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零二章 務實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慎思量 本章︰第二百零二章 務實派

    李天生和張秀芝的婚事正式定了下來,按照現在的規矩,到了正月十五這天,還把張秀芝接到家里吃了一頓飯,算是向全村廣而告之,李學工家的老大有媳婦兒了。

    婚期也通過四寶媳婦兒定了下來,被安排在8月8號,正好是農閑,來道賀的親戚朋友都方便。

    元宵節剛過,電風扇廠的車間工地又開始忙活起來了。

    雖然天氣還冷,但鄉親們的心里卻是火熱的,都想將電風扇廠盡快建起來,到時候一開工,也就有了收益。

    他們這邊剛動,鎮上的李學國就知道了,隨後一個電話打到了市革委主任王作先的辦公室。

    春節過後,本就是市革委領導下鄉調研的日子,早在年前,王作先便把李家台子定為了第一站。

    這次和他一起來的市革委領導還有不少,輕工業局的、市商委的,物資局的,還有各部門的頭頭腦腦。

    縣里、鎮上接到消息的時候,王作先等人已經出發了,胡同閣帶著縣革委的領導班子,緊趕慢趕的下來,也只比王作先一行人早到了半個小時。

    “這里怎麼一點兒準備都沒有!”

    剛過完年,白江濤大概這段時間吃得不錯,覺得自己又行了,胡同閣還沒說話,他倒是先咋呼起來了。

    李學慶翻了翻眼皮,正眼都沒瞧白江濤。

    白江濤見自己說完話,居然連個回應的都沒有,剛要發火,就听到胡同閣咳嗽了一聲。

    呃……

    白江濤一愣,立刻意識到,他這個縣革委副主任在李家台子根本唬不住人。

    尤其是面前的李學慶,這個老渾子更沒把他放在眼里。

    怒了一下,就沒下文了!

    “白副主任,領導下鄉為的是看農村的真實面貌,那些面子上的花活,能省就省了吧,不要給鄉親們增加負擔!”

    听到這話,白江濤想呸胡同閣一臉。

    你也好意思說這話?

    別以為老子來的時間不長,你以前干的事就不知道。

    永河縣的第一場革命賽詩會就是胡同閣一手操辦的,還有過年的時候,往電線桿子上掛燈籠,立彩旗,哪樣不是面子工程。

    可自從年前在縣委大院,被李學慶指著鼻子臭罵了一頓之後,白江濤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威信大不如前,原先朝他靠攏的幾個縣革委成員,隱隱有了反水之勢。

    這時候,還是得夾著尾巴做人。

    不然的話,胡同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把他給收拾了。

    等了一會兒,市革委領導們乘坐的公交車就到了,胡同閣等人連忙迎上前去。

    握手寒暄過後,王作先帶人到了工地。

    這邊正干得熱火朝天,知道市里的領導要來,誰都不想在領導面前落了架,尤其是那些知青。

    哪怕知道很渺茫,卻還是抱著“萬一被領導看重”的幻想。

    只是,注定要讓他們失望了。

    “天明同志!”

    王作先第一個要找的,自然是李天明。

    “王主任!”

    之前那次會面,兩個人談得很投機。

    在王作先看來,李天明性格沉穩,頭腦聰明,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干。

    如今這個年頭,這是最為難得的。

    很自然的,李天明也就成了王作先的重點關注對象。

    而在李天明的眼中,王作先是個典型的務實派。

    當初因為對“大躍進”提出不同的意見,遭到了批判,同樣遭遇的人,政治前途基本上已經斷絕了。

    王作先之所以能重新起復,正是因為他務實。

    堅持真理固然很重要,可如果連做事的機會都沒有了,再頭鐵又有什麼用。

    于是在某一位老領導暗示之下,王作先很快便改弦更張,在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評和反省之後,去年年初,趁著老中青三結合的機會,順利復出,並且在大飛機事件後,順利成為了海城的。

