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有自己覆滅自己帝國的懷疑,一方面是對于幾個兒子的判斷,另一方面是對自己的判斷。
一直以來,袁熙都覺得五胡亂華是異族造成的,但是,如今看來還真不一定。
袁熙印象的歷史上,自東漢末年至西晉,雖然異族一直在寇掠中原,但是始終沒有造成覆滅中國國家的情況。
而這類情況的發生,最為重要的原因其實是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而這幾乎是每個大一統王朝都會發生的。
皇位之爭,必然造成帝國內部的動亂,造成國力衰減,統治力下降。盛世下的漢唐都沒逃過這一劫,只不過漢唐的後世誕生了有為的皇帝將王朝給救了回來。
當然,家天下的王朝都有歷史周期律,這不是袁熙在這個時代就能解決的,如果袁熙在這個時代搞社會主義,大概率第一個被打倒的就是他這個皇帝自己。
因此,想要保證中原王朝不被異族入侵,不光要保證對異族的絕對統治,還要保證王朝內部的穩定。
這一直是諸葛亮的政策,也是諸葛亮一直勸說袁熙不要過度依賴戰爭解決問題的建議。
雖說“忘戰必危”,但是“好戰必亡”啊!
一個國家不僅隨時要有著保護自己國土、百姓的軍事能力,還要明白軍事戰爭是為了和平穩定的發展而存在的。
袁熙作為穿越者,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帝王培訓,他一直以來的行為動力,都是為了自保。
一開始是擔心被曹操擊破河北,變成一顆人頭送往曹操手中;之後,擔心自己成為權臣之後,被人暗殺,被人推翻;再然後,擔心異族入侵,再現五胡亂華的慘烈境況;而現在,袁熙最為擔心自己創立的帝國無法獲得這幫歷史名人和天下百姓的認可。
回想這些,袁熙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在跟自己的假想敵作斗爭,然後再刻意地去推動這一切發生。
特別是劉浪這個孩子,他本該在大燕帝國有一番作為,然而在袁熙的操縱下,成為了大燕帝國的罪人。
而這一次,從袁熙知道“巫蠱”之事後,作為皇帝的他從一開始就沒當回事,卻故意表現出了“極度憤怒”的狀態。
再加上太子袁謙一直在受到打壓,周圍的人無論身份大小,自然會覺得這是袁熙想要除掉太子的契機。
原因也很簡單一個當了二十年中書令、虎賁中郎將的太子,又在全國各地巡回建設鐵軌的太子;一個與朝野重臣們關系緊密,又有當朝軍事第一人當岳父的太子,最大的威脅會是什麼?
當然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袁熙。
皇位之爭,向來殘酷!
兄弟、父子,從來不是爭奪皇位時的借口,不可能用來寬恕的。
袁熙望著袁謙,突然意識到,自己把自己的長子培養成了自己最大的敵人。
現在,袁熙也終于意識到,為什麼當初袁紹先是選擇了袁尚來對付自己,直到袁尚暴露真面孔才選擇自己的原因。
袁紹並不是在選擇袁尚或者袁熙,亦或是袁譚,他只是在利用兒子們的斗爭,生存下去,只不過袁紹的身體最後扛不住了。
那袁熙該怎麼做?
他也會像袁紹那樣,死後,尸身未下葬,兒子們就為了權利爭奪起來嗎?
這才是已經年近六十的袁熙最該考慮的。
那麼,確定繼承人,就是很重要的事,而且必須確定一個能夠解決“兄弟相爭”這一情況的兒子。
如今的袁謙本是最佳人選,這可是田豐、諸葛亮和司馬懿都認可的下一任皇帝,袁熙沒理由改。
可是現在,袁謙的狀態和袁謙在“巫蠱之亂”造成的後果,完全無法支撐他繼續當這個太子。
袁熙知道,他無法再從袁謙的嘴里听到求饒的詞匯了。
而這個長子也只能成為這場“巫蠱之亂”的犧牲品之一。
“把他押下去。把他押下去!!!”袁熙不想再面對袁謙的一次次控訴,他決定給這場“巫蠱之亂”做最後的定性。
袁謙看著有些歇斯底里的袁熙,仍然昂著頭顱,完全不把來帶他走了小黃門當回事。
之後,袁熙安排魏瑾把趙雲、麴耀、馬振和二皇子袁誠喊了回來。
袁熙先是對著馬振說道“樹戈,你應該有東西要給我,對嗎?”
