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夏侯淵听聞許諸要放趙林這七八千人歸去,心中實在不甘。
正猶豫間,忽見東方有一彪騎軍奔來,駐馬于大軍側翼。
夏侯淵暗自嘆息一聲,策馬上前數步,目視趙林,言道︰
“若非仲康為汝分說,又有汝義釋公明故事,今日必要將你擒下,獻于丞相!”
言罷,從箭壺中取出兩支箭矢,將其中一支拋給趙林,自顧自折斷另一支,續言道︰
“你我折箭為誓,今日吾放你歸去,來日我自領兵去你寨前搦戰,你須出營接戰,不得龜縮寨中!”
趙林探手接過箭矢,隨手折斷,棄于馬下,應道︰
“汝若敢來,我必應戰!”
言罷,不去看夏侯淵鐵青的臉色,對徐晃、許褚抱拳曰︰
“公明兄,猛將兄,趙某就此告辭,來日戰場相遇,再討教二位高招!”
二人各自回禮。
趙林撥轉馬頭回陣,這才見得張合已領兵來到陣前。
曹軍打掃戰場一番,回媯墟去也。
趙林則仍率騎軍斷後,與張合並轡說話。
張合道︰“可惜大好局面,被徐公明率兵逆轉。”
趙林卻道︰“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此戰雖不盡全功,卻也有多得。”
張合奇曰︰“賢弟何意?”
趙林道︰“向日我等只是猜測彼有援軍,尚不知領兵者乃何許人也。
今有徐晃、許褚在此,我等可因人而設計矣。”
張合聞言更奇,問道︰“賢弟如此便有計策了?”
趙林笑道︰“徐晃、許褚,二人皆為勇將。
凡勇猛之人,自恃其勇,仗匹夫之力而決大事者,屢見不鮮。
如今我軍勢危,能戰之士不過兩萬之數,而彼有大軍不下五萬之眾。
倘若,彼以眾欺寡,我等雖有營寨為依托,必不能久守。
而今三人皆恃其勇,欲與我私斗而決勝負,我只需與之相持不下,必能拖延些時日。”
張合聞言,贊曰︰“賢弟所思,果真非凡。”
言罷,又搖頭道︰“夏侯淵、徐晃已是勇悍之人,許褚武藝更不下三將軍。
與此三人爭斗而拖延時間,恐非易事。”
張合一邊說著,一邊心道︰“夏侯淵與徐晃武藝與我仿佛,即便有高低,差距也不大。
然許褚卻是略勝我一籌,不知柏軒賢弟可與之抗衡一二....
那許胖子身強體壯,耐力不似凡人,賢弟即便能敵,又能與之抗衡多久?”
想到此處,張合又不住搖頭,勸道︰
“賢弟此計全賴武勇,然斗將之舉,實在凶險。
倘若敗了,豈不折損自家性命。”
趙林卻忽然笑問︰“�y�V兄與三人相熟否?彼輩武藝,比之�y�V兄如何?”
張合如實答曰︰“夏侯妙才許是稍遜于我,徐公明與我不分伯仲....
許胖...呃...仲康非我能力敵。”
趙林聞言,頷首道︰“若請�y�V兄與夏侯淵對陣,只須以均勢收場,不分勝負。�y�V兄可能為之?”
張合思忖片刻,頷首道︰“若無人相助,夏侯淵必不能勝我。”
趙林頷首。
張合又問︰“以許仲康之勇,若無二將軍、三將軍上陣,恐怕賢弟也難能與之爭鋒。
且不知徐公明又有誰人能敵?”
趙林聞言,高聲道︰“請令明兄!”
左右急去請來龐德。
三人見禮畢。
趙林道︰“令明兄武藝與孟起兄相比若何?”
龐德道︰“某不及也。”
趙林卻搖頭道︰“若令明兄與孟起兄對陣,可能輕易落敗?”
龐德直爽,如實答曰︰“許能撐個百十合。”
趙林又問︰“向日令明兄與曹軍決戰于潼關,可曾與夏侯淵、徐晃、許褚三人交手?”
龐德道︰“夏侯淵不及我,徐晃亦稍遜半分,許褚未曾交過手,不過此人曾與馬將軍酣戰三百回合不分上下,某不及也。”
趙林聞言,看了一眼張合,笑道︰“若叫令明兄與徐晃捉對廝殺,不必分勝負,只以拖延時光為要。
令明兄以為,能拖延幾日?”
龐德思忖一番,言道︰“便是一年半載也拖得。”
趙林聞言大喜,撫掌曰︰“如此,�y�V兄敵住夏侯淵,令明兄敵住徐公明。
趙某不才,願效仿我孟起兄長,與那許仲康大戰一場!”
言罷,便將此間要緊處與二人商談一番。
正說話間,有斥候通報劉備親至。
三人急上前接住,各自行禮。
劉備上下打量一番趙林,見其衣甲上雖沾有血跡,卻皆是潑灑狀,便知女婿並未受傷,遂放下心來,言道︰
“柏軒臨危不亂,保大軍歸返,有功無過,不必掛懷。”
趙林聞言,猜到是劉備是以為自己出戰不利,有愧疚之心,遂道︰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林乃凡人,自是有勝便有敗,此乃兵家常事,林豈能不知?
主公無須憂慮,林胸中之器,非一朝成敗所能左右。”
劉備聞言,撫掌稱善。
又想起方才三人似在商談,遂輕聲詢問。
趙林乃將所思所想一並告知。
劉備听罷,斷然搖頭道︰“不可。孟起之勇,與汝三伯仿佛,與那許褚酣戰三百合不分勝負。
汝不過一少年,如何與之爭鋒?”
趙林聞言,無奈道︰“主公,林已是為人父,怎言是少年?”
劉備道︰“汝尚未及冠,如何不是少年?”
趙林反問曰︰“若如此說法,我三伯已是老夫,尚能與人斗勇,丈人年歲數增于三伯,已是老翁...
莫打!莫打!
老夫!
丈人也是老夫!”
話未說完,趙林忽怪叫連連,縱馬疾馳,躲避劉備手中劍鞘敲打。
劉備也不追趕,只收斂怒色,轉頭看著眼觀鼻,鼻觀心的張、龐二人,問道︰
“二位將軍以為此計可行否?”
龐德直爽,並無遲疑,直言道︰“末將可敵徐晃,張將軍可敵夏侯淵,趙將軍之勇更在末將之上,想來與許褚相當。
末將以為,此計可行。”
劉備聞言,不置可否,只望著那個奔馳在大軍之側,披風颯然起伏的白袍小將,喃喃自語道︰
“我寧撤軍,不取漢中,豈能叫柏軒以死相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