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137章 豐收的喜悅(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137章 豐收的喜悅(五)

    700畝粟田,實際上在這些老手的帶領下,一天收割不止一畝,差不多只用了五天半的時間就收割完成,剩下的脫粒、晾曬,就不是熊大的活了,他還要去其他部落幫忙收割。

    告別了石部落,石岩很“仗義”地讓收割技術熟練的幾個族人跟著熊大一起,幫忙下一個山部落進行收割,從種田的角度來說,這些部落的關系要比以往更加親密,更知道互相幫助的好處。

    況且周圍的部落都知道,石部落、山部落和水部落,這三個是熊洪最早的一批支持者,他們既然選擇要加入熊部落,那肯定會按照熊部落的安排來進行人員安排。

    得到加強的熊大等人對接下來的收割也更有信心,在路上行進的時候,也感覺渾身輕松了許多,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都在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熊洪族長說了,從今年冬天開始,熊部落就不會允許有族人凍餓而死。

    熊大、石灰等人還是擔心趕不上接下來的收割,速度又快了一些。

    好在當初春天進行播種的時候,也是從熊部落開始,沿著東西兩線進行耕種的,這就導致不同部落之間,粟生長時存在一個“時間差”,而秋收時,這個時間差依舊有效,簡單來說,就是熊大他們在幫助石部落收割之後,到達下一個山部落,山部落的粟也剛剛可以收割。

    幸好當初種地的時候不是同時種下的,這樣熊大等人就不用擔心,在石部落花了6天時間進行收割、其他部落的粟爛地里的情況發生。

    沿途的部落,基本上也都是需要5、6天的時間就能結束的,去掉趕路的時間,差不多到十月初就能全部收割完畢,相信熊奇等人在另外一個方向的進度也差不多。

    這樣到九月中下旬天氣變冷的時候,這些部落里就能有很多存糧了。

    熊大和熊奇以及每個部落都沒有忘記,當初他們約定的事情︰需要給熊部落交上一半的收成,用于支付熊部落援助的各種工具、人員、物資以及技術,至于他們幫熊部落的忙,早就被熊部落用食鹽、陶器或者用各種肉干、衣服給抵消了,而且熊部還包吃包住,讓這些部落的人即便是想開口減少一些上交的粟,也不好意思開口。

    不過選擇加入熊部落的,他們的收成不用交那麼多。

    熊洪現在還不知道熊大熊奇等人什麼時候能完成任務回來,他正帶著族人們收獲一些蔬菜,並曬干準備用鹽腌起來。

    “先洗干淨,這些菜葉上的泥至少先清理干淨吧?這樣腌出來的菜你吃啊?”

    “晾干了沒有?別光顧著撒鹽,看看這些菜有沒有晾干,別到時候腌壞了。”

    “哎呀,笨手笨腳的,你干點活跟你學習一樣,看樣子是每天都想挨揍。

    “……”

    熊角差點被氣死,十幾個剛剛到干活年齡,來幫忙腌菜的“青少年”,把這里弄的一團糟。

    本來這些族中的熊孩子在這個階段就是人見人煩的時候,熊洪讓他們來參與到部落的各項工作里,也是為了鍛煉他們,讓他們知道一些基本的生存知識。

    地里種植的蔬菜,光靠族人們換著花樣吃已經有點來不及了,畢竟今年種植的多,再不收割,就要繼續生長開花結子,除了一小部分要留種外,剩下的都得進行收割。

    可是收割下來的要是不經過處理,用不了幾天就會放壞,畢竟現在雖然天氣氣溫降了下來,但還沒到冬天,蔬菜可沒有辦法長時間新鮮保存。這個時候就只能用腌咸肉的辦法來腌制。

    部落里因為發現了鹽礦,鹽對熊部落而言並不缺,而且腌東西的經驗也十分豐富,無論是雞鴨魚蛋還是豬肉、驢肉,亦或者是蔬菜,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腌上一些,作為儲備糧儲存起來,也能給冬季的餐桌上增加一些可選擇的蔬菜,或者能用來在冬天、春天的時候作為食物的主要來源之一。

