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里鍛打的聲音幾乎從早到晚都沒有停歇過。
4座相鄰的高爐,每次可以產出大概5斤左右的鐵汁出來,按照轉爐的方式,到最後一爐,坩堝中的鐵水雜質去除後,倒入已經準備多時的模具中,冷卻後根據需要的形狀,放入打鐵爐上加熱,再放到鐵砧上不斷地鍛打。
按照張洪的判斷,這里的鐵礦石品相至少也在30以上,雖說不是富礦,但好歹10斤礦石也能出個3斤吧。但技術不發達,爐溫雖然足夠融化鐵礦石,但坩堝、煤炭消耗也很大,基本上每個坩堝只能用上幾次,就報廢了,里面全部被鐵礦的礦渣給堵死了,只能再換一個。
而由于礦渣無法及時處理掉,坩堝里面的鐵水也受到影響,每10斤的鐵礦石,只能產出2斤半的鐵水,而爐子里,最多也只能放上3個5斤左右的小坩堝。
煉鐵得到鐵之外,還有很多礦渣,在部落外面也堆成了一座山,處理起來很是麻煩。
而經過這樣的消耗,部落里的鐵礦石再一次被消耗一空,熊二腰間別著斧頭和礦鎬,帶著十幾個族人又要去後山采集鐵礦石。
最近這些天,煉鐵的成果豐碩,令人欣喜,張洪為了冬季結束後的春耕,提前做好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不僅把絕大部分的鐵料都用于制作各種農具上,還提供了很多專業的工具用于農業生產,比如鐵鍬、耙子、鋤頭、鐮刀等,其中的犁,花費了很大的一番心思。
原本是想直接用鐵水澆出一個犁出來的,但需要的鐵水太多,一次性無法拿出,而且模具方面也一直沒有辦法解決氣孔的問題,後面只能退一步,將犁頭的部位大致鑄造一下然後用再鍛打形成,這樣的犁頭,雖然比純鐵的差了一些,但總體而言,應該是夠用的。
部落里已經有了專業分工的跡象,在听取了族人的意見以及自己的經驗後,現在更是直接被張洪分成了制陶、制鹽、木工、紡織、捕魚、打獵等幾個目標明確的工坊。只是因為人員還是不足,食物不穩定,原材料也不足,所以這些工坊里的人員,並不固定,可以去其他工坊參與建設。而且由于原料、工藝的改進,經常會停下來,將問題解決後再重新開始生產,速度也不快。
但慢一點也是在前進啊,張洪沒有急于求成,反正冬天沒什麼事干,一點點解決問題就是了。
熊山帶著族人對煉鐵爐和坩堝進行了調整,提升了一些效率,坩堝的耐熱性和爐子的產量都有增加;因為用這種方式煉成的鐵水中含碳量多,用于制作錘子、斧子這些鈍器,但精細一些的如同刀、鋸子,用一段時間就崩刃或者變鈍,張洪還將可以把生鐵和熟鐵一起鍛打的方法,告訴了專職進行制作鐵器的熊山等人,部落里的鐵質工具質量也提升不少。加上張洪將後世的一些常用的工具如鐮刀、鋤頭、鐵鍬、鐵鎬等農具畫給了熊山,並標明了用處和尺寸,熊山這些天也在用模具或者鍛打的方式來生產這些農具。
張洪將這些事情交給熊山後,自己又開始了新的工作中。
房間里溫暖如春,得益于火炕的使用和泥質小火爐的發明,只要添加上一些煤條,就能持續性地得到熱量輸出。
而在這大雪封山的時節,沒有一個部落能夠像熊部落這般過得愜意和輕松。熊花和熊果已經先後誕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嬰兒,原始人的接生方式讓張洪大為震撼,也不見熊花熊果有什麼痛苦的,幾乎是毫無征兆,熊花還在院中晾曬麻線,就突然感覺腹中一痛,緊接著身下就淌下來一灘水,再然後,強撐著走到房間里,就誕下了一個嬰兒。
嬰兒啼哭的聲音吸引了部落里所有人的注意,張洪和巫火急火燎地趕到熊花他們的房間,把圍在熊花旁邊七手八腳忙碌的人都給轟出去,房間里只剩下幾個婦女和巫。
這個時候也顧不得什麼性別的界限了,正好前幾天張洪讓人做了一把小刀,才開刃,便在房間的爐子上燒了燒,算是消毒,同時又安排人去拿一個大的陶盆過來,多準備熱水,還吩咐人去把最柔軟的獸皮和麻布拿一些過來。
