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咱倆換換吧!”
天亮縮在拖拉機的車斗里,緊緊裹著棉襖。
呼嘯的西北風,漫天的大雪,幾乎要將兄弟兩個給掩埋了。
連著喊了好幾遍,李天明才听清天亮再說什麼。
“老實坐著,把棉襖裹嚴實了!”
出發的時候,天雖然有點兒陰,可看著也不像要下雪的樣子,剛到半路,大雪片子就砸了下來。
今年大概率又是一個嚴冬。
哪像後來,三九天最冷的時候,也不過零下七八度,下場雪能引得全城小年輕狂歡。
“哥,找個地方歇會兒吧,這雪越來越大了!”
雖然背著風,可雪太大了,天亮說話的時候,張嘴都費勁。
“不能停,一停這拖拉機未必還能開得起來。”
今天給棉紡廠送一車,過些日子,再給煉鋼廠送一車,今年這賣魚的營生就該停停了。
雪花不停地往臉上砸,路都看不清了,好在這年頭也沒啥車,遇上這種天氣,誰不是貓在家里躲著。
趁著現在路上的積雪還不是很厚,抓緊時間往前趕,否則一旦誤在半路,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呢!
臨近海城市區,雪也小了一點兒,兄弟兩個總算能喘口氣了。
天亮換了李天明,捏緊了油門,盡力往前拱。
“先去市委大院。”
王作先有事要找李天明,這是大事,可不能耽擱了。
“知道了!”
趕在中午前,兄弟倆終于把拖拉機開到了市委大院門口。
劉秘書一直在傳達室等著。
“天明同志,快進來暖和暖和!”
將凍得渾身篩糠的兩個人迎進了傳達室,屋里生著煤爐子,幾乎要凍僵的身體,漸漸恢復了溫度。
“王主任沒開會吧?”
“早會開完,一直在等你呢!”
李天明喝了口熱水,叮囑天亮在這里等著,他跟著劉秘書一起去了王作先的辦公室。
“凍壞了吧,劉秘書,給天明同志倒杯熱茶!”
王作先看著肩頭雪還沒化盡的李天明,連忙起身。
“不麻煩了,沒啥!”
農村人還能怕冷,為了生活,甭管是三伏酷暑,還是三九寒冬,該干的時候,照樣得干。
捧著熱茶杯,李天明感覺已經麻木了的雙手,又有了知覺。
“王主任,我先和你說說工廠的建設進度!”
“不忙,先歇歇,建設進度,學國同志和我介紹過了,讓你來,主要還是為了明年廣交會的事!”
咋?
又有變故了?
見李天明神色微變,王作先笑道︰“別緊張,定下的事,肯定不能改,不過……明年的廣交會提前到了5月10號,你們那邊……能不能趕得上?”
5月10號!
李天明在心里盤算了一下現在的進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正月里完成廠房建設應該不成問題。
可這場大雪下得不是時候,肯定要影響工期。
往後的日子,如果再來上幾場的話,怕是只能停工了。
不過工期延後一些日子,影響倒也不大。
關鍵是工人的培訓,還有後續原材料的供給。
電飯煲的缸筒,李天明之前已經和孫福滿談妥了,經過了幾次試驗,如今煉鋼廠三產單位做的缸筒,已經通過了驗收。
剩下的外殼,這一次李天明準備自家的工廠完成,前些日子,他要的注塑機已經到了,那些電器元件,就只能通過王作先來聯系供應單位了。
“這方面的事,你不用擔心,這樣吧,春節前,我先安排人給你送一批過去。”
听王作先這麼說,李天明就放心了。
“還有個事,王主任,電風扇明年的生產任務……”
電風扇廠從開始生產,一直到現在,總計生產了兩萬台,除了第一個月因為王作先要得急,產量達到了五千外之外,後面每個月的產量基本上能維持在兩千五百台左右。
對于他們這樣一個村辦集體企業來說,這樣的產能已經不算低了。
如今除了海城之外,周邊的幾個地區,睡蓮牌電風扇也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按照李天明的計劃,兩年之內,睡蓮牌只要能佔據華北地區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就行,和華生、牡丹、長城這些知名品牌的競爭,那是往後的事。
“你今天來的巧,我昨天組織輕工業局開會,正好說了這個事,明年你們睡蓮牌的生產任務,已經定下來了,台,怎麼樣,有沒有信心?”
“有!”
李天明激動得站起身,台,這下明年的生產算是有著落了。
“不過有句話,我要說在前面……”
“請領導放心,絕對不會影響農業生產!”
目前來說,讓老百姓填飽肚子,依舊是從中樞到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天明自然不敢拿這個事隨便開玩笑。
賺錢再重要,也沒有糧食重要。
“知道就好,走,你和我出去一趟,我帶你去個地方!”
呃?
見王作先起身,李天明也連忙跟著一起站起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到了樓下,車已經等在了門口。
經過大院門口的時候,李天明和天亮打了個招呼,隨後便被帶到了一處工廠。
大雪天,廠區內依舊人頭攢動,上千號人正忙活著搞建設。
不等李天明發問,王作先便主動開了口。
“這里就是海城市電飯煲廠了,原來是燈泡二廠,搬遷後,這里一直空著,現在總算是又利用起來了!”
之前王作先曾說過,海城市會成立一家專門用來生產電飯煲的工廠,同樣也是中國的第一家專門用來生產出口商品的單位。
沒想到這麼快就操持起來了。
還是這個年代好!
不像後來,遇到點兒事就反復扯皮,相互推諉。
如今無論要做什麼,只要上面下達了命令,整個社會都會立刻行動起來,相關產業全力支持,集中全部力量,調集一切資源,用最短的時間,將這件事做好。
“天明啊!現如今上面的領導也非常重視。”
剛剛李天明還在納悶,王作先把他帶來這里是什麼意思,現在才明白,是在給他加擔子呢。
“請領導放心,我們……一定竭盡全力!”
王作先點點頭,下了車,這會兒雪已經小了很多。
李天明跟在身旁,落後了半個肩膀。
“任重而道遠,天明,可千萬不能放松,我對你的期望很高。”
有頭腦,有膽識,最重要的是,李天明敢于將想法付諸行動嗎,這一點尤為難得。
如今的社會環境,有想法不敢說,敢說又不敢做,敢做又畏首畏尾,這種情況太多了。
王作先是個務實派,他最煩的就是喊口號,放衛星,一門心思地只想先將海城的經濟搞上去。
階級斗爭什麼都可以先放一放。
先要讓老百姓有飯吃,有錢花。
因此,海城革委班子內部,對他也存在著極大的非議,特別是以楚明玉為首的那幫人,經常在組織會議上和他唱反調。
不過好在上面還是支持他的,特別是李家台子的集體經濟發展,被作為典型之後,如今雖然還不敢說完全掌控了海城的領導班子,但至少在和楚明玉一系的爭斗中,王作先是處于上風的。
破局的,正是李天明。
正因為如此,王作先才願意支持李天明,幫助李天明,他也想看看,這小子到底能飛多高,飛多遠。
“雪又大了!”
王昨天抬頭望著天。
“好兆頭啊!瑞雪兆豐年,來年一定又是個好年景!”
說著又看向了身旁的李天明。
“天明,好好干,只要我還在這個位置上,會一直支持你的!”
得到了王作先的承諾,李天明非但沒感覺到輕松,反而覺得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