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都督周公瑾

第152章 南中造反脫蜀漢 周瑜率軍征西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爵士好刀 本章︰第152章 南中造反脫蜀漢 周瑜率軍征西南

    周胤歡歡喜喜地約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僚一起辭職,然後創建了洛陽周記醫館,少王的身份他沒去使用,但他華佗弟子的身份卻讓這家醫館顧客盈門,每天沉醉于懸壺濟世,周胤終成一代名醫,後來娶了醫館一個女弟子為妻,生兒育女,這是後話。

    周瑜每日致公回到家,盡享天倫之樂,教導周依,與夢兒談論詩詞歌賦,與如玉研究科學數術,與阿信等出去打獵玩耍,與孫魯班一起去陪國太打麻將,去高寒月霜月華買西游山玩水,與小喬文秀過過招研習武藝,夜晚更是享盡美色,美滿幸福,有了如此夫君陪伴,眾女更加艷麗多姿。

    這日孫權升殿議事,步騭從交州有奏折言說西南王高定聯合孟獲雍朱褒獨立被張飛攻擊甚急,現勢危求救孫漢,請求加入孫漢並請求孫漢出兵以保。孫權覽罷奏折冷冷道︰“這南中一帶乃蠻族居多,當日劉備南征平定叛亂這才過去幾年,又要獨立,可見他們是不服管束的民族,如今勢急求救,等到事情一過沒準又要背叛我們,要來圖什麼?你們大家說說事情該怎麼辦?”

    大家對南中一代都不熟悉,不由得把目光看向鳳王龐統和英王周瑜,周瑜出班道︰“陛下,臣以為該接收南中一帶,南中歷史悠久,與華夏傳承一脈,均為我華夏領土,之所以如今叛亂,臣以為乃蜀漢為連年征伐從南中一代收稅征兵之故。民族問題由來已久,不服教化乃教化之誤,國之強大方能安平,民之富庶,方能服眾,自古以來,均是一理。望陛下明察。”

    一番話說的朝中文武均為嘆服,孫權微笑點頭︰“那愛卿之意,是要接收南中?”

    “正是,臣願率一旅之師,前往南中接收,如有變故,就地處理,請陛下恩準。”

    孫權點頭,刷下聖旨,命周瑜擇日率軍出征。

    周瑜領旨後回到府中,家人知曉周瑜又要出征,自然難舍難離,周瑜讓文秀跟隨自己出征,因為文秀是武將身份,自然跟的,其他人此時都用艷羨的目光看向文秀,文秀也很自豪。

    小喬拉住文秀的手道︰“秀兒,夫君可就交給你照看了。”

    文秀害羞地點頭,全然沒有了武將的風範。其他妻妾也都過來囑咐文秀,文秀頭點的像小雞啄米。

    第二日,周瑜點將出征,副,先鋒文儉,隨軍大將呂亢石虎龐喜,隨軍帶上諸葛恪,諸葛均二人為參謀,率精兵新軍十萬穿南陽盆地,過荊州走零陵郡然後北上。一路上與呂蒙魯肅相見,魯肅道︰“公瑾此去南中,听說那里瘴氣毒蟲厲害,你可要留意。”

    “防備錯失自然攜帶,子敬,現在你才是需要注意的,關羽駐永安,張飛守江州,明擺著對荊州不利,諸葛亮很可能會將戰線引向江陵城,以牽制我軍。”

    “公瑾放心,我加派駐軍到亭夷陵秭歸,修築防御。”

    離開江陵城,周瑜一行人馬非止一日來到地界。先派人與朱褒接洽,時間不長,朱褒率軍兵出城迎接。

    周瑜見朱褒年齡也就三十開外,身材魁梧,膚色古銅,大眼濃眉,眼神銳利。

    朱褒見到周瑜,明顯露出不屑一顧的表情,他心里想,原來名震天下的周瑜居然是個書生一樣的人,心里就有些看不起。

    這些哪里能漏過周瑜的眼楮,周瑜不以為忤,笑道︰“前面可是太守麼?我就是周瑜。”

    朱褒略一遲疑,周瑜如此謙虛,連本王周瑜這樣的話都沒說而自己卻如此傲慢,不由得心生慚愧,連忙催馬來到跟前道︰“英王,我就是朱褒,在此迎候多時了。”說完,下馬挽住周瑜的韁繩。

    周瑜見朱褒放下姿態,于是也跳下馬來,與他並肩前行,身後呂亢石虎跟著,留龐喜留下城外駐扎軍隊。

    朱褒帶著周瑜乘上準備好的車輦進入城,一路上歡呼不斷,兩旁的百姓都夾道歡迎,周瑜見他們衣衫襤褸,不由得皺了皺眉,南中百姓的生活還是如此困苦,而朱褒等人卻衣行華貴,這些百姓這種盲目的擁戴讓周瑜很難接受。