    畢竟總不能頓頓干吃粟米飯或者粟米粥吧,好歹給配個菜。

    熊角從宗廟那里領取到的任務,就是帶著部落里十幾個剛剛“成年”的族人,來幫忙把田里收割回來的蔬菜都給腌上。

    腌好的菘菜或者蘿卜,掏出來清洗一下切碎爆炒,混合上油渣或者肉沫,也是一道難得的美味。

    部落現在種植的蔬菜品種有很多,而菘菜和蘿卜無疑是產量最大的兩種。

    經過這兩年的人工馴化,原來野生的菘菜和蘿卜,也逐漸有了一點蔬菜的樣——能食用的地方越來越多。

    這個時代的菘菜,也就十來片葉子,個頭還比較小,只有十幾厘米高,腌制這些菜也比較費事。

    先要把發黃、爛掉的菜葉子給摘掉,這個很簡單,對部落經常采集野草野菜的族人來說,沒有任何難度。摘掉的菜葉會用來喂牲口,一般雞鴨和豬都喜歡吃。

    摘掉外層黃葉,還需要用水洗淨,晾曬一下,把表面的水分給弄干。在兩根木樁中間拉起一根幾米長的繩子,去掉黃葉的菘菜,根睫部被掛在繩子上,向下滴著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好好學學,你們以後也要會這些方法,先把菘菜放在陽光下晾干表面的水分,像是這種有點蔫吧的狀態就行,不要曬太久了,然後再加兩勺鹽用力搓揉幾下,將其多余的水分搓出來。”熊角拿著一棵菘菜,讓周圍的族人們都能看到,“再用清水清洗,一邊搓一邊沖洗,一定要反復沖洗干淨,像這樣,搓出來的水沒有顏色就行。然後加鹽先腌制一晚上。食鹽放少一點,腌出來的味道會更酸,多放一些鹽就會咸,咸的話吃的時候就用水泡一泡,所以這個時候鹽放多放少都沒有關系,但還是別浪費,族里煮鹽也是要花很多時間的。”

    “像這些昨天腌制過的一樣,都還要再拿出來曬曬,把水分給弄干,接著就放到罐子里,蓋上蓋子就能存放很久了。”

    周圍的族人們也很認真地學,雖然時不時還是響起熊角的咆哮,好在經過學習,他們也逐漸掌握了腌咸菜的技巧。

    熊洪帶著人全副武裝——穿著“防護服”、戴著麻布斗笠,來到養蜂處的蜂巢這邊,準備采一些蜂蜜回去。

    春天的時候從野外掏出來的一窩蜜蜂,成功分巢之後,又陸陸續續地發現了不少蜜蜂族群,現在部落里的蜂箱有了十一個,這個季節,野外也有不少野草野花,蜜源還是很充足的。

    熊洪不知道多久采一次蜜合適,所以還是準備今年先采集一次再說,慢慢來,蜂蜜目前也不是部落發展的必須品,有足夠的試錯空間,大膽嘗試就行。

    蜂箱的制作並不是很復雜,經過幾次改進,現在部落的蜂箱大致的結構上,目前足夠這些蜜蜂使用了︰

    熊部落的蜂箱都是由木板、木條、木框等組成,結合熊洪的經驗,以及看電視等學習到的知識,知道蜂箱通常由巢框、箱體、箱底板、箱蓋、副蓋、隔板和巢門檔等部件和閘板、隔王板等附件構成。

    巢框為一個由上梁、下梁和兩側條構成的矩形框架,用于容納巢脾,讓蜜蜂在此築巢,一個蜂箱里,有6個巢框,可以從頂部取下來,整個放到桶里傾斜,然後讓蜂蜜流淌下來。

    底箱是整個蜂箱最底層的部分,也很重要的部分,沒有底,其他部分將失去用處。底箱是蜂王生活和工作區域,正常情況下,蜂王的一生都待在底箱。繼箱為底箱上層的部分,沒有底,只有四壁,繼箱主要作用上放巢脾供蜜蜂貯存蜂蜜,因為有隔王板存在,蜂王上不了繼箱產卵,養蜂生產中主要用于生產王漿和蜂蜜的場所。

    隔王板用于阻隔蜂王的,縫隙大小只容許工蜂通過,蜂王和雄蜂過不了,防止蜂王上繼箱產卵,佔用儲蜜空間,影響生產。覆蓋跟隔王板很像,又有別于隔王板,縫隙比隔王板小,主要作用是用于防止蜜蜂從上頭飛出。

    箱蓋則起到保溫作用,同時防止蜜蜂直接受到日曬風吹。巢門用于蜜蜂進出,可調節大小,夏季開大,冬季關小,一定程度上保證巢溫均衡。隔板主要放置底箱邊上巢脾外側,起一定保溫作用。同時限制蜜蜂活動空間,避免蜜蜂造贅脾。

    有了這些蜂箱,采集蜂蜜的時候只需要把蓋子打開,將巢框取出來放到桶里等待蜂蜜流出就行。而且這些蜂箱可以移動,不需要一直待在一個地方采蜜,只要部落周圍有花有蜜源,就可以拖著這些蜂箱四處去采蜜。

    等再過段時間天氣變冷,就要把他們轉移到稍微暖和一點的地方了,采蜜也不能把所有的蜂蜜都給弄走,至少要留下一部分,給他們當做食物——竭澤而漁的事情還是盡量少做。

    這十一個蜂箱,共采集到30多斤的蜂蜜。

    數量很少,但“物以稀為貴”,這些蜂蜜也是最受人歡迎的存在,只有表現好的族人才有可能得到一小杯純淨的蜂蜜。

    天然的成熟蜂蜜幾乎可以永久存放,據說自然界有五種永不變質的食物,它們分別是蜂蜜、白酒、食醋、固體食糖和食鹽。

    這些蜂蜜太少了,就算分下去,每個人只能吃到一口,即便如此,熊洪還是留下了一半,剩下的給大家進行品嘗。

    蜂蜜的甜味、香味讓族人們回味無窮,人愛吃甜食是一種本能反應,甜食能夠給人體帶來能量,讓人心情愉悅,不用說,這些人也會好好照顧好這些可愛的小蜜蜂的,而且已經有不少人暗自下定決心,要多找一找看看能不能再抓一些蜜蜂回來。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137章 豐收的喜悅(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137章 豐收的喜悅(五)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