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送信與他,試探不成,反遭所笑。”
夏侯淵閱趙林手書,轉手遞給徐晃,無奈道。
文士卻道︰“兵者,詭道也。
所謂︰‘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
若無試探之舉,窺其虛實真假,豈敢輕易動兵。”
夏侯淵道︰“先生,若是只孟達來投,言說趙林欲降,或彼軍多病患,某必不輕信。
然此消息來自伯濟,乃其親耳所聞,親眼所見,如何還當不得真?”
言罷,又搜腸刮肚,亦引用經典,言道︰
“某亦曾讀兵書,所謂︰‘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而今我軍五倍于敵,若畏縮不前,豈不錯失戰機?”
文士聞言不語。
此時徐晃亦看罷書信,嘆曰︰
“先生,趙林雖是色欲入了骨髓,確有才能。
其言︰‘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此言雖是激將,卻也有理。
若此時還不出兵,一旦丞相問責,我等如何回答?
即便先生疑有詭計,亦須兩軍對陣,方能決出勝負。”
文士聞言,心中一驚。
往日韜光養晦,隱藏自身,所為何來?
為何這幾日失了心智,竟忘卻初衷!
又思及二將皆如此求戰,遂思忖一番,言道︰
“既如此,諸公可自領兵出陣,卻留一部人馬與我,駐守此地,以為後路,如何?”
二人聞言大喜,夏侯淵當即應諾三千精銳,便與徐晃商談進兵事宜。
那文士見狀,悄悄退出大堂,自去點了三千兵馬,接管城防。
堂中,夏侯淵道︰“雖有伯濟探得劉軍虛實,我等卻不可大意,當分兵數部,協同作戰,使敵首尾難顧,必能大勝。”
徐晃持重,雖有將才,卻為外姓,遂以副將自居。
二人商談許久,及至夜幕時分,方才散去。
翌日,辰時。
夏侯淵于城樓升帳,調兵遣將。
命徐晃為主,王平為副,孟達為向導,統領兩萬步卒,六千精騎為前部,以步攻劉備前寨,三面圍住,一齊強攻。
以六千精騎分作兩隊,自南北繞寨而走,去襲病患營,若能拿住關張等人,便再從前寨背後攻擊,使四面合圍,不叫走脫一人。
夏侯淵以郭淮為副將,自領五千步卒,兩萬精騎為中軍,待徐晃攻破營寨,便與隨軍的許褚一道率兵突入營中,一錘定音。
眾將皆抱拳領命。
夏侯淵又道︰“劉備不識天數,妄圖以病患疲敝之軍對抗朝廷天兵,實乃不智也。
此戰,諸君須奮力向前,務必生擒劉關張等人,來日隨吾獻俘于丞相,鄴城夸功!”
眾人聞言,齊聲應諾。
及散帳。
夏侯淵遣人回南鄭傳令,調兵來援。
又命媯墟關中,整肅兵馬,多造器械,裝運糧草,只等萬事俱備,便要傾巢而出。
另一邊,劉備軍大興土木,將前寨打造的如鐵桶一般。
又得諸葛亮自荊州運來的糧草、藥石等物資。
眾人皆信心倍增,只等曹軍來到,便要依計而行,一戰而定漢中歸屬。
時間便在兩軍備戰之中悄然流逝。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二月初八。
曹軍五萬余眾出媯墟關,往東南行進。
劉備軍聞訊,便急命各部依計而行,各就各位。
巳時六刻,曹軍前部抵近劉備大營。
徐晃號令大軍排開陣勢。
只見兩萬步卒分作數十余方陣,隊列嚴整,槍戟如林。
六千精騎分列兩側,馬蹄踏地,揚起陣陣塵土,氣勢雄壯。
士卒皆高呼口號,一齊踏步向前。
其聲勢震驚四野,大有一舉踏平劉營之勢。
大營轅門緊閉,魏延、劉封各領兩千悍卒列陣以待。
順著寨牆向左右延伸,北有張合、雷銅,呼喝士卒立盾架矛,南有黃權、龐德,呼喝弓弩手持箭在手,只等拉弓齊射。
徐晃見步卒行進到指定位置,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遂命擂鼓進軍,喝道︰“全軍听令!攻寨!”
戰鼓“咚咚”敲響。
步卒方邁出一腳,兩翼騎兵便如離弦之箭一般,洶涌向前,繞過大寨,徑往東方而去。
那里,正是屯駐在成固城中的病患營。
成固只有南北東方三面城牆,往日劉備自東向西來攻,因成固地勢之故,輕易不得進兵。
然若從西向東攻城,因其西面無牆,只有緩坡,在騎軍面前幾乎如平地無二。
鼓聲陣陣,曹軍兩萬步卒自三面圍攻劉備大營。
前排俱是刀盾,其後各有數人身披雙甲,持利斧,以為破牆先登之士。
轅門處,魏延與劉封部首當其沖。
二人遠遠對視一眼,各自點頭示意。
隨後幾乎異口同聲道︰“敵近五十步,乃以弓弩拋射阻敵!”
弓弩陣中,呼喝傳遞軍令之聲不時響起。
前排刀盾中,有軍侯老兵自盾牌縫隙中死死盯住曹軍士卒。
“敵近八十步!”
軍侯一聲大喝提醒。
自有左右呼喝向後傳遞。
弓弩手紛紛將插在腳邊的箭矢取在手中待命。
“敵近六十步!”
弓弩手各自調整呼吸,箭矢虛搭弓弦。
“敵進五十步!”
話音剛落。
無數聲大喝幾乎同時響起。
“敵進五十步!弓手拋射!弩手上弦!”
“弓手拋射!弩手上弦!”
聲嘶怒吼之中,無數吱呀拉弓之聲響起,旋即一聲梆子響起,無數利箭離弦,化作一片黑點,升上半空。
那遮天蔽日的一團黑點,畫出一道美麗的拋物線,帶著尖嘯之聲,攢射而下。
暴雨傾盆,箭頭撞擊甲冑“叮當”作響。
不時有被箭矢射穿的士卒哀嚎一聲,卻被曹軍吶喊聲和擂鼓之聲淹沒。
袍澤倒地,後軍有心避讓,卻听得戰鼓擂動,不敢不向前,亦不敢避開腳下之人,唯恐攪亂陣型而被督戰隊斬殺當場。
曹軍悍勇,前赴後繼,意志如鐵。
又兼最前方的數排士卒皆為重甲精銳,雖被密集箭雨造成殺傷,卻在兩萬人面前猶如九牛一毛,並不動搖士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