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88章 羽絨服的缺陷和羊毛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88章 羽絨服的缺陷和羊毛氈

    張洪將裝滿水果罐頭湯汁的碗端起,起身向大家致敬︰

    “感謝各位族人今年的辛苦付出,今天這麼多的菜,都是大家全年勞動的成果,從上一個冬天開始,我們每個族人都在付出著︰熊大、熊奇這些人一直在外面狩獵,部落里增加這麼多獵物,都離不開你們的奉獻;熊二、羽落不斷地探索周圍的環境,讓我們能夠開闢這一片片肥沃的土地,種上整片整片的粟;熊花、熊草你們這些部落女性,雖然平時很低調,但我們身上穿著的麻衣、部落里使用的漁網,沒有你們的巧手,這些東西不可能憑空變來;熊山你們采礦、煉鐵的,所做的事情是最重也是最辛苦的,部落有這麼多鋒利的道具、大包大包的食鹽、成車成車的煤炭,都是你們努力的結果,你們的功勞不會被埋沒,今晚就是我們盡情享受的時刻……”

    眾人想起這一年的辛勤勞動和付出,都感慨萬千,甚至有一些女性族人眼眶都紅了。

    “丫丫也有功勞嗎?”熊丫舉起手,“丫丫和熊瑞他們也幫熊果姐姐撿了好多雞蛋鴨蛋呢,族長沒有說到我們。”

    原本有些沉悶的氣氛被孩子的發問打破,族人們全都哈哈地笑了起來,熊巫更是從旁邊抱起熊丫,把自己面前一只雞腿拿給她,“對對對,丫丫有大功勞,族長和我不會忘記的,來,吃個雞腿。”

    張洪也會心一笑,剛剛說的話貌似又跟後世一樣,喜歡學一些領導長篇大論說一些官面上的話,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用處,這里是原始部落,沒必要搞這麼多彎彎繞繞的東西,有什麼說什麼就行。

    “話就不多說了,大家今晚吃飽吃好,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又是我們熊部落繼續發展的一年。”

    說完,將碗里的水果湯汁一飲而盡,提前溫熱過的湯汁有股淡淡的甜味和較為濃烈的林檎味道,又有股山楂的酸味,很是可口。

    眾人也都端起桌子上的碗,里面盛著不僅有罐頭汁,還有一些煮過的山楂水,用來開胃。

    在張洪的帶領下,大家將碗中的“飲料”一飲而盡,對今年做最後告別,然後豐盛的晚宴,也正式開始。

    張洪喝完,開始吃菜,而族人也迫不及待地品嘗桌上的各種美食。

    尤其讓黑皮等外來族人喜歡的,就是這些用鐵鍋、蒸鍋做出來的各種美食,隨著陶器的擴散和普及,各個部落都能吃上煮肉湯這種原本很是珍貴的食物,吃得多了,黑皮就對煮食沒有了太大的興趣。

    不過鐵鍋炒菜和蒸鍋蒸菜,則完全不同,黑皮感覺到已經有三分飽意的肚子,又有了饑餓的感覺。

    鐵鍋還沒有從熊部落流傳出去,即便是張洪帶人在野外宿營,也沒有帶上幾口,因為鐵器在熊部落也是很緊俏的資源,大部分都優先供應鐵犁和各種刀具、農具,用來制作家具上的釘子、打鐵鍋都很少。

    但是鐵鍋炒出來的菜,風味與陶鍋煮出來或者蒸出來的大不相同。

    不僅是黑皮他們,族人們也對年夜飯贊不絕口,直夸熊火等廚師的水平越來越高。

    晚餐一直持續到很晚,吃飽喝足的眾人,除了留下十幾個幫助清洗餐具、打掃衛生的,剩下的都回到房間里休息,或是找到平日關系好的幾個人人,互相聊天吹牛。

    張洪則挨個看望族中的老人,熊康的死讓他心里有些難受,但也讓他對族中年紀較大、身體較差的族人有了更多的關注。

    這個時代,能夠有3、40歲的壽命就已經算是高壽了,而部落里的老人,因為有了充足的營養和安全的環境,體力和狀態也在不斷恢復,雖然不能跟他們年輕的時候比,但要比以前垂垂老矣的狀態好上很多,甚至有幾個年紀大的人體力也恢復很多,也能干一些活了。

    看望這些老人,讓張洪感觸頗多,這些他記得或者不記得名字的族人,平時可能沒有熊大熊二或者熊奇羽落等人起眼,但部落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都參與過,默默地為部落做貢獻。

    光憑這一點,張洪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對族人很少關注了。

    回到宗廟,張洪沒有立刻睡下,而是拿出竹簡和筆,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

    因為是過年,除了正常的值守和喂養任務外,接下來的半個月,幾乎都不會安排什麼工作給大家,甚至連晚間的學習,也會暫時停上5天。這些天,族人們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偶爾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去喂喂馬,練習練習騎術,或者練一練射箭的技巧。

