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披著鎖子甲進入秦軍大帳,又不是在戰場,孫逸就算力能扛鼎也沒必要再無戰事的情況下披倆層甲,他又不是神經病!
進入大帳,孫逸拜道,治栗校尉孫逸,拜見恆大將軍,拜見蒙大將軍!
恆旖和蒙驁笑道,快快輕起!
孫逸起身站立!
恆旖笑道,果然虎將也,英雄出少年吶!不過看到孫逸腰間的秦王劍,恆旖眼角直抽抽,大王的配劍他還是認識的!這孫逸好大的福分,都倆把秦王劍了!
恆旖說道,孫校尉立了大功,吾等已為你請功,我想不日後,就有封賞下來,孫校尉發明霹靂車對于我們攻破太原有大用!
孫逸拜道,多謝大將軍提攜,不如把繳獲軍旗和霹靂車的模型一起送往咸陽,讓太後和大王高興高興!
蒙驁眼楮一亮,善!心道,我咋沒想到呢?模型蒙驁是知道的,
看了一眼恆旖,發現他也含笑的點了點頭!
蒙驁笑道,就依孫校尉所言!
蒙驁說道,大軍休息倆日,就準備拔營圍困太原,恆將軍先行,我帥大軍隨後就到!
就是此地需要有人率軍駐守,不知孫校尉可敢接令?
孫逸趕緊行禮道,末將領命!
蒙驁和恆旖扶須笑道,孫校尉連問帶領多少兵就不問,直接答應,看來心里有底!
孫逸笑道,只要在大營東側布置數十輛霹靂車,多備石塊,守住大營不成問題!
蒙驁和恆旖眼中一亮,對呀,霹靂車攻守兼備,不止是攻城利器,同樣也是守城神器!
他倆都想把孫女嫁給孫逸和孫逸聯姻,古代最穩固的聯盟就是聯姻,可一想孫逸發妻是武安候著王紇的孫女,心中甚是遺憾,吾家孫女豈能為妾?
蒙驁和恆旖對孫逸說道,來地圖旁,又對身旁侍衛說道,沒我的命令誰也不能進來,違令者斬!
喏,侍衛聞聲出去!
恆旖說道,如今晉中之敵已滅,我們應全力圍攻太原,恆旖拿著指揮棍指著地圖道,本將先率領五萬大軍在河邊扎寨,蒙將軍領兵三萬,在這里扎營,互為犄角!孫逸一看都是在水源旁扎營。
恆旖問道,孫校尉,兵法雲,圍三缺一,圍困太原該怎麼圍?
孫逸沉吟一會兒道,圍東南西三個方向,留著北方不圍?
蒙驁道,為何?
孫逸道,北方正是忻州方向,我們要留給太原士卒一個假象,北方忻州可以隨時支援太原,就算太原失守,趙軍也能從北門撤往忻州,防止趙軍困獸猶斗,徒增秦軍傷亡!
能驁和恆旖點點頭到,所說不差,那麼是否可以圍點打援?
孫逸道,不能,第一,太原守將司馬尚和副將扈輒本就是謹慎之人,再說要想讓忻州發兵救援太原,必須有太原的求救信,這根本不可能,末將以為,可以多派斥候偵查忻州,一有動靜立馬來報!再說太原有兵八萬臨戰時再征召民夫青壯上牆,至少十五萬人以上,而我秦軍只有十萬,兵力不佔領優勢,反而戰爭時間一長,秦軍疲乏,忻州發兵與太原守軍倆面夾擊秦軍,則秦軍危已!
蒙驁和恆旖點點頭道,不錯,給你留下兩萬兵,我們只有八萬,八萬對八萬,對秦軍不利!
孫逸問道,是否向大王求援?
蒙驁和恆旖笑道,不必,十萬大軍加上四十萬民夫,已經足夠,再說你發明獨輪車運送糧草補給事半功倍,只要將其青壯編練成軍,一輛戰車指揮一百步兵,一百輛戰車就能指揮十萬大軍!所以我們至少有二十萬大軍,我和蒙將軍認為,補給你民夫組成的軍隊一萬五就行,再加上你的步卒五千,剛好倆萬人,防備井陘關援軍,守住營寨問題不大!
孫逸行了一禮道,末將保證完成任務!
