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劉備欲率兵去攔住曹營鐵騎,為龐統苦勸,終是說服劉備。
時劉備軍在大營之外已分割包圍兩部曹軍人馬。
夏侯淵得了徐晃差人報訊,知前軍勢危,遂分出左右兩翼,合萬余騎卒奔赴戰場,又命眾軍萬余步卒列陣向前。
彼時關、趙正與徐晃前軍騎營糾纏,在混亂的步卒戰陣中往來馳騁。
卻也終因二人兵少,被逐漸驅趕至外圍。
二人拖後的步卒匆匆趕來,曹軍又有大隊人馬左右奔襲而至,二人遂率騎卒歸陣,以步卒為中堅,列密集槍陣對敵。
若說今日襲擊病患營的曹軍騎兵為輕騎,那此刻擺著雁翅陣,滾滾如鋼鐵洪流一般涌來的敵騎,便是重甲騎兵了。
“敵騎至矣!速速架矛!”
趙林大吼下令,率騎卒繞至軍陣左側,蓄勢待發。
步卒聞令,紛紛將矛尾刺入凍土,矛頭斜指來敵。
三千步卒中,有約莫千余士卒手持矛戈,站在了陣型最前沿。
千軍萬馬奔襲而來,其氣勢如驚濤拍岸,又如浪潮席卷,若是一般人物,早被這迎面而來的鐵蹄駭得手腳冰涼,不能自已。
趙林卻非昔日長阪坡時心態,三年戰事不斷,歷經磨練,早已見慣了大場面。
“穩住陣腳!投矛預備!”
刀盾立于長矛之後,自背上取下短矛,攥在手中。
“敵近百步!”
短矛舉起,托在耳邊。
“敵近五十步!投矛預備!”
手臂後揚,弓步蓄力。
“敵近二十步!擲矛!”
後腳發力蹬地,擰腰帶肩,手臂倏地甩出,數百短矛一齊發射。
曹軍重甲鐵騎不懼弓箭,所懼者唯有強弩、投矛等殺器。
但見敵陣中飛出一片投矛,縱使軍法嚴苛,也難免本能的策馬躲閃。
便是這一閃,當先一排重甲騎士便再無機會撥打槍陣。
滾滾馬蹄聲,震耳欲聾,戰馬嘶鳴聲,戰士喊殺聲,鋒銳破甲切肉聲,混在一處。
轉瞬間,戰馬撞進槍陣,將士卒撞飛一片,或是骨斷筋折,或是被那鐵蹄踩踏而過。
平原之上,三千步卒對抗五千鐵騎,縱是精銳,又如何能擋?
當先約莫有三五百曹軍,乃是人馬俱甲的重騎兵,只一個照面便撞散槍陣,徑直殺入陣中。
其後輕騎本應順勢掩殺,卻見這三千步卒面對鐵騎踏陣,初次接觸便戰死數百人,卻仍是不曾崩潰,猶自死戰不退。
騎軍校尉見狀,正欲順著重甲騎兵破開的缺口沖過去,碾碎這支悍卒,卻忽聞一聲大喝傳來︰
“趙林在此!敵將休走!”
那校尉循聲望去,只見不知何時,數百敵騎正緊隨那大名鼎鼎的虎雛,自斜刺里殺來。
校尉自知敵不過能與許褚大戰三百合的趙林,卻也不能膽怯,只在迎戰之前,高聲喝道︰
“某若戰死,軍侯代之!”
言罷,拍馬舞刀,奮勇上前,迎戰趙林,數百勇悍騎卒緊隨其後。
如此兩軍對沖,損傷極大,然此刻趙林所部的使命便是吸引曹軍注意力,若能誘使曹營大隊敵騎來攻,則此戰必勝矣。
將軍躍馬沖鋒,白袍飛揚,盔纓似血,手中鐵槍蕩開大刀,直刺那校尉咽喉。
借助馬力,切斷脖頸,趙林並無斜視一眼,只因面前尚有七八柄刀槍矛戟正迎面殺來。
側頭躲過一矛,順勢單手持槍刺死那人。
左側又來一刀,急仰倒馬背閃避,左手自腰間抽出寶劍,胡亂切向左側,正巧砍斷那人手臂。
方才坐起,尚不及喘息,迎面又遞來一槍,直奔胸腹。
趙林右手抬槍格開,左手寶劍豎劈,金鐵交擊聲中,削去那人半截腦袋。
血未及身,右側騎槍又至,趙林不及格擋,亦不及躲避,只得勉力調整槍頭指向,仗著甲冑堅固,微微俯身含肩,一槍刺死那人,卻也被長槍擦過肩甲,帶起一溜火星。
強忍右肩疼痛,收槍夾在腋下,左右橫撥,擋住二人攻勢,左手劍斬一人。
戰馬交錯而過之際,右手以槍尾戳在另一人後心,又殺一人。
瞬息之間,趙林連殺六人,斷一人手臂,不可謂不勇。
但兩支數百人的騎兵對沖,面前之敵何止六人?
騎術精湛之輩,可策馬沖陣而不與敵騎踫撞。
但兩軍騎卒皆為精銳,縱是戰馬不曾慘烈對撞,人卻以刀兵往來招呼。
其中凶險,便如我軍一人接連面對數十人廝殺,敵騎也是如此。
故而騎兵之用,鮮有迎面對敵,多為半路截殺,或以弓箭襲擾為主。
言歸正傳。
卻說趙林率兵與曹營鐵騎對沖,在數不盡的刀兵之中透出敵陣,一身玄甲上已有十余處傷痕,甲片多是凹陷,將軍側臉亦有一道淺淺血痕,將兜鍪一側豁出一道口子。
隨手扯下殘破戰袍,回頭看去,身後五百騎卒死傷近半。
戰事慘烈,趙林不及細思,又沙啞著呼喝一聲,領兵追逐敵騎大隊。
若無騎兵在旁騷擾,三千步卒怎抗的住四千余敵騎。
這邊趙林死戰不休。
北邊關羽所部,亦逢大敵。
綠甲綠袍,染上鮮血無數,直叫人瞧不出本來顏色。
青龍偃月刀飲血已足,此刻被關羽提在手中,猶自滴血不止。
“君侯快看!西北有大隊敵騎殺來!”
左右大聲提醒。
關羽轉頭看去,果見煙塵滾滾。
“爾等休慌,關某去糾纏一二,汝等速速掘陷坑應對!”
左右卻道︰“趙將軍陷坑之法雖能應對,然凍土堅硬,難以挖掘...”
關羽聞言,雙眼閃過一絲不忍,卻終是道︰
“此戰關鍵,不容有失,爾等已飲斷頭酒,便戰死在此地罷!”
左右聞言,于馬上拱手深禮,泣曰︰
“我等久隨君侯征戰,今日死別,來生還願跟隨君侯!”
眾人聞言,皆高聲大吼︰“今日死戰,來生還投君侯麾下!”
關羽雙目緊閉,兩行熱淚順著面頰淌下,顫聲道︰
“兄弟們好走!爾等家眷我自當善待,勿要掛念。”
言罷,抬手抹去臉上淚水,丹鳳眼猛的睜開,大喝道︰
“校刀營!隨關某迎敵!”
眾軍齊聲應喝。
赤兔馬嘶鳴一聲,關二爺提刀沖陣。
此去莫問生與死,只顧桃園義氣存。
為謀先主成大業,且把此軀獻虎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