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里,一架飛機從天上掉了下來。
震驚了全世界的同時,也讓革命形勢又有了新的變化。
王主任沒能如願成行,來李家台子觀摩學習的計劃,只能被無限期的推遲。
同時報紙上長篇累牘的相關報道了,也順利轉移了人們對于李家台子這個小地方的關注。
了解歷史的李天明,並沒有因為這件轟動世界的大事件,受到任何影響。
可其他人就不一樣了,畢竟就在不久之前,還有很多人在“早請示,晚匯報”的時候,振臂高呼︰副統帥,萬壽無疆!
一夜之間,好些人和事都變得不一樣了,這讓人們感覺到無所適從。
不過好在李家台子在時代洪流的浪潮中,革命熱情一向不怎麼高漲。
每次有什麼運動,也只是應付差事。
在永河縣是有名的落後村。
吃早飯的時候,李學慶結結巴巴,白字連篇的念了一篇剛發來的社論之後,這件足以影響世界格局的大事,好像在李家台子就徹底掀篇兒。
人們照舊該干什麼干什麼,很有默契的讓這個村子保持穩定和平靜。
就連之前信誓旦旦要抓出那封舉報信始作俑者的李學慶,也沒再提那件事。
倒是讓某人長舒了一口氣!
鄉親們依舊在場院集合,分派好今天要干的活,紛紛到了地里。
沒有人議論,更沒人提那個名字,偶爾說上幾句,也是莊家的那點兒破事。
半天的時間,眾人收工又回到了場院。
下午要開始修路,這是李學慶昨天在大喇叭里就宣布了的。
王主任來或不來,該干的還是得干。
飛機掉不掉的,那種事距離小老百姓就更遠了。
“真抓實干!”
李學慶憋了半天,又湊了四個字,以求對稱。
“不玩虛的!”
于是,吃過晌午飯,李家台子又熱鬧了起來,平整從村口一直延伸到養殖場,貫穿全村的主路。
每個人都下了死力氣,好像只有這樣,才不會讓腦子有時間去胡思亂想。
李天明當仁不讓的成了工程總指揮。
畫線,確定基準點,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
“你還懂這個?”
吳月華也和孫嘉璐等人一起,扛著鐵杴來了。
“我會的多著呢,慢慢發掘。”
李天明沒阻攔老 等人參加勞動,他們現如今也算是李家台子的人了。
為村子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也是理所當然。
而且,發生這種大事,他們要比村里人更慌,干點兒活,也能轉移注意力。
分派好這邊的工作,接著李天明又開始去修建公共廁所的工地。
之前定下了要蓋6個公共廁所,分別位于村子的四個角,還有中心位置。
畫線,挖地基,夯土。
李學慶說了不玩虛的,那就不能玩虛的。
定下了的事,必須要落到實處。
小學校和養殖場的宿舍要等到秋收以後再動工,現在倒是不忙。
從中午,一直干到天黑路燈亮起,大喇叭里才傳來李學慶的一聲。
“收工了!”
雖然很累,但大家伙的干勁兒卻很足。
當初反對這些工程的村民,如今雖然路還沒修好,廁所也沒建起來,但他們仿佛已經能感覺到做這些事的好處了。
“累了吧!”
宋曉雨端著一盆水,放在台階上。
“我自己打水就行。”
“我沒那麼嬌氣!”
宋曉雨說著,把李天明的腦袋按了下去,撩起水幫著他洗頭。
“天明,你說他真的要……”
“莫談國事!”
李天明沒讓宋曉雨說下去。
“在家里關心一下也不行?”
李天明在腦袋上胡嚕了兩把,接過宋曉雨手里的毛巾,把頭發擦干淨。
“隔牆有耳,你要是真想關心國家大事,就多生幾個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你……”
宋曉雨又紅了臉,拽過毛巾回屋了。
弟弟妹妹都在,啥都往外胡咧咧。
李天明被宋曉雨的反應給逗笑了。
正準備吃飯,就見天立跑了進來。
“天明哥!”
