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朱厚煒認真的對朱厚照解釋道︰“大哥,報社的作用不僅如此。”
“雖然現在報社還處于剛發展階段,但已經有一些商人,開始照著我的這個模式進行模仿了,用不了多久,報社就會在大明徹底壯大起來。”
“而我建設報社的目的,從長遠來看,是為了徹底削弱文官的話語權。”
朱厚照若有所思。
朱厚煒繼續道︰“當人們習慣報紙的存在後,當家家戶戶每日都習慣看一份報紙後,那麼到關鍵時刻,報紙就可以作為傳播信息的途徑。”
“此前父皇執政的時候,他和文官們多少次交手,即便勝利了,最後文官們大筆一揮,也會將父皇罵的狗血淋頭。”
“為什麼?”
“因為筆桿子和社會輿論掌握在他們手中,天下太多讀書人是他們的學生,一傳十十傳百,三人成虎,漸漸地百姓們就無法分辨真假,真的變成了假的,假的也變成了真的。”
“可一旦報紙發展起來,這種情況將不復存在。”
“因為我們也可以發聲,也可以控制輿論!”
朱厚照恍然大悟,似乎想到什麼,忽然驚愕的道︰“弟,那你說,今日奉天殿朝會,會不會是有心人故意做的?”
朱厚煒一愣,不由陷入沉思,自己能看出這些,朝中那群人未必不可能。
楊廷和?
朱厚煒不敢確定,但還是點點頭道︰“有可能!”
“等明日朝會再說。”
“無論如何,報社的產業不能就此中斷。”
朱厚照點頭道︰“嗯!弟你認為這是正確的事,對朝廷有利的事,那就去做吧,大哥支持你!”
“謝謝大哥!”
……
翌日一早,奉天殿,大朝會。
今日朱厚煒來到了朝堂,一股不祥的預感充斥在百官心中。
依舊是禮部給事中上陳奏事,拱手道︰“啟奏太子殿下,臣祈求立刻停辦北平報社。”
大殿陷入安靜,昨天太子便說,今日會讓報社的商家親自來奉天殿對峙。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只是有些人仿佛已經猜測到報社是誰主導的了。
朱厚照點點頭,對朱厚煒道︰“蔚王,報社是你主導建設的,你與禮部說說吧。”
果不其然,眾人心頭一震,諸如陳玉等人,則是懊惱不已,怎麼也沒想到報刊居然是蔚王建設的,若是昨日知曉,定會當場反駁禮科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硬著頭皮將昨日反駁的理由再次復述一遍。
朱厚煒道︰“你說,報刊上內容極多,真假難辨?”
“那本王問你,從報刊刊發至今,你可在報紙上見到過任何假信息?你可以舉例。”
禮科給事中語結。
朱厚煒道︰“所以,你根本沒有看到報紙上任何虛假信息,就在這危言聳听?”
禮科給事中道︰“現在是沒有,但未來未必不會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未來?這不行。”
“這只是你的猜測,就好比你說未來京師會有人造反,會有人作惡,你懷疑本王,懷疑首輔,懷疑任何官僚結黨。”
“那你現在是不是也可以彈劾?”
都察院一名監察御史出列,拱手道︰“蔚王殿下這完全是偷換概念。”
“張給事中說的和你說的是兩碼事,報刊若不加以控制,未來未必不會出現虛假信息,一旦失控,輿論滿天飛,當如何是好?”
“遑論現在隨著蔚王殿下的報刊發行之後,已有許多商人看到契機,紛紛準備入場。”
“微臣記得報刊上發表過這麼一條信息,說朝廷即將下西洋。”
“那麼隨之而來的便是許多商人開始提升木材價格,提升絲綢瓷器等價格。”
“因為朝廷下西洋需要造船,造船需要木材。下西洋需要商品,瓷器絲綢等價格都出現波動。”
“這邊是讓民眾提前知曉朝廷政策後,這些奸商們的反應,他們趁機取利,防不勝防。”
朱厚煒笑了一下,道︰“你這話說的更加無理取鬧。”
“即便報刊不刊登朝廷下西洋之策,民間難道不知道嗎?這件事並非什麼秘密。”
“為何還要將這些事生拉硬扯到報紙上?這和報紙並沒有任何瓜葛不是嗎?”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陳玉第一個跳了出來,鼎力支持朱厚煒道︰“蔚王言之有理,你們這簡直在無理取鬧!”
“這些借口哪一個能站住腳?莫非你們是看到報社發展,眼紅報社之利,也想進來分一杯羹?等北平報社被罷黜後,你們再建設報社取而代之?”
“胡說八道!”禮科給事中怒道,“老夫從未有如此小人之心,倒是你這個小人會如此猜想!”
陳玉不甘示弱,道︰“小人說誰?”
“小人說你!”
“嘖嘖嘖,你自己都承認你是小人了!”
“你!”
這是陳玉慣用的手段,將朝堂的水給攪渾了,讓大家陷入混戰,這樣才會有人出面幫助蔚王壯大聲勢。
不過朱厚煒顯然不需要這些,他壓了壓手,道︰“不必大吵大鬧。”
“本王一直也在想,隨著報刊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的商人入場,那個時候各個報刊發表的內容則會真假難辨,誤導公眾。”
“本王也在想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就如地方朝廷都會出現貪官污吏,朝廷應對之策是兩察制度。”
“那麼是不是可以專門建一衙署,以行政手段控制報刊的發展,引導報刊的方向?”
禮科給事中當即道︰“一則小小的報刊,還要朝廷專設衙署機構,耗費經費,增添人員,實為不妥!”
朱厚煒道︰“課稅司、市署等都是專門為商業所建設的衙門,這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妥,大明想要發展,摒棄傳統的農業治國政策,就該要突破革新。”
禮科給事中還要再說,但楊廷和此時出列,拱手道︰“啟奏太子殿下,臣竊以為蔚王言之有理。”
“想要管控報刊有序發展,是該單獨設一衙門,監督報刊之發表內容。”
這才是楊廷和要達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