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

第396章 祭公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早晨七點 本章︰第396章 祭公瑾

    趙林聞言,強壓心中怒火,一字一句道︰“我姐夫如何亡故,趙某自會調查清楚。”

    言罷,又問張昭曰︰“听聞子布先生為我亡兄尋了一處風水寶地,趙某多謝。

    然所謂魂歸故里,我姐夫族地乃是廬江舒縣,卻要辜負先生一片心意了。”

    張昭聞言,冷聲道︰“公瑾乃已故大都督,為我江東重臣,今不幸病故,自當安葬于我江東之地。

    至于廬江舒縣,如今合肥大戰不止,恐非安寧之所在。”

    又遙遙抱拳一禮,言道︰“此乃吳侯之命,欲讓公瑾早日入土為安,卻不需趙將軍這般外臣置喙。”

    言罷,伸手指了指靈堂左右兩側,輕笑道︰

    “將軍既是來吊唁,欲行祭文之禮。

    如今公瑾親眷皆在,何不念誦?

    莫非...並無祭文?”

    此言一出,一眾文士或是輕笑,或是冷哼,不一而足。

    卻有一文士悄悄行至張昭身側,附耳言道︰

    “子布大人忘了他曾作甚麼《殺人歌》?”

    張昭冷哼,輕聲回道︰“祭文乃悼詞,須莊重肅穆,行文有規得矩,豈是那甚麼飲酒殺人之歌所能相比?

    那《殺人歌》雖有俠義之氣,作之不難,這祭文豈是一介武夫所能書就?且看他如何露怯便是。”

    此言雖是輕聲細語,然左右數人皆听得真切,頗感認同。

    趙林本意是試探張昭,進而明晰周瑜之死與孫權有無關聯,不叫他魂歸故里,安葬舒縣,又是為何。

    可惜張昭老狐狸不曾露出破綻,也只得作罷。

    不過,趙林早做了掀桌子的準備。

    我來與你講理,若理講不通,也別說甚麼略懂拳腳,只把刀兵廝殺便是。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呵呵,以為退了曹操,取了合肥,便可高枕無憂了?

    若無周郎,你孫仲謀,連同你江東世家,不過鼠輩耳。

    思及周瑜,又想起昔日相處時光。

    就在這靈堂中,往日還是大殿,自己與周瑜在此飲酒談論天下事,或論破曹之計。

    而今又是在這大殿,卻一人站在堂前,一人躺在那棺槨中。

    轉頭看了看傷心憔悴的小喬,看了看那兩個悲泣的外甥。

    耳中不斷響起那些惱人的催促和質問,好似忽然消失不見。

    那個大大的奠字,仿佛化作了周瑜嘴角勾起的輕笑。

    趙林行至靈前,悲嘆曰︰

    “嗚呼哀哉!

    維建安十六年,歲次辛卯,林懷悲愴,痛悼吾兄公瑾之逝。

    靈前長立,涕泗難收,作文以祭,聊表哀情。”

    望著那奠字幻化的周瑜輕笑,趙林沉吟不止,抑揚頓挫道︰

    “吾兄公瑾,世之豪杰也!

    生于廬江舒縣,自幼風姿俊逸,才略過人,胸懷壯志,腹有良謀。

    年少之時,便聞名遐邇,吳中皆贊兄之聰慧英武,言兄必成大器,日後定能建不世之功,光宗耀祖,福澤一方。

    及長,逢亂世之秋,天下紛爭,豪杰並起。

    兄審時度勢,投身軍旅,先輔討逆,後佐吳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赤壁一役,兄展才略,巧借東風,火燒曹軍,舳艫千里皆化灰燼,百萬雄師一朝潰敗。

    此等戰功,威震四海,名傳千古,令曹賊膽寒,使江東聲威大振,自此得保太平。

    江東百姓咸賴兄之庇佑,安居樂業,皆頌兄之功德無量。”

    念罷,忽舉手指天,意氣風發︰

    “兄之才,非獨戰陣之功,于軍政諸事,亦皆精通。

    操練水軍,整肅軍紀,使水師縱橫江河,無人能敵;

    治理地方,恩威並施,民心歸附,士紳仰德。

    兄之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敬上禮下,同僚士卒無不敬重,願隨兄出生入死,共赴艱難。”

    扶棺泣訴,淚如雨下︰

    “嗚呼哀哉!可嘆天妒英才!

    上蒼竟如此無情,兄年僅三十六七,壯志未酬,宏圖待展,卻于蟲瘴之地,一病不起,溘然長逝。

    噩耗傳來,如晴天霹靂,使弟不敢置信,悲痛欲絕。

    兄之離世,于吳侯而言,失一肱股之臣;

    于江東百姓,少一賢能之士;

    于弟而言,更是痛失至親!

    往後歲月,弟再難見兄之音容笑貌,怎不叫人肝腸寸斷!”

    回首時,淚眼瞧見小喬掩面哭泣,乃伸手遙請,哭訴曰︰

    “吾姊小喬,與兄伉儷情深,兄與姊相伴之時光,琴瑟和鳴,舉案齊眉,本是世間佳話。

    孰料如今陰陽兩隔,徒留吾姊一人獨守空房,思念無盡,此等悲苦,何痛徹心扉耶!”

    不去看那一眾文士震驚的表情,自顧自行至靈堂正中,撫額垂淚道︰

    “嗚呼哀哉!

    今吾立于兄之靈前,悲痛欲絕!

    念兄之早逝,如利刃剜心,痛不可當!

    此後漫漫人生,再無兄之陪伴,再難聞兄之教誨,吾之哀傷,何以言表?

    唯願黃泉碧落,兄能得享安寧。

    唯願兄之英名,必永載史冊,流芳百世。”

    堂外,周陵、謝旌各率十名白袍甲士趕來,陳安邁步入內,行至趙林身側,附耳言說一番。

    趙林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繼而悲呼︰

    “嗚呼哀哉!

    黃泉路遙,唯願兄行途順遂,再無病痛煩憂。

    弟于此長拜,永懷兄恩,歲歲年年,不敢相忘。

    伏惟尚饗!愚弟趙林,敬上!”

    念罷,趙林躬身一禮。

    小喬掙扎起身,攜周瑜二子上前還禮。

    趙林借機輕聲問道︰“阿姐欲往舒縣否?”

    小喬雙目含淚,微微頷首。

    趙林抹了把眼淚,長身而起,轉身環視靈堂,見一眾文士皆面露驚訝之色,唯獨張昭面色陰沉,卻也不理。

    只急行兩步,一把攥住張昭手臂,用力扯近身前,言道︰

    “死者為大!我兄亡故之前曾有遺言,欲歸族地安葬!

    勞煩子布先生相送!”

    言罷,又謂小喬曰︰“阿姐與我外甥先行去城北渡口登船,姐夫靈棺自有肅之、顯揚護送。”

    張昭聞言大驚,正欲下令阻攔,卻忽見趙林猛的回頭,眯著殺氣騰騰的雙眼,如嗜血猛獸一般駭人。

    又覺手臂似被惡虎咬住,竟有一股劇痛傳來。

    “不好!此子欲以我為質!”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396章 祭公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396章 祭公瑾並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