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夜,湔水河畔。
趙林率兩千人馬晝伏夜出,疾行百余里,先後繞過牛 、資中二縣,順利埋伏于水壩西面約莫五里處。
因著甲疾行,眾軍皆疲,遂于林中休憩,恢復體力。
斥侯曾冒險抵近觀察,探得水壩乃是立于湔水河灣處,借助河道轉向,以木石壘砌而成。
水壩兩頭各立一營寨,觀其旗幟、炊煙,約莫各有五百人。
水壩守軍雖不多,但距此僅有三里地的資中城里卻有不下萬人守軍,一旦水壩遇襲,須臾便可出城支援。
趙林聞報,遂召集諸將,吩咐道︰“資中在湔水西岸,距此不過三里,一旦我等襲擊營寨、水壩,必有蜀軍出城來救。
屆時敵眾我寡,我軍兵少,恐無暇毀壞水壩。
我意親率精騎破其西營,待謝旌破其東營,爾等便率眾先過水壩去對岸,以東營為依托,結陣御敵,分五百軍士毀壞水壩。
如此我等兩面環水,只須抵御東北之敵,料能堅守一些時日。”
眾將聞言,皆抱拳領命,自去準備。
趙林安排妥當後,獨坐樹下,閉目養神。
此戰凶險,遠勝昔日長阪坡。
依照斥侯所言,那水壩以粗木大石壘砌而成,能截斷湍急河流,可見其堅固。
如此一來,破壞水壩恐怕不易,而資中城又距離太近,一旦蜀軍出城來救,趙林此時只有三千人,如何能抵御蜀軍的同時,又分兵去破壞水壩?
何況即便破壞了水壩,恐怕三千士卒也已被蜀軍圍困于河岸。
因此,趙林才決定先渡過河去,兩面背水,削弱敵軍人多勢眾的優勢,盡可能的堅守求存。
然而此番奔襲至此,軍中只余三日口糧,就算能堅守到糧盡,三日後士卒無糧果腹,又連戰三日,若無援軍,必然全軍覆沒,十死無生。
思及此處,趙林忽自嘲一笑。
若是不曾靈魂融合,自己一個後世之人,怎麼可能以身犯險,死戰不退?
恐怕早帶著精騎奔襲回武陽去了,權當不知道此地有蜀軍築壩截流。
再黑心些,說不定還會將知情之人盡數誅殺滅口。
靈魂相容,雖讓趙林有了高絕的武藝,更靈敏的才思,卻也把兩者的價值觀融二為一,以致于信奉忠義,以身涉險。
情知此戰凶險,趙林頗為煩悶,改坐為躺,視線穿過稀疏的枝葉,看向繁星點點的夜空。
“算算日子,雲叔的嫡長子已經出世了吧...不知是男孩還是女孩,還會叫趙統嗎?”
...
“甦櫻有孕也有八個月了,再有兩月,我就當父親了...”
...
趙林微微一笑,卻又忽然面沉如水,眼神中閃過一絲悲涼和歉意。
緩緩閉上眼,頭枕兜鍪,與林中三千將士一般,閉目養神,卻全無睡意。
及至冬日初升,林中方才鼾聲起伏。
日升,日落。
夜半時分,三千將士不約而同醒來,先敞開了肚皮吃飽了肚子,之後互相幫扶,穿戴甲冑。
悉悉索索、叮鈴 啷,三千將士全副武裝,匯聚于林邊。
趙林單臂夾住兜鍪,翻身上馬,目光環視三千死士卻並不言語,只默默將兜鍪戴好,單手持矛高舉,無聲揮舞,旋即催馬緩行,率先出了山林。
三千將士亦不言語,默默跟在趙林身後,逐漸排成隊列。
月黑風高,三千士卒只打了數十火把,摸到水壩西營外。
許是此地距離資中城太近,守軍並無甚戒備,乃至趙林率百余親衛開始緩緩提速沖鋒,馬蹄聲大作之時,營中才響起示警。
但是已經為時已晚。
伴隨著馬蹄擂鼓般響起,趙林一馬當先,率百余親衛精騎踏破簡易寨門,如破陣之利箭,沖進營寨之中。
手中長矛揮動,寒光閃爍之間,連斬七名倉促出帳迎敵的蜀軍士卒。
麾下百騎親衛亦各持刀槍,旋風般席卷蜀營。
蜀軍倉促間不及整軍,便已有數十人慘死馬蹄之下。
時有西營守將聞營中大亂,急忙披掛上馬,卻早被趙林沖到大帳近前,一矛刺于馬下。
守將身死,營中五百蜀軍更無人組織,如無頭蒼蠅一般,或逃,或戰,不一而足。
趙林不去理會丟盔棄甲的逃兵,只叫親衛分作數股,于營中往來沖突。
與此同時,湔水對岸的東營聞听西營喊殺聲大作,急報與守將知曉。
那守將卻是頗為負責,見友軍被襲,急召集兵馬,欲過水壩來救援。
然而五百士卒方才集結,卻忽聞東面有人馬奔襲而至,瞬間撞破營門,闖入營中亂殺。
那守將見狀大驚,急令回軍抵御來敵。
卻見來人約莫千人,皆為騎軍,為首一人手持一桿大刀,左劈右砍,如砍瓜切菜一般殺戮麾下士卒。
守將見狀大怒,拍馬挺槍來戰,口中大喝曰︰“賊將何人!焉敢襲我營寨!”
兩馬飛速接近,那人卻並不答話,只高舉大刀,借助馬速,及兩馬交錯之時,暴喝一聲,駭得守將一陣心驚膽戰,手腳僵硬,來人趁勢一刀力劈華山,先砍斷守將長桿,復一刀砍落下馬。
兩營本就人馬不多,哪經得起兩人率眾這般夜襲,不過三刻,便已先後佔了兩處營寨。
趙林見蜀軍已多半潰逃,遂急命校尉領兵通過水壩去河對岸布置防線,又命五百士卒拆了西營,將粗木、器具、些許糧草等物搬到河對岸去,最後謂陳安曰︰
“泰寧,汝領五百士卒,自南向北毀壞水壩,務必于天亮前掘了水壩!”
陳安抱拳領命。
趙林又留給陳安十名親衛,時刻觀察資中城門,但見有軍馬出城,便速速來報。
安排妥當,趙林率余下眾人過水壩,去了東營,與謝旌等人匯合,構築防線。
陳安則命五百士卒分作五隊,每隊百人,各持錘斧,不惜體力,于水壩上死命亂砸。
時有一士卒見狀,忽行至陳安身側,拱手曰︰“軍侯,小人從軍前曾為匠人,頗通此水壩壘砌之法。
如此使蠻力亂打亂砸,輕易不得毀壞,當遣人去下游一面尋找薄弱之處,鑿出孔洞,則水壩自然沖塌...”
話音未落,陳安便抬手打斷此人,言道︰“汝暫領百人,依汝之法行事,若有成效,某為你表功。”
那士卒聞言,咧嘴笑曰︰“小人自新野被將軍救了一家老小,後來將軍募兵,俺為報恩而從軍,便知早晚要戰死沙場。
今日能跟隨將軍赴死,足慰平生,只是俺家中尚有一子,與軍候一般年紀,若小人被大水沖走,求軍侯能帶在身邊教導,讓俺家出個識字的人物。”
陳安聞言,拱手一禮,正色道︰“壯士忠義,若不幸橫死,汝家人吾自養之,汝子可隨我左右,一同侍奉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