馬振一听,心中一喜,立刻拿出“營令”和“地”字令,小心翼翼地親自送到袁熙手上。
即便袁熙身邊的禁衛和小黃門想要阻攔,也被馬振的眼神給逼退了,那眼神仿佛在說,你們不配踫這兩個令牌。
袁熙一臉安慰地接過兩個令牌,然後,立刻說出了對馬振以及秦州兵的嘉獎“秦州兵勇猛,此戰大捷,全軍按‘破敵國首都’賞!前將軍忠君愛國!晉升為衛將軍,封秦國公;其妻、姐都有功之人,晉為國中夫人,當位列外命婦前列;其子女,介按國法封鄉侯、縣主!”
這就是給馬振定了性,也就是說馬振不用再繼續鎮守長安了。
馬振听完,立刻謝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而且馬振回去也好跟秦州兵交代。
所謂的“破敵國首都”,是袁熙在大量的外戰開啟後,特別設立的獎賞,不完全依靠首級獎勵,而是根據戰場最終結果獎勵。
其中“破敵國首都”,是這類獎勵的最高級別,每個在這類獎勵中的士兵或者中層將領,都有著豐厚的獎賞,屬于包你滿意的那類。
至今也就數支部隊有過,一把手都能數過來。
很多這類獎勵的中層軍官都已經是軍中的高級將領,像是鎮蘭將軍毋丘儉和安西將軍麴林,就是典型的代表。
而想到麴林,袁熙看了看麴耀說道“二哥,幫我跟小林子說一聲,不是三叔不信任他,是他付叔、義爺爺干的事情實在影響過大,他必須回來,交出兵權!”
麴耀沒想到袁熙會這麼說話,立刻跪下說道“陛下這是折煞老夫了,那小子是陛下的屬下,陛下說什麼,他就得听什麼!這次大伯和小付自把自為,我也有責任。這次等小林子回來,我就帶著全家歸隱山林,不再出山,請陛下恩準!”
“二哥,我不是這個意思,你得跟大哥好好幫我看著朝堂!嗨!這事兒待會兒再說吧!小付一家,必須流放,我安排他們去西北,六子在那,讓他招呼著吧!”袁熙說出了對麴家的處置,如果不是麴耀和麴林,袁熙真的會殺了麴付這個家伙。
不過,麴義的死讓袁熙不得不慎重處理,西北的軍部里面大多是麴家的嫡系,袁熙如果趁此機會毀掉麴家,一定會出亂子。
“謝陛下!”麴耀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了,立刻再次跪下謝恩!
“大哥!張合一家會被流放到草原,你讓統兒安排一下吧!太子妃(張芳兒)和我的孫子孫女就不去了,她們會在掖庭的冷宮生活,我這皇宮里有人照顧她們。”袁熙說完對麴家的處置,接著說了對張合一家的處置,也是流放,只不過去的是北邊,也就是趙統的北庭都督府那邊。
至于說張芳兒這個太子妃,始終是袁熙親孫子孫女的母親,袁熙也不想太過苛責,決定將他們關進掖庭的冷宮里。
是的,袁熙的皇宮里面有冷宮,只不過是不準生火做飯的地方,平時是專門處置那些犯了錯的采女和小黃門的地方。
從來沒有正式關押過妃子或者皇族,這是頭一回。
“是!”趙雲听完袁熙對張合一家的處置,也算是松了一口氣,至少這次被他俘虜的並州軍應該不會處置過嚴了。
要知道,袁熙說到“三族”的時候,趙雲真的擔心袁熙會給張合一個“夷三族”這類“殺全家”的處罰。
現在只是流放,實屬仁慈了不少。
“至于太子,即日廢除!永永。。。。。。永困于東宮!”袁熙幾乎是用盡了最後一點力氣才說完了這句話。
然後袁熙就眼前一黑,暈倒了!
喜歡袁燕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袁燕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