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

第47章 三方之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早晨七點 本章︰第47章 三方之勢

    周府,會客殿。

    周瑜與趙林分賓主落座。

    周瑜曰︰“賢弟,你堂堂七尺男兒,怎好與一女子爭論?你......”

    趙林正襟危坐,側耳傾听周瑜滔滔不絕。

    後宅。

    小喬與孫尚香共坐榻上。

    小喬曰︰“香兒妹妹,你到底是個女子,豈能和一個男子動武?你......”

    孫尚香手捏羅裙下擺,低眉順目,听小喬喋喋不休。

    于此同時,在大江之北,曹操之烏林,劉備之江夏,亦各有爭論。

    烏林水寨,大帳之中,曹操端坐主位,麾下倚重之文武分列兩旁。

    曹操曰︰“吾提大軍百萬,戰船千艘,旌麾蔽日,甲冑耀光,氣勢磅礡,威震四方。

    長江雖闊,又豈在吾眼中!

    吾今百萬之眾,投鞭于江,足可斷流,此等雄師,何江不可渡,何城不可破之?

    東吳之地,不過彈丸,孫權小兒,黃口孺子,安能與吾相抗?

    吾大軍所至,當如秋風掃葉,使其望風而降。

    汝等為何言不可進兵?”

    時有蔡瑁、張允二人新投曹操,正欲展示才華,以使曹操不小覷荊州降將,便出班抱拳,言道︰

    “啟稟丞相,劉表昔日主政荊州之時,性格軟弱,不喜刀兵,致使荊州水軍久不操練,難以于長江之上與東吳水軍爭鋒。

    而丞相麾下青、徐之軍素不習水戰,若是貿然登船作戰,恐為江東所敗,失我軍銳氣。

    如今我等可立水寨于江畔,令青、徐之軍屯于內,我荊州水軍駐于外。

    每日分調兩軍操練,以青、徐之軍激勵荊州水軍,以荊州水軍教習青、徐之軍,如此二者旬月便可精熟。

    彼時丞相揮大兵,水陸並進,東吳必不可擋也。”

    曹操聞言,面露不悅之色,言道︰“汝二人既為水軍都督,可以便宜行事!何必再報與我?

    百萬大軍屯于江畔已有半月,汝等今日才來獻策,平日必不曾用心!”

    蔡、張訥訥不敢言。

    曹操見狀,怒色更甚,揮袖將二人趕出大帳。

    及二人退出大帳,一文士出班作揖,諫言道︰

    “丞相,荊州降將近日多有不安之色,如今用兵江東,多為水戰,正是用人之際。

    丞相何不假以顏色,溫和相待?”

    曹操曰︰“彼為降將,自當奮勇爭先,可你看看彼輩,何曾努力處事?

    似此等混吃等死之人,吾亦需相敬耶?”

    文士見勸不動,又道︰“丞相,如今劉備屯兵江夏,擴軍造器,日夜操練不休。

    孫權亦拜周瑜為大都督,于夏口立水寨,與劉備隔江而望,呈犄角之勢,恐孫劉已結成聯盟,欲以長江天險,以拒天兵,丞相不得不防啊。”

    曹操曰︰“以公達之見,當如何應對?”

    那文士正是荀攸荀公達。

    荀攸言道︰“攸听聞,江東世家多有欲降者。

    丞相何不遣使者攜親筆書信,說以利害。

    倘若世家裹挾孫權不戰而降,豈不為妙?”

    曹操曰︰“公達有所不知,吾早已送親筆信與孫仲謀,奈何其人不降,反拜周公瑾為大都督,與我相抗。”

    荀攸言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孫權欲戰,必強令世家參戰,豈能不怨?

    若丞相遣一能言善辯之士說以利害,即便世家不降,亦不會盡心為孫權效力。

    如此江東文武不能一心,豈不是戰力大損?”

    曹操聞言,沉思片刻,言道︰“既如此,當遣何人為說客?”

