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趙雲正于大帳之中觀地圖思慮軍略,忽有親衛引趙林信使至,報曰︰
“將軍,北路敵軍已破,少將軍陣斬楊歷,斬首一千五百余,俘獲四千降卒,探得緊急軍情,特遣某來報信。”
趙雲聞言,並不驚訝趙林戰勝,只沉聲問道︰“是何緊急軍情?”
那親衛報曰︰“少將軍言︰布山楊桓,求援四方,聚大軍六萬,分兵北攻武安,南困將軍,敵眾我寡,對陣非為良策,不若將軍投武宣,以堅城駐守。此為少將軍所言,請將軍納良言。”
趙雲思忖片刻,問曰︰“柏軒已克武宣?中留輜重可在?”
親衛曰︰“將軍,某出城之時,少將軍已定下去武宣搬運部分輜重回武安駐守。”
趙雲聞言,頷首曰︰“武宣城固,據城而守,確為穩妥,然我軍若不能速勝楊桓,安能威逼士燮不戰而降?退而固守,拖延日久,雖勝猶敗也。
汝回報柏軒,謹守武安、潭水,我自領大軍速破楊桓,再去馳援。”
親衛聞言,急勸曰︰“將軍,楊桓有三萬大軍,恐不能速勝,還請三思少將軍良言啊!”
趙雲卻笑曰︰“彼雖有軍三萬,卻為烏合之眾,我雖軍止萬余,卻為精銳之士,此兵勝也。吾意已決,無需再言,速取報與柏軒。”
親衛見狀,只得無奈抱拳告辭,星夜回轉趙林處報信。
趙雲此番決意,倒也非是輕敵自大。
其實在親衛前來報信之前,趙雲已多散斥候,探知布山楊桓未曾領兵北進,反而去往西方,必有陰謀詭計。
趙雲遂遣斥候遠遠綽著楊桓大軍,探查虛實。
親衛來報之前,趙雲已得知楊桓于西方聚集人馬數萬,因此親衛來報之時,才見到趙雲觀地圖思慮軍略。
郁林郡太守楊桓,名為太守,實則只能掌控郁林郡東部地區,其余郡縣皆由本地豪族掌握。
此番楊桓雖求援于四方,聚集大軍,卻實為烏合之眾。
本地豪族若不能得利,豈能響應楊桓求援?
雖有三萬之眾,卻為三方匯聚,各有所謀,豈能齊心對敵?
趙雲這般思忖,趙林亦是如此。
及至將象州城輜重亦運至武安,趙林自領騎兵九百余,去潭中駐守,卻把步卒盡皆交給陸遜,駐守武安。
陸遜親送趙林出城之際,兄弟二人並轡而行,陸遜言道︰“瑤族蠻兵勇悍,柏軒若要襲營,須當謹慎。”
趙林聞言,奇曰︰“伯言兄往日皆喜行險,今日怎勸我謹慎?”
陸遜言道︰“柏軒雖勇,亦為凡軀,若是行險,陸遜心甚憂之。”
趙林笑曰︰“蠻兵雖有刀斧之利,卻多以短兵廝殺,又無護身甲冑,其雖眾,我卻不懼。”
言罷,見陸遜面帶憂慮之色,揶揄道︰“伯言今日方知若勸說不動,如何心憂了吧。”
陸遜苦笑曰︰“陸遜知矣,往後必三思而行,不再執意行險。”
趙林聞言,只當陸遜在開玩笑,若無教訓,不吃上一虧,怎會改變?
二人又敘閑話數則,趙林告別,率軍離去。
陸遜亦回轉城內,安排守城事宜。
三日後,斥候來報,三萬敵軍襲來,距武安止有不足二十里。
陸遜叫再探再報,又命千余人換下守城的士卒,親自到城樓坐鎮。
時不時有斥候來報敵軍動向,陸遜只端坐樓中,不為所動。
直至午後,斥候來報曰︰“陸校尉,敵軍至城西五里外山腳下寨。”
陸遜頷首示意,叫來一營將,附耳言道︰“汝領本部人馬自東門而出,繞行至城北,沿河向西,于雷山之北埋伏,但見有蠻兵從此處過,不可攔截,只等彼輩敗退,卻截止廝殺。”
那營將抱拳應諾,領兵而去。
另一邊,趙林入潭中城,叫麾下騎營各自休憩。自去縣衙等候消息。
及至傍晚時分,有陸遜遣人報信,言敵軍于雷山之南,沿山腳下寨。
趙林頷首示意知曉,披甲去了騎營,先叫埋鍋造飯,又遣人多備引火之物。
待騎營用罷晚食,遂點將聚兵,戰馬裹蹄,人皆餃枚,悄聲出城。
一路散出斥候,只撿著小路行進。
及至夜幕,近千騎兵,只打起十余火把照亮,摸近敵營左近。
趙林見遠處敵營中尚有光亮閃爍,便叫騎營下馬,于林中休憩。
待斥候來報,敵營燈火大多熄滅,趙林方才叫親兵逐一聚攏騎卒,一齊上馬,悄聲接近。
及騎營距敵營只余數百步,趙林方才叫麾下點起火把,燃起火箭,帶頭沖向敵營。
此三萬余蠻兵午後方至,營寨並不完善,柵欄亦缺,直叫趙林領近千余騎兵並無阻攔的沖進營中,四處放火。
營中多為蠻兵,忽遭劫營,頓時大亂。
此處便見三方合軍一處之弊端。
若是將軍本部人馬遭劫營,雖亦慌亂,卻將知兵,兵識將,若將軍反應及時,亦能快速穩住局面,組織士卒反抗。
而此三方士卒混在一處,漢人士卒不通蠻語,蠻人士卒不懂漢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馬山將軍只能指揮馬山軍,來賓將軍只能指揮來賓軍,巴馬瑤族亦只听令于族中首領。
三個領兵之人各自呼喝不通語言,麾下三方士卒在混亂之中如何听清命令?
只听得呼號之聲若隱若現,慘叫聲卻此起彼伏,士卒皆慌亂奔走,或欲迎敵,或欲尋自家主將,或奪路而逃,如沒頭蒼蠅一般。
趙林則叫麾下騎兵分作數隊,四處放火焚燒營帳、輜重等,若用光了引火之物,便在營中往來沖突,卻不戀戰,只亂殺一陣,見敵軍已有數股人馬聚集一處,便及時撤出敵營。
三方領軍之人見敵騎撤走,怎能甘心?在兩個漢人將軍的慫恿下,瑤族首領親率五千蠻兵,追殺趙林而去。
趙林見狀,卻不慌不忙,壓著騎營馬速,只比追兵快了一線,往潭中方向撤退。
那瑤族首領喚作藍嶺,生的虎背熊腰,滿臉虯髯,善使一桿狼牙大棒,一雙銅鈴般的大眼死死盯著前方漢人騎兵。
方才這伙敵軍劫營,殺了他的一子,是以明知兩位漢人盟友激將慫恿,藍嶺還是率軍追殺而來。
此番出征,是因郁林郡太守楊桓許以重利,藍嶺知曉匯聚大軍六萬攻萬余敵軍,勝算極大,方才領兵相助。
料此戰無甚危險,便將兩個兒子帶在身邊熟悉行軍作戰,誰曾想方才扎營,未及攻城,便被敵軍劫營殺了一子,如何能不怒?
只管叫麾下蠻兵死命追殺,誓要殺死領軍之人,為親子報仇雪恨!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