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7章 不簡單的首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大唐彥祖 本章︰第17章 不簡單的首輔

    六月初,盛夏的雨說來就來,天才蒙蒙亮,午門外已經站滿了準備入宮的百官。

    朔日朝參,今日在奉天殿舉辦。

    一切禮儀完畢,百官有序進入奉天殿,文武百官東西站定,涇渭分明。

    今日弘治皇帝並未出現主持大朝會,前兩日才稱病,今天自然不能急著過來,大朝會則由朱厚照舉辦。

    朱厚照對這種場面已經得心應手,在太監唱禮後,六月初的大朝會正式開始。

    先是禮部上陳祭祀先祖、宗廟、社稷、天地、山川等神,再是祭奠孔子、文天祥等廟。

    封建社會的大朝會首要議題自然是祭祀,沒有什麼比祭祀禮儀更加重要。

    等禮部說完後,兵部尚書劉大夏才出列上奏。

    貴州修文縣衙被洗劫一空,這件事已經在北平人盡皆知,也不需要劉大夏特地復述一遍。

    雖然外面下了雨,但卻並未稍解酷暑的炎熱,反而讓奉天殿變得更加燥熱起來。

    劉大夏頭上都是汗珠,當即擦了擦汗,便開口道︰“本官還是持戰態度,臣懇請太子立刻發兵貴州,討伐米魯部,以重振朝廷于西南之天威,以懾屑小不臣之心!”

    太僕寺卿錢鉞當即出列,厲聲開口道︰“啟奏太子殿下,老臣願前往貴州。”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陳玉淡漠的瞥了一眼錢鉞,淡淡的道︰“錢公此前不是在貴州平亂過?當時你也言之鑿鑿的上奏朝廷,朝廷信任你,給你撥了五萬軍隊,然後呢?”

    提起當年往事,錢鉞心中便不悅,但臉上也沒表現出來,只是平靜的開口道︰“世上從未有常勝將軍,吸取往日之敗,才有明日之勝,若是因一場失利,就畏懼不敢前進,那才是人臣之悲哀。”

    “太子殿下,此番老夫用人頭做保,若不重修天威,微臣願意奉上人頭!”

    朱厚照淡淡的道︰“錢公不要意氣用事,不必如此,孤信任你。”

    錢鉞忙不迭道︰“老臣感謝殿下信任,請殿下立刻授命,老臣即刻啟程貴州。”

    朱厚照朝人群中望去,最終目光定格在朱厚煒身上。

    錢鉞默默的看著,並未言語。

    朱厚煒又朝焦芳望去,焦芳這才出列道︰“啟奏太子殿下,貴州是戰是和,還沒商定出具體之計劃。”

    “錢大人先不要如此沖動。”

    錢鉞蹙眉道︰“焦閣老,下官不解,這件事還有什麼商討的必要嗎?”

    “修文縣衙是大明在地方設的官府,代表的是朝廷,如今一縣衙被屠,這是何等的屈辱?若還不發兵,豈非服軟?”

    “我大明自太祖開國到永樂盛世,什麼時候對外人服軟過?”

    “自國朝百年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對外強硬,這才是我大明之風骨!”

    錢鉞慷慨激昂,一時間調動了許多臣僚的心,支持錢鉞的人越來越多,奉天殿內主戰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兵部右郎中王守仁此時出列,他是五品官,有資格進入奉天殿朝會。

    王守仁拱手道︰“啟奏太子殿下,臣竊以為事出有因,先當派禮部申飭米魯部所為,再派人去貴州查明修文縣慘案始末,兵者自古以來都是死生之事,兵事一旦開啟,只會元氣大傷,且此番征討米魯部,人員規模必五萬朝上才有可能取勝。”

    “如此大規模的兵事,無異于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得不償失也。”

    錢鉞重重的道︰“王大人!此時並非考慮利益得失之時,修文縣的屠戮有什麼始末緣由?南蠻生性如此,若不震懾,未來未必不會出現類似之事。”

    “若朝廷無動于衷,無異縱容此等行為,日後土司將更不會服從大明的管理,難道要將西南廣袤土地拱手相讓?難道要讓土司自立門戶脫離大明掌控?”

    王守仁微微搖頭,並未被錢鉞影響,此時他心境已經歸一,堅如磐石,不會受到外界干擾,遵循本心,平淡開口道︰“先有米魯子及土司高層子被殺,後才有米魯之報復。”

    “若不了解因,而只看果,無異于盲人摸象不知全貌。若此番開戰,未必不會落入有心人的陷阱之中。”

    “到那時,整個大明朝廷都將被他人操控,此才是莫大的恥辱。”

    “諸公只知米魯屠修文縣,卻不知在此前米魯部幼童被屠事,還請諸位冷靜思考,勿要落入旁人設好的圈套之內。”

    錢鉞立刻開口道︰“什麼圈套?”

    王守仁︰“誘大明動兵西南,此兵戈一旦開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明和土司的關系將再難修好。”

    “弘治十二年和米魯部開戰,整整十二年大明和土司之間的矛盾才稍有緩和。”

    “如今大明和土司和睦相處,卻忽然發生此事,不得不令人懷疑這其中有詐。”

    錢鉞︰“有什麼詐?我怎麼沒看出來?”

    焦芳道︰“因為你蠢,不蠢怎麼可能五萬大軍都打不過土司?”

    錢鉞︰“你!”

    焦芳懶得理他,拱手道︰“太子殿下,王守仁此言不無道理!”

    “臣懇請殿下先調都察院巡查貴州,查明龍場案始末,再派禮部恩威並施,申飭米魯。”

    “待案件查明真相後,再施壓米魯部,讓其交出凶手,以最小代價解決此次沖突。”

    “王守仁于龍場四年,又親眼見證龍場慘案,了解事情始末緣由,臣竊以為沒有比王守仁更適合巡查貴州。”

    “臣請平遷王守仁為都察院御史,前去貴州,提督軍務,調查龍場案。”

    朱厚照沉思片刻,又看向內閣首輔傅瀚,道︰“傅閣老,以你之言呢?”

    傅瀚出列,因腿部有疾,走的比較緩慢,他道︰“焦閣老此言不無道理,臣建議再調錢鉞一同去貴州。”

    有些話不需要明說。

    誰知道這些事會不會是你王守仁為了達到升遷的目的,故意制造出來的沖突?

    調錢鉞過去最起碼有個監督,雖然他沒明說,但這層用意還是被朱厚煒捕捉到了。

    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內閣首輔,真不簡單吶!

    當然,王守仁那麼聰明的人,又怎可能不知曉?

    喜歡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17章 不簡單的首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17章 不簡單的首輔並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