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聞言大怒,安坐于馬背之上,睥睨目光猛的盯住楊懷,冷聲道︰“吾若要投敵,汝項上人頭安在?”
時有費觀在側聞言,見馬超眸中殺意如刀,急搶先言道︰“楊將軍口不擇言,請馬將軍勿怪。”
說話間,不動聲色攔住楊懷,又對馬超拱手言道︰“觀深知將軍乃忠義之人,必不會背棄我主,只是不知將軍欲如何破敵?”
馬超聞言,面色稍緩,言道︰“吾與柏軒賢弟相交,私也。
投劉益州而忠其事,公也。
今既為敵,自當戰而勝之,汝等何以心疑至此耶?”
費觀言道︰“非是我等心疑,只欲觀將軍神威,大破趙林也。”
馬超聞言,怎能听不出費觀是以言語將自己架起來?遂冷哼一聲,言道︰
“超自有計較,二位坐看我破敵便是。”
言罷,見對面趙林已然策馬出陣,遂亦催馬上前。
陣中楊懷低聲問費觀曰︰“馬超分明是與那趙林有私,公為何阻攔我追問?”
費觀低聲答曰︰“馬超勇猛,人多勢眾,將軍執意追問,恐逼反此人,不若挑唆他與趙林決戰,待兩敗俱傷之際,我等再拿下二人,豈不輕而易舉?”
楊懷聞言大喜,頷首稱贊費觀妙計。
時馬岱與陣中見蜀將二人竊竊私語,眼神不時看向自家兄長,遂策馬來到龐德近前,謂之曰︰
“此二人密謀半晌,莫非是心懷不軌,欲對我兄長不利?”
龐德言道︰“將軍與趙柏軒陣前結交之舉,頗有不妥,二人有微詞亦不足為奇。”
馬岱聞言,皺眉道︰“龐德,汝為我兄長部將,憑的向著外人說話!”
龐德聞言,無奈道︰“某自領本部兵馬提防二人,如何?”
馬岱冷哼一聲,言道︰“不敢勞煩,某自領兵馬看護兄長便是。”
言罷,又命龐德領五百羌騎看管大營與馬匹。
卻說趙林與馬超于陣前對峙,二人互相拱手行了一禮,趙林並不多言,只挺矛躍馬來戰馬超。
自長阪坡以來,趙林漸漸融入這個時代,也算是南征北戰,歷經大小戰事數十,未曾遇到一個敵手。
然而這一年多以來,戰場上相遇的敵將要麼是史書未曾留下姓名的無名之輩,要麼便是自家叔伯長輩,或是同為劉備麾下的同僚。
即便是在江東的數月間,曾與甘寧、周泰、凌統等人時常切磋,然彼時孫劉結盟,與諸將皆時切磋,並不爭勝,遑論生死相搏。
是以自己如今是個什麼水平,無法清晰的認知。
今日與馬超陣前決斗,便是一次認清自己武力的最佳機會。
先前多費口舌,做戲,有許多謀劃,但最重要的就是加一個保險。
萬一不敵馬超,好歹不至于丟了性命。
要不沙摩柯怎會說漢人奸詐呢,趙林這心眼可太多了。
槍與矛,乃至槊,皆為長桿兵刃,並無細致分別,如按形制區分。
矛刃形似匕首,略短,多以銎安㤧d姆絞接氤ェ私岷希 源袒魑 鰲 br />
槍刃形似菱形,較矛刃略長,多以刺擊傷敵,亦具有一定的切、削殺傷力。
馬超手中長槍與趙林手中長矛長度仿佛,皆在丈二長短。
而槊又有不同。
所謂“矛長丈八即為槊”,槊的長桿工藝更為復雜,柔韌與堅固並存,槊刃亦比矛與槍更長,形似劍器。
此番來救魏延,因趙賀須扮作趙林,以施疑兵之計,故而趙林未曾帶破軍槊,而是以矛為長兵。
此時槍矛並舉,兩馬對沖,趙林全力施為,意欲試探自身武力極限,看看能否戰勝巔峰馬超。
馬超卻是手下留了三分力,不欲傷了“小迷弟”性命。
如此一來,倒也戰成了個勢均力敵。
戰馬沖刺,出招進攻或格擋,待二馬擦肩而過,沖出數十步,再調轉馬頭加速沖刺,復交錯而過,如此廝殺,一來一回,便為一個回合。
二人連沖十合,趙林每一次交鋒皆以不招式應對。
或以師承叔父趙雲的槍法對敵,或以二伯父的刀法應對,或使出三伯父的剛猛矛法,也有用過老丈人的劍法來破解馬超招式。
反觀馬超,卻只用一招來應對,那便是刺。
直刺,斜刺,上刺,下刺,側刺,挑刺,連環刺。
可謂將刺這一招使用到了極致。
趙林長矛直刺而來,馬超便上刺,以長桿格開趙林長矛,順勢一抖槍身,刺向趙林面門。
或是趙林把長矛當作大刀來使,一刀劈來,便用挑刺,先抖個槍花,以槍刃擊打趙林握住長桿的前手,待趙林松手躲避之時,卻撥開長矛,復以槍刃挑向趙林胸腹。
如此這般,不勝枚舉。
二人一個招式層出不窮,一個槍法臻入化境,雖只對沖了十合,卻叫雙方士卒皆看的心潮澎湃,驚為天人。
趙林這邊,陣中的魏延早看的如痴如醉,特別是趙林以長矛施展刀法之時,更是看的目不轉楮。
馬超這邊,馬岱早忘了提防蜀將,自去鼓車上親自擂鼓,卻仍舊目視廝殺的二人,深怕錯過每一次交鋒。
楊懷與費觀亦看的目瞪口呆。
二人皆在心中驚嘆于馬超的勇武,亦驚駭于趙林比馬超歲數小了許多,年僅十八便能與正值壯年的馬超決斗而不落下風。
雙方士卒亦不住吶喊,為各自的將軍助威。
場上二人亦有不同感受。
于馬超而言,雖是留力三分,但這少年僅十合間展現出的精妙招式便已讓他吃驚,而且趙林雖年少,卻力量十足,又敏捷異常。
馬超攻防一體的刺擊槍術連消帶打,一防一攻之間速度極快,卻接連十合皆被趙林躲了過去,未曾傷其一根汗毛。
于趙林而言,雖然兵器不是最趁手的破軍槊,卻也竭盡所能,將集數員絕世猛將的招式于一身的實力發揮出了十成,卻仍奈何不得馬超,反而屢次被後發先至,險象環生。
二人十合試探已過,見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均不能取勝,遂在再一次策馬對沖之時,不約而同的勒馬兜圈廝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