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口就是“大局觀”,王作先分明就要堵李天明的嘴。
李天明倒是很想回上一句︰我這人格局不大。
可這話說完,往後這間辦公室,他大概率是再也進不來了。
王作先也很為難,但事已至此,解釋也顯得蒼白無力。
“另外還有價格的問題。”
既然改變不了什麼,王作先也就省去了糾結。
價格?
分到手的訂單少也就罷了,怎麼連價格也準備再砍上一刀啊?
“電風扇150元,電飯煲的話……可以給到450元!”
哈!
李天明差點兒氣笑了。
有那麼一瞬間,他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反正也已經存下了點兒家底,大不了回去老老實實地做個農民,一直苟到春暖花開,或者到時候干脆帶著全家人找門路去香江。
重大鑼鼓另開張。
年代文既然玩不轉,老子換個賽道,港穿行不行?
拳頭緊緊的攥著,但最終還是只能無奈地松開了。
王作先自然知道,把事情辦成這樣很過分。
但是……
無論楚明玉是出于何種目的,可他所說的那些道理,讓人無從反駁。
國家發展需要外匯,海城的發展方方面面都需要錢。
海城很大,不止有一個李家台子。
市革委的工作中心,也不可能只放在李家台子上面。
“天明同志,還是要著眼于大局!”
又來了!
pua都不肯換點兒台詞嗎?
偏偏來自王作先的pua,李天明根本沒辦法拒絕。
“王主任,我明白!”
听到李天明這麼說,王作先暗暗松了口氣,至于心里是怎麼想的,他眼下也顧不上了。
“明白就好,這次的事,我也知道你們李家台子是吃虧了,還有沒有什麼要求,盡管提出來,我……盡量滿足!”
李天明笑著搖了搖頭。
他想要訂單翻倍,能滿足的了嗎?
既然注定滿足不了,還有什麼可說的。
就在這個時候,劉秘書打了飯回來,兩個飯盒,分別放在了李天明和王作先面前。
可李天明這會兒哪里還吃得下。
辛辛苦苦南下這一趟。
海城的創匯任務完成了,王作先和盧源等人撈足了政治資本,海城未來的發展也得到了大筆資金。
唯獨李天明和李家台子,好像沒落下多少實惠。
“先吃飯,餓著肚子還怎麼干工作!”
王作先招呼著,打開飯盒,今天市委大院的伙食倒是不錯,居然還有肉丸子。
當著王作先的面,李天明就算心里想把飯盒給扔在地上,也只能逼著自己把這一盒飯都給填進了肚子。
吃完飯,劉秘書又進來了,收拾好飯盒,又遞給了王作先一份……
“這是合同,你看一下,沒問題的話……保證交貨時間!”
李天明伸手接過,正是市物資局的訂單,去了一趟廣交會,現在就連物資局的訂單都明顯正規了不少。
四萬台五葉電風扇,還有兩萬台電飯煲,上面著重提到的就是每一批的交貨時間。
南下廣州之前,被物資局拉走的1000台電飯煲也算在內了。
“天明,這是大事,馬虎不得!”
大概是擔心李天明鬧情緒,王作先還特意提點了一句。
對李天明,他是非常欣賞的,當然不希望李天明因為意氣用事,再被人抓住了把柄。
創匯是國家大事,無論在哪個環節出現紕漏,上面都是要追責的。
“您放心,我這人……分得清輕重!”
呃?
王作先聞言一怔,李天明話里有話,他又怎麼可能听不出來。
不過也沒有深究。
有點兒情緒很正常,只要別把這些情緒帶入到工作當中就行。
“這就好!”
從市委大院出來,李天明深吸了一口氣,才勉強壓住了滿心的郁悶。
“天明同志!”
正準備去等公交車,突然一輛吉普停在了李天明的面前,車窗落下,開車的是劉秘書。
“王主任讓我送你回村!”