    來到宮殿,金碧輝煌中又透露出野性,各種獸皮裝飾間雜著黃金白銀裝飾,蠻女上身獸皮,下身麻裙,滿身銀飾穿梭其間,牛角為酒具,令中原來的將領們頗覺新鮮。朱褒讓周瑜等坐了上座,自己則在下座相陪,下令飲宴開始,一群蠻族美女獻上歌舞,與中原歌舞截然不同。呂亢石虎二人恃立周瑜身後不知疲倦。

    朱褒道︰“英王,我前者奏請大漢陛下,想要投歸大漢管轄,不知陛下是何旨意?”

    “朱將軍,我家陛下歡迎你們回到大漢懷抱,但不知除了之外,其他地方的意思。”

    “雍,高定那里倒是沒有問題,我們城池相連,既然英王到此,他們自然臣服。只是蠻王那里有些不同,南蠻地處十萬大山,里面好幾百部落上千個洞主,人口也不下百萬,這些部落除了孟獲其他誰的話也不听,孟獲野心也大,一起造反可以,但想讓他們服從誰根本不可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瑜點頭,十萬大山自己去過,里面的人還處在那種半原始的狀態,這些族群有的與外界有點溝通,大部分從未出過大山,讓他們接受中原文化難度太大,他們沒有自己的城池,沒有自己的文字,生活就是狩獵打魚,大多數不懂耕種,听說諸葛亮在南中一代推行的農桑到了十萬大山根本推行不進去。但這里畢竟也是華夏一脈,有再大的難度也得想辦法納入中原版圖,這次來到這里,一定要有所作為。于是道︰“你說的不錯,孟獲那里先不著急,需要慢慢來,等雍高定來時,你我再議。眼下需要解決的是蜀漢那里,不知您為何帶頭獨立呢?”

    朱褒嘆息道︰“原本先主劉備征服國,派我為守,我也算兢兢業業帶領百姓生活,本無意叛亂。其實每年進貢倒也可以接受,但是最近幾年,蜀漢對外打仗,從我們這里征兵征糧,要錦緞要藥材,我們確實承受不起,相信進城時你也看到了,百姓穿衣都困難,哪里還能拿出那些?于是我上表言說,沒想到新皇帝將此事交于張飛將軍處理,這可苦了我們,張將軍來到此處,大罵我為蜀漢太守,吃里扒外,命我即刻完成賦稅,至于其他以後再說,任我如何解說,他只不听,雍來找我,讓我和他一齊反了蜀漢自立,我也是迫于無奈。”說到這里,低頭不語。

    周瑜心道,朱褒這樣的人反復不定,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但目下只可順水推舟,沒必要再把他推回蜀漢,于是道︰“朱將軍,蜀漢如今主少國疑,諸葛亮窮兵黷武,常試征伐,勞民傷財,朱將軍此舉倒是可以理解,不過張飛非等閑之輩,將勇兵猛,將軍可要小心為上。”

    朱褒抬頭道︰“英王,說句掏心窩的話,我們確實低估了蜀漢實力,蜀漢將領有勇有謀,原來同朝為官倒沒覺得什麼,兩軍對壘才發覺敗多勝少,實在苦楚,如今張飛鎖定南中,不日即將南下,听說兵力不下六萬,就我人馬不過萬,至于戰將除了我就幾員蠻將被張飛陣斬了,我如今堅守不出,以待天兵,還請英王為我等做主。”

    周瑜笑道︰“朱將軍切莫擔心,我既然來了,就是要協助將軍守住,不過你們也要同心協力,畢竟蜀漢實力你也看到了。”

    “一切听英王將令行事!”

    周瑜點頭,一眾人盡歡而散。

    周瑜回到了軍中,與眾將商議,諸葛恪道︰“王爺,張飛此人粗中有細,我早有耳聞,可不要被他粗獷外表騙了。”

    周瑜很喜歡諸葛瑾這個兒子諸葛恪,其人聰明伶俐,通曉兵法,只是有些驕傲,愛表現自己,但在自己面前還算恭敬。

    諸葛均道︰“王爺,,益州,越竂相距甚遠,雖然地形復雜,但城池破舊,況越竂距離成都近,有可能首當其沖,所以我們最好要以快打慢,一面讓越竂堅守,一面集中力量大破張飛為上。”諸葛均年齡不大,但心思縝密,諸葛家真無廢柴啊。

    周瑜點頭,但如今張飛並未攻擊,總不能直接出兵江州吧,一旦從出兵江州,屆時關羽肯定會支援,結果局部戰爭就可能直接打成全面戰爭,現在大家都在休養生息,真不是打大仗的時候。

