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蜀軍大舉壓上,前排刀盾手抵近壕溝邊緣固守,中間數千負土士卒源源不斷的搬運泥土填坑,其後又有弓弩拋射掩護,如此壕溝在肉眼可見的逐漸填平。
趙林見狀,命謝旌領五百精騎自大營左翼的北門殺出,繞過前排刀盾手,沖殺負土士卒,欲減緩蜀軍攻勢。
謝旌若論勇武,僅次于魏延,親自充作騎軍箭頭,因地制宜擺出縱列馬隊與鋒矢陣相融合的陣型,率五百精騎奮力向前,不過片刻便鑿穿蜀軍右翼,殺散右翼負土士卒,繼而率兵往蜀軍中軍奔襲。
時高沛見謝旌沖突右翼,如入無人之境,遂遣左右親信二三百騎去迎戰,欲纏住謝旌,再調兵遣將圍而殺之,折趙林一臂。
謝旌見高沛左右騎軍來截,面無懼色,長刀一揮,高呼曰︰
“鑿穿敵陣!一往無前!”
五百騎兵聞令,齊聲高呼,氣勢如虹,攜破陣之勢,帶起一片煙塵滾滾,直沖敵騎。
兩軍相逢,金戈交鳴,火星四濺。
謝旌一馬當先,長刀左劈右砍,所到之處,敵騎紛紛落馬。
五百精騎雖不曾穿戴慣用的重甲,卻也利用收繳的甲冑盡可能拼湊防護,見謝旌勇猛無敵,皆不避刀槍,只把手中長矛挺起,借助馬力向前突刺。
蜀騎人少,又無趙林這般武藝高絕之人親自操練,兩軍交鋒對撞之際,多半是蜀騎落馬。
高沛見荊州精騎如狼似虎,自家三百騎兵只一次對沖便被殺的七零八落,頓時眉頭緊皺,下令道︰
“發令旗,命騎軍纏住謝旌,再調兩千步卒圍攏殺之,不可放走一人!”
言罷,見到謝旌又斬三騎,恐騎兵不足以纏住謝旌,又調來一千弓弩手于陣前攢射,以期封鎖謝旌突圍路線。
再看陣中,兩股騎軍對撞,交錯而過之際,謝旌仗著重甲硬扛三刀,連斬數人。
荊州軍落馬者數十人,三百蜀騎卻只剩不足百人,且人人帶傷,多有斷臂剖腹重傷。
這近百蜀騎端得硬漢,見令旗搖晃,仍奮勇上前糾纏,又撕咬下三名荊州精騎。
落馬的三人摔的七葷八素,強忍渾身劇痛,爬起身來抽出環首刀,沖向先前被沖撞下馬的袍澤,欲結陣死戰。
時有一昔日趙林自曹操處訛詐而來的老卒,見數十墜馬袍澤大半傷而未死,乃舉刀高呼曰︰
“謝校尉欲棄我等于死地乎?”
謝旌聞言,忙兜馬掉頭,大喝道︰“某久隨將軍,大小數十戰未曾拋下一人。
今袍澤兄弟被困,縱使敵眾我寡,安忍相棄!”
喝罷,率眾奮力殺回,沖入陣中相救。
那數十墜馬騎卒見狀,士氣大振,仗著拼湊來的甲冑遠比蜀軍步卒衣甲堅固,雙手持環首刀,奮勇拼殺,一時間竟殺得蜀軍連連後退,透出重圍,與回轉的謝旌大隊匯合一處。
戰場混亂,無暇他顧,落馬騎卒就近爬上戰馬,也不管原是屬于荊州軍或是屬于蜀軍,若是戰馬不服操縱,便以環首刀刺馬臀,仗著騎術高超,只顧保持戰馬奔馳,跟上大隊。
謝旌殺回來救了數十騎卒,卻也浪費了寶貴的突圍時間。
待其率眾繼續向南沖殺之時,蜀軍早有兩千步卒圍攏而來,只有東方尚有一道缺口。
謝旌回首,環視幸存的四百精騎,見到幾乎人人帶傷,戰馬亦傷痕累累,料想沖不透南面的密集陣型,遂率眾劃出一道弧線,向東疾馳,欲沖出包圍,再繼續向南奔馳歸營。
卻不料,方才兜馬向東,尚未奔出數十步,忽听一聲梆子響,千余弩箭密集如雨,迎面射來。
謝旌見狀,不及閃躲,只得猛然低頭俯身躲避,大喝道︰
“避箭!避箭!”
四百騎卒皆是精銳,聞令急俯身躲避,心中皆恨,倘若身穿將軍親自托人打造的重甲,豈懼這等劣弩箭矢?
蜀軍弩箭雖比不過荊州軍的勁弩,卻也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利器,如此迎面攢射,只憑眾人胡亂拼湊的甲冑如何能擋?
雖是俯身躲避,卻也被射殺數十人,另有近百戰馬為弩箭射倒,將騎卒摔落馬下。
為首的謝旌更是被無數弓弩手特殊關照,謝旌重甲相比趙林亦不差許多,人雖扛住弩箭,戰馬卻在一瞬間被射得如同刺蝟一般。
馬兒悲嘶,于奔馳之中轟然倒下,將謝旌摔落。
所幸謝旌得趙林親授一招絕活,名曰“前滾翻”又名“驢打滾”。
雖有重甲在身,但翻滾卸力之下,摔的並不嚴重,手腳並用爬起身來,順勢撿起身旁的大刀,單手扶了扶歪斜的兜鍪,回頭見得有近半落馬者,頓時睚眥欲裂。
然環顧四周,南、北、西,三面皆有蜀軍列陣圍殺而來,東面又有千余弓弩手攢射,料想已不能突出重圍,遂怒吼曰︰
“我等皆為將軍部眾,今陷入絕地!有死而已!眾袍澤且隨某奮勇向前,寧死于亂箭之下,不可叫我等死于身後之創!”
眾人聞言,皆面露決然,心懷死志,輕傷落馬者掣環首刀向前,重傷者互相攙扶,亦蹣跚跟上,未曾落馬的幸運兒也未曾趁機逃跑,而是在一名軍侯率領下,策馬來到謝旌面前。
那軍侯命一騎卒讓馬與謝旌,他卻在馬上抱拳曰︰
“謝校尉若能活命,煩請告與將軍,昔日將軍于長阪坡相救之恩,容某來世再報!”
言罷,抬槍怒喝曰︰“不怕死的,隨我奮勇向前!為兄弟們殺出一條血路!”
其身後約莫二百騎卒聞言,皆怒吼喊殺,縱馬上前,無一人遲疑。
就在二百騎舍命沖向蜀軍弓弩手之時,卻見南面忽有一彪荊州軍精騎,馬踏敵陣,撞入蜀軍步卒陣中。
為首一人,身著玄甲黑袍,頭戴覆面鐵盔,胯下爪黃飛電,手持丈二鐵槍,所過之處,蜀軍無不膽寒,鐵槍舞動間,熱血飆射,周身一丈之內,踏入者必死。
那黑漆漆的面甲上,兩個細長孔洞中射出無盡殺氣。
其下有一格柵透氣孔,猛然爆出一聲怒喝,如雷貫耳。
“爾等休慌!常山趙柏軒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