蒙驁和恆旖在考察孫逸,接著問道,如果你為主帥,圍攻太原該選哪個主攻方向,怎麼打?
孫逸看著太原城地圖沉吟了一會兒道,清晨東門進攻,中午南門進攻,傍晚西門進攻!
蒙驁和恆旖點頭道,為何?
孫逸說道,行軍作戰一是不可遠離水源,二是不可迎著太陽進攻!
蒙驁道,如果是你,你選哪個門為主攻方向?
孫逸肯定的說道,南門!
為何?蒙驁和恆旖同聲道!
東門和西門為主攻方向隨時會遭受忻州援軍的攻擊,這倆個方向以防御壓制太原守軍為主,而南門早上和傍晚都能進攻,中午太熱並不是適合作戰,天氣炎熱,披甲士卒根本受不了,當然根據作戰環境而定,並不是一成不變!
蒙驁和恆旖對孫逸非常滿意,帳內將領也是頻頻點頭,這都是經驗之談,兵法上根本不會記載,常識性問題都不懂?還學什麼兵法?領什麼兵?智障麼?馬謖表示哭暈在廁所,因為他被斷水源了!
蒙驁和恆旖笑道,如果你攻南門如何打?
孫逸道,霹靂車射程在百二十米到百五十米之內,唯一對霹靂車構成威脅的只有床弩,床弩和霹靂車一樣,太大,移動不便,床弩雖然精度高于霹靂車,但是霹靂車可以並成幾排,這是床弩所不具備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守城弓弩手居高臨下又比秦弓弩手射程遠!
末將以為,可先用霹靂車遠程覆蓋打擊城牆上守軍,一部分士卒挖地道,把土堆成高台,讓霹靂車和弓弩手上高台增加射程壓制太原守軍,一是方便雲車和沖車靠近城牆和城門,二是可以挖地道,攻入太原城!在沒有大炮的年代攻城都是這樣拿人命堆!就算是孫逸把回回炮制作出來也一樣,必須把城牆砸塌,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眾人滿意的點了點頭!蒙驁說道,那為何趙軍輕易佔領太原城?
孫逸說道,內應開門!
就是後來滿清沒有紅衣大炮的年代,只能靠內應開門,要不然滿清想攻下堅城,就滿清那點人口都不夠填的!
蒙驁和恆旖眼楮一亮,對視一眼,大喜所望,孫逸是個帥才!為何?
孫逸嘆口氣道,那要從煤炭說起,咸陽貴族為了財帛,太貪婪了,根本沒有給予太原本地望族任何好處,所以太原附近開采煤礦進度緩慢,就是因為咸陽那幫人貪得無厭,連口湯都不給太原望族喝。孫逸在子楚時期都和嬴政一起听政,對于太原煤礦開采早有耳聞,可惜他知道這樣不行,但也無可奈何,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孫逸沒那麼傻!
蒙驁和恆旖笑道,不知我們是否能拉攏太原望族開門獻城?
孫逸說道,太原望族蛇鼠兩端,一味安撫拉攏並不可靠,是他們背叛在先,大秦必須行雷霆手段,把他們打服了,在行拉攏之事,要不然,風往哪吹,就往哪倒,那哪行?
我大秦必須在沒有他們開門獻城的情況下,拿下太原,誅殺賊首全族威懾太原望族才行!這其實就是一手大棒,一手甜棗!
孫逸所說不錯,其實和他倆所想並無太大出入,只不過是挖地道攻城並不可行,為何?因為有護城河,根本挖到城牆下面,這其實無關緊要,因為趙軍以為秦軍在挖地道攻城,也是以兵之計,趙人只要分心防備秦軍挖地道,那麼相對來說,就分散了趙軍的力量,有霹靂車上高台,居高臨下攻擊,太原城破只是時間問題,只要防備好忻州來敵就行,或者他倆也可以來個圍城打援,行軍布陣,要因地適宜,因時而異,並非一成不變!
這時帳外侍衛道,稟將軍,斥候來報!
蒙驁道,進!
一個背負三角紅旗,進來拜道,稟將軍,趙無極幼子趙振統兵四萬在陽泉西駐扎!
蒙驁道,在地圖上指出來!
斥候拿著指揮棍指出趙軍的位置,這就是沒有沙盤的結果,都特麼是個大概,特麼是地圖粗糙得跟,就這都是絕密,誰敢私藏地圖,比特麼私藏鎧甲罪名都重,私藏鎧甲也許是陪葬,還能狡辯,私藏地圖絕對是為了謀反!