安排好這些,他先是用麻線在嬰兒肚子不遠的地方,將臍帶扎緊打結,隨後用小刀輕輕地在打結的後面,割斷了連接在母體身上的臍帶。
熊花也是彪悍,直接將下身胎盤放入口中吃掉了,看得張洪一陣惡心。熊花又想直接接過嬰兒,讓張洪拒絕了,強忍著不適,張洪告訴她,現在需要對嬰兒進行清洗。
或許是感受到母親就在身邊,而自己被托在一雙健壯有力的大手上,嬰兒的啼哭聲立馬停了下來,在最新最大的陶盆里,張洪用溫水和濕布仔細地清潔著嬰兒的身體,而熊花也在其他婦女的攙扶下,用水清擦了一下下身。
忙完這一切,將嬰兒擦干,還給熊花喂奶,張洪才停下來。
巫靜靜地看著張洪的所做,之前部落里誕生新生命,沒有這麼精細的照護手法,就是用手或者石頭割斷臍帶,也沒有用溫水對嬰兒進行清洗的,就連產婦,幾乎是生產後兩到三天,就能下地走路,繼續干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熊火,現在去雞塒那邊,殺兩只大一點的野雞,弄干淨後用陶罐加水、加姜片放在火上煮,一定要小火,煮熟後把雞肉和湯給熊花拿過來。”
一旁的熊火熊灶趕忙去準備了,她們兩人如果按照血緣關系來算的話,應該是熊花的姨?張洪不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又叮囑熊果,“你看樣子也快生產了,這幾天不要做劇烈的事情,多在院中走走,注意防寒。羽落,你好好照顧她,這幾天就不用你外出采礦了。”
張洪頓了頓,“還有,把今天我做的事情,需要哪些東西,都提前準備一下,別到時候又手忙腳亂的,這個就讓熊枝來做吧,後面部落里只要有人要生孩子,這些東西就是必須要有的。”
熊枝,是部落里經常去采集野果野菜的婦女,約莫有二十多歲,身體還是很“健壯”的,而且她自己也有兩個孩子。
“那她吃的野雞呢?後面的人都會有嗎?”熊枝問道。
“有,後面都會有的,只要是產婦,都會有這樣的加餐。之後會讓巫記入族規,凡是為部落誕下孩童的,一個月內不得安排任何工作,只負責帶孩子,在這一個月內,每五天炖一次雞肉,每三天炖一次魚湯,此外,每日還額外提供一個煮熟的雞蛋或者鴨蛋。”張洪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巫,解釋道,“養這麼多禽獸,就是在這種時候派上用場的,雖然這些禽獸現在還不多,但于此相比,族人更加重要。”
巫點點頭表示理解,對他而言,每日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巡視一下獸欄和雞塒,然後回到倉庫,看一眼儲存的食物。每當看到活蹦亂跳、在吃草的山羊、鹿和野豬,每當看到一群群小雞在母雞後面覓食,每當看到一串串肉干掛在牆上,每當看到一罐罐水果整齊地擺在地上,巫的心情就特別好,走路都能飄起來。
這些天巡視之余,就是躲在山洞里進行與上天溝通的儀式,感謝上天對部落的護佑。
“洪,你說的沒錯,部落里沒有什麼比族人更重要。”巫也贊同張洪的做法,只是一想到殺雞,不由的心疼。
在熊花誕生下嬰兒後第三天,熊果也生下了一個男嬰,這次大家總算沒有太過混亂,一切都按照之前說好的進行,只是巫臉上又心疼了一次。
當族人們知道生孩子的待遇後,當晚在各個房間里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不可描述的聲音,听得張洪和巫毫無睡意。為了緩解尷尬,兩個光棍只好坐起來,點起油燈,在炕上交談,談論明年的種植,談論工具的革新,談論未來的計劃……
部落除了自然繁衍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吸納其他部落的人口壯大。對于張洪來說,現在的熊部落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嚴重不足,導致很多規劃中的事情沒有足夠的人力去完成。