李天明點點頭,把行李放在後排,然後坐上了副駕駛。
一直到車出了市區,劉秘書才開口。
“剛剛的會議,我在現場做紀要,主任讓我和你……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
王作先不方便當面和李天明說,但為了不讓他誤會,還是安排了劉秘書,借著送他回家的機會,解釋一下。
李天明沒說話,擺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樣。
“天明,你也要理解王主任,海城市革委畢竟不是主任的一言堂,任何事都要經過組織內部會議討論研究,楚副主任……”
楚明玉?
李天明之前曾听李學國提起過這個人,據說楚明玉正是白江濤的靠山。
能收白江濤這種人當馬仔的,估計也不是啥好人。
听劉秘書說,開會的時候,是楚明玉帶頭反對李家台子的村辦集體企業參與這次的出口產品制造,王作先在會上也曾據理力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要是沒有王主任爭取,天明,你們這次怕是一點兒機會都沒有!”
李天明相信劉秘書說的是實情。
但是,海城這次在廣交會上大出風頭,王作先作為首功,難道還能沒辦法壓制住楚明玉一系?
說到底,王作先的心也是偏向國營工廠。
至于李天明,和李家台子的村辦企業,王作先現在的做法就是……
吊著!
分給一部分訂單,不至于讓他們徹底心灰意冷。
畢竟,將來王作先還有用得著李天明的地方。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
李家台子的集體經濟,同樣也是王作先的政治資本。
“我說這麼多,目的就是希望你能理解王主任,主任他……也挺不容易的!”
誰又容易呢?
王作先不容易,李天明自然明白,趕上這麼一個年頭,又遇上了這麼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處在王作先的位置上,每一步都是在如履薄冰。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風向突變,今天還位高權重,明天就只能在牛棚里數星星了。
尤其是像王作先這樣想要干實事的領導干部,做得多,犯錯的機會也就更大。
一路上,一直是劉秘書在說,李天明在听。
“到前面停吧!”
車快到村口的時候,李天明就叫了停。
收拾好行李下了車,站在路邊,看著綠油油的稻苗,他走的時候,村里正忙著插秧,這會兒已經干完了。
“劉哥,回去和王主任說一聲,我們這邊耽誤不了事,讓他只管放心!”
說完,把行李往肩膀上一搭,邁步朝村口走去。
劉秘書目送著李天明走遠了,過了好久才調轉車頭,朝著海城的方向駛去。
再次經過長甸河橋的時候,他的心里也不禁生出了替李天明鳴不平的念頭。
領導們做事,確實有點兒不厚道了。
罪過,罪過!
再說回到李天明這邊,剛進村,立刻就被鄉親們給圍住了。
都知道他去了廣州,對于一輩子最遠只去過大柳鎮的村民而言,廣州,那差不多是在天邊了。
“天明,听人說南邊熱得很,是不是啊?”
“那邊是不是真的和下火一樣?”
“南方人都吃啥?”
“天明,給大家伙說說唄!”
消息相對閉塞的農村,人們對于外面世界的渴望似乎更加強烈。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湊熱鬧。
李天明雖然累,卻也沒拒絕鄉親們的好奇心。
找了個高台階蹲下,接過一個本家哥哥遞過來的煙。
喲!
還帶嘴兒的呢。
如今鄉親們的日子確實過得越來越好了。
“廣州那邊……”
李天明繪聲繪色的說著,直到李學慶聞訊趕來。
“都干啥呢?天明都半個月沒著家了,你們還攔著不讓回,想听故事的,我給你們說,京城招待所的那個床……”
李學慶進京記,村里但凡長了耳朵的,少說也听過不下四五遍了。
人們哄笑著散開了。
“趕緊回家,有好事等著你呢!”
李學慶笑道。
好事?
啥好事啊?
李天明忙問,李學慶卻賣起了關子,沒辦法,他也只能一路跑著到了家門口。
正要進門,差點兒和李蓉撞在一起。
“哥!你可算回來了!”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