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白人遇上明白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慎思量 本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白人遇上明白人

    “都不是外人,親家,千萬別客氣!”

    李學工和李學農兄弟兩個輪番勸酒,孫父沒一會兒就喝得暈暈乎乎的,本來還有些拘束,可酒勁兒上頭,也漸漸的放開了。

    會親家的席面,本來應該請李學成坐鎮的,可李學工兩口子都非常默契的沒提。

    要不是顧著臉面,天生結婚的時候,他都沒打算讓李學成來。

    酒足飯飽,接下來也該聊正事了。

    大蓮和孫長寧作為當事人被“轟”了出去,一幫小的也都沒資格參加。

    屋里除了雙方家長,只剩下了李學農兩口子、李天明兩口子,還有就是天生和張秀芝。

    彩禮錢,寧波鄉下有兩百塊錢就夠了【大學同學寧波人,特意讓他問的父母,每個地方不一樣,取他父母結婚時的彩禮,考古隊員勿擾】,但之前孫長寧給家里寫信,也提到了這邊的標準。

    600塊錢,孫家拿著不是不容易,而是根本拿不出來。

    更何況孫長寧下面還有幾個小的,總不能為了給二兒子娶媳婦,把家底都給掏干淨,再欠上一屁股債。

    而且,當初娶大兒媳婦,彩禮錢就給了200塊,要是比那個時候多了,一旦讓大兒媳婦知道了,肯定容易生出矛盾。

    好在孫長寧給他們交了底,這幾個月的工資都存著呢,加在一起也能有個一百多塊,再向工友們借一點兒,好歹能把彩禮給湊齊了。

    當然,家里不可能一分錢不出,孫父孫母這次過來,身上也帶了200塊,這已經差不多是全部的積蓄了。

    “親家母,我們是嫁閨女,不是賣閨女,看中的是長寧的人品,只要他們小兩口過得好,彩禮的事,我們也沒啥說的!”

    話是這麼說,但面子上的事不能含糊了,人家閨女都是400到600的彩禮,要是大蓮的彩禮少了,李學工兩口子也要遭人笑話。

    而且,閨女出嫁,總得風風光光的辦上一場。

    最後兩家商定,彩禮400,到時候在城里辦幾桌請兩人的工友吃上一頓。

    “大蓮的彩禮都給她做壓箱錢,家里一分不留,陪嫁我們再出一輛自行車。”

    說出這話的時候,石淑玲還看向了大兒媳婦張秀芝。

    按照農村的規矩,將來他們兩口子的家業,都是天生天洪兩兄弟的。

    現在給大蓮的陪嫁多了,往後二蘭子、三紅,還有四萍的嫁妝,肯定都要照著這個標準預備。

    給閨女的多了,留給兒子的自然也就少了。

    張秀芝要是不樂意的話,也是個麻煩事。

    好在張秀芝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快,等石淑玲說完,立刻表了態。

    “媽,大蓮出嫁,到時候我們兩口子給搭一台電風扇。”

    一台睡蓮牌電風扇市面上售價95,從廠里拿貨80,還不要票,做哥嫂的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簡單了。

    天生兩口子陪送了電風扇,李天明這個當大哥的自然也不能含糊了。

    “收音機我出!”

    四大件配送了倆,還加上一台電風扇。

    孫父孫母這下都不知道應該咋招架了。

    原想著李蓮家里日子過得好,可孫長寧是大學生,將來還能做干部,兩相比較也算得上相配了。

    但現在看起來,親家的實力還不止他們看到的。

    兒媳婦的陪嫁這麼豐厚,老兩口子不禁擔心將來兒子在娘家人面前抬不起頭。

    “親家,家里的條件就這樣,再多的……不怕您笑話,實在是拿不出了。”

    孫母說到這里,咬了咬牙道。

    “我表個態吧,往後他們小兩口過自己的,我們不給他們添負擔。”

    養兒防老,可為了兒子將來能過得舒心,孫母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可她這話剛說完,石淑玲就不樂意了。