    這些都是李學國私下里向李天明透露的。

    立場左右搖擺,或許會讓很多人不齒,可如果連做事的機會都沒有的話,還談什麼革命。

    而且,重新上台之後,王作先也的確做了很多實事,如果不是他用雷霆手段,派工作組進駐海城的各大國企,也不可能那麼快就恢復生產。

    所以,李天明對王作先這位有底線的務實派,還是很有好感的。

    王作先詳細的詢問了電風扇廠的籌備進度,還有後續的工作安排,李天明也一一做了介紹。

    “這個想法很好,讓農民兄弟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增加農村家庭的收入,這一點值得學習。”

    現實肯定了李天明在村里招收工人的想法,但立刻話風一轉,又問道。

    “可是這樣一來,會不會耽誤農業生產,天明同志,目前來說,在農村,農業生產還是重中之重,這一點馬虎不得!”

     嚓!

    有人在旁邊照相,說起來還是李天明的老熟人,劉思明和姜紅英。

    這個問題,王作先也是有意為之。

    之前在市革委的專項會議上,有人反對農村建廠,除了姓資還是姓社,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果農村建廠,農民都去廠里做工的話,會不會出現土地被撂荒,或者農村的生產勞動發生轉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關于這些,王作先說得再多,也不如由李天明這個帶頭人來解釋。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在村民大會上已經研究過了,鄉親們進廠的前提就是不能耽誤農業生產,並且,電風扇廠招收的所有村民,都不是村里的主要勞動力。”

    “那麼一旦趕上農忙,恰好電風扇廠的生產任務緊張的情況,又該如何解決呢?”

    對此,李天明也早有準備。

    他這人做任何事,總喜歡把所有出現的情況都考慮到,並且預定好解決方案。

    “一旦真的出現您說的那種需要兩者同時兼顧的情況,在廠里做工的村民,可以通過結對子的方式,支付一定的酬勞,請人替他們完成村里的勞動。”

    “雇工?”

    說話的不是王作先,而是姜紅英。

    這女人也是真夠勇的,領導面前,還隨便插話。

    可王作先似乎並不介意,反而笑著看向了李天明,等著他的回答。

    “我剛剛說了,這是……結對子,互幫互助!”

    很多問題,其實只要換一種說法,就能迎刃而解。

    就像李家台子和鋼鐵廠結成互助單位,然後養殖場的生豬、活雞,就能以內部調劑的方式進行交易了。

    上面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可只要明面上沒有違反規定,誰願意管這種事。

    “這個說法不錯,就像剛解放的時候,農村的……”

    李天明立刻接了過去︰“互助組!”

    “對,對,對,互助組!互幫互助,共同發展集體經濟,更好的建設大家共同的家園。”

    這倆人一唱一和的,其他有不同意見的領導,連話都插不上。

    “天明同志,我之前答應過你,只要你們生產出來的電風扇質量能夠通過檢測,到時候,就幫你們廠解決銷路的問題,怎麼樣?有信心嗎?”

    “請領導放心,我們李家台子全體社員,一定完成任務!”

    有吳月華這位小老太太幫著解決技術問題,要是都造不出質量過硬的產品,李天明也就別折騰了。

    “好,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王作先說完,接著轉頭看向了一直跟在一旁的永河縣革委一行人。

    “偉大領袖在之前的政府工作會議上說,要解放農民的手腳,不要對他們過多的限制,並且要相信,廣大的農民兄弟是富有創造力的,這一點,李家台子的鄉親們就做得很好,緊跟政府的步伐,你們作為永河縣的領導,更要竭盡所能的給予支持,幫助,胡同閣同志,你怎麼看?”

    這就是在敲打了,點的是胡同閣的名字,目光卻落在了白江濤的身上。

    顯然,白江濤最近的一些做法,已經傳到了王作先的耳中。

    白江濤頓時感覺如芒刺背,這麼冷的天,汗都下來了。

    身旁的胡同閣已經在表決心了,白江濤也想說點兒什麼,可是卻連嘴都張不開。 「今天第三更,繼續求【表情】【表情】【表情】【表情】【表情】,還有!!!」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方便以後閱讀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第二百零二章 務實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第二百零二章 務實派並對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