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四百一十四章 認清差距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慎思量 本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認清差距

    “想得還挺美,電風扇的事還沒和他們掰扯清呢,又打上電飯煲的主意了。”

    散了會,回到房間,盧源就忍不住嘮叨上了。

    “幸虧這電飯煲一直都是出口,沒在國內賣,要不然怕是早就被他們給學去了。”

    五葉電風扇弄了一個東瀛地區的獨家銷售權,已經算是上面的領導照顧他們了。

    電飯煲再想弄一個怕是不容易。

    一旦國內有了其他生產單位,到時候,海城的電飯煲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沖擊。

    “天明,老馬,你們可得把這個電飯煲看住了,說什麼也不能再讓他們給偷學了去!”

    馬援朝忙道︰“不能夠,去年有人來廠里參觀學習,生產車間我都沒讓他們進。”

    “這就對了,咱們的殺手 ,必須攥在咱們自己的手里。”

    盧源說著,看向了李天明,剛要說話,卻見他的情緒似乎有點兒不太對勁。

    “天明,你這是怎麼了?”

    李天明聞言苦笑道︰“盧局,馬局,您二位……難道不覺得……挺可悲的嗎?”

    呃?

    可悲?

    什麼意思?

    “我們自己生產的東西,卻不能在國內出售,國內的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電飯煲是個什麼東西。”

    “�砥@遣皇且蛭   br />
    盧源的話說到一半,突然也止住了。

    他想說是因為電飯煲在國內並不實用。

    但又是因為什麼,造成了電飯煲在國內不實用呢?

    “老盧,天明,你們這是怎麼了?電飯煲的技術不被別人學去,這不是好事嘛!”

    馬援朝還沒意識到問題所在。

    “老馬,天明的意思是……我們……還是落後的太多了。”

    “落後?哪落後了?這五葉電風扇和電飯煲的那個專利都在咱們的手上,外國人想用都得找咱們買,咱們……”

    馬援朝也後知後覺的察覺到了癥結所在。

    盧源說的不是技術,而是……

    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一個電飯煲,賣到國外的價格高達580到700元。

    可國內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卻只有30到40元。

    想要買上一台電飯煲,雙職工的家庭,不吃不喝差不多要攢上一年。

    明明是為生活提供方便的家用電器,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卻因為收入用不上。

    說什麼不實用,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用不上。

    還真是……挺可悲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馬援朝說著,也不住的嘆息。

    “誰讓我們國家的底子太薄呢!”

    盧源這個時候看向了李天明。

    “天明,用不著灰心喪氣,咱們國家現在……以後肯定能迎頭趕上的。”

    現在的大環境還不能隨便提,但對于以後,還是要有信心。

    “我明白!”

    關于國家未來的發展,沒有人比李天明更清楚。

    只用了40年的時間,硬生生地走完了西方國家200年才能走完的路。

    這個奇跡,只有中國才能創造。

    像什麼東瀛經濟發展的黃金10年,還有高麗的漢江奇跡,與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迅猛發展相比,都顯得小家子氣了。

    但那是以後,現在……

    還是要認清差距,才知道要怎麼去追趕。

    “有……酒嗎?”

    馬援朝突然說道。

    “老馬,明天就是廣交會開幕的日子了,這個時候喝酒……”

    盧源的話只說到一半,李天明已經起身出去了,等回來的時候,手上已經拎著兩瓶白酒,還有幾個油紙包。

    “幸虧離開家的時候,帶了幾張票,要不然,還真買不著!”

    酒是用的票,可帶回來的幾樣小菜,都是李天明加價買的。

    這邊的政策相較于北方,還是稍微寬松了一些。

    大晚上的,居然有小商販偷偷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賣鹵味。

    “喲!還有肉呢!”

    說是肉,其實是雞鴨內髒鹵的小吃,不過好歹是個葷腥,再配上蔥油蠶豆,還有一節自家燻的臘腸,算得上是非常豐盛的下酒菜了。

    “老盧,別愣著啊,拿幾個杯子過來!”

    盧源起身拿來了三個茶缸子,李天明倒滿了酒。

    “盧局,馬局,您二位,誰來提這第一杯?”