孫逸看了看地圖,發現趙軍駐扎營地西數十里有山谷林地,林地西數里有一沙灘,可布置倆萬兵,而且沙灘東口並不寬,人數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孫逸眼中一亮,他想起了韓信的背水一戰!孫逸仔細思考一番,那地方,早在孫逸和嬴政返秦之時,孫逸就對地形進行了考察,確實可以為戰場,問題是如何使趙振全軍出擊呢?孫逸在沉思思考!激怒趙振,誘使趙真全軍突擊,在河邊與孫逸決一死戰?
韓信的背水一戰名揚天下,不可復制,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也並不是那麼玄幻,令人匪夷所思!
首先,司馬遷史記中記載,韓信和項羽統統都是戰兵,後勤民夫不算。記載韓信和項羽的對手算是戰兵加民夫,其實很好算!後世資治通鑒記載,一個士兵至少需要五個民夫補給!近代解放戰爭,徐州戰役,解放軍六十萬,後勤比例達到恐怖的一比九,也就是光給解放軍一線補給的青壯就有五百四十萬人!
拿韓信背水一戰,韓信兵三萬,陳余兵二十萬,後勤民夫至少一百萬人,根本就不可能,也就說陳余的兵不到三萬出頭!
項羽巨鹿之戰,楚軍五萬,王離長城軍團二十萬,章邯驪山軍團二十萬,問題是二十萬人給二十萬人提供補給根本就做不到!
彭城之戰劉邦聯軍五十六萬,被項羽三萬擊,你也不想一想,五十六萬士兵,按五個民夫補給一個士兵,光民夫就將近三百萬人,一戶出一丁,三百萬戶,一戶轄五口,一千五百萬人,秦末漢初人口倆千萬,你說項羽多遭人恨?為了殺他,當時全華夏人都來了?
再說劉邦損失五十六萬青壯,他還打個毛,自殺謝罪吧!劉邦聯軍不到十萬,民夫四十萬,聯軍聯軍諸侯不出兵叫聯軍?劉邦在彭城之戰損失的估計大部分是他沛縣起家的部曲!
言歸正傳!
所以說韓信的背水一戰,不分析戰法,就分析陳余為何會按照韓信預判那樣領軍出關和韓信野戰!陳余不管是采取李左車之謀,派伏兵攻擊韓信輜重部隊,還是死守井陘關,韓信根本打不贏!
先說陳余,巨鹿之戰和項羽有怨,並未和項羽參加諸侯會盟,滅秦,而是帶領部曲返回老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陳余刎頸之交的張餌為常山王,陳余為南皮三縣的侯!
陳余認為項羽分封不公,項羽返回彭城老家,齊地田市叛亂,陳余向田市借兵攻打常山王張餌!張餌敗投劉邦,陳余立趙王遷為趙王,自立為代王,陳余沒去就藩,自己任趙國相,說明他對于代地並不滿意,代地貧瘠,劉邦的兒子,代王劉恆就是選擇代地為王,才免遭呂氏毒手,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劉邦拉攏陳余魏豹等人發動彭城之戰,被項羽打敗,這幫諸侯王也復投項羽!
劉邦在滎陽成皋與項羽對峙!
蕭何有在後方給劉邦運兵運糧,關中空虛!
如果陳余打敗韓信兵馬,趁大勝之威,入山西,南下關中!和項羽倆年夾擊劉邦,劉邦必敗無疑,這叫釜底抽薪!打敗劉邦後,論功行賞,項羽肯定要給陳余封王,這樣陳余的王爵就名正言順!難麼關中那三個廢柴守不住關中章邯,董翳,司馬欣),項羽肯定就會把關中封給陳余,也就說陳余也想當關中王!這才是陳余不听李左車之謀,不死守井陘關出城與韓信野戰的原因!韓信的背水一戰是韓信預判了陳余的想法,一步步把陳余引出來,擊敗!
孫逸要想復制韓信的背水一戰,必須把趙振引出來決戰,讓伏兵偷襲趙軍營盤才行,要引蛇出洞,奇兵斷其歸路,兩面夾擊,趙軍士氣崩潰,這樣才能成功!
