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盧北部的鐵塔城盆地上,一處稍微高一點的小山丘上。
天朝的軍事觀察團的成員們在這里駐足,遠遠的觀察交戰雙方的騎兵。
“真是難以想象,在這樣的年代居然還能見到這麼大規模的騎兵決戰!”
漢軍的軍事觀察員們對于這場騎兵之間的交鋒顯得興致勃勃,令他們感到無比興奮的原因很簡單漢軍自己沒有這麼大規模的騎兵。
漢軍是從南方的粵省開始崛起的,而粵省這里並沒有養馬地,所以很難獲得戰馬。
別說是粵省了,就連整個南方都沒有多少戰馬,旁邊的滇省雖然有滇馬,但是這種戰馬的體型非常小,並不適合用來充當戰馬。
天朝的主要養馬地都在北方,漠北一帶的草原和河套地區是最常見的養馬場。
但是,這些地區是漢軍最後才拿下來的地盤。
加上在火槍的時代騎兵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導致漢軍最終並未將騎兵597當成一個重要的兵種來發展。
因此,在漢軍的編制中,騎兵的數量一直都不多,各地的騎兵大部分都是充當通信兵在使用,少部分的作戰部隊人數也很少,加起來大約還不到一萬人。
而歐洲這邊就不一樣了,歐洲各國都有光榮而悠久的騎兵傳統,加上歐洲的地形平坦,很適合騎兵的發揮,所以無論是從中世紀還是近現代,他們的騎兵一直都是歷史舞台上的主力部隊之一。
不過,隨著各國紛紛開始重視起機槍這種新式武器,騎兵的地位勢必會遭到進一步的削弱。
畢竟,火槍時代,火槍的射速較慢,騎兵可以忍受一定的損失,然後利用速度沖垮步兵的陣型,繼而對其展開一邊倒的屠殺。
但是到了機槍時代,機槍可怕的射速以及火力的連續性可以輕易的在戰場上編織出一條密不透風的槍林彈雨,讓騎兵們根本沖不過來。
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騎兵在各國軍隊中的地位勢必會進一步的下降,直到徹底被步兵取代為止。
天朝這邊因為裝甲部隊的快速發展,他們已經找到了取代騎兵地位的兵種了。
而歐洲這邊估計還要等一段時間,或許在見識到了天朝的裝甲部隊的強大戰斗力之後,他們也會走上相同的道路。
不過那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對于這場戰斗而言,沒有任何的關系。
“你們更看好哪一邊?”
一人放下望遠鏡,開口向身邊的同伴問道。
“從兵力上來說,法軍有6萬人,德軍只有四萬人,雙方的兵力差了三分之一,我覺得法軍的優勢更大一些!”
其中一人從兵力多少的角度,認為法軍更有優勢。
“我也認為法軍的優勢很大,他們的安達盧西亞馬體型更大,而且法軍的騎兵有著很輝煌的傳統,或許在這一領域他們跟德軍的實力差距最小。”
另外一人從戰馬的品種和騎兵的歷史來分析,覺得法軍有優勢。
“恰恰相反,我覺得漢斯人的優勢很大,別忘了,他們是主動進攻的一方,挑選出來的都是軍中的精銳,而且這支部隊的領軍人物還是有著血王子之稱的卡爾親王,他麾下的驃騎兵,可是讓整個歐洲都聞風喪膽的存在,而反觀對面的法軍將領,你們誰能說得上他的名字和他的輝煌戰績嗎?”
終于有人站出來支持德軍了,而且他說出來的理由也很有說服力。
這支德軍的來頭可是不小,卡爾親王是最擅長指揮騎兵作戰的,而且戰績斐然。
當初在普奧戰爭中,就是他敏銳的抓住了機會,利用騎兵快速迂回穿插,切斷了奧軍的退路,從而一戰定乾坤,打敗了奧迪利!
而法軍這邊卻因為普法戰爭的緣故,導致有經驗的將領都成了德軍的俘虜,剩下的將領都是一群臭魚爛蝦,指望他們去挑戰全歐洲乃至全世軍最擅長指揮騎兵作戰的卡爾親王,這簡直是痴人說夢!
就在此時,伴隨著一陣轟隆作響的炮聲,雙方的騎兵決戰正式打響了。
作為進攻的一方,德軍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的兵力更少就畏懼不前。
法軍這邊因為著急保衛自己的首都,所以匆匆忙忙的集結部隊過來迎戰,這使得他們的編制非常的混亂。
其中甚至有不少是剛剛拿起武器被集結起來的平民,這些人帶著一腔熱血,被政客們忽悠著來到了前線,準備為他的國家流血奮戰。
只是,打贏戰爭不能只依靠勇氣,更要有嚴苛的訓練和默契的配合。
而這些,法軍統統沒有。
似乎是因為知道自己麾下的這支部隊是什麼德行,所以法軍將領將其中一群戰斗力低下的部隊放在了自己的左翼,並且在這里堆積了兩萬多人。
他的想法很簡單,用人數上的優勢彌補戰斗力的劣勢。
德軍的兵力不如他,所以即便是德軍發現了法軍的弱點,也會因為缺少兵力而無可奈何。
但是,法軍顯然低估了卡爾親王的能力。
“傳令,讓我軍右翼進攻敵軍左翼,中軍向右翼靠攏,吸引敵軍出動,左翼部隊準備好包抄敵軍中軍後路的準備,炮兵猛轟敵軍右翼,壓制他們的行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卡爾親王並不打算跟對方互相試探,他打算一鼓作氣擊垮敵人!