    兩人對視了一眼,還是盧源先開了口。

    “那就預祝我們海城在這次的廣交會上,大獲成功!”

    “不夠,不夠!”

    馬援朝听了,連連擺手。

    “這幾年的廣交會,咱們海城哪次沒完成領導交給的創匯任務,要我說,就應該祝咱們偉大的祖國,早一天追上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真正實現趕英超美!”

    盧源聞言,也是大為贊同。

    “對,趕英超美!”

    “天明,趕緊端杯啊!”

    李天明端起酒杯,和兩人踫了一下,隨後猛灌下去一大口。

    趕英超美,或許在盧源和馬援朝的心里,只是一句口號,一句……

    激勵自己的口號!

    但是,在李天明生活過的那個年代,趕英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超美,他也曾有幸親身經歷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半斤酒下肚,盧源和馬援朝也聊開了,從他們參加工作,到剛剛過去的10年,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美好願景的期待。

    “老盧,要我說啊,你還是太保守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都是多少年前許的願了。”

    “多少年前?實現了嗎?我問你,老馬,咱們對人民群眾許下的承諾,實現了嗎?”

    盧源的情緒突然變得激動起來。

    “盧局,有話慢慢說。”

    李天明剛要勸,盧源突然轉頭看向了他,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控制住了。

    “天明,你來說說,10年後,不,20……30年後,咱們國家什麼樣?”

    30年後?

    2006年?

    說真的,李天明還真記不太清楚了。

    那是因為自2000年之後,中國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

    那種發展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跳躍式的。

    幾乎每年都在大變樣。

    “30年……還是短了點兒,50年吧!”

    50年以後,李天明74歲。

    放在當下,已經是個生命進入倒計時的老頭兒了。

    可上一世的李天明,還真沒覺得自己有多老。

    耳不聾、眼不花、背不駝,走路也有勁兒。

    “50年?我怕是見不著嘍!”

    “你見不著,你兒子,孫子見也一樣,天明,說說,你覺得50年以後,咱們中國啥樣?”

    啥樣?

    李天明不禁陷入了回憶。

    “火車比現在的快,路也比現在的寬,樓比現在的高,不要說電風扇、電飯煲,就算是冰箱、電視機、洗衣機,家家戶戶不用精打細算也能置辦得起,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在也不用為了吃飯發愁了,每頓想吃啥就吃啥,雞鴨魚肉,大米白面,到時候,窩窩頭都變成好東西了。”

    “啥?”

    李天明一開始說的,兩人雖然覺得有點兒玄乎,但好歹還能算是美好願景。

    可是……

    “窩窩頭都成好東西了?那日子過得還不如現在呢!”

    “那玩意兒,困難時期,要是能有一個,給個多大的印把子都不換,後來是天天吃,頓頓吃,吃得我現在想起來胃里就反酸水,要是真能大米白面隨便造,那可就好嘍!”

    別說盧源和馬援朝不理解,前世的李天明同樣不理解。

    啥時候高粱米、棒子面,還有野菜成好東西了?

    大飯店里還賣得賊貴,說這叫啥……

    健康食品!

    真是好日子過夠了,非得找罪受。

    “來吧!還剩這麼點兒酒,咱們就預祝天明說的好日子早點兒實現,大米白面,管夠!”

    “管夠!”

    三個茶缸子 在一起,仰頭一飲而盡。

    轉天,李天明還是早早的就起來了,這麼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除了媳婦能治,別的啥也治不了。

    洗了個澡!

    下樓去招待所的食堂吃早飯,兩碗餛飩面下肚,胃里也舒服多了。

    七點整,眾人集合出發,前往流花路展覽館。

    還沒到開館的時間,但周圍已經出現了不少外國面孔。

    找到海城的展廳,出了這麼多年的風頭,海城早就不用坐冷板凳了。

    “抓緊時間準備!”

    盧源發了話,眾人立刻忙活起來,絕大部分人都不是第一次參加廣交會,應該做什麼,心里都清清楚楚。

    至少……

    不會再鬧出,把電飯煲的設計圖當做宣傳材料,這種大笑話了!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方便以後閱讀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認清差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認清差距並對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