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

第147章 勸張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早晨七點 本章︰第147章 勸張松

    三日後,趙林帶著滿身疲憊趕到劉備營寨。

    此前回江陵,與四女大戰數日,直把勇冠三軍的虎雛將軍險些累脫了相。

    故而當劉備遣人來請之時,趙林欣然從命,逃也似的離開了江陵。

    率隊緩行三日,及至進了轅門,趙林已是一副神清氣爽的模樣。

    入大帳,見過劉備,趙林曰︰“主公,子喬先生何在?”

    劉備曰︰“子喬雷厲風行,欲說蜀中英才里應外合,回益州去了。”

    趙林聞言大驚,言道︰“怎可放他回去!張子喬回成都行背主之事,一旦被劉璋察覺,豈有命在!”

    劉備聞言,嘆曰︰“子喬堅決,阻攔不住。”

    趙林急問︰“他如何回去?”

    劉備道︰“逆水而上。”

    趙林聞言,不死心又問曰︰“走了幾日?”

    劉備道︰“昨日方走。”

    趙林聞言,急轉身出帳。

    劉備問曰︰“柏軒何往?”

    趙林頭也不回道︰“為丈人救賢才性命。”

    劉備聞言,不知趙林為何如此言辭,卻也知這女婿頗有未卜先知之能,遂急叫親衛傳訊,命魏延領精騎三百跟隨趙林去追張松。

    趙林卻自顧自騎上寶馬,只帶三五親衛,沿江向西急追。

    劉備不知此中緣故,趙林卻隱約記得張松早往。

    說起來,張松雖看著成熟,卻只比趙林大了三歲。

    因此張松雖聰慧過人,卻因年紀不大,歷事尚少,經驗不足,因此歷史上在成都暗中謀劃益州,行事不秘,為其兄張肅得知陰謀,恐累及自身,遂向劉璋告發了張松,害了自家親弟性命。

    若是張松不死,以此人聰慧,來日未必不及法正之才。

    趙林雖記憶已然模糊,卻也能記起此人亡于劉璋之手,怎能輕易叫他回成都?

    縱馬奔馳,及至夜幕。

    趙林仍不停歇,只叫陳安打起火把照明,星夜追趕。

    所幸張松乘船逆水而上,速度並不快,于夜里在江邊停靠休憩。

    趙林于次日夜里,堪堪追上。

    及至二人初次相見,都不曾見過對方,但趙林已從張松極具辨識度的外觀認出了他。

    “足下可是張子喬?”

    張松聞言,細細打量趙林,見其八尺有余,昂藏男兒,英姿勃發,身穿武士袍服,腰佩五尺寶劍,遂試探性問道︰“來人可是劉皇叔部下?”

    趙林聞言,翻身下馬,行至張松身前,拱手一禮,朗聲道︰“某姓趙名林,字柏軒,久聞子喬先生才華,數日前得我主相召,言先生居于營寨,趙林星夜趕來,卻不見先生,是以前來追趕,欲為先生送行。”

    張松聞言大驚,忙跳下船來,拱手深深一禮,言道︰“閣下就是虎雛將軍趙柏軒!啊呀!張松拜謝將軍舉薦之恩,松何德何能,竟讓將軍不辭辛勞,前來相送。”

    趙林急扶起張松,執其手,溫言道︰“先生若不嫌趙林乃一介武夫,願與先生表字相稱。”

    張松從善如流,引趙林去船艙敘話。

    二人各自入席,張松煮茶,趙林曰︰“子喬兄為何不留在主公左右參贊軍事,執意回成都?”

    張松曰︰“主公麾下賢才無數,不缺我一人出謀劃策,然益州多險要關隘,雖有地圖在手,若無內應而攻堅城,恐損耗極大。是以松願回成都,行籠絡離間之事。”

    趙林聞言,勸曰︰“子喬兄此言差矣。主公欲平天下,怎能畏懼險要關隘?若每克一城,皆賴內應使力,要大軍何用?要我等武夫何用?”

    言罷,見張松欲出言反駁,急抬手按下,續言道︰“請恕林直言。子喬兄辭成都而至夷陵,蜀中必有人知曉,今若回返,行背主密謀之事,一旦泄露,必無活路,家眷亦遭拖累矣。”

    張松聞言,忽面色不善道︰“松孑然一身,有何家眷可累?我親族皆以松貌丑而避之,無有親眷之情,蜀中人盡皆知...”

    趙林溫言道︰“人有外表之美,有內在之美。外表之美者,止美于一時;而內在之美者,美于千秋萬世也。故,外表之美,不過曇花一現,雖美,不足稱道;而內在之美,其德行如一,為世人敬仰,方為真美也。”

    張松聞言,忽目視趙林,雙眸微紅,嘆曰︰“柏軒賢弟知我也!”

    趙林執張松之手,勸曰︰“兄之親族,愛慕外表之美,乃虛榮也。此皆為目光短淺之輩,不足與謀。林嘗聞︰善者觀萬物,常得善之所在;惡者察諸事,唯見不善之處也。

    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如是也。”

    張松聞言,已淚流滿面,只頷首不已,緊握趙林之手,不能言語。

    趙林見狀,輕拍張松之手,又言道︰“兄之才華,可謂天賜,來日必將名垂青史,怎能為一州之地而赴險?弟雖不才,亦曾征戰數年,蜀中雖有險關,弟攻之必克;雖有悍勇之士,弟視之,如插標賣首之輩,何足道哉?

    兄若信弟之能,便與弟同回主公麾下,參贊軍務,隨主公親征益州,如何?”

    張松欲言又止道︰“愚兄自是相信柏軒勇猛,只是...只是松已向主公辭行,今日若回返,恐為人所笑...”

    趙林聞言,笑曰︰“我趙柏軒之兄,何人敢笑?何況子喬兄獻益州軍略地圖,此等大功,何人可比?子喬兄且放寬心,此番回營,必無人敢笑。”

    張松早被趙林一番言論哄的感動不已,見趙林如此相勸,便頷首同意。

    二人又閑談許久,于船艙中抵足而眠,于次日回返。

    回程途中,又遇魏延領兵接應,具言主公擔憂張松先生,特派兵來迎。

    如此,張松徹底放下心來,與趙林、魏延一道快馬加鞭,趕回夷陵大營。

    劉備本因張松貌丑,又行背主之事,心中不喜,遂放其歸去。

    然因趙林星夜追趕張松,劉備知趙林頗有未卜先知之能,識人心、辨忠奸之眼力,遂重新審視張松,思及此人雖年輕,卻才思敏捷,有過目不忘的才能,是以拜張松為從事,隨軍參贊軍略。

    張松留在大營,每日被趙林拉著四處閑逛,多與趙林親厚之人結交,如龐統、黃忠、魏延等,皆驚嘆張松才華,張松亦在數日間在劉備麾下站穩腳跟,融入到趙林的圈子之中。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147章 勸張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147章 勸張松並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