德軍的行動顯然打亂了法軍的節奏,法軍的指揮官沒有想到德軍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居然還要執意對己方擁有兵力優勢的左翼發起進攻。
而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擁有兵力優勢的法軍左翼,在德軍的猛攻之下就好像是紙糊的一樣,輕而易舉就被對方給打穿了!
“這……這,這怎麼可能?”
法軍的指揮官呆呆的看著己方左翼在德軍的猛沖之下搖搖欲墜,瀕臨崩潰的景象,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那可是兩萬人的大軍啊,負責進攻他們的德軍不過才一萬人左右,雙方的兵力差距足足兩倍!
兩倍的差距,他們卻還是被別人給打花了,這讓他心中感到非常難以置信︰
難道他們跟德軍的戰斗力差距這麼大嗎?
“將軍,快派援軍吧,再不派兵過去支援,左翼就要被敵人擊潰了!”
看到自家主將在那邊發愣,沒有及時做出調整,一旁的副將著急的不行,連忙~開口提醒道。
被部下提醒之後,法軍的指揮官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沒及時下達命令。
于是他集中精神,認真的觀察了一會兒,德軍的中軍現在已經開始調動了,看樣子對方是打算集中兵力攻擊己方的左翼,以尋求徹底擊潰法軍的左翼。
一旦讓對方得逞的話,那法軍的處境會非常被動,擊潰法軍左翼之後,德軍一定會從側邊向他們的中軍發起進攻,到時候法軍的中軍很可能也會崩潰。
一旦中軍被帶崩了,那這場戰斗他們就輸定了!
于是,高盧指揮官坐不住了,他立刻下達了向左翼支援的命令。
“五個騎兵團向敵軍中軍發動佯攻,牽制敵軍的行動,其他部隊立刻向左翼靠攏,協助左翼抵擋敵軍的進攻!”
法軍的指揮官雖然沒有卡爾親王那麼有名,但是他能被提拔到這個位置,顯然也不是酒囊飯袋。
通過剛才的戰斗,他已經明白了,在單兵戰斗力方面法軍不佔優勢,德軍的優勢非常明顯。
但是,法軍卻擁有兵力上的優勢,這使得他們可以有更大的選擇余地。
就像現在這樣,他出動了五個騎兵團去牽制敵人,拖住敵人的節奏,不讓他們迅速的轉進到對己方左翼部隊的圍攻之中,這樣他們就能爭取到時間去支援己方的左翼部隊。
只是,發局的調動卻早已被卡爾親王預料到了。
“不要理會敵人的佯攻,全力以赴進攻敵軍左翼!”
他早就已經給德軍的左翼部隊下達了命令,讓他們向己方的中軍靠攏,所以此時面對法軍的騷擾,德軍根本不需要出動中軍去應對,完全可以將這個任務交給己方的左翼部隊。
如此一來,德軍便能集中右翼和中軍兩支軍隊三萬余人去圍攻法軍的左翼。
原本擁有兵力優勢的法軍,在這一刻卻陷入到了2萬打3萬的劣勢之中,再加上他們的戰斗力原本就不如德軍,所以在德軍的中軍搶先一步抵達戰場的時候,法軍的左翼已經被徹底擊潰了!
“來晚了一步!”
當法軍的指揮官帶領中軍抵達戰場的時候,戰斗卻已經接近尾聲了。
因為在最開始的兵力調動方面落入了下風,導致法軍完全沒能跟上德軍的節奏,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左翼被擊潰。
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原本擔任斷後任務的德軍左翼部隊,此時已經出現在了法軍中軍的後方,而正面戰場上,剛剛擊潰了法軍左翼的德軍右翼和中軍的主力部隊,也已經朝著法軍的中軍靠了過來!
法軍的中軍此時陷入到了德軍的兩面夾擊之中,明明擁有兵力優勢的法軍,此刻卻陷入到了敵軍優勢兵力的圍剿之中,戰場上法軍只有兩萬余人能夠投入作戰,但是德軍卻集中了接近四萬軍隊,兩倍于他們!
這一次的戰斗,雙方兵力對比更加懸殊,甚至比第一次還要大!
剛才法軍左翼部隊所面臨的情況再一次發生在了他們的身上。
而導致這一切發生的原因,除了卡爾親王近乎于戰神一般的指揮調度之外,還有法軍指揮官陳舊,迂腐的指揮。
在面對像卡爾親王這樣最頂尖的騎兵將領的較量中,一步錯,步步錯,最終才導致了現在不可挽回的局面!
“卡爾親王不愧是當代第一騎兵名將啊,他的指揮的確有厲害!”
遠處觀戰的漢軍軍事觀察團的成員見到戰斗已經大局已定,德軍已經奠定了勝勢,而法軍卻陷入了極為不利的被動之中,于是紛紛感嘆了起來。
“是啊,他可能是自腓特烈大帝和布呂歇爾之後,整個德意芷最厲害的騎兵將領吧?”
“腓特烈的實力肯定不如他,他的很多戰斗都是靠硬實力和出色的戰場嗅覺取勝的,而腓特烈的勝利,更多的是運氣!”
“嗯,怪不得漢斯人稱呼他為戰神,我看他的確有這個實力!”
“只可惜,屬于騎兵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是裝甲部隊的天下了!”
喜歡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請大家收藏︰()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