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華是個什麼情況,認識她的人都清楚。
    像李愛華和黃麗英,她們是被各自的丈夫牽連,而孫嘉璐則是被吳月華給連累了。
    運動還沒起來,她就各種牢騷、抱怨,所有她看不慣的現象,全都成了她發泄的目標。
    最後因為一封信,差點兒被打成現行反.革.命。
    萬幸還有了非常欣賞她的老師,用盡了所有的人脈,才勉強將她給保住了,要不然的話,人還在不在,真就不一定了。
    在這場席卷了整個社會的時代洪流中,消失個把人,還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如今人被“藏”在李家台子,事實上也有很多人知道,只不過,一個被打倒這麼多年的人,沒有人把她當做威脅,這才沒有惹出事來。
    可一旦她公開露面,那些踩著她上位的人,還能繼續視而不見?
    王作先苦笑了一聲︰“是我疏忽了。”
    對于現在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的運動,王作先也有很多看法。
    可即便是他,也不敢多說什麼,身處亂象之中,只能勉強維持而已。
    “吳月華同志,你一定要給我照顧好了。”
    說完,便沒再提這件事。
    “你那邊抓緊干起來,等到投產,我安排人過去學習一段時間,這個總沒問題吧?”
    李天明當即答應下來,要是連這個都拒絕的話,可就真成王作先口中的技術封鎖了。
    而且,電飯煲又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事實上技術含量非常低,有點兒機械基礎的人,買回去一台拆開,簡單研究一下,就能明白其工作原理。
    “王主任,東西做出來以後……”
    這個才是李天明最關心的。
    “想知道怎麼銷售?”
    李天明連連點頭,他只知道電飯煲這種東西可以出口賺外匯,但是這外匯怎麼賺,可是個大問題。
    如果不是重生之後,多了上輩子沒有的闖勁兒,或許他現在還和上輩子一樣,窩在李家台子那個小村子,直到改開,很多人乘風而起之後,才有勇氣走出去。
    國際貿易?
    那是上一世李天明在50歲之後,才涉足的領域。
    眼下這個社會環境,想要尋找到一個對外的窗口,不借助國家的力量,根本不可能。
    除非李天明能舍棄現在的一切,學著某個姓倪的跑去香江,在那邊重新開始。
    可他連句粵語都不會,英語也只會“哈嘍”和“拜拜”,過去難道做苦力啊?
    李天明沒有自虐傾向,更舍不得現在逐漸打開的局面。
    但即便是在國家層面上,同樣也是舉步維艱。
    現如今的共和國正面臨著多重封鎖,這段特殊時期一直以來給人的感覺,幾乎就是一個全封閉的狀態。
    雖然上層也在極力想要與其他國家保持接觸,可是……
    “听說過廣交會嗎?”
    呃?
    李天明听的一愣,好半晌才反應過來。
    現在就有了嗎?
    幸好及時忍住了,不然的話,都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李天明一直以來都以為廣交會是在改開之後才有的呢。
    “我說的廣交會,全稱是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會在廣州舉辦。”
    人們對于處在特殊時期的共和國的印象,還是太過于刻板了。
    事實上,王作先所說的廣交會,早在1957年就創辦了,是一個專門用來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平台。
    也正是因為這個平台的存在,才讓國家在困難時期,打破了外部勢力的技術、貿易封鎖,逐步實現了與世界接軌。
    說白了,都是被逼出來的。
    即便是在十年特殊時期,廣交會也一直堅持舉辦,甚至在今年的廣交會上,出口成交額還佔到了全國外貿年出口總額的50,為國家的建設,賺取了大量的外匯。
    “以前咱們出口的商品,都是以紡織品、食品、手工藝品、土特產品為主,工業產品佔比很低,明年春季的廣交會,天明,五葉電風扇和電飯煲,我希望能實現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听到這話,李天明感覺肩膀都要被壓塌了。
    “怎麼樣?有沒有信心?”
    李天明不禁苦笑,他能說沒有嗎?
    整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他率先提議的。
    在國外注冊專利,商品對外出口,為國家建設賺取外匯。
    大話已經放出去了,關鍵是國家不但听進去了,而且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做了大量的工作。
    現在,他要是表示沒信心……
    干啥?
    拿領導耍著玩兒呢?
    “我……盡力而為!”
    王作先聞言也笑了,李天明這會兒要是拍著胸脯說“有信心”,他反倒覺得含糊。
    凡事盡力就好!
    而且,他相信李天明一定能做好。
    畢竟這一次,李天明可是帶著全鎮老百姓的家當在賭。
    成功,正式進入中樞高層的視野,從今往後,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
    失敗,往後就老老實實的做個農民,靠著雙手勤勞耕作,別再琢磨旁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天明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壓力確實不小,但還不至于將他壓倒。
    “準備工作要抓緊,明年春季的廣交會已經暫定了5月26日,到時候,我希望你能一起去!”
    呃?
    李天明聞言一驚,產品能進入廣交會的展台,他就已經知足了,听王作先的意思……
    “我也去?”
    看到李天明的反應,王作先不禁笑了︰“你當然要去,整件事都是你惹出來的,你這個當事人不去,怎麼能行!”
    讓李天明參加廣交會,可不是臨時起意,這是上面的某位領導打過招呼的。
    至于目的……
    去開開眼界,真正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
    如今處在領導崗位的上不乏有識之士,但同樣也有很多故步自封的老腦筋,總覺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就是國家發展的不二法門。
    靠自己也能趕英超美,實現國家復興。
    可是人如果只盯著腳底下的那一畝三分地,不肯抬眼去看看世界,怎麼知道與外面的差距?
    又怎麼追趕?
    “去看看,感受一下,了解一下,我們只有承認差距和不足,才能有追趕的方向,天明,我們的國家現在雖然還存在很多的困難和問題,但是,要堅定信心,總有一天,我們一定能追上去,並且超過他們。”
    王作先的自信,並不是那種盲目的自大。
    從1949年建國,到1971年,短短20余年的時間,共和國能在一窮二白,且被各方勢力圍追堵截的情況下,完成了輕工業體系建設。
    再有20年的時間又會實現怎樣的跨越?
    再過40年呢?
    王作先只是憧憬,李天明卻是真真正正見識過的。
    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未來的中國成為了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全工業體系的國家。
    可這……
    同樣也是被逼出來的!
    全工業體系國家!
    听著確實挺讓人驕傲自豪的。
    但是,稍微懂得市場經濟規律就會明白,這樣的全工業體系存在,其實並不合理。
    因為市場貿易存在的意義就是流通。
    我沒有的找你買,你沒有的找我買,大家互通有無,市場才會更有活力。
    像共和國這樣的存在,完全就是個bug。
    你不賣給我,我就自己造,你沒有的,還得找我買。
    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能不急眼嗎?
    可這又怪得了誰?
    還不都是被他們給逼的。
    “王主任,也許……咱們國家以後比您想的還要更好!”
    王作先一拍大腿,笑道︰“這就對了,就是要有這樣的信心,堅定不移的努力奮斗,我五千年泱泱華夏,理所應當的就應該立于世界之巔!”
    呃……
    這咋突然還喊上口號了,喊得人……
    還挺熱血沸騰的!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