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橋合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慎思量 本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橋合攏

     里啪啦……

    伴隨著一陣鞭炮聲,王作先用力扯動手里的繩子,橫在橋頭的紅布從中間斷開,緊接著鑼鼓聲響起。

    一同前來的幾家海城報社的記者舉著照相機上前,對著王作先,還有他身後的大橋一通猛拍。

    歷時四個月,長甸河大橋終于迎來了合攏竣工的日子。

    只可惜,這年頭車太少,要不然的話,再來一個通車儀式,就更熱鬧了。

    這邊紅布落地,另一邊浩浩蕩蕩開來幾十上百輛車,那效果絕對杠杠的。

    迎著呼嘯的西北風,雖然身上冷,但王作先心里卻是一片火熱。

    有了這座橋,那些攻擊他的聲音這下也能消停一陣子了。

    “王主任……”

    圍在身邊的記者紛紛舉手提問,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那個姜紅英。

    面對著記者的采訪,王作先大談集體經濟的優越性。

    “長甸河大橋合攏,正是在我黨領導之下,人民群眾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的一次偉大勝利。”

    “偉大領袖教導我們說,只有人民才能創造一切,今天大橋合攏,進一步佐證了偉大領袖的真知灼見,我相信,未來在我黨的領導下,李家台子的社員們將會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績。”

    李學慶興奮的拍著巴掌,卻看見李天明一個勁兒的往後躲。

    “干啥去啊?”

    李天明今天就算不是主角,也是大功臣。

    要是沒有他操持,這架橋還指不定啥時候才能建好呢。

    李天明沒說話,悄默聲的躲到了人群中。

    再不躲,萬一被姜紅英那女人給盯上,還指不定又有多刁鑽的問題等著他呢。

    好在這會兒人們關注的焦點都放在了王作先這位海城一把手的身上。

    就連縣里、鎮上的領導都成了陪襯,就更沒人注意到李天明了。

    “天明同志!”

    呃……

    王主任,你可以把我當成空氣的。

    被王作先點了名,李天明這下想躲都躲不了了。

    只能磨磨蹭蹭的走了過去。

       ……

    閃光燈不斷亮起,晃得李天明兩眼發花。

    對上姜紅英的視線,感覺心跳都漏了一拍。

    別說話,噓……

    姜紅英像是听到了李天明的心聲,狠狠的白了他一眼,總算是沒有刁難。

    接著永河縣和大柳鎮的領導班子也被叫到了跟前,還有參與橋梁施工建設的眾人。

    王作先挨個握手寒暄,氣氛熱鬧中透著和諧。

    就在這時候,一輛公交車晃晃悠悠的開了過來。

    在橋頭停下,乘客們紛紛下車,人群中,李天明還看到了李學軍和天滿、天和、天敬幾人。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明天就是祭祖的日子了。

    記者們蜂擁而上,將司機圍了起來。

    “感謝大柳鎮的鄉親們,以後從海城到永河縣可就要方便多了……”

    司機侃侃而談,听他那口才,做司機顯然是屈才了。

    “天明,我們去廠里看看。”

    王作先此行雖然是為了主持長甸河大橋的合攏儀式,但主要目的還是電飯煲廠。

    如今的他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發展集體經濟的排頭兵,無論這條路的走向如何,他都沒有了退縮的余地。

    一旦被定性為錯誤路線,到時候,第一個倒霉的只能是他。

    可以說,隨著對李家台子的集體企業扶持力度越來越大,王作先朝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到了這個份上,個人榮辱,政治前途,王作先已經不在意了,他真正擔心的是,李家台子如今的大好局面被打破。

    那樣的話,就太可惜了。

    李天明陪著王作先先去了電風扇廠。

    其他人都被李學國給擋了駕。

    此刻廠里已經停工了,但車間被打掃得一塵不染。

    “平時白天,村里的五保戶在廠里值班,晚上有民兵巡邏。”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眼紅李家台子的人不少,真要是動了歪心思的話,一個火柴頭就夠了。

    王作先點著頭,仔仔細細的在車間里轉了一圈,一句話都沒說。

    看得出來,王作先有心事。

    接著兩人又去了電飯煲廠的車間。

    前段時間已經封頂了,只剩下設備還沒安裝。

    “還有沒有什麼困難,提出來,我幫你解決。”

    李天明搖搖頭,有吳月華在,比任何技術員都管用,

    思慮再三,還是猶豫著開了口。

    “王主任,您……是不是遇到啥難事了?”

    王作先聞言笑了。

    “處在這個位置上,哪天沒有事。”

    以他現在做的這些事,如果上面不是有人一直在用最大的努力支持的話,早就被打倒八百回了。

    後悔嗎?

    要說一點兒都不後悔,那肯定是瞎話。

    他原本可以隨大流,平平穩穩的積累資歷,一點一點的往上爬,以他的年紀,未來進入中樞,成為核心領導層,也是大有希望。

    可卻偏偏選了一條風險最大的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可是在外人面前,他還要表現出一副干勁十足的模樣。

    此刻只有他和李天明,稍有松懈,沒想到還被李天明給看出來了。

    “明年五月份的廣交會,做好準備。”

    現在的王作先,已經和李家台子這個被大領導選中的試點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解不開了。

    剛剛得到的消息,上面對于讓李家台子的集體企業去參加廣交會的意見頗多。

    說什麼的都有,甚至有人覺得,一家農村小作坊去參加廣交會,會影響國家形象。

    接著又有人點名批評王作先,認為他立場不堅定,是zb主義復闢的保護傘。

    這里面自然少不了楚明玉,還有其後台的手筆。

    直接將王作先給架在了火上烤。

    要想扳回一局,唯一的辦法就是,李家台子集體企業的商品,能夠在廣交會上大放異彩,為國家賺取大量的外匯。

    而一旦沒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當時候,王作先所要面對的必定是群起而攻。

    會是一個什麼下場,已經不需要多言了。

    李天明一個小老百姓,自然不清楚王作先如今的處境,不過也能大概猜到一些。

    說到底,還是他這兩年折騰得太出格了。

    人家都在忙著階級斗爭,他卻要帶著鄉親們發家致富,這本就是大逆不道。

    而作為他靠山的王作先要面對怎樣猛烈的攻訐,無需細想,也能猜到一二。

    他能為王作先做什麼?

    事到如今也唯有用實實在在的成績,來證明這條路的正確性。

    比如長甸河大橋,再比如……

    來年的廣交會。

    “王主任,請您放心,我……一定竭盡所能。”

    王作先笑著點了下頭︰“放輕松,別這麼嚴肅,中國的事,無論是哪方面的,歷來都很復雜,我們能做的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用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教訓,為老百姓找到一條真正適合的路。”

    如果每個當官的都是這麼想的就好了。

    偏偏有些人滿腦子都是爭權奪利,早就已經忘記了他們當初投身革命的初衷。

    “提前給你透露個消息,胡同閣同志過完年,就要調任石市了,學國同志擔任永河縣革委主任,以後遇到任何事都可以找他,我也希望你們兩個能配合好。”

    一個縣革委的一把手,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王作先居然把他們放在了同一個位置上。

    李天明這下也感覺到壓力了。

    以前李學國是大柳鎮的公社主任,現在成了整個永河縣的父母官。

    是不是未來永河縣的經濟發展,也要綁在李家台子的身上呢?

    先富帶動後富?

    沒準兒李學國現在已經在打這個主意了。

    到時候,真要是提出來,李天明咋辦?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方便以後閱讀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橋合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橋合攏並對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