    對于族人的放松方式,張洪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這些天自己也好好休息了幾天,放松思想和身體,沒有太多的把心思放在部落的發展上,勞逸結合麼,該休息的時候一定要休息,這樣才能在思考過程中集中精神,能做到更好的結果。

    當然這些天也不是什麼事也沒干,他和熊巫等人,根據張洪前段時間冬季外出的情況,做了一些總結︰

    先是保暖的問題,張洪認為帶著帳篷、皮衣等固然能在途中提供一些休息的場所,但這個很影響速度,每天都要花2、3個小時搭建好營地,這還只是20多人的隊伍,要是再多寫,那要花費的時間可能會更久;為此張洪參考後世的驛站形式,提出了一個想法︰在部落影響的範圍內,可以沿著去各個部落的道路,沿途修建一些臨時落腳點,比如只有簡易圍牆或者柵欄的小院子或者房子,這樣在長距離趕路的時候,休息時只需要簡單打掃就能直接入住,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物資,休息的效果也要比在野外好;有些部落也可以跟他們商量,年後幫助他們建設圍牆或者小院,留下幾間空閑的房子,到時候自己部落的旅行者也能入住進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熊巫對這個想法倒是持肯定的態度,他之前帶人去相親,路途遙遠,路況復雜,經常需要在野外呆上幾天,那個時候還沒有帳篷,只能找個山洞或者樹上,簡單地休息一下,還要防備野獸的偷襲,苦不堪言,總之很累。

    如果有了這個被張洪稱作“驛站”的東西,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都能讓族人有個落腳的地方。

    而且等到部落以後壯大了,可以讓人就常駐在這些驛站里,把周圍的田地、道路、樹林等都給利用起來,比如在這些驛站周圍開墾土地、聚集生活,這樣部落的物資供應壓力就會小上很多。

    “可是這樣會不會太分散了?”熊木有些顧慮,“部落現在人口雖然是前年的好幾倍,可要是這麼分的話,人力就分散了,好多事情就不好干了。”

    張洪很欣慰地看到有人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誠然,修建驛站的用處目前還不夠顯眼,可如同熊巫所說,這些地方遲早是熊部落發展的“核心圈”,提前布置總比事到臨頭再臨時抱佛腳要好很多。

    至于族人們有擔心人口被分散開來不利于部落的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的確是這樣,要想在這幾年快步進入農耕時代,大量聚集的人口是關鍵的一步。而現在族中大大小小也才不到200人,這個時候貿然去建設這種驛站對發展並無太大用處的東西,很是耽誤時間。

    “當然,現在不是建立這個驛站的最好時機,但以後總會用上的,”張洪篤定地說,“事實上我們貿易隊秋天貿易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個想法,並開始這樣做了,只不過沒有想這麼多而已。”

    “沒錯,我們去其他部落交換物資的時候,有時會在路上耽擱,導致不得不在野外休息,”熊雨和熊欣對視一眼,熊雨起身說道,“後來我們就發現,每天趕路的距離差不多是一定的,基本上會在上次搭建的臨時營地再次搭建。”

    “後來我們想了個辦法,在這里搭上一些草棚,圍上一些柵欄,還留下一些用來當做緊急補給的肉干、水和煤碳、食鹽,放到陶罐里埋起來,等回程時,除了肉干可能壞掉,其他的東西都能保存很久。”

    “這樣一來,我們趕路的時候就知道大概還有多久就能休息了,而這些臨時營地,除了偶爾會有野獸破壞,其他的時候,也就是里面灰塵和落葉多了些,稍加打掃就能入住。”

    “嗯,這個方法挺不錯,你們回頭記一下,幾個人在一起合計合計,看一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在不影響部落今年工作的同時,來進行驛站的建設。”

    “好的,我們記下了。”

    “嗯,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在風雪中行進的時候,發現部落的羽絨服並沒有在室內保暖,”張洪從座位旁拿出一件由部落婦女一針針縫起來的羽絨服,“看,這里、這里,絨毛會從麻線之間的縫隙跑掉,並且本身麻布透風,不算很保暖,用這個材料制成的衣服,穿不了幾天就會失去保暖的效果。”

    “大家想一想,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熊巫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只好出聲讓眾人集思廣益。

    “非要用鵝毛或者鴨毛嗎?其他動物的毛發不行嗎?”熊花怯生生地說道,“部落里還有不少羊,我看它們身上的毛也挺長的,是不是可以用起來?”