想引誘趙振全軍突擊,一是激怒他,人一旦憤怒就會失去理智,二是麻痹他,讓趙振認為孫逸不懂兵法,驕其心,孫逸揉著腦袋,該怎麼辦呢?
蒙驁和恆旖等大帳中的眾將看著地圖思考,趙振的四萬大軍是個威脅,必須擊敗,擊敗趙振全軍,趙無極在井陘關的三萬兵馬守成有余,進攻不足,這樣他們才能安心攻打太原,要不然趙軍死守太原,忻州出兵攻擊秦軍,趙無極出晉中攻擊秦軍,太原城在開門出擊,三面夾擊,秦軍必敗!
該如何擊敗趙振全軍,用霹靂車?問題是路更窄,霹靂車笨重也擺不了多少,趙振肯定不會與秦軍野戰,又是居城而守,啊呀,一波三折,頭疼的緊吶!
這時孫逸眼神一亮,興奮道,有了!
眾人一臉迷糊,有啥了?
孫逸說道,稟大將軍,末將有一策可破趙振所部!
蒙驁和恆旖驚喜道,速速道來!
孫逸接過指揮棍說道,趙軍西面數里有一山谷,叢林茂密,我先派三千精銳,多拿軍旗,在此隱藏!
我派一萬余士卒在山谷樹林西數里處背水列陣!
再派五千士卒,前去趙軍營寨,罵陣,如果趙軍出擊,五千士兵佯敗,把趙軍引至我這萬余士兵陣前,此處地方狹窄,最多容納倆萬余人作戰,這樣趙軍完全沒有人數優勢,這時山谷伏兵攻擊趙軍營寨,拿下營寨,把秦軍軍旗插在營寨上,閉門自保!
趙軍久不能攻破我軍主力,心生退意,一但退到營寨發現營寨被秦軍佔領,我在率軍前來,兩面夾擊,趙軍軍心必崩,趙軍必敗無疑!
蒙驁和恆旖思考一會兒道,你如何能讓趙振全軍出擊?
孫逸笑道,趙振性格魯莽,又急于為兄長復仇,我只要讓佯敗士卒舉著趙銘首級,他必全軍出擊!
蒙驁和恆旖眼中一亮,秒!那為何在河邊列陣,這可是死地!
孫逸說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這叫置于死地而後生,我就在陣中,要斷士卒後路,披甲渡河死路一條,只有和趙軍決一死戰才能活命,激發士卒士氣!此時河流對于士卒而言就是督戰隊,後退者死,死中求活必須擊敗前面的趙軍!
再說派五千民夫組成前鋒拿著趙銘命首級激怒趙振,趙振必領兵來打,秦軍一敗,他就能看出秦軍是民夫組成的軍隊,驕其死,使他起了輕視某的心思,當他領兵看到我在河邊死地布陣,會更加確認,我孫逸實乃不懂兵法,依靠裙帶關系才能上位的酒囊飯袋,趙振必全軍壓上,這時這邊殺聲震天,山谷伏兵攻下趙軍營寨,簡直如探難取物那般容易,孫逸做了個手拿把攥的姿勢!
蒙驁和恆旖對視一眼,真天才也,而且膽大的很,此策可成,問題是他倆有些擔心,因為孫逸的後台太硬了,他不能出差錯,但還必須孫逸統兵,換個人根本不可能成功,因為趙振,一看不起孫逸,二孫逸又殺了他的兄長趙銘,此仇不共戴天,對于趙振而言,焉有不報之理?
蒙驁和恆旖道,我倆再給你補戰兵五千,這五千人在你與趙軍激戰正酣之際,從西往東攻擊趙軍側翼,趙軍必敗,他倆指著地圖道!
孫逸大喜,多謝二位將軍!
蒙驁返回主位喝道,孫逸听令!
孫逸拜道,喏!
蒙驁道,補給你部戰兵五千,民夫士卒一萬五,加上你本部兵馬五千,共計倆萬五千余,東進,攻擊趙振所部!
孫逸大喜,喏,逸,定破趙軍,不負將軍重托!
下去準備吧,蒙驁擺手道!
喏,孫逸退出大帳,看向東方,趙振,趙無極,你們的死期將至,孫逸眼中殺氣四溢!
喜歡大秦帝國之一人之下請大家收藏︰()大秦帝國之一人之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