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縣,因城牆倒塌,城內房屋多半破敗,馬超大軍遂佔據城北,鄰渭水扎營。
不知是被劉備的仁德所影響,還是因張松諫言。
馬超將所剩不多的干糧分與數千老弱,這幾日宰羊充饑之時,也分了些肉湯。
數千老弱听聞是漢中王的兵馬,又得了救濟,甚為感激,常為士卒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比如將剝下的羊皮鞣制一番,作成毛毯,或是羊皮襖等。
一些老婦人也會帶著女童收集將士們換下的衣物,去下游河邊漿洗。
城北大營,馬字旗立于漢中王大旗之側,百姓多有私下議論者。
“馬將軍當年入了冀縣,俺就知他是個善人。可憐一家老小皆被賊人所害。”
“兩年前你可不是這麼說的...”
“休要多嘴!如今馬將軍投了玄德公,早非昔日狠戾之人。”
“玄德公是漢中王哩,這大漢呀,還得是劉家的。”
“漢中王可不是因其國姓而稱王...”
“是哩,是哩,天下姓劉的多了,又有幾人能如玄德公一般愛民如子。”
幾位老翁正帶著兒孫鞣制羊皮,閑聊之際,有甲士來到近前,拱手問曰︰
“諸位老丈,將軍命我等來尋姜�瞴@ 缸櫻 椅始肝豢墑兜麼碩 耍俊 br />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一老者拱手言道︰“軍爺,俺知姜大人父子,可是好人哩。”
甲士扶起老者,沉聲道︰“老丈無須多禮,可否告知此二人現在何處?”
老者言道︰“姜大人慘啊,前幾日城中糧盡,多有餓死者,姜大人領著青壯去河邊捕魚,被天殺的賊寇害死了許多人,姜大人也被擄走,不知去向...”
老人一開口,滔滔不絕。
甲士待老人喘氣的功夫,插嘴問道︰“那姜大人之子,姜維可在城中?”
老者聞言,並不回答,轉而喚來一少年,囑咐道︰
“狗娃子,去尋姜維來,姜大人就這一個兒子,跟著咱們爺孫挨餓受苦可不成哩。”
轉頭又對甲士道︰“軍爺,可是馬將軍听聞了姜大人善舉?”
說罷,也不等甲士回應,自顧自嘀咕道︰
“前幾日梁大人尋了些金銀,追著那伙賊人的蹤跡而去,說是要贖回姜大人。
唉...那賊寇極為凶狠,盡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狗賊,只怕梁大人也要陷進去。
馬將軍手握重兵,不知可曾派人去救二位大人啊?”
甲士思忖一番,言道︰“是曾捉了一人,自稱粱緒,可是老丈所言之人?”
老者頷首道︰“正是梁大人,正是啊!怎滴是捉了?”
甲士道︰“那人與一伙賊寇偷羊,為我軍所獲,老丈若是識得此人,可願隨我去面見將軍?”
老者聞言,急起身道︰“願意,願意,梁大人是善人哩,俺能證明。”
話音剛落,周圍數十老弱皆起身圍攏過來,皆言願作人證。
甲士見狀,便差一人回大營稟報馬超,自領三五袍澤留在原地等候。
不多時,一伙髒兮兮的孩子跑了過來,老者的孫兒引著一個八九歲的男孩來到近前,喜道︰
“軍爺,軍爺。他就是姜大人之子姜維。”
說罷,又對姜維言道︰“小恩人,馬將軍定是知曉姜大人善舉,要賞你哩。”
眾甲士看著被稱作姜維的男孩,見其衣衫雖是破爛,多有補丁,卻也還算干淨,與一眾孩童的髒兮兮不同。
許是被甲士審視的目光上下打量,小臉略帶緊張之色。
“汝是姜維?你父名喚姜�洮T br />
男孩沉默的點點頭。
甲士又問︰“姜敘是你何人?”
此言一出,周遭百姓盡皆呼吸一滯。
那老者急拽過姜維,護在身後,哀求道︰
“軍爺,姜維與馬將軍並無仇怨啊。”
甲士見狀,顧不得解釋,急上前來欲奪姜維。
正在爭執之際,忽有一聲大喝傳來。
“住手!”
甲士循聲看去,見是龐德,遂抱拳領命,退至一旁。
為首之人拱手道︰“龐將軍,此子便是姜維。”
龐德頷首,行至老者近前,拱手道︰“老丈,馬將軍並非殘暴之人,今尋姜�說@ 缸櫻 聳欠詈褐型踔 鞅儐筒牛 俏 八匠鴝 礎! br />
老者聞言,遲疑片刻,問道︰“這位將軍,小老兒乃粗鄙之人,不知漢中王遠在成都,如何知曉姜大人是賢才?”
龐德直率,不欲欺瞞,遂據實相告︰“龐某不知大王如何知曉,不過我等大軍向北而來,便是要在天水郡打探姜維與其父蹤跡。
大王有言,若急切間尋得,當以禮相待,征闢隨軍。
若急切間尋不得,便留下一部人馬,屯駐天水郡,留意其人蹤跡。”
言罷,側頭看了一眼躲在老者身後的姜維,續言道︰
“馬將軍昔日雖與姜敘有血海深仇,然大王有令在此,必不會違令,老丈且放下心來,請此子隨我等去面見將軍,自有分曉。”
老者警惕之色稍減,拱手求道︰“可否讓小老兒一同前往?”
回頭看了看姜維,又道︰“姜大人棄官不做,庇護我等老朽幼童,如今為我等貧賤之人生計,被賊寇擄走,下落不明,只余親子在此。
小老兒雖不曾讀書,也知得恩須報,有怨必仇,今有恩人之子在此,小老兒舍去性命,也要報恩。”
龐德聞言,肅然起敬,拱手一禮,答曰︰“老丈知恩圖報,不畏生死,龐某佩服!
既如此,煩請老丈與姜維一同去見馬將軍,如何?”
老者拱手拜謝,當即便領姜維隨龐德回營。
大帳中,馬超與粱緒已解開誤會,二人正商討如何尋到賊寇,救回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