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32章 為劉瑾辯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大唐彥祖 本章︰第132章 為劉瑾辯經

    京師。

    弘治皇帝已經拒絕了以李東陽為首內閣六部都察院數次的小朝會建議。

    乾清宮內飛入彈劾劉瑾的奏疏依舊多如牛毛。

    不過就在這幾天,風向忽然開始轉變,地方上竟然出現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奏疏,先入布政司,後送內閣。

    內閣。

    李東陽看著一份份從地方上送來的奏疏,始終有些不敢置信,他不明白這些地方官為什麼開始統一口徑,替劉瑾辯駁。

    什麼地方太監欺上瞞下,司禮監掌印身處朝廷,被蒙蔽實屬正常。又什麼寧夏之地百姓民怨沸騰,乃大理寺少卿周東度之人品惡劣,蒙蔽了劉瑾的雙眼。

    甚至還有人上奏說新安江清淤之事,戶部款項沒撥下來,乃劉瑾請求太子從內帑撥款,于地方上頗有建樹,江南之地的百姓都很感激劉瑾。

    在這些人的奏疏中,劉瑾儼然都快成了救國救民的聖人!

    如果地方上的奏疏僅僅只是一兩本,也無足輕重,于大勢並無多大影響,可兩京十三省各州府縣送上來的奏疏實在太多。

    總不能將這些人全部貼上劉瑾一黨的標簽,真要這麼做了,地方上所有官吏都等被抓,那麼全國就會亂起來。

    李東陽只想扳倒劉瑾,大明的穩定依舊是第一要務,絕對不能讓大明生出亂子,這是他的底線。

    他是內閣首輔,一旦地方出了亂子,他這個內閣首輔勢必也要主動辭官。這只是其一。

    其二是李東陽讀了這麼多年的聖人書,對朝廷的忠心毋庸置疑,他明白有些斗爭可以有,但禍亂國家之根本的事絕對不能做!

    這也是明中葉的文官和明末年黨爭文官的最根本區別,最起碼現在的士大夫還沒有以犧牲亡國利益而達到自己目的的想法。

    六部都察院的高官一同進入了內閣,李東陽單獨開了一場高層會議,當然,焦閣老被排除在外,李東陽借故讓焦芳去巡查六部官吏去了。

    “諸公,此事怎麼看?”

    當六部看到地方上的奏疏後,神色各異,都察院左都御史閔率先開口道︰“地方風向轉變,絕非空穴來風,如此多的封疆大吏替劉瑾辯書,若忽略他們的意見,等同和天下官吏走在對立面,日後閣老如何開展工作?”

    “只是本官很奇怪,為何地方上忽然同時上奏如此多的奏疏?究竟哪里出了問題?”

    就算是天子、太子和蔚王一同下了命令聖旨,地方上的官吏也不會如此�齮h 模 峭耆 梢醞弦煌希 系攪蹊 恢錚 緩蟛派獻唷br />
    這足以說明,並非天子用強權鎮壓了地方官,當然,就算天子真用強權又如何?地方官最會陽奉陰違,這些封疆大吏誰不是人精?山高皇帝遠的,真要查一名封疆大吏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大家心知肚明。

    除非有重大利益沖突,不然朝廷也不會輕易動地方的一二把手。

    封建王朝發展至今,政治的成熟已經達到了頂峰,歷史的一次次教訓讓執政者明白,沒有什麼比地方穩定更為重要。

    只是這些人想了很久,依舊想不明白,為何這些人忽然同心協力的替宦官辯經?

    若是這群人能將這份心思用在別處,大明何愁不能強盛?!

    吏部尚書馬文升哼了一聲,道︰“地方替劉瑾辯駁又能如何?甘寧兩地造反是真,民怨沸騰是真,攻訐劉瑾是真,一則則民間聲音擺在他們面前,他們這點聲音還能掀起什麼浪花不成?”

    李東陽憂心忡忡的道︰“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些聲音可以暫時保證在這段時間內,劉瑾不死!”

    “然後呢?”馬文升不解。

    “若是寧夏那邊出現變故呢?”閔御史忽然開口。

    此言一出,眾人倏地一驚!

    “皇上拖著劉瑾的事,始終沒有做出任何聖旨。劉瑾被羈押在錦衣衛,刑部也無法介入,這分明是在拖延時間。”

    閔沉思片刻後,才道︰“錦衣衛和東廠的人會不會已經去了寧夏?皇上在等著寧夏那邊查出什麼來?”

    李東陽道︰“有此可能!”

    “閣老速速送信給戴樅。”

    李東陽搖頭道︰“恐怕這段時間去往寧夏的一只蒼蠅,都會被攔住!”

    現在只能祈求戴樅那邊能將事情做的滴水不漏了。

    ……

    寧夏,入夜。

    劉猛火速找到劉振刀,道︰“大哥,查出來了!”

    “布政司右參政武敏被我給弄了。”

    “他交代了寧夏布政使戴樅和巡撫陝甘寧御史呂權在寧夏布控的一切,安化王之所以起兵造反,都是戴樅一手策劃出來的。”

    這個局實在太大,參與的人員實在太多,劉猛足足說了半個時辰,才將寧夏的一團亂麻給捋清楚。

    當劉振刀听完這一切後,都不由倒吸涼氣。

    索幸那幾個小主簿和縣丞還握著證據,也索幸布政司右參政是個沒骨氣的東西,不然想要抓一名封疆大吏,沒有足夠的證據,他們哪有這個膽子?

    可即便有了寧夏布政司右參政的口供人證,卻依舊沒辦法證明是戴樅操控的這一切,因為沒有具體證據,因為這里面還會有很多辯論的空間!

    但已經足夠了,寧夏發生的一切,已經足以證明不是安惟學和周東度造成的,也就沒辦法禍水東引到了劉瑾身上。

    劉振刀當即道︰“將所有參與人員全部正式抓捕!”

    “立刻快馬加鞭去一趟京師,將咱們在這查出來的一切告訴蔚王!”

    “所有人證、物證,一同羈押送去京師,為防止路上生變,你親自押解這群人去京師,一定安全送到!”

    “諾!”

    ……

    甘肅。

    安化王在面對楊一清和馬昂的合力圍攻,非但沒有絲毫懼怕,甚至于今天開壇設了祭旗禮,動員十萬大軍,打算和楊一清、馬昂的兩萬兵馬做出正面沖突。

    “去召諸將前去祭台,本王要親自誓師!”

    “喏!”

    指揮僉事仇鉞行府。

    安化王派來的指揮使周昂已經抵達了仇府,最近仇鉞臨時有病,不過風寒小病,今日祭旗大事,再怎麼生病仇鉞都要過去。

    喜歡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132章 為劉瑾辯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132章 為劉瑾辯經並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