吸納其他部落的人口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就是能夠迅速補充起部落發展所需要的人力,比如春耕開荒地、種植蔬菜、捕魚、養殖等,這些都是需要投入很多人力才能有所產出的事情;至于不利的一面,比如吸納進來的人如何對部落產生認同感,比如部落的食物夠不夠所有人的消耗……
跟巫討論了很久,對巫來說,保持本部落的“純潔性”是十分重要的,他認為,如果不是祭祀熊的部落加入進來,很容易引起矛盾和沖突,其次,他覺得以部落目前的生活條件,足以維持自持,沒有太大的必要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種植,其實有了養殖和采集,基本上就不用去種植農作物;
再者,族人們也認為,現在的部落幾乎什麼都不缺,所生產的如陶器、鹽、魚干等都有些太多了,按照現在部落的食物消耗速度,其實沒有必要做那麼多。
張洪知道部落里有不同的聲音對部落的發展其實是件好事,但張洪比原始人多了十幾萬年的經驗,很多事情就不能只看表面了。
雖然看上去巫和族人想的都很對,部落目前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建立在充足的食物供應上面。但是過少的人口基數還有脆弱的食物供應方式,只要一有天災,比如洪水和地震,甚至是干旱和大降雪,就很有可能瞬間摧垮這個脆弱的方式,進而造成部落減員,影響本就脆弱的食物供給系統,導致部落的衰敗或者滅絕。在這個時代,因為一次食物短缺而導致部落消失在茫茫自然中,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
據巫所說,熊部落是當初來自北邊的一個小部落,這個部落人口太多了,族人需要跑上快一天的時間才能獵到和采集到足夠的食物,所以決定將部落中的十幾戶家庭四十多人給分離出去。
熊部落的祖先幾經輾轉,才遷移到現在的地方,而光巫能記得的,也有4任巫口口相傳過這些事情。部落遷移到這里,也經常與外部落的人聯系、“相親”,一般而言,男性在部落里的地位要稍高一些,因為可以打獵,但區別並不是很大,女性也能去打獵,也可以去采集,在原始社會,族人的性別不是問題,女性當男性用,男性當牲口使,目的只有一個︰能搞到充足的食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洪最終還是決定有計劃、緩慢地吸收外部落的人員,尤其是在開春的時候,這個季節大家的食物都已經吃光了,而不論打獵還是采集,獲得的食物很少,這就導致有些部落挺過了寒冬,但沒有挺過春天,每到這個季節,有些部落就會主動地、被動地驅趕一些或瘦弱、或年紀大的族人離開,只給他們發一根木棍和幾顆石頭,心軟點的再發點干糧,其他的就任其自生自滅。
張洪其實是想打這部分人的主意,既然其他部落不要這些人,那自己完全可以接收過來。這部分被部落驅逐的,雖然體能上沒有什麼優勢,但熊部落要做的事情也不完全是力氣活。部落里織布、鞣制獸皮、制陶等,都不是什麼重體力活。
而這個時候,只要自己伸出援手,就相當于救了人一命,在這個淳樸的時代,原始人還是很會感激的。
與巫暢談到半夜,張洪最終拿出了這樣一個方案,也得到了巫和其他族人的支持︰接收其他部落春季“淘汰”的族人,新加入的需要跟在老人後面學習、祭祀熊,享受部落的福利待遇,但在部落有需要時,也要無條件地幫助部落。
通過一段時間——通常是三個月——觀察後,由部落的族人決定要不要將他她納入到自己的部落中。如果不納入,那就再遣返回去。
熊部落不是做慈善的地方,原始生活也不是做公益,張洪必須確保熊部落的利益至上,在這個原則之余,有余力的話,才會考慮這些“兼濟天下”的東西。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