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軒昔日秘簡曾書,孟達為人奸滑,久後必反,為何今日如此逼迫?”
趙林見劉備詢問,不答反問曰︰
“丈人不欲以親厚感之,使其知恩而不反?”
劉備笑道︰“你呀!向日曾言‘農夫與蛇’。
卻忘了汝年幼時,我嘗教授汝‘蛇性本曲,入竹筒則直,出筒還曲。’
自我得了秘簡以來,多印證其言,雖皆不中,卻有端倪顯現。
汝既得天授智慧,我如何不信?
孟達其性如此,非待之親厚所能感召也。”
趙林聞言,撓了撓發髻︰“咳...年幼時的往事,林已記不清了,丈人勿怪,勿怪。”
言罷,見劉備吹起胡子,急忙指天發誓道︰
“小婿方才字字屬實,並無虛言,咳嗽許是得了風寒,並非是撒謊啊!”
劉備聞言,自身上取下錦袍為趙林披上,又將二人面前火盆撥弄一番,嘆曰︰
“可惜那秘簡,俱付之一炬矣...”
趙林心虛,急忙轉移話題道︰
“我今日去病患營...
哎!丈人勿急,林是掩住口鼻方才入內,並無染病。”
說著,攔住劉備差人去請華佗的打算,續言道︰
“我去時,二伯三伯正在帳中閑話,與常人無異,想來病癥已消,痊愈在即。
我便留意一番,使陳式去請問華神醫。
今日收兵之時,陳式轉述華神醫言語,說是三萬士卒除卻染疫之人,多為腹瀉之癥,並非疫病。
想來是河中所蘊藏之毒不足以侵蝕健壯之軀...”
趙林講的頗為繞口,實際上以後世人見識,自是知道並非是所有人感染了瘟疫。
腐尸投入常流水的江河中,能造成的危害其實相對而言並沒有多大,何況是漢水這般水流量巨大的江河。
腐尸在腐爛之時會產生一些有毒的代謝物,比如尸胺、腐胺等。
或是滋生一些致病性的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
這些有害毒素或細菌進入人體,便會破壞腸道生物平衡,導致腹瀉,與疫病初期癥狀相同,因而被誤以為是疫病,也就不稀奇了。
待趙林說完,劉備听了個頭昏腦脹,但也大體能听得明白。
遂問道︰“既如此,二弟三弟當是無礙了?”
趙林頷首道︰“二伯三伯與丈人一般,平日皆用煮沸之後的冷水,極少會因飲水而染病。
許是偶爾等得不耐,飲了河水,方才中了毒。
待明日,林再去尋華神醫打探一番,想來應當是無礙了。”
劉備大喜,撫掌而起,又忽然正色道︰
“使小吏前去請教華先生便是,何須柏軒親往。”
趙林言道︰“不妨事,華神醫自有妙法杜絕染疫風險,丈人不必擔憂。”
劉備聞言,緩緩坐下,又問道︰
“這般說來,眾將士多半已無大礙?”
趙林頷首道︰
“想來約莫有七八成士卒未曾染疫。”
劉備喃喃道︰
“七八成,那便是兩萬余眾。”
趙林自火盆炙烤的羊腿上切下幾片肉來,盛在木盤中,遞給劉備,嗦著手指上的油脂,言道︰
“這幾片,七成熟,加了鹽真香!丈人趁熱吃。”
待劉備接過,趙林自顧自得用小刀切下羊肉,言道︰
“今日我去曹軍陣前,曾見一老卒,料是那位神秘的軍師,可惜不識其人。
以林之見,此人藏頭露尾,喬裝打扮來到陣前,必是窺探我軍虛實。
我故意將軍中染疫之事相告,丈人可知我意?”
劉備聞言,險些將木盤扣在趙林腦袋上,急道︰
“汝這豎子!怎這般急躁!汝二伯三伯,兩萬余將士是否痊愈,尚未可知,汝怎可泄露如此機密!”
趙林梗著脖子道︰“我乃護軍中郎將,有都督中軍之職!
現下龐士元重傷,丈人不善謀略...
丈人日理萬機!我自有決斷之權!
丈人且把筷子放下,听小婿狡辯....啊...解釋!”
劉備吹著胡須,強忍怒氣,將竹筷並攏,攥在手中,只等這豎子解釋不通,便要一頓棍棒教育。
趙林偷偷摸了一把冷汗,言道︰“夫智者...”
劉備︰“少賣弄!快快道來原委!”
趙林長嘆一氣,賭氣道︰“丈人不叫說話,如何道來?不說了。”
劉備道︰“你敢!快說!”
趙林索性站起身來,于帳中踱步,言道︰
“所謂︰‘藐視敵于戰略,重視敵于戰術。’
我等雖知有其人,卻不知其名其才,如何因人設計?
因此,小婿只當他是諸葛孔明在彼,設下這連環計。”
劉備皺眉道︰“如何連環計?”
趙林豎起一根手指,言道︰
“其一,向日曹軍夜襲,丈人率三萬精銳退敵,而二伯三伯並未現身,龐士元亦為流矢所傷。
我曾以龐士元受傷一事詢問郭淮,其驚訝之色不似作偽,可知曹軍並不知曉此事。”
言罷,豎起第二根手指︰
“其二,我軍分兵下寨,病患營與此處互為犄角之勢,且將士吃用皆在營中,並不外出,曹軍必不知營中皆為病患。”
豎起第三根手指︰
“其三,前日夏侯淵來襲,林率兵與之決戰,彼時徐晃來援,我軍不敵,主公卻叫張合引軍接應,曹軍因而退兵。”
趙林晃了晃三根手指,湊到劉備面前,問道︰
“有此三則,倘若丈人為曹軍,可獲何情報?”
劉備思忖片刻,試言道︰“我軍中有變故?”
言罷,搖頭道︰“非也,莫非是我軍設下計謀?”
又搖頭道︰“亦不能斷定...”
趙林聞言,笑曰︰“正是此理!疑而不定!”
緊接著便豎起第四根手指,言道︰
“其四,今日小婿在曹軍陣前,佯作無知莽夫,與許褚一見如故,乃將營中疫病橫生之秘相告。
彼時,那神秘軍師便在左近,不知作何感想?”
劉備沒好氣道︰“真乃無知莽夫也。”
趙林翻了個白眼,並不理會,只豎起第五根手指,言道︰
“其五,小婿迎戰許褚,接連更換兵刃、坐騎。
旁人不知,那徐晃久識我二伯、三伯,其能認不得青龍偃月刀與丈八蛇矛?
曹軍當作何猜測?”
劉備思忖一番,不得計。
趙林見狀,悠悠提醒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啊丈人。”
劉備聞言,如醍醐灌頂,驚道︰
“此必為龐士元詭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