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劉備大營點起狼煙。
北山林處,馬超見得信號發出,便領五千羌騎南下馳援。
此戰馬超所部士卒多備短弓,人均三壺羽箭,欲以騎射之法應對曹軍重騎兵。
這一壺羽箭,多則三四十支,少則二十支上下,多為士卒自制。
蓋因劉備入川之後,征發的民夫匠人制作器械之時,多以木、竹,制箭壺,質地雖是堅硬,卻頗為沉重,不易攜帶。
而羌族自制箭壺,多以皮革裁剪縫制,質地不似木、竹堅硬,卻能容納更多箭矢,也更為輕便。
箭壺內里,多以皮革收口,或繩索束口,壺外又有皮帶綁縛腰間,使箭壺傾斜垂下,箭矢不易顛簸而出。
箭矢分類繁多,馬超所部多用羽箭,或自制的狩獵箭,此類箭矢多為柳葉形,少有三稜形,可稱為殺傷箭,對無護甲或輕護甲之敵,可造成穿刺傷害,若是命中要害,一支羽箭便可取人性命。
且羽箭射程較遠,彈道平滑穩定,羌騎多是左右皆可使弓,以此羽箭為器,射速更快。
漢人的殺傷箭多以三菱形箭頭為主,少量配備破甲鐵箭,或哨箭,標箭等特殊用途之器。
閑話少敘。
卻說馬超領兵南下馳援,十里之遙在戰馬奔馳之中,轉瞬即至。
待見得曹軍斥候遠遠逃走,馬超便命羌騎緩行,走馬常行以積蓄馬力。
隨著隊伍南下,戰場廝殺的各種聲音漸漸傳來。
鼓聲、號聲、喊殺聲、刀兵交擊聲、馬蹄聲,顯示兩軍交戰正烈。
馬超接過親衛遞來的水囊,飲下一口烈酒,嘶哈中噴出一口白氣,謂其弟馬岱曰︰
“吾弟領弓騎襲擾纏斗,切記不可停馬,為兄自領槍騎隱于陣中,尋機而動。”
馬岱接過水囊,亦飲下烈酒,言道︰“大兄,主公命我等襲擾曹軍,只為牽扯其調動兵力,大兄若擅自出戰...”
話未說完,馬超便扯動韁繩,附耳言道︰
“主公不通騎戰之法,我兄弟二人久將騎軍,若有戰機,自當臨陣自決,豈能尊死命而不知變通。”
言罷,見馬岱略顯猶豫,又道︰
“吾弟勿憂,關張皆乃宿將,必知我意,何況有柏軒賢弟在側,主公必不心疑。”
馬岱聞言,頷首道︰“大兄有理,那便如此罷。”
二人說話間,見得前方黑壓壓一片曹軍鐵騎奔來,為首一人身寬體壯,手提一桿大刀,其後壯士扛著將旗,上書一個許字。
馬岱言道︰“許,恐是許褚親至。”
馬超笑曰︰“莽夫罷了,且以騎射戰法應對,繞行至廝殺地,為兄自會尋機出戰。”
馬岱見其戰意高昂,急言道︰“大兄!我等有重任在身,大兄切不可戀戰!”
馬超聞言,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為兄自有理會,憑地多言!”
言罷,扯動韁繩,退至騎隊之中,隱沒于羌騎之中。
及至曹軍奔來,許褚欲在陣前搭話,卻不料羌騎並不停馬,反而轉向西面,以側翼對著曹軍鐵騎。
許褚見狀,只道馬超膽怯,便領五千鐵騎追殺。
時有一校尉見狀,急進言曰︰“許將軍,此乃騎射戰法,追之必敗!可退軍回陣,守其必攻...”
話未說完,許褚便甕聲道︰“休言許多!某家只要馬兒項上人頭!速速隨我追上前去!”
校尉無奈,只得跟隨許褚追擊。
兩軍戰馬皆為北方高頭大馬,速度耐力相較仿佛,可羌騎乃輕騎,而曹軍為重騎,又豈能追得上?
兩軍跑馬之間,距離不曾拉近,卻慢慢轉道向南,繼而東南。
那校尉見狀,急催馬來到許褚之側,高聲道︰
“將軍!羌騎如此跑馬,分明是要轉道向東,去襲我大軍之背,將軍萬萬不可追之,當速速引軍向東,搶先回到陣中,方有勝算啊!”
許褚卻是不理,只咬牙怒罵道︰“該死的馬兒!待某家追上,將你斬作數段!”
那校尉屢勸不休,許褚皆是充耳不聞,只顧咒罵馬超出氣。
又跑馬半刻,兩軍已是轉道向東。
那校尉見狀,急命人在馬背上卸下甲冑,飛馬回本陣報信。
許褚見到,並不理會。
那校尉所差之人也是個憨傻的,為搶在羌騎之前,竟是直愣愣的策馬疾馳,並不繞行。
不料平原之中,忽有溝壑碎石攔路,那人低頭盯著地形,卻是逐漸靠近羌騎,被人發現。
旋即便有一騎脫離大隊,策馬靠了過來,間隔三十余步,只一箭便射落馬下。
那羌騎嘿嘿一樂,又去牽了無主的戰馬,方才回了大隊。
這一幕,兩軍將士皆看在眼里。
那校尉氣得險些吐出血來,無奈只得又差一機靈之人,速速卸甲回陣報信。
這人吸取前人教訓,特意向北繞出數百步,借助地形高低差,隱蔽自身,方才轉道向東疾馳。
兩股騎軍一追一逃,徑直往戰場趕去。
南方亦有一支騎軍,正走馬大路之上。
自張飛而下,五千余漢家鐵騎,皆在馬背上撕扯著肉干,干糧。
張飛費力的將干糧咽下,取來水囊飲下一大口烈酒,甕聲道︰
“汝看著細皮嫩肉,不想也能吃下軍中干糧。”
側後方,落下半個馬身的文士頂盔摜甲,略大的鐵盔顯得頗為滑稽。
“君子六藝,某雖不善御、射,然在其位,謀其政,既在軍中,自當吃用與士卒相同才是。”
張飛聞言,笑曰︰“此戰過後,汝便留在我軍中,負責文書公牘,作個主簿如何?”
董和聞言,拱手道︰“承蒙三將軍賞識,固所願,不敢請耳。”
二人談笑風生,左右見狀,皆不復戰前緊張之態。
須臾,有數騎斥侯自西方而來,報曰︰
“三將軍,前方岔路右轉,復行兩三里,便可听得廝殺之聲。”
張飛聞言,微微頷首,將水囊之中的酒水一飲而盡,吐出一口白氣,甕聲道︰
“俺知道了,爾等辛苦,再去探查一番,務必探明夏侯淵大旗所在。”
斥侯聞令,于馬背上抱拳應諾,繼而策馬繼續向北。
張飛目送斥侯離去,回頭見得眾軍皆用罷干糧,遂提氣大吼道︰
“全軍听令!提速驅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