    周瑜道︰“二位先生說的不錯,如今成都諸葛亮也許隨時會帶兵殺去越竂,高定那里很難抵擋,文儉將軍,你帶龐喜引七萬人馬與諸葛均守在這里,我帶呂亢石虎諸葛恪去越竂鎮守,這樣方是上策。”

    眾人點頭,于是第二天,周瑜找來朱褒,將上面安排和他說了,朱褒知道周瑜這是運籌帷幄,只得同意。

    周瑜一行向西往越竂去,越竂高定知道後慌忙派人來迎,周瑜見高定生得身材不高,但很粗壯,古銅色皮膚,頭戴羽毛裝飾,一身豹皮服裝,配著黃金首飾亂七八糟,倒也顯得英雄氣概。

    高定酒宴中與周瑜道︰“如今我已誠心向大漢,不過我听聞諸葛亮已經起兵,帶趙雲魏延等將殺向越竂,早就盼望英王來,如果再不來,越竂也就歸蜀漢了。”

    周瑜心道,諸葛亮早晚必來,自己轄下叛亂一旦成了,其他州郡怎麼看?自己來的正是時候,晚一些高定投降諸葛亮他能不接受?看來高定和朱褒一樣,都是那種隨風倒的角色,唯一應該自己注意的應該是益州的雍,而他也是這次叛亂的始作俑者。于是道︰“越竂王,閑話咱也別說,現在既然諸葛亮就要出兵,你就直接打出大漢旗號來,我倒要看一看蜀漢是否願意正面與我為敵。”

    高定聞言大喜,立刻將城上旗號更換,周瑜對高定道︰“越竂王,既然你誠心歸于漢,我希望你做件事。”

    高定忙道︰“不知英王需要小王做何事?”

    “既然雍是這次你們叛亂蜀漢的始作俑者,他為什麼不派兵來相助?我讓你給他寫封信,讓他帶兩萬兵前來助陣。”

    “英王有所不知,那雍在益州勢力大得很,這次起兵就因為他帶兵助陣才能一舉成功。最近雍正忙于去說服蠻王孟獲,那孟獲自恃自己兵力眾多,而且手下那些洞主首領都不願意被中原同化,這個事情我與朱褒都曾勸說過他,他對我們言說孟獲力量強大,一旦獲得他的支持,對蜀漢才有更大勝算,英王有所不知,雍和我們都沒有想到大漢會接納我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瑜點頭,這高定說的也算實在,包括孫權都不願意派兵接收南中,中原文化和固有的思想很難接受這一群蠻夷,而蠻夷也很難接受中原文化。但自己心中大一統的華夏是不能改變的,所以自己提議並且帶兵來了。

    “這麼說他不在益州了。”

    “等他回來不管成功與否,他都會來見英王的。”

    “明天我要看看你的兵將,畢竟以後還要合作打仗,我也要做到心中有數。”

    當夜,周瑜就留宿在高定安排的宮殿里,文秀陪著周瑜喝了點茶後一起出來走走。文秀仍然穿著將軍鎧甲,顯得英姿勃勃,趁著夜色看邛都城池像矗立在群山中的野獸,看起來龐大,卻又十分渺小而卑微。宮殿庭院很大,里面花草疊翠,樹木豐茂,一陣陣微風吹過,帶起縷縷花香,文秀不由得挽住周瑜胳膊道︰“夫君,這里雖然沒有洛陽建業般繁華,倒也自有一番風情。”

    “秀兒,你也見到了,這里的百姓生活的苦啊,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為什麼高定朱褒雍會造反呢?這些百姓按理說生活的這樣不如意,為什麼也會跟著造反呢?”

    “夫君,我之前與父親賣藝,也與這些百姓接觸過,如果說老百姓想要造反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活不下去了。”

    “秀兒,你說得非常對,南中百姓之所以會跟著這些人造反,就是因為造反還有可能活下去,而不這樣做連活下去的可能都沒有了。我之前很難理解為什麼蜀漢從劉備開始就勵精圖治,下層百姓還為什麼如此困苦呢?直到我發現了這個。”說完,周瑜拿出一枚銅錢來。

    文秀從周瑜手中接過這枚銅錢,念道︰“直百。這是什麼意思?”

    喜歡鐵血都督周公瑾請大家收藏︰()鐵血都督周公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鐵血都督周公瑾》,方便以後閱讀鐵血都督周公瑾第152章 南中造反脫蜀漢 周瑜率軍征西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鐵血都督周公瑾第152章 南中造反脫蜀漢 周瑜率軍征西南並對鐵血都督周公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