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益州郡太守裴溯遣親子裴臨攜親筆信來見陸遜。
客套一番後,裴臨自袖中取出錦囊,遞呈陸遜一觀。
陸遜展信閱覽,其信略曰︰“
致書與陸伯言將軍座前︰
敬啟將軍,溯久聞玄德公仁義播于海內,虎雛將軍威名如雷貫耳,將軍深受二位信重,輸送糧草輜重,必為才德兼備之高士,溯今有疑惑,求教與將軍,望不吝賜教。
溯聞將軍與雍朗昭相爭,困其于羊山,不知何故?此惑一也。
听聞虎雛將軍入川平蠻,不知率兵幾何,今在何初,將軍為虎雛左膀右臂,緣何不在虎雛左右相助,卻獨領兵馬護送糧草,此惑二也。
此二疑惑,求請將軍不吝賜教,溯不勝稽首感激。
溯再拜稽首,請將軍台鑒,早賜回信。”
陸遜閱畢,隨手遞給周陵,謂裴臨曰︰“裴太守信中所言,先生可知否?”
裴臨道︰“略知。”
陸遜聞言,頷首道︰“如此便好,裴太守言辭客氣直率,遜亦當作書信一封,回敬太守。”
裴臨道︰“敬請將軍為之。”
陸遜卻不忙寫信,反而說道︰“此事不急,遜當與先生詳述此間之事,再回信不遲。”
裴臨拱手道︰“願聞其詳。”
陸遜遂將雍 欲搶糧船,投石于河曲攔路,率兵下山襲擊等一系列惡行悉數相告。
末了,陸遜言道︰“我主劉皇叔愛民如子,天下皆知,麾下雖有十萬之眾,不曾有一兵一卒襲擾百姓。
我主將虎雛將軍趙柏軒亦為忠義仁孝之士,如今天下萬民所用之曲轅犁便是虎雛所創。
我軍雖眾,然治軍嚴格,自入川以來,逢郡縣不入,過村寨不擾,避益州官員將士,與民秋毫無犯,只願為南中百姓平息蠻患,保我漢家黎庶安寧。
然自入益州郡境內,有本地豪族雍 ,囂張跋扈,殘暴不仁,擅起爭端,先奪我軍糧戰船,後設障阻路,襲擾我船隊,殺我荊州士卒,我軍屢次忍讓,他卻得寸進尺,反誣告我軍有圖謀郡縣之心,誠為欺人太甚也!
即便如此,遜念在兩家之主為同宗兄弟,不欲使兩家刀兵相見,故而強壓眾將怒怨,留下此惡賊性命,不曾加害半分。
敢問足下,此間對錯,如何評判?”
裴臨聞言,急起身行至帳中,拱手深揖,慚愧道︰“將軍無錯,錯在雍 。”
陸遜起身,扶起裴臨,謂之曰︰“足下不必如此厚禮,此非足下之過也。”
裴臨言道︰“裴某慚愧。”
陸遜見裴臨作態,知此人為君子作風,是以靈機一動,言道︰“今雍 被拘押于營中,遜願移交裴太守,請足下回稟令尊,我軍入川,只為平蠻,絕無歹心,萬望裴太守明辨是非,勿听信小人讒言誣告。”
裴臨聞言大驚,面上卻不動聲色,只連連作揖行禮致謝。
陸遜又與其客套一番,隨後親筆書信一封,又差人將雍 帶到轅門處,親送裴臨離去。
及至轅門外,雍 見到裴臨,便大呼小叫,辱罵陸遜有謀奪郡縣歹心。
裴臨聞言,斥責曰︰“汝犯了大錯,到了這般田地,尚不知悔改耶!快快住嘴!待回去面見我父,再論汝之罪責!”
言罷,回身與陸遜再度行禮,方才押著雍 ,告辭離去。
陸遜立于轅門外,目送裴臨等人離去,面帶笑意。
時周陵在側,見狀問曰︰“陸校尉將人質平白送還,為何發笑?”
陸遜笑曰︰“肅之長于臨陣指揮,卻短于人性也。此乃拋磚引玉之計也。”
周陵不解,問曰︰“敢請校尉賜教。”
陸遜聞言,示意周陵一同踱步回營,邊走邊說道︰“肅之觀裴臨如何?”
周陵思忖一番,言道︰“守禮君子也。”
陸遜頷首道︰“一語中的。觀此人德行,可見其父裴太守亦為品德高尚之人。肅之可有所得?”
周陵思忖一番,試探道︰“莫非是主公常言的君子可欺之以方?”
陸遜笑曰︰“非也。柏軒此言乃是勸告汝等,為將者,不可為道德束縛,當以破敵為先,不論手段明暗,皆可為之。”
周陵面露恍然之色,又思忖陸遜之問,不得要領,遂虛心求教。
陸遜笑曰︰“裴太守得雍 報信,本應領兵來攻,如今卻立營扎寨,遣親子攜親筆書信來使,可見顧慮甚多。”
周陵道︰“是何顧慮?”
陸遜道︰“我料劉璋必有暗令,命其不可擅自與我軍交戰,此顧慮一也。
雍 為人莽撞無德,此人言論,必不可信,此顧慮二也。
柏軒威名之盛,麾下兵將之勇,裴太守恐非我軍敵手,此顧慮三也。
有此三條顧慮,裴太守自然不敢領兵而來,唯恐使我軍心疑,而起爭端。”
周陵聞言頷首,又道︰“這與校尉送還人質有何干系?”
陸遜道︰“裴太守不欲與我等交戰,我亦不能擅自攻伐益州將官,因此送還雍 ,以示未有交惡之意,此其一也。
雍 誣告我軍有謀奪郡縣之心,我軍勢大又佔大義,卻將此人送還,足見我軍並無欺人之舉,亦為彰顯我清白光正,不懼小人讒言,此其二也。
今日之事,必將傳于四方,乃至成都劉璋耳中,此舉乃為安劉璋之心,使其不疑我軍,為日後北上省去許多顧忌,此其三也。”
周陵聞言,恍然大悟,贊曰︰“陸校尉才智過人,短短一瞬,便想到這許多關竅,末將佩服。”
陸遜微笑擺了擺手,言道︰“此為雕蟲小技,不足掛齒。柏軒計策,才是高明遠謀。”
周陵聞言,不解道︰“主公不過是行假途滅虢故計,有何高明之處?”
陸遜笑曰︰“柏軒真是待汝過厚,汝竟敢言他計謀不高。”
周陵聞言,急拱手道︰“還請陸校尉莫要讓他知曉,否則必又罰我練武。”
陸遜聞言,哭笑不得,卻也點頭,算是應下。
旋即說道︰“柏軒計策,看似乃是假途滅虢故計,實則乃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又探究天下大勢,順勢而為,此為謀國之計,若此計能成,必將天下震動,名垂青史也。”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