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大軍近在咫尺,又有一番威逼利誘,終是叫各族降了。
然各族雖降,卻有三處緊要之處,尚未解決。
其一,各族因大軍威逼而降,心中必有不滿,若大軍離去,恐反復矣。
其二,各族語言不通,即便抽青壯入趙林麾下,也只能令本族之人統領本族士卒,然各族未曾心服,長此以往,必生禍亂。
其三,龐義已送來糧草分與諸部,若不見諸部發兵,必來質問,待得知趙林迫降諸部,恐引兵來攻。
此三處緊要,若要解決,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若能使劉備派遣得力之人前來統計各族百姓,登記造冊,搬遷至漢人郡縣,善待其民,如此潛移默化,必能使其誠心歸漢。
然而劉備尚在夷陵,此地道路難行,一來一回,恐耗費兩月之久,而大軍又不可輕離,如之奈何?
幸有陸遜在此,進言曰︰“不若先請元直先生來此安撫諸部,元直先生與五溪蠻數族交好,或有良策。”
趙林聞言,回憶起上半年徐庶在荊南與武陵蠻交厚之事,遂從善如流,遣親衛持親筆信去請徐元直。
如此,一難已解。
至于二難,陸遜雖無妙計,卻也言語提醒了趙林。
陸遜曾言︰“既然憂慮統兵之人生亂,何不遣親信行監軍事?”
此計雖不妥,卻令趙林想到另外一個辦法。
此難在于本族之人統領本族之兵,若生反叛,則一部皆反。
然若將青壯拆散,融入漢人軍中,雖有語言不通,卻先叫蠻人學會戰陣列隊之法,再教授聞鼓而進,鳴金而退等常例,輔以伍長、什長言傳身教,少則月余,多則數月,亦能令行禁止。
這也是趙林這兩月間居于河口瑤族寨中,能學會一些日常瑤族語言的經驗之談。
如此,二難亦解。
至于三難,卻是最容易解決的。
河口瑤族地勢險要,不通時政,趙林大軍雖圍困此地,然外人卻不得而知。
只要將大軍隱藏起來,賺龐義親來,而殺之,或招降此人,便可解決此難。
趙林與陸遜皆為智謀之士,如何賺得龐義親來,已有定計。
如此,三難皆有解決之道。
趙林遂依計而行。
先親筆書信一封,差人送去夷陵大營,請劉備派遣得力之人來河口,命趙賀攜書信去請徐元直來此安撫眾蠻。
再差人將此間種種稟告趙雲,先退兵回交趾郡,通報士燮,邊境禍患已解決,當速速交接州郡。
最後又命盤青派遣機靈的蠻人去請龐義前來河口,謊稱欲傾全族之力,相助龐義攻漢中,賺其親至。
如此安排妥當,趙林又清點諸部從軍青壯數目。
合七族之力,共得青壯一萬余。
趙林分了兩千河口瑤族至沙摩柯麾下,委任蠻王為先鋒大將,每日操練兵馬,勤學漢語。
其余八千人,遴選身材高大之人充入破陣營,善射者充弓弩手,善刀盾者充入中軍。
又將剩余三千余人送去趙雲軍中。
如此,趙林原本擁兵三千五百,先得龍勝各族一千五百余蠻兵,又得巴馬瑤族三千人馬,于河口之地得七千各族青壯。
經過拆分散于軍中,趙林雖兵力大漲,然則戰斗力暫時卻是大減。
最終統計,趙林本部兵馬合計一萬兩千余人。
其中騎軍一營八百余,刀盾兵兩營兩千余,長兵士卒兩營兩千余,破陣營兩千余,弓弩手三營三千余,斥候營一千,督戰隊五百,鼓手、旗手、工匠各二百,軍醫百余。
趙林親衛亦擴充至百余人。
兵力大增,兵甲不備,是以屯住河口之時,只管操練兵馬,仍以原來漢軍精銳著甲,新進蠻兵留待日後回軍江陵,自有兵甲裝備。
時光荏苒,月余已逝。
徐元直接到趙林書信後,先將郡縣人事安排妥當,便星夜趕來。
跟隨徐元直身側的亦有武陵蠻人,河口諸部聞武陵蠻人介紹徐元直乃族中親厚友人,心中戒備稍減。
徐元直先是與各族族長親自會面,言辭溫和,態度懇切,詳述劉備仁德寬厚,又提及少年任俠的往事,以及與武陵蠻的諸多趣事。
待交情漸濃,又言及歸漢之後各族可得多少好處,可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逐漸讓各族信服。
而趙林操練兵馬月余,亦有所獲。
起初蠻兵比漢卒人多,時常發生爭斗,然趙林麾下士卒皆為職業戰兵,武藝非蠻兵青壯可比。
男人之間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在趙林舉辦了幾次軍中比武之後,一眾蠻兵皆服漢卒戰力,遂再無爭斗發生。
如此,每日上午操練戰陣,下午便叫漢卒教授蠻兵軍中規矩、號令,月余之後,一眾蠻兵皆已粗通軍中常用漢語,隊列及戰法亦有所得。
再說盤青遣人去說龐義,那機靈之人數日前回返,稟報龐義不日便會親來河口,與諸部族長商討大事。
趙林得信,便命謝旌領斥候三百余騎,往來打探,若見得龐義前來,速速來報。
又將大軍屯于山寨之後,隱于林中。
只命沙摩柯率五千蠻兵駐扎在寨中。
如此又過旬月,未曾發現龐義蹤跡,劉備派遣的得力之人卻先到了河口。
趙林得報,親出寨門迎接。
遠遠瞧見一隊人馬約莫三五百人,沿著山路而上。
及來者行至寨門前,趙林已見到隊伍中有許多生面孔,但也有一二面熟之人。
遂上前幾步,拱手一禮,迎道︰“孝起先生、巨達先生,未曾想主公竟將二位先生派來河口,林未曾遠迎,萬望恕罪。”
當先兩位文士,正是與趙林見過幾面的陳震陳孝起,向朗向巨達。
陳震為今年初劉備自領荊州牧時,听聞其才華,遂征闢為從事。
向朗則是司馬徽弟子,曾被劉表任命為臨沮縣長,後劉表病故,曹操南下,向朗便隨劉備去了江夏。
二人雖年長趙林不少,卻也知趙林乃劉備愛將、女婿,遂急忙下馬,與趙林見禮敘話。
三人客套一番,趙林見一武官滾鞍下馬,立于不遠處,便抬手招呼過來,拱了拱手,言道︰“仲邈兄,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那武官正是奉劉備之命,護送官吏前來河口的霍峻。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