“咋了,這麼急三火四的!”
“我叔讓你去養殖場,來了好多卡車!”
呃?
李天明一愣,去廚房拿了個貼餅子,和宋曉雨打過招呼,便急匆匆的出了門。
還沒走到養殖場,就看到了長長的車隊。
這是……
就算革命形勢有了新的變化,要抓老 他們,也用不著這麼多車吧?
“天明!”
這時候,孫立從車隊最前面走了過來,一起的還有牛廣志,以及上次一起喝過酒的那幾位各廠的物資科科長。
“孫哥,你們這是……”
孫立苦笑︰“出了那麼大的事,現在做什麼都得小心謹慎些,沒敢提前打招呼,我們就約著一起過來了,今天把雞都拉走!”
原來是為了這個。
李天明松了口氣,帶著幾人一起去了養殖場,這邊已經在裝籠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價錢是之前商量好的,一只五塊五毛錢,比市價略高,鋼鐵廠要了5000只,其他五家規模沒有鋼鐵廠大,職工也沒有鋼鐵廠多,每家1000只。
總計進賬五萬五千元。
孫立順便還把這段時間積攢下來的雞蛋給吃下了。
又是6000多塊錢。
這下養殖場除了留著明年繁殖用的二師兄和卯日星官,真的是空空如也了。
這邊忙得熱火朝天,聞訊趕來的村民,也紛紛動手幫忙。
一直忙活到後半夜,才總算是把一萬只雞給裝上了車。
“天明,最近這幾天就先別往海城送魚了,有事我給村里掛電話!”
李天明自然明白。
革命形式出現了如此重大的變化,不想著怎麼穩固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還要貪一時的口腹之欲,這種思想和行為,通通要不得。
過段時間就要開始農忙了,村里還有這麼多的工程要干,李天明再和往常那樣連夜往城里送魚,他的身體也吃不消。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可以歇一歇。
“知道了!”
孫立坐上車,朝李天明揮了揮手,車隊很快便離開了李家台子。
“天明,這錢……”
“年底再說吧!”
多事之秋,還是先穩上一波,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浪。
等這股風刮過去再說。
李學慶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別看他的革命熱情不高,為此還經常被批評,但還是很有政治敏感度的。
“對,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能張揚。”
“鄉親們那邊……是不是打個招呼。”
錢不分下去,有些人的心里肯定要長草。
“不用,先憋著,誰憋不住,讓他來找我。”
李天明聞言笑了一下︰“行,那就……憋著!”
事實證明,鄉親們還是很有默契的,時下這個檔口,所有人都明白,要保平安,首先要管住自己那張嘴。
有人偶爾狀似無意的提上一句,卻也因為沒有人附和,只能悻悻的閉了嘴。
忙忙碌碌中時間過去了一個月,村里的路修好了,雖然不是城里那種柏油馬路,但重新平整後,鋪上一層砂石料,再墁上一層混凝土,最後兩側還鋪上了青石板。
王主任雖然沒能如願來觀摩學習,李家台子卻落下了不少實惠。
這青石板和混凝土,如果不是因為王主任要來的話,根本輪不上李家台子,而且還是這麼大的量。
縣里的物資局也曾想要追回,只是他們的反應慢了一些,等丁滿意過來的時候,料已經用了大半,只能苦笑著打道回府了。
公共廁所也已經完工了,雖然還是有很多村民不習慣,但是被民兵小隊抓著當街拉撒的,大喇叭點名磕磣一頓之後,也漸漸的接受了這種新的解決方式。
完工的一個禮拜之後,秋收會戰正式打響,可就在社員們在地里忙活的時候。
兩輛大卡車駛入了村子,緊接著大喇叭又響了起來。
全體社員到大戲台集合。 「今天第二更,提意見歡迎,冷嘲熱諷就不必了,今天還有!」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