,所以部落對于建造窯來說已經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

    陶器所需的溫度最低,相比較燒磚或煉鐵來說,算是最簡單的。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156章 釉(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156章 釉(上)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