    荀攸曰︰“蒯越蒯異度,其家族是南郡望族,多與江東世家有商貿往來,其人又富有遠見卓識,智謀超群。

    若令此人為使,往說江東世家,必能成事。”

    曹操稱善,遂親筆書信一封,遣蒯越乘舟過江而去。

    自烏林順江而下,約莫二百余里,便是夏口新城。

    劉備端坐主位,劉琦與諸葛亮共坐階上,麾下文武分列兩旁。

    劉備曰︰“今江夏與東吳聯盟,共抗曹操。

    孫仲謀拜周公瑾為大都督,于夏口築水寨,與我隔江相望,雖呈犄角之勢,然隱隱將我江夏以為屏障,卿等此為東吳此番作為,是何意?”

    孫乾出班拱手,言道︰“主公,東吳多智謀之士,恐是識破了軍師之計,欲反令我江夏與曹軍決戰,其行漁翁得利之舉也。”

    劉備微微頷首,言道︰“彼在江南,我在江北,若曹操來犯,必先掃清江北,若果真如此,豈不是反中東吳之計?”

    諸葛亮羽扇輕搖,朗聲道︰“主公勿憂。江東雖有坐山觀虎斗之意,然孫權之謀,卻不在此。”

    劉備聞言,奇曰︰“哦?軍師何出此言?”

    諸葛亮笑曰︰“亮在江東之時,略有所獲。此皆賴主公鴻福。”

    劉備驚奇更甚,問道︰“軍師何意?請細言之。”

    諸葛亮笑曰︰“主公鴻福,得天授柏軒與主公。

    此番江東之行,柏軒與東吳諸將打成一片,多有結交,刺探情報,皆為江東之秘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孫權雖繼其父兄基業,卻根基不穩,麾下心腹,止有甘寧、周泰、與數員小將。

    其余文武,皆為世家大族,或為三世老臣,豈孫權能命令指揮?

    此番曹操大軍壓境,江東世家欲降者甚眾。

    如今孫權雖決心抗曹,然世家大族必不肯用心助戰,且孫權亦有野心,欲借大戰起,削弱世家勢力。

    權拜瑜為大都督,必以二大事相托,待周瑜發兵之際,外聯我軍以拒曹操,內以軍令為刀,殺江南世家之臣也。

    彼時,若無我軍為犄角,倘曹軍來攻,江東軍必敗。

    且周瑜亦為世家子弟,權雖用,心必疑。

    將其大軍放在主公眼前,周瑜不知主公之意,豈敢反叛?

    此亦為孫權之謀也。

    是故,夏口水寨,非江東欲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事,乃為事若不利,速得主公相助也。”

    劉備聞言,微微頷首,言道︰“軍師所言有理。既如此,我當如何應對?”

    諸葛亮笑曰︰“主公便穩坐高台,觀孫權除家賊可也。”

    劉備聞言,思索片刻,又問︰“倘曹軍先攻我江夏,如之奈何?”

    諸葛亮曰︰“曹操大軍屯于烏林,自烏林到我江夏,有雲夢澤為屏障,曹軍若走陸路,需繞回荊州,與文聘合兵于石陽,方能攻我江夏之北。

    如此,路途遙遠,且江夏北方地狹,其雖擁兵百萬,不能展開,有雲長萬余精銳足以擋之。

    若走水路,只能順長江而下,且不說曹操大軍尚需時日操練,方能熟悉水戰,便是即刻來攻,夏口有周瑜水寨在側,其必先攻水寨。

    是故,江夏看似危機四伏,實則穩如泰山也。”

    劉備聞言,沉思半晌,言道︰“軍師運籌帷幄,將曹操與孫權之態勢了然于胸。有軍師在此,備勿憂也。”

    諸葛亮聞言,以衣袖拭額頭汗珠,心道︰“主公哇,亮亮我中了柏軒奸計,你的憂愁還在後邊吶。”

    遂起身拉扯劉備衣袖,行至無人處,言道︰“主公可知柏軒為何留在江東?”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47章 三方之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47章 三方之勢並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