    “親家母,您這叫啥話,贍養父母天經地義,你們把長寧供出來肯定不容易,到了他回報的時候了,哪能只顧著自己,這事在我這里就過不去,往後該咋樣就咋樣,不光長寧,大蓮也一樣,嫁過去她就是孫家的兒媳婦,該孝順公婆的地方,她要是做得不到,您只管和我說。”

    石淑玲是個明白人,沒拿著齷蹉的小心思。

    天生和張秀芝剛結婚一個月,她就催著李學工分了家。

    遠香近臭,在一個鍋里掄大勺,遲早要鬧矛盾,不如趁早分了。

    大蓮也一樣,孝敬公婆是天理,真要是結了婚,只顧著自己,一旦被外人知道,還以為是受了她的挑唆呢。

    不過,石淑玲的話里,也給點明了。

    公婆!

    孫長寧家的人口也不少,上有兄姐,下有弟妹。

    這麼多人要是都指望著孫長寧,自家閨女嫁過去不是享福,那是去受罪了。

    應該幫忙的時候,肯定會幫,但也別光指望著孫長寧救濟一輩子。

    當媽的自然要為閨女考慮周全了。

    孫母也是個明白人,稍加思索立刻明白了石淑玲的意思。

    打定了主意,回去以後就斷了孫長寧兄嫂的念想。

    至于他們兩口子,只要還能干得動,堅決不麻煩孫長寧和李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該說的都說清楚了。

    接下來就是婚期,再有一個月就到了農忙的時候,等地里的莊稼收上來,差不多也到十二月份了。

    李學農翻著黃歷挑了一個好日子。

    前一天在李家台子過禮,迎親那天在棉紡廠辦席,等春節後兩人再回寧波老家辦一場。

    雙方都是明白人,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煩。

    現在很多人家結親,辦事情之前總少不了較量一番。

    誰也不想被對方給比下去,同時又不想吃了虧。

    總要來回拉扯一陣,再通過媒人找到平衡點,最後勉勉強強達成一致。

    期間難免發生矛盾,這親事結得自然也就別想痛快了。

    石淑玲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講究,孫母也是個明白人,兩人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至于李學工和孫父,兒女的親事,他們插不上嘴,預備好錢就行了。

    “這就定下了?”

    回到家,宋曉雨想到大蓮要出嫁,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兒的。

    她自從嫁過來,和李天明的弟妹關系處得非常好。

    特別是大蓮,兩人年齡相仿,大蓮又是個安靜的性子,很對宋曉雨的脾氣。

    “可不就定下來了,大蓮也到了出嫁的年紀了。”

    這時候國家還沒提倡晚婚晚育,結婚年齡男的20,女的18。

    等到了1980年,又變成了男的22,女的20。

    至于有些人說的男的25,女的23,只是提倡,並未立法確定。

    想到這個,李天明突然記起來,他和宋曉雨也都夠領結婚證的歲數了。

    “明天咱們去鎮上。”

    “去鎮上干啥?”

    宋曉雨正哄著孩子,這小子挺好帶的,平時不哭不鬧,只有餓的時候才哼哼兩聲。

    “領結婚證啊!領了證咱們才算是合法夫妻。”

    听李天明這麼說,宋曉雨嘴角微翹,壓都壓不住。

    自從李天明過完20歲生日,她就一直惦記著這件事。

    可李天明一直不提,她又不好意思主動說,悶在心里,睡覺都不踏實。

    好在李天明終于記起這件事了。

    “順便帶兒子照相,明天正好孩子過百歲!”

    之前振華滿月的時候,李天明每天忙著盯電風扇廠的生產,根本顧不上帶孩子去鎮上。

    只在家里擺了滿月酒。

    值得一提的是,李學成這個當爺爺的,連個面都沒露。

    同樣沒來的,還有宋曉雨的母親。

    孩子的長命鎖,還是石淑玲和方艷梅,一人拿了一只耳環,請大柳鎮的金匠給打的。

    “我去告訴小雪他們。”

    宋曉雨說著就要下炕,被李天明給攔下了。

    “就咱們三口子,不帶他們。”

    門簾被挑開,小五伸進來個腦袋,滿臉的委屈。

    “哥,為啥不帶我?”

    在門口听了半晌,總算舍得進來了。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方便以後閱讀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白人遇上明白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白人遇上明白人並對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