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聞言,沉默不語。
縱使四人皆言趙柏軒有棄暗投明之意,劉備大軍多生疫病,可一戰而定。
但文士昔年久在關中,在朝堂,見慣了爾虞我詐,便是親眼所見,亦不能輕信,何況如今皆是兩耳傾听,並無眼見為實。
耳中听著四人相勸,心中卻在思忖自投毒那日起,劉備軍一舉一動,欲尋出破綻。
最先行投毒之計,數日後劉備大軍攻勢停歇,緊守營寨,曹軍屢屢叫陣而不出。
要說其軍中士卒有生疫病者,料是應當,卻並不一定傳播開來。
若是設身處地,文士亦會及時處理掉染病士卒,再順勢設計誘敵。
之後,曹軍夜襲,曾一度殺進營中,雖被擊退,卻也斬獲不少。
且要說當日夜里,曹軍襲營乃突發之意,觀劉備軍應對,應是未曾探得有敵襲營,故而初時營中混亂....而關張馬超等勇將並未現身...
嘶...莫非真是三人染了疫病?
馬超新降,關張卻是老臣,位高權重,若三人皆染疫病,尋常士卒必患病者眾!
只是...倘若是計....
此處卻有待商榷,若設身處地而論,如何能預判敵軍夜襲,且在危急之際按住三員大將不用?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尋常之人不能為之,鳳雛卻不見得不能為...若其真是智謀近妖....不得不防。
再之後,便是郭淮與孟達所言劉備軍分兵下寨,前寨駐軍兩萬余,後寨約莫三萬余。
如此兩寨合兵,算算連番大戰折損,倒也符合劉備大軍總數。
只是...若其軍果真多半染病,為君上者,怎會置自身于此絕地,而護佑病卒患兵?
天下豈有如此舍身而踐行仁道之人?
再之後,便是夏侯妙才領兵萬余試探。
此次倒是被劉備斥侯探得了軍情,早早使那趙柏軒領兵萬余對陣。
彼時兩軍酣戰,劉備軍騎少步多,確為精銳之師,那趙柏軒也有將才,竟能以弱勢之兵反將妙才戰敗,若非徐晃來援,恐怕萬余精銳,幾近覆滅。
然而徐晃既來,我軍逾四萬之眾,劉備為何只遣一營騎軍接應?
若叫我用兵,其時大軍齊出,分三面圍攏而來,曹軍必敗無疑...
難道彼軍果真多生病患?亦或是龐士元竟能未卜先知,料到我軍不會趁機吃下趙林所部?
那日寨前斗將,趙林戰前來到我軍陣列,必為窺探軍情,此不必相疑。
緣何卻在斗將之時多番更換兵刃坐騎?
莫非其真有棄暗投明之意,遂更換兵刃坐騎,以為報信?
若果真如此,他來我軍陣前...莫非是在示好?
此間多有疑點,不可妄下斷論。
最後,便是孟達救出郭淮來投。
孟達對那趙林多有怨言,郭淮處卻有解釋,乃是趙林逼迫其反,賺孟達去救郭淮,倒也對得上。
可是...這一環扣一環,世上豈有這般巧合之事?
敵軍夜襲,慌亂之際,大將不出,卻又傷了軍師?
大軍染疫,君上舍命護佑,士卒卻也不鬧?
......
此處關鍵,非趙林也,亦非疫病滋生也,乃在劉備其人!
思及此處,文士忽抬手制止四將相勸,皺眉曰︰
“諸公所言皆有其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今劉備統大兵來爭漢中,諸公以為,劉備乃何許人也?”
夏侯淵聞言一愣,脫口而出曰︰
“劉備,梟雄也。丞相常言,劉備不除,來日必成大敵。”
徐晃見夏侯淵這般說辭,也不再猶豫,緊跟著說道︰
“昔年丞相南下取荊州,劉備攜民渡江,可謂當世仁德之君。”
郭淮卻有不同意見︰“劉備乃偽善之人,沽名釣譽之輩。
末將在其大營之時,常聞士卒議論其照料關張兩位義弟,怠慢軍務。
唔...如此說來,倒也有情有義。”
三人說罷,文士眉頭不展,依舊緊皺。
便在滿堂寂靜之際,許褚忽甕聲道︰
“諸公忘卻昔日丞相與其煮酒論英雄,嘗言︰‘天下英雄者,唯使君與操耳。’”
此言一出,眾人皆頷首。
文士亦呆立當場,思忖良久,忽言道︰
“若是英雄,當也合情合理了...”
四人不知何意。
文士又似自言自語︰“他既是英雄,為何那趙柏軒欲降?”
郭淮道︰“劉備是英雄,趙柏軒卻是好色之徒,相性不符...”
文士听罷,喃喃道︰“相性不符...趙林之叔乃劉備舊臣,即便不符,又怎會投降?
如此豈不是不忠不孝?他何敢如此作為?”
夏侯淵道︰“貪生怕死,色欲深入骨髓之輩,何來忠孝拖累。”
文士聞言,低聲自語︰“貪生怕死,又怎會在昔日連斗五將...”
許褚道︰“許是所救之人皆是女子,其中二女後來又被他娶為妻妾?”
文士微微頷首,又搖頭道︰“昔日蒯越曾言,趙林娶孫權之妹,若真是好色之徒,那時便留在江東矣,為何又返劉備麾下?”
徐晃順著眾人思路,稍一琢磨,嘴角抽動道︰
“身在江東,妻子娘家勢力如山,恐是不能自由尋獵美人兒?”
文士听罷,愣了片刻。
許褚見文士又要搖頭,忽不耐煩道︰
“今有孟達在此,何不喚來詢問其有嬌妻美妾幾人?”
眾人聞言,皆覺有理。
遂又喚孟達進堂說話。
孟達聞眾人所問,雖不知在座大將為何這般八卦,卻也不得不答。
遂言道︰“趙林家眷皆在荊州,末將未曾親眼所見,卻也多有耳聞。”
眾人皆目光炯炯,靜待下文。
孟達見狀,急搜腸刮肚,將過往听聞趙林艷事一一稟告。
“與劉備家眷糜夫人同乘一騎?”
“滅甦家滿門,卻獨留一美艷女子?”
“一日間調戲數百女子,多為江東家眷?甚麼?周瑜美妾小喬亦在其中?”
“當眾與女子扭打一處?這浪蕩子成何體統!”
“啊?昔日江東小霸王,孫策孫伯符的遺孀大喬,也被他拐去了荊州?”
“還有一蠻女?常以紗巾覆面,莫非是個丑婦?”
孟達聞言,搖頭道︰“非也,傳聞此蠻女是甚麼祝融後裔,生得無比美貌直如仙女一般...”
“嘶...”x5
夏侯淵︰“這等色中餓鬼,還敢覬覦我佷女!該死!”
徐晃︰“大小喬乃是他義姐,糜夫人乃是他主母,如此悖逆人倫,該殺!”
許褚︰“此子莫非有甚麼不為人知的長處?”
眾人聞言,皆垂頭沉思。
郭淮忽雙眼放光,喃喃道︰“一日間調戲數百女子...這...不知柏軒賢弟何時來投啊...”
文士︰“...不知他可有枯木逢春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