    這次總結當然不止是張洪和巫等有限的幾個人,實際上來說,熊部落各個“產業”的負責人都過來了,索性沒有什麼事情,倒不如待在總廟里,一邊談事情,一邊聊聊天。

    “是啊,我看部落倉庫里那麼多獸皮,羊皮也有很多,上面的毛都很長,”熊草這個時候也力挺姐妹,“我們前兩天用幾張羊皮縫了一件大衣,雖然很重,但保暖效果非常好,不行你們可以問問熊大他們。”

    “啊?哦……對,保暖非常好,”熊大沒想到只是前幾天被幾個女性逼著試了一下衣服,就要現身說法,只好順著話往下接,“是穿過一次,要比現在的羽絨服保暖效果好多了。”

    羽絨服保暖的原理,就是降低身體熱量流失,利用羽絨面料和內里的填充物,隔絕身體外面寒風的侵襲。

    在後世,羽絨服不論內里填充的好壞,基本上結構是一樣的︰最外面一層是面料。有的羽絨服面料涂有涂層,可以起到防風防水的作用,就像家禽等鳥類的羽毛結構。再往里面是一般是白色的內膽層。內膽層就像一個大口袋,里面填滿了羽絨服的第三部分——羽絨。這里基本上以禽類尤其是大雁羽毛的根部絨毛,是羽絨服起到保暖作用的關鍵所在。剩下的第四部分就是羽絨服的里了。內膽層里面的羽絨是一件羽絨服的靈魂所在。羽絨是鳥類身體上用來保暖的一些非常柔軟輕微的絨毛。一般采用是鴨絨和鵝絨,羽絨是雲朵狀結構的,每一朵羽絨是由羽核和羽絲組成。羽絲非常的微細而縴長,羽絨的每根羽絲是由成千上萬個微小的鱗片疊加而成的。這些鱗片都是中空的。這就意味著,這些微小的空隙中都貯存了大量靜止的空氣。空氣的導熱系數和眾多的服裝面料比起是最低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件填滿了羽絨的羽絨服就會鎖住一層厚厚的空氣。這層空氣就會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可以把身體釋放出來的熱量鎖在羽絨服的空氣中,而外面的冷空氣又因為這層空氣進不來。這就是羽絨服的保溫原理所在。因此我們說,羽絨服中真正起到保暖作用的不是羽絨而是羽絨服中的空氣。

    但麻布顯然不能有很好的密封效果,這才導致一直“漏氣”達不到保溫的條件,要想對這種原始的羽絨服進行改良,首先得改良兩面的最外層面料。

    這個改良時間可說不準,但冬天外出以後就可能會形成常態,不可能沒有羽絨服,就不出門了吧。

    那就用另外一個材料,就是熊花所提的羊毛。

    部落經過捕捉、交換、繁殖之後,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各類山羊700余頭,其中毛發旺盛的有兩種,約佔到了這些羊的一半比例。

    這些羊毛之前夏天的時候也有剪過,但漂洗起來比較麻煩,要是紡線的話,處理起來更是難如登天,所以即便采集下來了幾百斤堆在倉庫里,也很少有人去想到用這個玩意。

    熊花能想到利用起來這些羊毛,也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情況。

    剛剛入冬那會兒,她穿著“皮鞋”在處理麻線,濕漉漉的麻線需要晾干,而她在晾曬的過程中,一不小心讓水滴到了鞋里面,當時沒有在意,但過了一會就感覺到有點癢。她明白可能會起凍瘡了,但工作很急,一時半會還換不了鞋子。

    情急之下,旁邊晾曬的羊毛正好吹到她的腳下,她便撿了一些,為了減輕腳部疼痛的感覺,她將收集到的這些羊毛裹住腳,然後再將腳放回鞋中,繼續開始工作,等到結束的時候,發現這些羊毛已經被擠壓成一層厚厚的“鞋墊”,不僅很難被撕開,而且很柔軟,也很保暖。

    緊接著她便從倉庫里申請了更多的羊毛出來,將這些羊毛均勻地鋪在一塊草席上,草席放到平整的木板上,然後從一團羊毛里拽出長度、厚度大致相同的羊毛紗,先蓋上一塊木板進行按壓,大致定型後,再用針一點點地去戳。

    外表看起來柔細的羊毛,表面覆蓋著許多肉眼看不到的鱗片組織,當這些鱗片遇到熱水時會張開、豎起。如果再經過外力的擠壓、摩擦、揉搓,會讓鱗片相互糾結,且緊密地收縮在一起,成為氈化的狀態。

    經過這樣處理的羊毛氈,基本上不需要進行裁剪、縫接,自身就能很好地連成一塊。而且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人為地控制羊毛氈的厚度、柔軟度。

    當部落第一件由羊毛氈做成的外衣穿在熊花身上時,就連張洪都大為震驚。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88章 羽絨服的缺陷和羊毛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88章 羽絨服的缺陷和羊毛氈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