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兒了!”
李天明帶著張學振走進了車間,建國初的產物,當初在蓋的時候,鋼鐵廠的領導顯然也沒想到這里會承擔多重的生產任務,連安裝一部行車的位置都沒預留。
後來機械加工廠開始給村里的電風扇廠供應配件之後,臨時加裝了一部手拉葫蘆,最大起重量只有3噸。
現在既然要重新翻蓋,李天明打算將設備一次性都被配齊了。
張學振四下看了看,面色犯難。
“哥,要加裝大型天車估計夠嗆,這廠房的主體結構是磚石,要是裝超過10噸的天車,估計牆體承受不住。”
干了這麼多年的建築,張學振慢慢地也學成了行家,剛才進來打眼一瞧,就發現了很多問題。
“沒說讓你直接在牆體上跑天車軌道,我準備在車間內部加上鋼結構。”
李天明上輩子靠的就是建築工程發的家,哪能不知道這些事。
“整個車間都要套裝鋼結構?”
張學振聞言,飛快的在心里算了一遍。
“要是這樣的話……哥,整個工程干下來,預算至少得翻一倍!”
“錢不是問題!”
張學振撓了撓頭發︰“哥,既然打算在車間里套鋼結構,還不如整個重建呢,這廠房也有年頭了,遲早得拆,到時候收拾起來更麻煩。”
“我還不知道這個?”
李天明想到這些就郁悶。
他之前去找李學軍談過這件事,準備將機械加工廠整個推平了,重新再蓋。
可鋼鐵廠的領導班子有人不同意,說這廠房是國有資產,不能隨意破壞。
就算李天明重新蓋也不行,說是為了避免以後物權不清。
這都是啥狗屁邏輯!
“你就按我說的干吧!”
這段時間,孫立一直沒閑著,各種設備已經開始訂貨了,最早的清明節以後就能到,這邊得抓緊完成廠房翻修的工作。
“那……行吧!等回頭我帶光強過來瞅瞅,把預算做出來!”
“時間上要抓緊,最遲五月底,必須完工!”
五月底?
現在馬上就要出正月了,五月底的話……
那也沒多少日子了!
李家台子那邊的搬遷房過些日子也要開工,看起來還得再招一些人。
“行,我抓緊時間!”
送走了張學振,李天明接著又去辦公室找到了孫立。
他進門的時候,孫立正在打電話。
“我都說了,這是廠里的規定,你們家老二進廠時間也不短了吧?但凡他用點兒心,能落得今天這個地步?這不是面子的事,我也是听呵辦事的,說句不好听的,使喚丫頭拿鑰匙,當家不做主,這事我確實沒辦法,這樣吧,冰棍廠那邊的老丁跟我關系不錯,我等會兒給他打個電話,好歹讓你們家老二有個事做,我能幫的也就這麼多了。”
說完,撂下了電話,抬頭看向李天明,苦笑著搖了搖頭。
“又是打電話過來說情的?”
“質檢處的王秋萍,他們家老二在咱們這邊,這次崗位考核被刷下去了。”
剛剛听孫立打電話,李天明已經知道了是咋回事。
原本以為這次崗位考核,能刷下去幾十個就不錯了,誰知道……
超過一半的人,根本就不具備崗位相應的技術能力。
這些年一直在三產混日子呢。
李天明自然不客氣,大刀一揮,直接發了6個月的工資清退。
然後……
各種說情的就找上了孫立。
有打電話的,有去家里堵的。
甚至還有一些人知道李天明和李學軍的關系,跑到李學軍的辦公室哭訴。
“孫哥,您可千萬不能松口!”
“我能不知道?這個破差事……非得讓我把人緣給走盡了!”
孫立這些年之所以能在鋼鐵廠混得順風順水,就是因為人際關系處理得好,無論誰找他辦事,只能能幫的,他從來不推辭。
可是這一次,上面有李天明盯著,孫立也只能咬牙頂住了。
接過李天明遞給他的煙,孫立深吸了一口,揉了揉發脹的眉心。
以前在鋼鐵廠的後勤處,那麼多雜七雜八的事,他都能處理的得心應手,可現在應付一個小小的加些加工廠,連著這麼多天,愣是沒睡過一個整覺。
“我上回和你說的那個事,你和大蓮的對象說了沒有啊?”
“我等會兒就去找他!”
李天明已經和李學工、石淑玲通過氣了,老兩口也沒說話。
雖說丟了國企的正式干部編制十分可惜,但是,既然是去幫李天明的忙,那就沒啥可說的了。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李天明要干事業,家里人不幫忙,還能指望誰。
“我和你說的那個事呢?”
孫立一愣,指了指腳下的地。
“你快甭想了,根本沒戲,我剛和李書記提,就差點兒把我給轟出去。”
李天明想要把車間附近,鋼鐵廠的老職工宿舍整片地都給佔了,用于將來自行車廠擴建。
這事他沒敢去找李學軍聊,怕的就是李學軍借機提要求。
“咋回事啊?”
“李書記說了,咱們要是把這片地給佔了,讓廠里住在這邊的工人咋辦?”
這片老職工宿舍住的人其實已經不多了,大多都是一些青工,廠里另外幾個宿舍區實在是沒有空房,只能安排在這里先住著。
大部分的房間都空著呢!
要不然的話,三紅也沒那麼容易在這里租房做買賣。
“孫哥,現在住這片的還有多少人呢?”
“78戶,138人。”
孫立早就給摸清楚了。
“廠里不同意,就算是同意了,估計也得在佔股比例上提要求,畢竟這麼大的一片地方,光是地皮就值不少錢呢!”
“這事先不急,以後再說!”
“怎麼又不急了?”
上次李天明來廠里,和孫立聊過以後,孫立回去又仔細琢磨了這件事。
確實應該將這片地提前拿下。
否則的話,就機械加工廠那麼屁大的地方,以後肯定撲騰不開。
“等咱們干起來,到時候,不用咱們提,總廠那邊也得考慮!”
李天明說著笑了。
只要讓總廠那邊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到時候,就算他不提,總廠那邊也得主動提,既然要擴大生產,這片地給不給用?
早早晚晚,都是李天明碗里的菜。
孫立也明白了李天明的意思,便沒再繼續聊這件事,而是將抽屜拉開,從里面取出了一張紙,拍在了桌子上。
“還有個事,生產許可證批了,過兩天我在跑跑稅務局,把稅務登記證也給拿下來,到時候,咱們就可以操練起來了!”
“工人培訓的事,孫哥,你也盯著點兒!”
剛剛李天明和張學振去車間,里面連一個人都沒有,經過崗位考核,通過的人,現在全都被送去了飛鴿自行車廠學習培訓。
這種事要是放在以後,那是想都別想,可這年頭不一樣,李天明通過輕工業局的馬援朝,一個電話就輕輕松松地搞定了。
“放心吧!不過……天明,後勤這邊是不是得招些人了,光練我一個也不行啊!”
機械加工廠原先的後勤管理框架簡單,就那麼三四個人,現在既然要正規,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的草台班子了。
“這事你自己拿主意,不用和我說,可就算是要招人……有經驗的,怕是不容易啊!”
“我都想好了,總廠那邊退休的老人兒,我認識不少,可以把他們請過來發揮余熱,就是……”
見孫立面露難色,李天明立刻猜到了是咋回事。
“最多10個名額,不能再多了!”
孫立說的那些人,都已經退休開始頤養天年了,每個月領著退休金,養養花,喂喂鳥,很少有人願意再出來工作的。
想要請得動這些人,少不了要答應一些條件,比如……
家里的孩子沒工作,能不能給安排一下。
“有你這句話,那就好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