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
魏王宮位于鄴城北面,東西長約9870丈,約合七里。
南北寬約7050丈,約合五里。
佔地數千畝。
魏王曹操設郎中令、衛尉分管宮城宿衛。
其中郎中令所屬宿衛宮省,掌宮內。
衛尉統領十郡郡兵,管鄴城。
自漢中無功而返之後,曹操又命許褚率武衛營,為魏王儀仗。
鄴城東南西北,設四校營,城中亦有一部中堅營。
兵力多達十四萬人。
若叫劉備集團知曉鄴城兵力,恐不敢再兩線出兵矣。
魏王宮外,一騎飛馳于長街之上,百姓無論富貴,盡皆避讓。
須臾,騎士飛奔至宮門外,宿衛見得那朱色號衣,赤色符節,急命大開宮門,放其入內。
騎士一路馬不停蹄,疾馳入宮。
時曹操正考校二子學問,聞內侍來報,有緊急軍情傳至,遂叫二子起身,肅立一旁,叫那內侍報來。
“大王,長安急報,言偽王劉備麾下大將馬超率軍向北,已攻入雍州天水郡。”
曹操聞言,頷首道︰“嗯...喚曹洪來見。”
內侍領命,隱蔽的看了一眼曹丕,躬身退下。
曹操緩緩踱步回主位,思忖一番,忽謂二子曰︰
“劉備派馬超領兵攻入雍州,汝等如何看啊。”
曹植回想昔日楊修所言,回道︰“父親,以兒之見,雍涼二州乃貧瘠之地,人口早遷于鄴城,空有窮山僻壤,取之非但無用,更添累贅,不若坐看偽王忙碌便是。”
曹操聞言,暗自嘆息,又問道︰“子建之意,放任劉備取二州之地?”
曹植聰慧,听出曹操語氣略有不滿,遂急道︰
“或可出兵南下荊州,奪回襄陽。”
曹操聞言,不置可否,又問曹丕︰“子桓之意若何?”
曹丕拱手道︰“父王雖遷雍涼人口以充冀州,然西北之地素產良馬,多猛士,若叫偽王得去,恐于我不利。
以兒臣之見,當設法阻之。”
曹操聞言,微微點頭。
便在此時,殿外唱名,言都護軍曹洪求見。
曹操思忖一番,命曹丕退下,留曹植于殿內,會見曹洪。
言道︰“雍涼空虛,劉備遣馬超趁虛而入,我欲叫子廉領兵,會同徐晃,入雍涼以拒馬超。子廉以為如何?”
曹洪拱手道︰“末將願往。”
曹操沉吟一番,又道︰“嗯...子建聰慧,然長于詩詞歌賦,卻短于軍政,今且充作監軍,與子廉同往。”
言罷,謂曹植曰︰“居家為父子,任事為君臣。
汝既為監軍,當知軍法無情,須謹言慎行,不可貪杯誤事!”
曹植拱手道︰“父親放心,兒知輕重。”
“嗯...回後宮拜別你母親,明日便去軍營罷。”
曹植告退。
曹操又謂曹洪道︰“馬兒驍勇,切不可與之爭斗,可據險要之地,絕其進兵道路可也。”
曹洪抱拳稱是。
曹操又擇數員小將,與曹洪同行,顯然是屬意立曹植為世子,為其培養親信。
時曹丕因向日漢中之戰時,賈詡隨軍出征,而不得求計,已在世子爭奪之中落入劣勢。
雖有收買的內侍將曹植任監軍之時密告,然曹丕並無良策應對,只苦思一夜如何趁曹植隨軍之時,扳回劣勢。
數日後,曹洪領軍方走,又有一騎疾馳入宮,言是自南陽宛城而來。
曹操聞報,急召集文武,齊聚大殿議事。
“諸位愛卿,今早急報,關雲長自樊城出兵,圍困鄧縣,隔絕耳目。
又有趙林小兒連下四城,奪了新野,進逼南陽。
宛城雖牆高池深,恐不能擋此二人,如之奈何啊?”
眾人聞言,皆議論紛紛,一時之間,大殿嘈雜如市井一般。
曹操高坐主位,听得隱隱頭痛,拍案道︰
“誰人有計策應對?”
時有夏侯𠴱@ 靄啵 遼 潰骸澳吃噶煲瘓 ゼ鴣牽 茸有 ! br />
曹操微微頷首,又道︰“劉備遣馬超攻略雍州,孤已命曹洪領兵三萬,前往阻敵。
至于荊州...奈何雲長威猛,趙林亦乃勇將,止元讓一人,恐不能敵。”
言罷,環視大殿文武,不知遣誰為將。
時有賈詡,聞趙林之名,眉頭微微皺起,苦思半晌,忽出班進言道︰
“大王,此乃疑兵之計也,當從長計議,不可輕易調遣兵馬。”
曹操聞言,循聲望去,見是賈詡,不由心中奇之︰
“賈文和素喜藏拙,今日為何這般主動?”
嘴上問道︰“哦?文和有何高見?”
賈詡拱手道︰“大王,以臣觀之,劉備遣馬超取雍涼之地為實,關羽、趙林攻宛城為虛。”
“為何?”
“劉備梟雄,素以稱霸天下為志,今已據有西川,荊州,交州,三州之地,雖兵多糧足,然若欲與大王爭雄,尚缺一物。”
曹操聞言,思忖片刻,言道︰“戰馬!”
賈詡捋須道︰“正是!
中原之地,若無騎兵,劉備必不敢向北。
而今雍涼空虛,劉備可派一偏師輕取,不費吹灰之力。
屆時得了良馬,再勾連羌族,匈奴等輩,不消兩載,便可成軍。
因此,雍涼之地,于我無益,然于劉備,卻是必爭之地。”
曹操聞言頷首。
賈詡又道︰“關羽、趙林出兵向北,看似意在宛城,實則乃為疑兵,意在牽制,使我軍無暇西顧,乃叫馬超輕奪西北。”
曹操頷首認同,問道︰“可有計策應對?”
賈詡嘴角微微勾起,捋須道︰
“劉備不知鄴城屯駐十四萬大軍,乃輕啟戰端,大王既令曹洪將軍領兵去西北阻敵,可再遣一軍,去襲馬超歸路,以斬劉備一臂。”
言罷,渾濁的雙眼閃過陰狠之色,冷笑道︰
“至于關羽、趙林,臣有二策,若能一並為之,可叫二人束手就擒,荊州失而復得。”
曹操聞言大喜,急問是何妙計。
賈詡乃道︰“一策,大王可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出使江東,面見孫權,許以荊州牧並江陵重鎮,約其出兵襲荊南,斷關羽、趙林後路。
二策,待說服江東出兵,大王可密令宛城詐敗棄守,引關、趙入城。
屆時,可于白河上游築壩蓄水,並投以腐尸,待水位上漲,決堤泄洪,以洪水摧牆,以腐毒傳播疫病。
如此,其軍中士卒家眷皆為江東所獲,又有洪水摧城,疫病橫生,其軍心必亂,折損必眾,雖有關、趙之勇,必敗無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